第593章 各懷鬼胎(第二更)

項羽的心中滿滿的都是疑問,但是同時,他也非常的理智。

從韓信的書信裡面,項羽就已經看出來了,這一次說白了就是大秦不想要讓他插手在戰事之中,要不然韓信也不必要在這個時候就早早的提出來借道這個概念,現在說出來的借道這個事兒,以後再說讓他們也出兵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不想讓匈奴插手攻打塞琉的戰爭,但是又得從匈奴的地界上走,這說明啥韓信還是十分的清楚,這說明了大秦讓匈奴放心,咱們還是盟友,但是這個塞琉,我還真的就得依靠自己把他給拿下了。

“單于,大秦的騎兵要是真的把塞琉給打下來了,我們匈奴在孔雀王朝上面的領土便會被大秦的領土形成合圍之勢,這對於我匈奴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一向謹慎虞子期不由得在項羽的面前低聲提醒道,因爲塞琉的面積實在是有點大了,一旦大秦佔領了塞琉的領土,之後再把塞琉跟前的小國清一清的話,幾乎就把匈奴現在所佔領的地方包圍了一大半了,這顯然是匈奴人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但是項羽聽了虞子期的話之後,臉上現出了一絲的苦笑道:“別說之前我麼匈奴承受了大秦的諸多幫助,就算是沒有這些事宜,大秦的這個借道的請求難道我們還能夠置之不理嗎?難道我們和塞琉聯手看看能不能抵抗得了大秦嗎?”

項羽這話一說出來,虞子期和身邊的龍且等人面面相覷,顯然是都沒有啥可以反駁的了。

的確,既然匈奴已經是和大秦簽訂了盟約了,而且大秦到這個時候都履行的非常的好,那麼作爲比較弱勢的一方的匈奴,自然是不能自己毀了這份盟約的,那樣的話不管人家大秦之前有沒有跟你決裂的意思,你這麼一弄都是相當於自己跳進了火坑裡面了。

匈奴的衆人都知道,目前給匈奴的選擇不多,只能按照大秦情況去配合,再者說了,塞琉是個硬骨頭,大秦沒有讓匈奴跟着一起啃這塊骨頭,那對於匈奴來說很明顯的一個優點就是匈奴一下子就省下了不知道多少的兵馬,根據項羽的粗略估計,要是匈奴在這次的戰爭中出兵十萬的話,那麼至少要損失三四萬人馬,不然的話是鐵定拿不下來塞琉王朝的。

而大秦要是出兵三十萬的話,按照項羽的估計至少也得損失十萬才能完成他們的目的。

這可不是在一場戰鬥中和塞琉人分個高下,而是要把人家給滅了,這麼一來性質就不一樣了,但凡是塞琉的君主手裡面還有一丁點的籌碼,都得跟大秦人狠狠的玩命。

項羽的回信就像韓信預料的一樣送到了華氏城,信中不但提供了一些個匈奴人所瞭解的塞琉的情況,還向韓信保證了他們對於這一場戰爭的支持,大秦不管多少人馬,匈奴對於他們都是歡迎至極,這無疑表明了匈奴人的立場。

得到了項羽的反饋之後,韓信當天就將蒙恬和陸賈等主要駐守在孔雀王朝地界上的人員都召集到了自己的面前,作爲這一次攻打塞琉的主帥,嬴高已經在給陸賈和蒙恬的書信裡面說的非常明白了,但凡是韓信的調動,他們都得是無條件的支持。

按照韓信這一次的安排,除了他親自帶着的二十萬人馬之外,蒙恬帶着十萬精兵跟他同去,而守衛華氏城的任務只能是暫時落在了司馬欣的頭上。

這樣的安排和之前蒙恬想象基本上是一樣的,嬴高給韓信下的任務是傷亡少於五萬人,這就讓韓信不得不將最強悍的軍士和將領全部都弄出來,不然的話,面前有可能是二十萬之數的敵軍,想要傷亡五萬之內幾乎絕對是不可能的。

三十萬大軍的規模,幾乎就是嬴高當上大秦的皇帝之後大秦一次性出動的最多的兵力了,之前嬴高親征的幾次,大秦幾乎都是用比對方少的軍士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這一次,大秦終於在兵力上也有了壓倒性的優勢,但是越是這樣,嬴高對於自己的軍隊就有着更高的要求。

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從華氏城出發,奔着的方向正是塞琉,他們沒有隱藏他們的真正目的,而是幾乎讓所有孔雀王朝的百姓都知道了,大秦的軍隊要去攻打塞琉了。

當然,這個消息還是第一時間傳遞到了安條克三世的耳朵裡面。

安條克三世這個時候心裡面已經有了一絲不好的預感了,他不知道爲何大秦不選擇一種更加隱晦的辦法,而是就這麼大張旗鼓的想要進攻他的王朝,但是越是這樣,可不就越是說明大秦軍士們的自信嗎?

這麼一來,安條克三世甚至想到的是是不是自己有什麼能夠讓大秦的軍隊一擊就破的弱點,所以他們纔會這麼的膽大妄爲。

按照大秦軍隊的數量和行軍速度,安條克三世甚至已經估算出來了他們什麼時候回進入到匈奴人控制的區域,要是在匈奴人的區域上不停留的話多久會趕到自己的領土之上。

但是越是這樣,不光是安條克三世,也也包括塞琉的將領們,他們一點點的數着日子等着敵人的到來,心裡面的緊張感卻是與日俱增。

大秦的軍隊明明還有好幾天才能到達這裡的附近呢,但是有不少的塞琉將領和軍士卻已經開始失眠了,安條克三世到了這個時候終於知道的大秦這麼做也並非是無的放矢,而是計策!

一面準備着各種的辦法,一面安撫着一天比一天緊張的將領們,安條克三世心裡面想的是還不如讓大秦的軍隊快點來呢,是勝是敗,好歹給自己一個痛快啊。

除此之外,安條克三世還一直都關注着項羽的動向,在他看來,匈奴騎兵加入或者不加入,對於他們和大秦之間的戰鬥的結果的影響會是十分的大的,要是匈奴人不加入的話,三十萬人的隊伍自己絕對是有一戰之力的,要是匈奴人加入的話,自己可就要夠嗆了。

直到大秦的軍隊已經都快要到了匈奴人控制的地界上的時候,安條克三世得到的消息還是匈奴一丁點集結大軍的意思都沒有,他終於是暗暗的鬆了口氣。

通過這段時間和匈奴人當鄰居,安條克三世對於匈奴已經是有了不少的瞭解,他知道匈奴人的軍隊平日裡是不在城外大規模的集結的,而是不少都在自己的部族之中,一旦有了什麼大的戰爭的時候,匈奴的精兵纔會重新集結到一起,而這個時候的這個情況,顯然是他們沒有戰爭。

“匈奴人不會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了,我們的敵人就是大秦的三十萬大軍,此番若是能將大秦的這三十萬大軍殲滅於此,可保我塞琉的疆土數十年之內屹立不倒!”

在戰鬥之前對於自己麾下的將士們的動員的時候,安條克三世說出來的東西還是十分有煽動性的,二十萬對三十萬,雖然數目佔的是劣勢,但是他們佔據的是守城的優勢,還有城中幾乎永遠都不用發愁的糧食和器械。

經過安條克三世這麼一忽悠,他麾下的將領們的確是又來了不少的精神,他們對自己能夠在大秦的鐵蹄之下保住自己的王朝又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在這個時候,有兩個人的心裡面比安條克三世還要緊張,他們自然就是胡亥和趙成。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就連他們自己也一度以爲之前的那個古剎國的暗探壓根就沒有回到過古剎國,所以大秦對於塞琉和他們的關係肯定還是一無所知,在這樣的想法的作祟之下,他們都放鬆了警惕,但是也正是在他們的警惕性幾乎都沒有了的情況下,大秦的軍隊來了,而且是鋪天蓋地的就過來了。

趙成和胡亥都知道,一旦大秦的軍隊到了,他們所在的這個城池就是首當其衝的,人家那可是足足三十萬大軍,在不知道安條克三世想要把和大秦的軍隊真刀真槍的幹一場的地方放在哪裡的情況之下,他們當然更不知道自己所在的這個城池會不會被戰略性的放棄掉。

要是塞琉沒有什麼事兒,並且在以後還想要對於孔雀王朝的土地有點什麼想法的情況下,胡亥的身份的確是有着不少的喲用處的,但是現在顯然已經不是那麼個情況了,三十萬大軍壓境,就連塞琉還能堅持多長時間都是不一定的事兒了,安條克三世還哪有閒心去管什麼胡亥的身份。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就算是因爲大秦知道了安條克三世把胡亥和趙成藏在自己的城池中才過來攻打塞琉的,這件事也絕對不會是安條克三世把趙成和胡亥交出去他的塞琉就沒事兒了的情況的。

胡亥和趙成現在只不過是一個由頭,而且現在這個由頭已經沒有什麼用了。

此時的胡亥和趙成正在緊張的商議着他們下一步到底應該如何辦,眼看着大秦的軍隊就要兵臨城下了,要是真的到了他們在城下的時候,他們倆就算想跑恐怕也是跑不了了。

“公子,塞琉的君主理應不會放棄這個城池,此城乃是塞琉的第一門戶,要是這麼輕易就放棄了的話,塞琉人在這場戰鬥之中可就失去了先機啊!”

顯然,趙成的意思是再在這裡等一等,他一直都堅信安條克三世應該是不會放棄這個城池的,而且會派人來幫助他們鎮守這裡。

但是這個時候胡亥眼中的表情卻是相當的嚴肅,而且在聽了趙成的話之後微微的搖了搖頭,顯然是不認同趙成的這種說法。

“要是安條克三世不想要放棄這座城池的話,他的兵馬早就過來佈防了,如今大秦的三十萬大軍已經到了匈奴的境內了,就算是今日塞琉的守軍就過來,也是倉促,安條克三世一定是早就已經知道了大秦軍隊的動向,他依然不派兵過來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已經放棄了我們這個城池,不過是想要利用我們這幾萬人馬稍微的阻攔大秦的軍隊一下,他會在後面佈置防線,這座城池已經成了棄子!”

“啊?這……我們應該如何是好啊?”

趙成一聽他們在這經營了這麼長時間的一座城池竟然馬上就又要毀於一旦了,當時就變成了一副苦瓜臉。

“此事對我們來說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這也正是我早前讓趙虎去發展另外一座城池的緣由,一旦這樣的情況到來,我們的基業還是可以得以保留的。”

“但是現在要是我們直接棄城逃走的話,怕是塞琉人就會知道我們之前的那座秘密的城池,一旦大秦沒有滅掉塞琉,我們的日子可就要不好過了。”謹慎的趙成對於這件事還是有着諸多的擔憂。

“我們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撤走,我們要在大秦的軍隊即將抵達的時候再行撤走,讓塞琉人以爲是他們不仁不義在前,我們無可奈何之下才走的,我們可以帶着我們的軍士和財富,悄然的到我們的那座城中看着這兩個勢力的廝殺,他們廝殺之後,說不定我們還會有其他的機會呢,總是好過在塞琉的眼皮子底下過活!”

在趙成的眼裡面本來是一個十分絕望的事兒,但是到了胡亥這裡就變成了一個他們擺脫現狀的契機了,趙成反覆的捉摸了一番胡亥的話,感覺還是十分的有道理的,於是乎也不再堅持自己的想法,轉而去準備逃走的事宜了。

其實這件事安條克三世的想法還真的就是和胡亥一樣的,因爲他知道就算是自己發兵十萬,也不可能會在胡亥和趙成所在的那個城池之中成功的阻隔住大秦的三十萬人馬,那個城池的規模實在是有點太小了,在裡面都是無法構築起可靠的防禦工事的,就算不放棄,也是在浪費時間。

第297章 倒黴的大儒(第二更)第344章 無家可回(第一更)第147章 怎麼不早說(求推薦票)第144章 上帝視角是不靈的(求推薦票,收藏)第444章 塵封的辛秘(第一更)第359章 心裡的魔鬼(第二更)第227章 暮年始皇帝(第一更)第451章 煮酒論時勢(第二更)第436章 機會來了(第一更)第359章 心裡的魔鬼(第二更)第86章 徹底搗毀(求推薦票,收藏)第521章 科舉的雛形(第二更)第155章 運籌帷幄第一局(求推薦票)第189章 合情合理的方案(第二十三更)第180章 題目(第十四更)第337章 讓人想不到的諫議大夫(第二更)第49章 人禍非天意第220章 強行剎車(第一更)第243章 不勤政了(第二更)第635章 優勝劣汰第429章 馮清的提示(第二更)第61章 用名聲換真相第168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更)第320章 偉大的發明(第一更)第489章 言語不通(第二更)第388章 各懷心思的美女(第一更)第477章 荒蕪之地的盡頭(第二更)第246章 吳芮的心思(第二更)第426章 對扶蘇的警告(第一更)第430章 趁虛而入的大漢(第一更)第212章 輕敵的代價是慘痛的(第三更)第539章 讓敵人如鯁在喉的行動(第二更)第358章 陰影裡的陰謀(第一更)第639章 誠服第437章 多重佈置(第二更)第222章 爲帝之道(第三更)第221章 咸陽城中的變數(第二更)第595章 陣法的威力(第二更)第276章 另一個帝國的誕生(第一更,4000字)第215章樹倒猢猻散(第二更)第1章 時日無多的公子第192章 同一個薛縣,不同的劇情(第二十六更)第188章 年近七旬的老者(第二十二更)第15章 接鍋第287章 各方反應(第二更)第534章 老將出馬(第一更)第535章 一場激戰(第二更)第211章 留你不得(第二更)第128章 就坡下驢第570章 神秘王朝(第一更)第366章 捉拿歸案(第一更)第302章 不走尋常路的老流氓(第一更)第155章 運籌帷幄第一局(求推薦票)第511章 項羽駕到(第二更)第184章 咸陽城裡的陰雲(第十八更)第250章 扶蘇的覺悟(第三更)第332章 諫議大夫的人選(第一更)第357章 張良計來襲(第二更)第452章 前後夾擊的合作(第一更)第628章 羅馬人的性格第433章 驚了蛇了(第二更)第550章 始作俑者(第一更)第465章 深度合作(第二更)第585章 契機(第二更)第6章 舌戰閻樂第664章 以何破局第535章 一場激戰(第二更)第314章 中計的劉邦(第一更)第580章 下一步吃掉誰(第一更)第251章 扶蘇的改變(第一更)第309章 呂雉的抉擇(第一更)第517章 單于歸來(第二更)第163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求推薦票)第613章 高傲的代價(第二更)第462章 今非昔比的扶蘇(第一更)第486章 真正的主力(第一更)第656章 實力是什麼第14章 阿房宮第669章 朕要見一見他第107章 我有過牆梯(求推薦票,收藏)第257章 又見刺殺(第一更,4000字大章)第342章 兵仙的仙氣(第一更)第422章 查找流言源頭(第一更)第254章 兩方彙集之處(第一更)第81章 皇城底下的暗道第81章 皇城底下的暗道第106章 你有張良計(求推薦票,收藏)第557章 君臨天下(第二更)第322章 朕有一妙法(第一更)第238章 扶蘇來信(第三更)第330章 好像也有點道理(第一更)第254章 兩方彙集之處(第一更)第51章 翁婿組合第302章 不走尋常路的老流氓(第一更)第139章 項梁的計策第145章 任何歷史事件都不是單發的(求推薦票)第306章 強行轉移(第一更)第137章 殺只雞給猴看看第469章 擺駕南海郡(第二更)第166章 黔首的機會(求推薦票)
第297章 倒黴的大儒(第二更)第344章 無家可回(第一更)第147章 怎麼不早說(求推薦票)第144章 上帝視角是不靈的(求推薦票,收藏)第444章 塵封的辛秘(第一更)第359章 心裡的魔鬼(第二更)第227章 暮年始皇帝(第一更)第451章 煮酒論時勢(第二更)第436章 機會來了(第一更)第359章 心裡的魔鬼(第二更)第86章 徹底搗毀(求推薦票,收藏)第521章 科舉的雛形(第二更)第155章 運籌帷幄第一局(求推薦票)第189章 合情合理的方案(第二十三更)第180章 題目(第十四更)第337章 讓人想不到的諫議大夫(第二更)第49章 人禍非天意第220章 強行剎車(第一更)第243章 不勤政了(第二更)第635章 優勝劣汰第429章 馮清的提示(第二更)第61章 用名聲換真相第168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更)第320章 偉大的發明(第一更)第489章 言語不通(第二更)第388章 各懷心思的美女(第一更)第477章 荒蕪之地的盡頭(第二更)第246章 吳芮的心思(第二更)第426章 對扶蘇的警告(第一更)第430章 趁虛而入的大漢(第一更)第212章 輕敵的代價是慘痛的(第三更)第539章 讓敵人如鯁在喉的行動(第二更)第358章 陰影裡的陰謀(第一更)第639章 誠服第437章 多重佈置(第二更)第222章 爲帝之道(第三更)第221章 咸陽城中的變數(第二更)第595章 陣法的威力(第二更)第276章 另一個帝國的誕生(第一更,4000字)第215章樹倒猢猻散(第二更)第1章 時日無多的公子第192章 同一個薛縣,不同的劇情(第二十六更)第188章 年近七旬的老者(第二十二更)第15章 接鍋第287章 各方反應(第二更)第534章 老將出馬(第一更)第535章 一場激戰(第二更)第211章 留你不得(第二更)第128章 就坡下驢第570章 神秘王朝(第一更)第366章 捉拿歸案(第一更)第302章 不走尋常路的老流氓(第一更)第155章 運籌帷幄第一局(求推薦票)第511章 項羽駕到(第二更)第184章 咸陽城裡的陰雲(第十八更)第250章 扶蘇的覺悟(第三更)第332章 諫議大夫的人選(第一更)第357章 張良計來襲(第二更)第452章 前後夾擊的合作(第一更)第628章 羅馬人的性格第433章 驚了蛇了(第二更)第550章 始作俑者(第一更)第465章 深度合作(第二更)第585章 契機(第二更)第6章 舌戰閻樂第664章 以何破局第535章 一場激戰(第二更)第314章 中計的劉邦(第一更)第580章 下一步吃掉誰(第一更)第251章 扶蘇的改變(第一更)第309章 呂雉的抉擇(第一更)第517章 單于歸來(第二更)第163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求推薦票)第613章 高傲的代價(第二更)第462章 今非昔比的扶蘇(第一更)第486章 真正的主力(第一更)第656章 實力是什麼第14章 阿房宮第669章 朕要見一見他第107章 我有過牆梯(求推薦票,收藏)第257章 又見刺殺(第一更,4000字大章)第342章 兵仙的仙氣(第一更)第422章 查找流言源頭(第一更)第254章 兩方彙集之處(第一更)第81章 皇城底下的暗道第81章 皇城底下的暗道第106章 你有張良計(求推薦票,收藏)第557章 君臨天下(第二更)第322章 朕有一妙法(第一更)第238章 扶蘇來信(第三更)第330章 好像也有點道理(第一更)第254章 兩方彙集之處(第一更)第51章 翁婿組合第302章 不走尋常路的老流氓(第一更)第139章 項梁的計策第145章 任何歷史事件都不是單發的(求推薦票)第306章 強行轉移(第一更)第137章 殺只雞給猴看看第469章 擺駕南海郡(第二更)第166章 黔首的機會(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