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流水線

青州城北。

蕭銘到了鋼鐵工坊,便召集了匠人傳授這水力鍛錘的有效使用方法。

這座鋼鐵工坊全部由青磚砌築而成,一方面這種結構有效預防了火災,同時也足夠堅固。

這些青磚來自工坊區的磚窯坊,一開始蕭銘的目標是紅磚,但是他漸漸現紅磚在這個時代使用有些浪費,青磚就足夠了。

如此一來,還能節約成本。

砌築各類工坊的材料自然是水泥了,自從石灰石礦提供了足夠的石灰石,他便開始煅燒水泥用於工坊區的建設。

而且在工坊區內,幾條主要的幹道全部採用了水泥路面,這讓工坊區顯得十分乾淨,而且運輸便捷。

這兩種建築材料的出現早就引起了青州商人的注意,但是蕭銘沒打算將這兩項技術對外開放。

不過他相信青磚着這種材料很容易掌握,估計商人們只是看見便能夠使用泥土燒製出來,畢竟大渝國陶器,瓷器的行業還是很達的,這沒法隱瞞。

但是水泥就不一樣了,先是石灰石礦,再次是燒製的工藝,缺乏其中任何一樣,水泥這種東西就無法被生產出來。

只是商人們雖在討論這兩樣東西,但是興趣倒是不大。

因爲在他們看來,這兩樣東西的價值不高,遠不如香水,肥皂能夠給他們帶來實際的利益。

這裡對房地產可沒有概念。

“流水線的意思是每個人只負責生產自己的配件,這些配件在最後進行組裝,所以水力鍛錘每個生產小組都會得到。”面對鋼鐵工坊的匠人,蕭銘將流水線生產的概念傳授給了他們。

以往匠人的工作習慣是每個人負責一套盔甲的打造,但是這種方法將在工業化生產下被淘汰。

陳琦和陳文龍暗暗點頭,這種生產方式他們到時從來都沒有想到過,但是蕭銘一提出來,他們頓時明白了這種方式的優越性。

每組匠人專注自己的配件,可以讓匠人快熟悉手裡的產品,鍛造的度很快熟能生巧,度也會大大提升。

在工坊中將流水線的概念說了,蕭銘叫來陳琦,說道:“你對匠人比較熟悉,現在既然鍛錘出來了,今天就把匠人分一下組。”

陳琦也不明白蕭銘今天受了什麼刺激,前段時間對工坊有些疏忽的他頓時又像是打了雞血一般,事事都要親自指導。

不過細想他就明白了,自己懂得東西實在太少,他有時候真的敬佩這個齊王,因爲他彷彿有無窮無盡的想法。

蕭銘現場監督,陳琦自然不敢馬虎,按照每個匠人擅長的工作將鋼鐵坊中的匠人化成了十個小組,每個小組各自負責一道工序。

鋼鐵工坊中匠人大都是奴隸,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熟練的匠人帶領。

熟練工人現在對蕭銘也會一個問題,因爲這不是依靠知識的傳授能解決的問題。

雖說器械司讓熟練匠人對其進行訓練,但是大多人還只是學徒的水平。

“哎,麻煩,這匠人要去什麼地方去找?“蕭銘喃喃自語了一聲。

陳文龍這時說道:“殿下,匠人當然是戰爭中掠奪來的最快,昔年蠻族從我大渝不知道劫掠去了多少能工巧匠,如今不但盔甲武器不輸大渝,這攻城之時甚至用上了火筒。”

“這蠻族倒是學的很快,這火筒我大渝國出現不過數十年,這蠻族竟都學了去。”蕭銘憂心忡忡。

如今這個時代已經是屬於十七世紀,但是大渝國的火器還處在初步階段,這火筒也是最原始的水平,射的只是石彈,射程不過百餘米,但是即便如此,這些火筒在攻城之時也具備相當震撼的效果。

陳文龍也皺了皺眉,“北方蠻族日益強盛,國力漸漸不輸給大渝,以前臣服大渝的高麗如今也改向蠻族稱臣。”

“高麗。”蕭銘冷笑一聲,這個棒子國一向是牆頭草,即便到了現代也是狗改不了****,

蕭銘記得大渝國的史書上記載,大渝國剛立國的時候高麗特派時臣朝賀。

沒想到如今已經換了主子。

“不提這高麗,就說這倭國,大渝國強盛的時候,我倭國每年都向大渝國進貢,以微末之禮換取金銀無數,而到如今,這倭國見大渝屢屢被蠻族欺辱,不但不念及舊交,竟然也心生不敬,時常劫掠我大渝國沿海,哎。”

在任何時代都有爲國家命運扼腕嘆息的仁人志士,陳文龍雖然話不多,但也是心懷家國之人。

親眼目睹大渝國百姓遭遇異族凌辱,心中憤憤不平。

奈何大渝國還沉醉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而南方的繁華更是讓官員沉溺溫柔鄉不思進取,對不斷面臨的危機視而不見。

蕭銘腦海中的記憶襲來,在他的記憶中高麗和倭國的知識不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個國家也因爲歷史蝴蝶的改變也生了一些變化。

在歷史上此時的高麗早就應該叫朝鮮,不過這個名字是朱元璋賜給朝鮮的李氏王朝的,而這個李氏王朝也是明朝支持下推翻高麗皇朝誕生的一個王朝。

但是在這個地方,沒有元朝,也沒有朱元璋,在蠻族的支持下,高麗的王氏皇朝延續至今,這名字自然還是高麗沒有改變。

至於倭國入侵高麗,這倒是生了,大渝國的歷史似乎對倭國這個孤島沒有什麼大的影響,豐臣秀吉統治的時代依舊出現了對外擴張。

但是這次倭國是被蠻族擊敗,也正是因爲此,倭國對大渝國越輕蔑。

如今倭國已經進入德川幕府時代,歷史上,蠻夷一向畏威而不懷德,也正是因爲如此,倭國海盜浪人見大渝國富庶而兵弱,屢次打劫。

“陳兵曹不必嘆息,空談不如實幹,自顧自憐也改變不了如今的時勢,若待本王兵強馬壯,又何懼胡虜與蠻夷。“蕭銘說道。

“殿下教訓的是,若下官也是如此,豈不是和那些空談救國的文人墨客無異。”陳文龍說道。

蕭銘點了點頭,這也是他的意思,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這就是他的道理。

第七百二十三章 按在地上摩擦第四十一章 趙皇后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七章 外銷火炮第六百一十七章 挑唆第四百八十九章 功成第六百一十三章 帝王之路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兵訓練第八百二十九章 移風易俗第1155章 變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顆粒無煙火藥第1187章 離去的寒冬第八百一十一章 知趣的葛宜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流民第七百三十六章 城門破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危機第九百四十八章 南洋第三百五十二章 空投情報第九百六十二章 戰艦出擊第九百一十二章 倫敦第七百二十一章 碧海藍天第五百一十七章 黎明前夜第九百七十九章 外籍軍隊第1022章 內燃機第1151章 全面封鎖第一百四十七章 蕭銘的小心思第四百三十三章 鹽運司第五百零四章 關外挑釁第六百一十三章 帝王之路第二百三十二章 下馬威第四百三十六章 升級版虎尊炮第1015章 機槍火舌第七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五百零二章 私掠船計劃第九百九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四百六十一章 代理人戰爭第十六章 四家紛爭第三百三十一章 冀州動態第三百三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22章 鐵的煩惱第22章 鐵的煩惱第五百零二章 私掠船計劃第四百九十一章 驚人的動力第五章 科技的火種第八百八十三章 平推第七百四十三章 《海古城條約》第五百五十五章 爐襯材料第1144章 橫行歐洲第八百七十七章 南下契機第八百一十五章 貝斯特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九十三章 狂熱的商賈第二百八十二章 遠航 !第八十三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二百四十六章 陛下,有刺客!第九百七十七章 雪橇第七百三十四章 洶涌的捕奴者第六百二十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百七十三章 血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推進戰術想來想去,還是發個單章吧第六百二十二章 顆粒無煙火藥第三百二十八章 爵位制度第1173 導火索第七百七十一章 幸災樂禍的楚王第五百四十二章 簽訂盟約第十二章 刺殺第八百四十三章 攛掇第六百一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九百九十八章 騎兵的黃昏第二百九十八章 民間反響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測第五十八章 工分制第六百零七章 醫者歸心第九百六十二章 吊打第二百七十九章 展望第八百七十章 自來水第七百三十章 工業規劃第1067章 戰雲再起第1084 章 薩里曼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王來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馳援第1018章 奴隸法案第1173 導火索第一百九十章 報紙抵達第二百六十二章 暖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王來使第八百九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一章 地球儀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陵地震第六百八十六章 濃霧中的敵人第1055章 朝會第五百七十六章 丟下包袱第四百三十章 城下之圍第四百四十八章 爭論第七百五十七章 發酵第三百二十五章 豬隊友雍王第五十九章 技術陷阱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造第三百零五章 養豬的兵第九十章 玻璃是怎樣煉成的
第七百二十三章 按在地上摩擦第四十一章 趙皇后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七章 外銷火炮第六百一十七章 挑唆第四百八十九章 功成第六百一十三章 帝王之路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兵訓練第八百二十九章 移風易俗第1155章 變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顆粒無煙火藥第1187章 離去的寒冬第八百一十一章 知趣的葛宜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流民第七百三十六章 城門破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危機第九百四十八章 南洋第三百五十二章 空投情報第九百六十二章 戰艦出擊第九百一十二章 倫敦第七百二十一章 碧海藍天第五百一十七章 黎明前夜第九百七十九章 外籍軍隊第1022章 內燃機第1151章 全面封鎖第一百四十七章 蕭銘的小心思第四百三十三章 鹽運司第五百零四章 關外挑釁第六百一十三章 帝王之路第二百三十二章 下馬威第四百三十六章 升級版虎尊炮第1015章 機槍火舌第七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五百零二章 私掠船計劃第九百九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四百六十一章 代理人戰爭第十六章 四家紛爭第三百三十一章 冀州動態第三百三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22章 鐵的煩惱第22章 鐵的煩惱第五百零二章 私掠船計劃第四百九十一章 驚人的動力第五章 科技的火種第八百八十三章 平推第七百四十三章 《海古城條約》第五百五十五章 爐襯材料第1144章 橫行歐洲第八百七十七章 南下契機第八百一十五章 貝斯特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九十三章 狂熱的商賈第二百八十二章 遠航 !第八十三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二百四十六章 陛下,有刺客!第九百七十七章 雪橇第七百三十四章 洶涌的捕奴者第六百二十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百七十三章 血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推進戰術想來想去,還是發個單章吧第六百二十二章 顆粒無煙火藥第三百二十八章 爵位制度第1173 導火索第七百七十一章 幸災樂禍的楚王第五百四十二章 簽訂盟約第十二章 刺殺第八百四十三章 攛掇第六百一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九百九十八章 騎兵的黃昏第二百九十八章 民間反響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測第五十八章 工分制第六百零七章 醫者歸心第九百六十二章 吊打第二百七十九章 展望第八百七十章 自來水第七百三十章 工業規劃第1067章 戰雲再起第1084 章 薩里曼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王來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馳援第1018章 奴隸法案第1173 導火索第一百九十章 報紙抵達第二百六十二章 暖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王來使第八百九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一章 地球儀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陵地震第六百八十六章 濃霧中的敵人第1055章 朝會第五百七十六章 丟下包袱第四百三十章 城下之圍第四百四十八章 爭論第七百五十七章 發酵第三百二十五章 豬隊友雍王第五十九章 技術陷阱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造第三百零五章 養豬的兵第九十章 玻璃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