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妃陳妙貞

在解潛部和劉韐部分別被吳璘部和趙立部給擊潰了之後,在河北和河東的宋軍主力,甚至可以說宋軍目前的主力,就只有駐守於汾州的張孝純之子河東察訪使張灝部還保持着完整的建制。

此部宋軍中,僅統制官張思政所部就有十七萬大軍(其中有正規軍也有民兵)——其部一直對外宣稱雄兵百萬。

再加上,折可求部、劉光世部、冀景部等部人馬。

張灝部宋軍的總兵力高達二十五萬之衆,比河北和河東的幹軍加一起都多出十來萬。

僅以兵馬數量來算,一直沒有跟幹軍交手的張灝部,是宋軍三大主力中最多的一支。

在解潛部和劉韐部前去救援太原之際,張灝也派遣張思政、折可求、劉光世、冀景等將率兵向郭柵鎮進兵。

吳璘其實早就盯上張灝部這支趙宋王朝最後的倚仗了。

爲了一舉擊潰張灝部宋軍,徹底掃清李存南下的障礙,吳璘將精銳全部抽調出來,伺機而動。

得知張灝部宋軍向郭柵鎮進兵,吳璘立即也率軍向郭柵鎮挺進。

張思政、折可求、劉光世、冀景等宋將,領兵進駐郭柵鎮後,得知吳璘要來跟他們會戰,他們便在郭柵鎮這裡組織士兵深挖溝塹,高築堡壘。

不過,張思政等宋將用宋軍的行軍速度來揣測幹軍的行軍速度,認爲幹軍不可能來得太快,因此他們建造防禦工事拖拖拉拉的。

結果,宋軍的防禦工事還沒準備完畢,吳璘就率領幹軍的全部馬軍攻來了,並且立馬就對宋軍展開了攻擊。

宋軍靠着並不完善的防禦工事拼命反擊,箭矢、炮石一齊射擊,聲勢非常嚇人。

然而,幹軍悍不畏死,吳璘以重甲騎兵在前,輕騎兵在後,冒死急攻,戰馬徑直向着宋軍的軍寨衝去。

張灝部的大部分宋軍,都是沒有跟幹軍交過手的新軍,他們根本就沒有見過這麼悍不畏死的將士。

而且,幹軍現在已經演變出來了,在短兵相接之前,先用轟天雷發起一波集中轟炸,將敵人炸亂了,

再縱馬發起衝擊的戰術。

這樣的幹軍根本就不是宋軍能抵擋得住的。

所以宋軍紛紛逃出軍寨。

來不及逃出的,大多都跪地受降,只有很少一部分負隅頑抗,被當場恪殺了。

幹軍大敗宋軍,攻破郭柵鎮,張灝部宋軍又潰逃回汾州。

戰後總結時,讓張灝等人感到有些不解,甚至感到有些蹊蹺的是,冀景部竟然絲毫損失都沒有,全軍都奔回汾州了。

有人指責冀景貪生怕死,不拼命作戰;有人譴責冀景品行惡劣,見危不救,率先領兵反奔汾州,導致全軍潰退;甚至還有人懷疑冀景已經暗投大幹王朝。

這時,有人翻出來當年冀景沒有堅守石嶺關、棄石嶺關而逃,才導致的幹軍輕而易舉的南下這筆舊賬。

張灝稍稍一調查,就確定了諸將所說得全都是事實,然後下令將冀景等五十二人公開處死。

隨後,張灝收斂被吳璘擊潰的宋軍準備再戰。

與此同時,吳璘也不甘心,只傷到了張灝部宋軍的皮毛,沒有徹底擊潰張灝部宋軍。

雙方都有再戰的意思。

於是,十幾日後,吳璘將張灝部宋軍誘到文水縣,並且連着佯敗宋軍兩場,麻痹了敵人。

次日黎明時分,吳璘派遣幹軍猛將楊再興,率領一萬遊奕軍去夜襲張思正部。

自從被李存派來增援河東戰區,楊再興就憋着勁想打一場大仗,證明他自己的實力。

如今機會終於來了。

所以,接到吳璘的命令了之後,楊再興二話沒說就率領遊奕軍來到了宋軍營地外。

楊再興親自登上山坡,用千里鏡觀察了宋軍的營地後,對左右說:“宋軍雖衆,然喧囂不整,看吾破之。”

說罷,楊再興就親率遊奕軍向宋軍營地運動。

這兩天連勝了幹軍兩場,讓宋軍將士驕傲自滿,並鬆懈下來,以爲幹軍不過如此。

正巧今日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張思正就讓宋軍將士喝了一點酒,算是給將士過了一箇中秋節。

酒精的作用,再加上連着打了兩仗人困馬乏。

慶祝過後,宋軍上下全都進入熟睡當中,一二十萬大軍的宋軍營地變得很安靜。

直到楊再興率領遊奕軍衝入宋軍的營地當中,宋軍將士才被從夢中驚醒。

這些睡眼惺忪連兵器都沒找到的宋軍將士,哪裡能抵擋得住幹軍當中最具有攻擊力的遊奕軍的衝擊?

楊再興彷彿殺神一般,一口氣連挑了十八個宋軍營寨。

可楊再興猶嫌不夠。

——楊再興見這麼殺實在太慢了,他大膽的將遊亦軍分成二十支,四散衝殺。

宋軍被殺得人仰馬翻,四散撤退。

混亂之中,相互蹂踐而死傷之人,足有數萬之多,坑谷皆滿。

還有很大一部分宋軍將士因爲天黑看不見方向而撤到了山上,然後這些宋軍將士才發現,山後竟然是峭巖絕壁,根本無路可走。

至於那些沒上山又沒能及時撤走的,很快就被隨後趕來的吳璘帶來的大部隊給包圍了。

吳璘派人去招降。

招降的人口才極好,他說:“此內戰也,你我皆漢人,此前並無生死大仇,何必死戰……我有一句肺腑之言,這天下姓李還是姓趙,與我等小民何干,我等小民只管安居樂業耳……若你等愛軍旅,我大幹低等士卒月錢亦有兩緡半,民夫皆有薪酬,童叟無欺,從不拖欠……想必你等亦聽說了,我軍大將多出自趙宋軍中,此戰都統吳璘將軍,亦出自趙宋西軍,伱等中若真有英雄豪傑,來我大幹,亦有英雄用武之地……”

宋軍將士聽了這些話後,一想也是,便紛紛放下武器投降了。

很快,那些逃到山上走投無路的宋軍將士,也紛紛被勸降。

讓宋軍將士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投降了以後,大幹王朝不僅妥善安排他們食宿,還派專門的醫師和護工來救治他們中的傷者。

而且,讓宋軍將士驚愕不已的是,爲他們治傷的醫師總管,竟然是真真正正的皇妃——大幹王朝德妃陳妙貞。

這些年來,陳妙貞一直致力於治病救人,從南到北,可以說,李存走到哪,他就跟到哪,而在李存的支持下,陳妙貞建立了大量的專業醫院,並且爲大量的窮苦人免費看病施藥。

另外,一有戰事,陳妙貞就帶着大量的醫師上戰場救死扶傷。

更讓人歌頌的是,陳妙貞不僅救治己方的人員,連敵方的人員她都盡心盡力的救治,她將李存隨口跟她說過得“醫者仁心”徹徹底底的貫徹了下去。

現如今,陳妙貞越來越被人歌頌,各地都有爲她立生祠的人。

不誇張的說,李存的統治有這麼穩,其中也少不了陳妙貞的功勞。

——好多人都在說,陳十四娘娘的官人,就應該是這天下之主,否則安能配得上陳十四娘娘?

在陳妙貞救治傷員的同時,大幹王朝特有的政工幹部也紛紛開始出動,去俘虜中搞憶苦思甜……

……

文水之戰,張灝部的主力張思正部遭到了重創,十七萬大軍,死傷以及被俘了超過十萬,僅僅使臣、將佐的損失了都超過五百個,最後安全撤退的張思正部宋軍也就三成左右,其軍隨軍攜帶的數以十萬計的金銀、錢糧、縑帛等各種戰略物資幾乎全都被拋棄了。

張灝部的其他部宋軍,也有不同程度的傷亡和死傷。

戰至最激烈的時候,主帥張灝的中軍大帳都被楊再興給端了。

不誇張的說,也就是當時楊再興手下只有不足百騎,否則張灝都得被楊再興給斬首。

後來,張灝雖說逃得一命,但在離開文水後,張灝手下只剩數百名牙兵,他們保護着張灝一路向西,一直逃到了慈隰才停下了腳步。

而張思正率殘兵敗將逃回到汾州一清點,十七萬大軍,只有八千餘人,五百來匹馬——除了被幹軍擊殺和俘虜的,其他人馬全都被打散了。

而被打散的宋軍將士,有的輾轉逃到其他宋軍當中,有的則逃去太行山落草爲寇。

經此一戰,張灝部宋軍和解潛部宋軍差不多,也失去了跟幹軍正面交戰的能力。

至此,宋軍的所有有建制的主力部隊,都被幹軍給打碎了。

大幹王朝掃清了再次南下的所有主要障礙。

李存得知這一消息了之後下令,西路以吳璘爲都統制,全面收復河東地區;東路以趙立爲都統制,全面收復河北地區。

之前被李存暫時擱置的太原城和河北三鎮,也在此次掃清的範圍之內。

換而言之,這次李存要徹底佔領河北和河東了。

與此同時,李存也開始移駕南下……

……

就在李存南下的同一天,在東京汴梁城的上空,忽然出現了一顆彗星。

這顆彗星數丈長,宛如一支利箭射向東京汴梁城。

而且,這顆彗星,還掠過了帝座星。

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彗星的出現往往預示着戰爭、瘟疫等災難即將降臨。

更何況,這顆彗星也太過詭異了,並且好像就是衝東京汴梁城而來的。

趙桓看到這顆彗星後,非常不安,甚至十分恐懼,他立即下詔書,反省自己的過錯,並下令求直言、減常膳、放宮女。

有些大臣見趙桓小題大做,安慰趙桓:“陛下英明勤政,上蒼怎會降下神罰,此必大幹將衰之照,而非我中國之憂也。”

可提舉醴泉觀譚世績,在聽到這些言論了之後,趕緊跑進宮中,提醒趙桓:“彗星垂象可畏,當修德以應天,不宜被阿諛之說所迷惑。”

趙桓覺得譚世績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下詔說明:他自嗣位以來,日夜小心謹慎,平常在便殿內辦公,很少回後宮;個人所需力求從簡,日常膳食由百品減去七十;共放出宮女一萬兩千餘人,遠離歌舞,不好女色;備置臺諫,廣通言路,對於官民上書,親自閱覽到二更,希望能因以自警。然而,觀測天象者奏報,彗星出現,與之前記載相比,實爲大異。他畏天之威,不敢安居,因而下詔防求民間疾苦,除苛解嬈,希望以此感召和氣,感通吉兆。

雖然趙桓已經下詔說明,他並沒有不德之事。

可不幸的事,還是降臨到了趙宋王朝。

解潛部、劉韐部和張灝部趙宋王朝的三支主力大軍兵敗的消息相繼傳到了東京汴梁城,使得趙宋王朝朝野上下皆爲之巨震。

趙宋王朝新任宰相唐恪,四歲喪父,後以父蔭登第,哲宗紹聖元年,歷任郴縣尉、榆次知縣、擢提舉河東常平、江東轉運判官、戶部侍郎,至現在的少宰兼中書侍郎。

唐恪跟徐處仁一樣是從基層幹起來,逐步被提拔到宰相之位的。

唐恪剛當上郴縣縣尉時,縣裡有個百姓被害但屍體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鄰居,強迫他自己承認是兇手,縣令認爲是真實的。

唐恪爲那人爭辯。

縣令說:“否將爲君累。”

唐恪說:“吾爲尉而盜不能捕,更俾亡辜死平?”

唐恪親自外出訪問尋找,晚上就有人來告發,天明就找到了屍體,於是抓獲了兇手。

唐恪任榆次知縣時,縣裡有一個豪紳的兒子稱霸於鄉里,聚集逃亡者,包庇奸邪之人,不交納賦稅,前後的知縣都沒有敢問的。

唐恪用道理好言開導那個豪紳的兒子,他省悟自悔,改變當初行徑,而成爲一個性情謹厚的人。

大觀年間,唐恪被任命爲屯田員外郎,拿着符節招納夷人。

夷人開始害怕懷疑,衣服裡面穿鎧甲來迎接唐恪。

唐恪讓幾十名衛兵都撤離,一人獨往。

夷人望見後歡快高呼,扔下兵器服從命令。

唐恪調任滄州時,黃河決堤,大水衝到城下,唐恪登城搶修。都統孟昌齡發去公文索要船隻和士兵,唐恪報告說水勢正猛烈,船應當用來防備緊急情況;滄州是最遠的邊境,軍隊沒有皇帝的旨意不敢調遣。

孟昌齡大怒,彈劾唐恪。

可唐恪不爲之所動,更加盡心治理水患。

大水退去,滄州城得以保全,趙佶下詔嘉獎唐恪。

宣和元年五月,東京汴梁城遭暴水淹沒,情況十分危急。

時任戶部侍郎的唐恪,臨危受命治水。

有人建議決南堤,以紓解宮城之水患。

唐恪反對這種害民之舉,他說:“水漲堤壞,淹沒居民,此無可奈何,今決而浸之,是魚鱉吾民也。”

而後,唐恪不顧個人安危,乘坐小舟,現場勘察暴水實情,以求因勢利導,最後決金堤,將暴水注之黃河。

不到半月東京汴梁城水退。

趙佶對唐恪大爲稱讚:“宗廟社稷獲安,卿之力也。”

從唐恪的履歷上就不難看出來,唐恪此人,不僅履歷豐富,而且具有解決危機事件的魄力與能力。

唐恪是李邦彥推薦給趙桓的。

趙桓很看中唐恪的經歷,直接任用他爲中書侍郎。

前段時間,大部分趙宋王朝的大臣都在致力於清算趙佶時代的權臣,就連趙桓都在趁着那個機會收攬皇權。

可唐恪卻對趙桓說:“今邊事甚急,已危急大宋存亡,改革時弊不急於一時,應先致力於應對邊事。言者不顧大體,糾纏於從前之事,以快一時之憤,豈不傷太上道君之心哉?蔡京、蔡攸、王黼、童貫之徒,既已貶斥在外,姑且可已矣。他日邊事既定,然後告知道君,請下一詔書,與天下共棄之,其誰曰不可?”

收攬皇權的目的達成了也回過味了的趙桓,覺得唐恪之前對他說得纔是金玉良言,所以,在將徐處仁和吳敏罷免了之後,趙桓任命唐恪爲宰相。

此時,趙宋王朝的領導班子變成了:宰相唐恪、何慄爲中書侍郎、耿南仲爲尚書左丞、陳過庭爲尚書右丞、种師道知樞密院事、聶昌(聶山,趙桓爲他改的名)同知樞密院事。

趙桓組建新的領導班子的初衷是,希望這些人能夠幫他挽救時局,保住趙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可這個新班子一成立,就發生了嚴重的分歧。

在種師道不在東京汴梁城的情況下,聶昌就是軍事第一人,他一上臺,就反對割地議和,對戰勝大幹王朝非常有信心。

他對趙桓說:“河北河東,乃大宋北方屏障,無河北,則東京不可都,無河東,則陝西危矣,怎能割之?望陛下傳檄天下,兵集都畿,堅城守以遏其衝,簡禁旅以備出去,壅河流以斷歸路。前有堅城,後有大河,勁兵四面而至,幹軍敢再來,則墮吾網矣。臣願激合勇義之士,設伏開關,出其不意,掃其營以報。”

以扳倒王黼而聞名於朝野的何慄,也堅決反對割地求和,他說:“河北、河東,國之根本,奈何一旦棄之?況李賊變詐罔測,安能保其必信?割亦來,不割亦來!”

而深得趙桓信任的耿南仲,自始至終力主議和。他主張效仿澶淵之役的辦法,以河北和河東的賦稅來贖回河北和河東,換取兩國和平。如果大幹王朝不同意,則必須忍痛割讓河北和河東求和。在他看來,戰則必亡。

時局至此,唐恪在權衡利弊之後認爲,目前階段,只有割地議和,才能保全趙宋王朝,至於以後,再視形勢而定。

主戰派和主和派在趙桓面前激烈辯論。

主戰派說:“河北、河東之民,皆吾赤子。如若棄地,則並其民棄之,豈爲父母之意哉?”

主和派則說:“今我大宋已無可戰之軍,不棄河北、河東,安能存社稷?”

趙桓一想也是,宋軍的三大主力全都被幹軍給擊敗了,拿什麼再去跟幹軍打,還是先議和,請大幹王朝暫緩進軍,把眼前的危急先給解決了吧。

最終,趙桓下定決心,遣太常少卿劉岑、宗正少卿宗澤、秘書少監李若水出使燕京,面見李存,割地議和。

可過了兩天之後,趙桓又採納主戰派的建議,組建四道總管:

以大名府知府趙野爲北道總管,範訥爲北道副總管;

以河南府知府王襄爲西道總管,孫昭遠西道副總管;

以鄧州知州張叔夜爲南道總管,高公純爲副總管;

以應天府知府胡直孺爲東道總管, 朱勝非爲副總管。

趙桓授予各道總管府以特權:事得專決,財得通用,官得闢置,兵得誅賞。

趙桓令他們立即做好備戰,緊急之時,將以羽檄召之保衛東京汴梁城。

就在劉岑、宗澤和李若水出發的前一刻,唐恪對趙桓說:“此次議和乃見大幹皇帝,劉岑職位不足也。”

趙桓於是改變了主意,升徽猷閣待制王云爲禮部尚書,升李若水爲吏部侍郎,讓他們二人前去面見李存議和,而宗澤得以免見李存……

……

……

第九十七章 天命?!第三百零八章 入金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求月票!)第二百一十章 趙佶最後的掙扎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是李存起家時的南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和條件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遼皇后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趙宋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對完顏宗翰的報復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乾的政工幹部第二百二十八章 優柔寡斷的皇帝第四十四章 解渴纔是最重要的第二百八十九章 幹都幹了(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乾太子李標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祚在海上築宮室待陛下久矣第二百六十九章 趙桓跪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祚在海上築宮室待陛下久矣第三百五十九章 女婿不錯,就是有點費丈母孃第七十八章 總是棋差一招第二百六十八章 到李存享受的時候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高麗王后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一十一章 虎賁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佶:古一帝ing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錢貴妃:官家,臣妾真不能再懷孕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開啓的工業革命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傑?!第一百一十六章 宋江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到李存享受的時候了第五十三章 日日當新郎夜夜換新娘最後再衝一波!第三百九十章 讓契丹人看管女真戰俘第一百五十二章 七子五女第一百六十五章 女海盜第四十二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三十章 求陛下就當此事並未發生過(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紅姑:他纔是魔鬼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構:我有百萬大軍!(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第一百五十三章 童貫:大都督你不擇手段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存有子初長成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和條件第四章 大勢已成第七十三章 虎賁軍過江北上了第三百四十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趙宋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皇妃和公主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存:朕就是心軟啊(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存:岳飛是我的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決戰第六十八章 譚稹準備會戰第一十四章 訴苦大會第五十六章 趙佶的應對第一百四十二章 穩賺不虧第九十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二百零六章 幹宋的藉口有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狗咬狗第三百三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九章 童貫:別打,有事好商量第一十九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十章 二浙第一世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郭藥師:李存你卸磨殺驢!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存又多了兩個皇后玩物第七十七章 伏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趙桓跪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存十一年前佈下的棋子第四百零一章 完顏仙兒:官家還真老實不客氣啊第二十四章 埋伏第三十一章 英雄就該享用美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構的新妃嬪也歸李存了第八十八章 招降第一百七十三章 凱旋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開啓的工業革命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軍全面壓境第一百八十六章 性格剛烈的蕭太后第二百七十八章 來日……方長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變樣的東京汴梁城(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錢貴妃:官家,臣妾真不能再懷孕了第六十一章 規矩奴家懂第七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家大都督比你家皇帝如何?第七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家大都督比你家皇帝如何?第五十六章 趙佶的應對第一百九十章 換成了真男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國前線告急第二十六章 李存,朱溫也第九十六章 方臘:我擁兵萬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遼皇后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哥是皇帝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國的優勢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二章 趙氏之女全入李存後宮第一十四章 訴苦大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爲悅己者容
第九十七章 天命?!第三百零八章 入金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求月票!)第二百一十章 趙佶最後的掙扎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是李存起家時的南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和條件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遼皇后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趙宋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對完顏宗翰的報復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乾的政工幹部第二百二十八章 優柔寡斷的皇帝第四十四章 解渴纔是最重要的第二百八十九章 幹都幹了(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乾太子李標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祚在海上築宮室待陛下久矣第二百六十九章 趙桓跪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祚在海上築宮室待陛下久矣第三百五十九章 女婿不錯,就是有點費丈母孃第七十八章 總是棋差一招第二百六十八章 到李存享受的時候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高麗王后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一十一章 虎賁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佶:古一帝ing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錢貴妃:官家,臣妾真不能再懷孕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開啓的工業革命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傑?!第一百一十六章 宋江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到李存享受的時候了第五十三章 日日當新郎夜夜換新娘最後再衝一波!第三百九十章 讓契丹人看管女真戰俘第一百五十二章 七子五女第一百六十五章 女海盜第四十二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三十章 求陛下就當此事並未發生過(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紅姑:他纔是魔鬼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構:我有百萬大軍!(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第一百五十三章 童貫:大都督你不擇手段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存有子初長成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和條件第四章 大勢已成第七十三章 虎賁軍過江北上了第三百四十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趙宋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皇妃和公主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存:朕就是心軟啊(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存:岳飛是我的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決戰第六十八章 譚稹準備會戰第一十四章 訴苦大會第五十六章 趙佶的應對第一百四十二章 穩賺不虧第九十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二百零六章 幹宋的藉口有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狗咬狗第三百三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九章 童貫:別打,有事好商量第一十九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十章 二浙第一世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郭藥師:李存你卸磨殺驢!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存又多了兩個皇后玩物第七十七章 伏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趙桓跪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存十一年前佈下的棋子第四百零一章 完顏仙兒:官家還真老實不客氣啊第二十四章 埋伏第三十一章 英雄就該享用美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構的新妃嬪也歸李存了第八十八章 招降第一百七十三章 凱旋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開啓的工業革命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軍全面壓境第一百八十六章 性格剛烈的蕭太后第二百七十八章 來日……方長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變樣的東京汴梁城(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錢貴妃:官家,臣妾真不能再懷孕了第六十一章 規矩奴家懂第七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家大都督比你家皇帝如何?第七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家大都督比你家皇帝如何?第五十六章 趙佶的應對第一百九十章 換成了真男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國前線告急第二十六章 李存,朱溫也第九十六章 方臘:我擁兵萬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遼皇后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哥是皇帝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國的優勢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二章 趙氏之女全入李存後宮第一十四章 訴苦大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爲悅己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