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半年來,姜倫每日鍛鍊體能、肺活量,再加上跟着國際名師學習,音域已經有了質的突破,即使今天是在現場演唱,這個挑戰也並不算難,而且私下裡姜倫也練過多次,從沒卡過殼。
所以,在萬衆矚目下,姜倫輕鬆的用真聲將這個高音給唱了上去,“……血封喉!”
“啪啪啪!”
觀衆們紛紛鼓掌,連劉楠都忍不住點頭,當初在音樂節上,姜倫演唱《我是一隻小小鳥》,那高音還是一閃而過,尤其是在現場,一聽就知道保持不了多久,然而現在的變化,讓他真心爲姜倫感到欣喜。
“哇!這個高音,太自如了!”
“恐怖如斯!”
“哈哈……”
下一句,樂隊伴奏忽然起來了,姜倫從高處慢慢走了下來,邊走邊唱道,“誰能把誰保佑,能讓愛……”
“上去!上去!上去!”
“拖住!拖住!拖住!”
觀衆們心急如焚,第二個高音到了,此處不但是有高音,還是時值長達八拍的高音,姜倫能不能穩穩地唱下去,很讓人捏把汗。
然而,劉楠已經沒有這個顧慮了,他僅僅通過剛纔姜倫那一句就判斷出,想要拖住這一段結尾,肯定沒問題!
因此他也拿起話筒,以比原key低三度的演唱,爲姜倫最後這句爆發配和聲。
姜倫走到了舞臺前,和劉楠面對面站着,也恰好在此時唱出了這一句。
“永不朽!!!!!!!!”
兩人的和聲一出,整個共鳴震撼力十足。
臺下觀衆大聲替他數着節拍,“一!二!三!四……”
然而,八拍到了。姜倫還在唱着,“朽”這個音已經變成了“o”。
劉楠沒想到姜倫現場跟他來了個即興,但他也不甘示弱。跟着姜倫一起拖着節拍,兩人成了一種默契配合。卻又互相競爭的狀態。
臺下。
金嬋娟掐着秒錶,從“永不休”三字開始她就掐了。
原本是想看看,姜倫這一句高音有多長時間,但現在變成了:他到底能唱多長時間。
樂隊伴奏已經停止了,鼓手凌空握着鼓棒,眼睜睜的看着臺前的姜倫和劉楠,只要他倆一結束,這鼓棒就會落下。
然而倆人竟然都沒有停的意思。弄的鼓手心裡乾着急。
“十六拍了!”
“二十四拍了,快停了吧!”
這個時候,劉楠的臉色已經漲紅了,他不禁向姜倫悄悄擺了擺手,姜倫眉眼一笑,舉起手向下一落,兩人同時停止了這個音。
“啪啪啪!”
伴隨着兩人的停止,和突然而起的鼓聲以及尾奏,觀衆們發出熱烈的掌聲。
劉楠苦笑着用手指點着姜倫,“害我。你小子太壞了!”
“哈哈,切磋切磋!”姜倫無辜的笑道,他可以說是臨時起意。也可以說是突然靈感所致,彷彿瞬間打開了一扇門,而且在這個說不太清楚的狀態下唱這個高音,不但沒有缺氧的困難,反而越唱嗓子越舒服。
這個在聲樂學中,其實叫哨音,是一種從聲帶與喉管之間的極小縫隙,吹出強大的氣息,而發出極高音的發聲方式。是一種花色趣味的高音唱法。
姜倫今天只是突然摸索到了這點,並不知曉詳細的情況。因爲他在演唱過程中要控制氣息,儘量封閉喉管與聲帶之間的縫隙。想使氣息悠長,不要一下放完,結果突然唱出了這種哨音,可謂是碰巧。
音樂停止,劉楠不禁向姜倫豎起拇指,“牛!你這是坑我啊!”
下面聽到觀衆忍不住大笑,誰說不是呢?
劉楠這種樂壇高音唱將,都被姜倫整慘了,今兒還真是長了見識。
其實論真聲能唱到的高度,姜倫是遠遠不及劉楠的,而且他很清楚,自己最後其實已經不是真聲了,有種真假混聲的感覺,只是現場音響設備、環境因素等,使觀衆分辨不太出來。
而且這個音還不夠高,如果再往高走走,大家就能聽出來,這絕對不是真聲。
“今天不能再唱高音了!”
劉楠苦笑着說,“本來打算再唱一首我自己的歌,但現在我看還是別了,唱一首你的吧!”
“楠哥想唱什麼歌?”
姜倫笑道,“我的歌基本都是輕鬆的!”
“其實你有一首歌,我聽非常有感觸,甚至第一次聽到的那天晚上,我輾轉反側很久得沒睡着,想起了很多小時候的事兒!”劉楠笑着說道。
“哦?”姜倫一愣,但他還沒說,臺下的觀衆先叫起來了。
“童年!”
聽到臺下異口同聲的喊叫,姜倫意外的看着劉楠,“是這首歌嗎?”
“是!”劉楠笑笑。
“奇了怪了,您看着也不像是缺童年的人啊?怎麼能一宿都睡不着呢?”
姜倫耍了給貧嘴,又一次逗得臺下觀衆哈哈大笑。
劉楠不鬧不怒,反而是感慨道,“可能是上了年歲吧,小時候的事兒總記憶猶新,我老在想,這是不是迴光返照啊?”
“別說這不吉利的!”姜倫一擺手,“好人才不長命呢!”
“哦?你說我是王八啊?”劉楠一急,兩人在臺上就跟說相聲似得,逗樂了大家。
其實這都是事先排練好的,包括兩人這段調侃,也是他事先跟劉楠溝通好的。
胡說八道了幾句之後,姜倫再次背起了吉他,配合着樂隊,在《童年》的前奏中展現自己的指彈功力。
當初看過夢想秀踢館對決的都見識了姜倫的指彈功力,不過這次是現場,可是讓觀衆們大飽眼福。
兩人全程互相和聲,配合默契,唱完這一首後,劉楠離場到後臺休息。
等舞臺上只剩下姜倫一人後。他開口說道,“前段時間教委會跟我說,《童年》上了小學音樂教材。另外還有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不但上了音樂教材。還上了語文的教材!”
這話一說,臺下觀衆紛紛鼓掌吶喊,大家都以爲接下來就要唱《讓我們蕩起雙槳》了。
結果姜倫卻笑道,“今天不唱這首,唱一首新歌吧!”
“恩?新歌?”大家紛紛豎起耳朵,瞪大眼睛盯着臺上。
演唱會上要唱新歌?
這些觀衆可都是見證啊!
突然間都覺得這門票買的太划算了,不但享受到了現場音樂的魅力,還搶先聽到姜倫的新歌。
姜倫說。“無論是《童年》也好,還是《讓我們蕩起雙槳》也好,其實都是站在兒童的視角描述童年,今天這首歌,是想以一個成年人的視角,來說說童年這件事兒!”
話音一落,後面樂隊開始演奏起來,而在舞臺的led大屏幕上,也出現了四個大字——《舊的童年》!
“舊的童年?”
“這是什麼意思?”
“先聽聽看!”
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把這首歌和《童年》聯繫到了一起。
甚至有人以爲這會是和《童年》不同歌詞但相同曲調的一首歌。
其實不然。這首歌是高曉鬆寫的詞曲,也是他自己唱的,在異世界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甚至絕大多數人都沒聽過,姜倫只是因爲自身喜歡這種風格的音樂,所以拿來唱了。
至於歌迷們的反應會是如何,他也沒去考慮,畢竟一個歌手也不可能首首經典,也不可能因爲一首歌不如以前的歌曲經典,就從高處跌落。
歌詞也在led大屏上滾動,這畢竟是新歌首唱,很多觀衆都不知道歌詞。這麼做也是爲了方便大家。
吉他輕輕奏起,姜倫開口唱了:
“進了一扇大鐵門。
穿過一片小樹林,
爸爸媽媽陪着我。堆雪人!
妹妹抱着酸奶瓶,
遠處傳來下課鈴,
那根菸囪安靜的,像一陣煙!”
簡單的旋律,簡單的歌詞,簡單的節奏,簡單的吉他伴奏,就是這首歌最大的魅力,沒有矯揉造作,沒有病態呻-吟,給聽者一種很舒服很自然的人文情懷。
尤其是每句歌詞的韻腳,都是兒化音,這一場又是京城站,這讓帝都歌迷倍感親切。
臺下很多歌迷看着led屏幕上這樣富有畫面感的歌詞,不由自主的笑了,至於笑什麼,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
“那串瀏洋河的鞭炮清脆的響啊!
那個戴眼鏡的少年靜靜長大!
那些做不完的作業多簡單啊!
後來沒了老師,沒人考試,多難啊!”
然而,最後兩句歌詞的出現,讓很多人猝不及防的眼窩一酸,剛纔還是微笑,現在變成了苦笑。
這歌詞太寫實了!
說的不就是走上社會的成年人,心中所苦惱的嗎?
小時候老師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然而出了社會,面對那些複雜,只能自己做主,自己選擇,一切都很難。
“我有藍色的彈球,
我的右手插着兜,
我騎着車超過你們,不回頭!
院裡漂亮的小妞,
我沒拉過她的手,
可她每次遇見我,都那麼害羞!”
這一段又讓大家笑了,似乎那畫面回到了童年時的玩樂,看到了年少時心儀的女孩,那時候哪裡懂什麼是愛啊!
但是那份害羞,那份青澀,卻是永遠都記在心裡的。
“那串自行車的鈴聲清脆的響啊!
那個不扶把的少年終於長大!
那個天黑關門的老張多簡單啊!
後來沒了老張,沒人站崗,多難啊!”
追憶似水年華,每一步都留下了我們成長的足記,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這是一種勇氣。
歌曲的最後,又只剩下姜倫一個人的自彈自唱:
“我還住在那個院兒,只是沒有了夥伴兒!
我的窗戶整天都拉着簾兒!
又是一個下雪天兒,我一個人站在那兒!
想着想着,豎起領子,點一根菸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