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趙構登基,皇后在李存牀上(求月票!)

有驚無險的逃到了永興軍,也就是唐朝時的首都長安以後,耿南仲、汪伯彥、黃潛善、耿延禧、董耘、高世則等人,感覺情況很緊急,若趙構再不登基稱帝,這江山社稷真有易主之危險,於是又聯名上書:

“南仲等所陳屢矣,獨有天人相與之際,朕兆已久,未嘗略舉,願畢其說。

蓋聞自古帝王之興,必有受命之符。故白魚潛躍,武王作周。赤伏顯符,光武興漢。大王奉使,陛辭之日,皇帝賜排方玉帶,有“大事”聖語。被受大元帥建府之命,有賜袍異夢。皇帝即位,紀元曰靖康。其後,大王未嘗封靖也,而京師之人及四方申陳,或曰靖王,或曰康王。迨皇帝之南遷,人始悟曰:靖字從立,從十二月,乃皇帝立十有二月。

而康王建帥,紀年二字,實兆今日。飛出亭一牌,有連三箭之祥。太上萬裡,有即真二字之兆。黃河之渡,則陰未凝而凍忽合。

天命彰彰,着聞周之武王,漢之光武,何以過此?大王其可久稽天命乎?其可弗順人情乎?古人有言曰:違天不祥。願大王亟即帝位,上留天心,下塞人望。”

趙構閱後,在其上批覆道:

“乾賊肆毒,殘我土地,陵我京邑,遷我二帝,移我神器,辱我皇后。四海罔戴,顒顒延首。二三大臣暨諸將左與夫諸路帥守,以天下羣情,交章勸進。吾以父兄痛心疾首,未知措身之地,豈敢偃然受天下歸往之請?猥當隆極,免徇衆志,以答天下之休庶,以奉迎二聖,恢復中原,此吾誠心,天實臨之。公等世受國恩,同遭戹會,忠貫日月,精感神明,實賴遠謀,共濟禍難。”

趙構不是不想當這個皇帝,可他們這些人才剛到陝西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立即就登基稱帝,似乎不妥。

而且,趙構還不知道,現在手握兵權的宗澤、趙子崧等人以及範致虛等陝西的一衆帥臣到底是什麼想法?願不願意讓他登這個基、稱這個帝?

於是,趙構先是給宗澤、範致虛等人寫信,囑咐他們務必要派穩妥之人守好潼關等關,然後來長安城開會,又給陝西六個經略安撫司和河東經略制置使王燮寫信,叫他們也來長安開會,大家共同商量趙宋王朝的未來。

趙構等人撤到了陝西以後,立即就有人彈劾範致虛逗撓不進,說這才導致他們這些人反攻東京汴梁城的計劃失敗,似乎他們沒有去救趙佶、趙桓以及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怨範致虛。

而趙構表面上雖然在爲範致虛開脫,說:“王業艱難,正納污含垢之時,今對諸人繩以峻法,懼者衆矣。”,暗地裡卻讓宗澤接管河中府和同州一帶的防區。

換而言之,趙構開始用手上兵多將廣的宗澤來接管範致虛的防區了。

至於範致虛,現在雖然還頂着永興軍經略使、陝西宣撫使頭銜,但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實權了。

範致虛自己也因爲被牛皋三千人馬就給擊敗了而變得心灰意冷,主動向趙構請辭,還向趙構推薦了席益和李彌大代替他。

不過——

趙構畢竟現在纔剛剛到達陝西,還不想讓別人覺得他吃像太過難看,所以他暫時駁回了範致虛的請辭。

再來說王燮。

王燮其實就是王瓊。

王燮早前是中山府路馬歩軍副總管,曾隨种師中戰於榆次。

李存伐宋,東京汴梁城被圍,王燮和鄭建雄是第一支前往東京汴梁城勤王救駕的勤王之師。

趙桓覺得,他一下聖旨,王燮就飛奔而來勤王救駕,大大的忠心,於是任王燮爲樞密副都承旨,還賜以白旗,書“忠勇”二字作爲表彰。

守衛東京汴梁城時,王燮擔任都統制,他統領陝西、河東兵三千人,以策應諸壁危急。

王燮還曾率領麟府兵千人,多次出戰有功。

李存入主東京汴梁了以後,對履歷不錯的王燮也很看重,讓他和姚友仲一塊協助大乾王朝的兵部官員管理那些問題多多的東京汴梁城中的宋軍將士。

可讓李存沒想到的是,也不知道王燮是對於李存給他的安排不滿意,還是心心念念着趙宋王朝,他竟然利用職務之便放走了數千受不了大乾王朝兵部官員約束的宋軍將士,而且他也跟着這些人一塊跑了。

逃跑以後,王燮與這些逃兵逃到修武一帶淪爲盜賊,被路過的張深和劉光世給招降了,一同帶往天下兵馬大元帥府。

趙構對王燮的忠勇極爲看重,任命王燮爲河東經略制置使,當面賜袍帶、器甲三萬副、與兵一萬人,命他在陝州設立河東路經置司,抵禦乾軍從河中府、解州的進攻,並乘機過河收復河東路,還授予在當地募兵的權力,並詔京西、陝西漕臣應副糧草。

趙構是慫、是窩囊,但真不是無能,他清楚的知道,現在只有抓住軍權,才能讓他的地位穩固。

也正是因爲如此,趙構才一改之前對宗澤的厭惡,任命宗澤爲河中府留守,掌管陝東守衛、修葺、彈壓及陝東內錢穀、兵民等事務,可以說,趙構是將陝東戰區全都託付給了宗澤。

不過,趙構到底還是走不出趙家人的小家子氣。

——他雖然極力籠絡手握重兵的宗澤,可另一方面,趙構又將之前“立下大功”的杜充和他一手提拔起來的王燮派到宗澤手下“輔左”宗澤。

另外,趙構又重點籠絡了張深等親近他的陝西官員和將領。

經過趙構的這一系列操作,趙構在陝西基本上就算是站穩了腳。

不久之後,受趙構所召,門下侍郎耿南仲,元帥汪伯彥,副元帥黃潛善,副元帥兼河中留守宗澤,永興軍經略使陝西宣撫使範致虛,西道總管孫昭遠,陝西制置使錢蓋,被乾軍擊潰後不得不來投趙構的範訥、趙野和王襄,東道副總管朱勝非,參議官耿延禧、董耘、高世則,幹辦楊淵、王起之、秦百祥,隨軍轉運使樑揚祖、黃潛厚,從東京汴梁城來投的張浚、呂頤浩等人,都統制官王淵,都統制官楊惟忠,環慶經略使王似、熙河經略使王倚、涇原經略使席貢、秦鳳經略使趙點、鄜延經略使張深,陝西轉運司通判兼制置解鹽王庶,五軍都提舉劉光世,涇原路統制曲端,將領張俊、苗傅、劉正彥、楊沂中、田師中等,全都來到了長安,商量趙宋王朝的未來。

範訥、趙野、王襄等人態度明確的主張跟大乾王朝求和,請求大乾王朝冊封趙構,將川陝地區賜給趙氏,他們還逢人便說,大乾王朝不可力敵,敵之必亡。

至於別人攻擊範訥等人抗命逃跑,他們則辯解說:“我等之責有四,戰、守、降、走耳。戰無卒,守無糧,不降則走。”

換而言之,他們意思是,他們的職責有四種說法,即出戰、留守、投降、逃跑罷了,要出戰,他們卻沒有兵卒,要防守,他們卻沒有糧草,他們又不願叛變趙宋王朝去投降大乾王朝,就只能逃跑了。

此時皇帝都沒了,趙構又沒有登基,從職務上來說,難說誰能管得了位高權重的範訥、趙野、王襄,因此,雖然很多人都看範訥、趙野、王襄如吃了蒼蠅一般噁心,卻又拿他們沒有辦法。

而唯一能收拾範訥、趙野、王襄的趙構,又滿腦子都是“以大局爲重”,不願意處罰現在支持他登基稱帝的範訥、趙野、王襄。

宗澤等主戰派,認爲他們應該趕緊秣兵歷馬,儘快打回中原去,不然等大乾王朝在中原地區站穩腳跟,趙宋王朝再想要奪回中原地區,可能就難比登天了。

耿南仲、汪伯彥、黃潛善等人認爲,當務之急是趙構趕緊登基稱帝,使天下人知道趙宋王朝還沒滅亡,然後再去討論是戰還是和。

可趙子崧、趙仲琮等趙宋王朝的宗室卻認爲,趙構不應當即皇帝位,他們說:“昔日晉安帝蒙塵西土,大將軍、武陵王遵制行事。今二帝南遷,大王不當即位,只宜用晉武陵王故事,稱制行事,不改元。”

很顯然,幾個趙宋王朝的宗室,贊成趙構代理皇帝,主持朝政,但反對趙構即位稱帝,他們認爲這樣做缺乏合法性。

耿南仲等人見趙子崧、趙仲琮他們這些趙宋王朝的宗室壞事,七嘴八舌紛紛批評責難趙子崧、趙仲琮等宗室泥古不化、不顧大局。

還有從東京汴梁城來的人謊稱:“上皇語云:可告康王即大位,爲宗廟社稷計。若即位乃道君之心,宗廟社稷之福。”

這天,趙宋王朝的宗室敦武郎趙叔向,領七千勤王人馬來到長安城外。

不久之後,趙叔向便跟趙子崧、趙仲琮等宗氏見了面,他們在一起密議了很久。

趙叔向是魏王趙廷美的曾孫,他率兵而來,不先見趙構,卻先跟一衆趙宋王朝的宗氏通氣,讓趙構的警惕之心大增。

耿南仲也提醒趙構:“混亂之際,宗室亦可能有問鼎之意。”,然後苦口婆心的勸趙構不能再拖了。

這回,趙構沒再像前幾次那樣,辭而不受,而是默不作聲。

耿南仲見此,立即就明白,趙構這是答應了。

轉天,長安城內便傳說,每天傍晚,從四鄰八鄉遙望長安城內,只見紅光滿天,如赤鳥翔翥。紅光經夜不熄,一直到天亮。村人入城才知,並非火光。

“有識之士”認爲,紅光乃宋火德之符,如同周武王當年即位時出現赤烏之瑞一樣。

這個祥瑞傳得沸沸揚揚。

沒幾天,長安城中的父老百姓以及軍人大約萬餘人,匯合到天下兵馬大元帥府前,一致請求趙構登皇帝位。

耿南仲與支持趙構登基稱帝的人,於是聚集在天下兵馬大元帥府緊急開會,商量趙構即位一事。

就在這時,發生了兩件事,促成了趙構登基稱帝。

這第一件事就是,如今手上兵馬最多的宗澤,旗幟鮮明的支持趙構登基稱帝。

有了宗澤的支持,加上本來就大力支持趙構登基稱帝的汪伯彥、黃潛善、樑揚祖、劉光世等手握兵權的人,再加上範致虛、張深等手握兵權的人也不反對趙構登基稱帝。

趙構就算是得到了軍方的支持。

第二件事就是,內侍藍珪和康履突然將一枚玉璽獻給趙構。

藍珪和康履說:這枚玉璽是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專門製作的代表趙宋王朝傳承的玉璽,是他們當初趁着李存入城的混亂之時,潛入皇宮中偷出來的,還說李存以爲這枚玉璽早已隨葬,他們才能得以保全,現在明主誕生,他們纔敢將這枚玉璽拿出來。

藍珪和康履的話裡漏洞百出。

首先,藍珪和康履都是康王府都監、入內東頭供奉官,根本就不是皇宮中的內侍,哪怕是在亂時,他們也很難潛入皇宮之中,就更別提偷到這枚代表着趙宋王朝傳承的玉璽了。

再者,藍珪和康履從東京汴梁城來到長安城也有不短時間了,怎麼早不將這枚玉璽拿出來晚不將這枚玉璽拿出來,偏偏等到趙構要登基時纔將這枚玉璽拿出來?

關鍵,從東京汴梁城來的人,可不僅僅只有藍珪和康履,還有不少人也是從東京汴梁城來的,他們全都知道,李存將趙宋王朝的一切都給接受了,不論是女人,還是玉璽、鑾輿等物,不可能少了這枚重要的玉璽。

關鍵的關鍵,藍珪和康履獻上來的這枚玉璽,做工也太差了,有人甚至懷疑,它到底是不是寶玉製作的?

說一句題外話,李存爲了斷了趙構的大義,將歷史上支持趙構登基的元右皇后孟氏都給捉進宮裡囚禁起來了。

或許也正是因爲如此,才逼得名不正言不順的趙構,不得不用這種欲蓋彌彰的方式來彰顯他的正統性。

見趙構鐵了心的想要當這個皇帝,趙子崧、趙仲琮、趙叔向等趙宋王朝的宗氏,考慮到軍權在趙構的手上,纔不情不願的把嘴閉上,默認趙構當這個皇帝。

幾日後,在耿南仲等人的主持之下,趙構在長安城登壇祭天,然後在府衙正廳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爲建炎元年,以黃潛善爲中書侍郎,汪伯彥爲同知樞密院事,翌日尊欽宗爲孝慈淵聖皇帝,遙尊其母韋氏爲“宣和皇后”,封爲太后,並聲稱要迎回生母和生父,以彰顯孝心。

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

那就是趙構想立懷孕了據說肯定能給趙構生出一個兒子的潘氏當皇后。

不想,這卻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

趙構不得已,只能封潘氏爲賢妃,遙冊其原配邢秉懿爲憲節皇后。

而巧合的是,趙構的皇后邢秉懿以及新晉太后韋氏此時正在李存的牀上……

第一百八十八章 讓朕做你的英雄第三百二十三章 李存最寵愛的女人(求月票!)第三十五章 息坑大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寧殺錯,不放過第一章 造反大會第五十六章 趙佶的應對第五十三章 日日當新郎夜夜換新娘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王后換苟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換代第七十四章 譚稹的忠告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構被閹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戰爭要結束了(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妻憑夫貴第二百零八章 屬於我李存獨領風騷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第三百六十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停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存有子初長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二十三章 李存最寵愛的女人(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皇妃和公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師道:仗,是這麼打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桓“進大觀園”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李存的後宮生活多姿多彩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軍全面壓境第二百零八章 屬於我李存獨領風騷的時代來臨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貫:官家,快做決定吧第三百四十四章 趙構的新妃嬪與李存的初磨合第一百三十章 我錯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第二百三十章 茂德帝姬趙福金第三百六十九章 開始幹金第四十六章 杭州!杭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中原(求月票!)第三十五章 息坑大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改名爲“李構”(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七章 陛下真壞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二百九十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求月票!)第三百四十八章 趙宋亡了!!!第一百章 釣大魚第一百二十五章 糧食的戰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佶、趙桓、趙構三皇相見第三百零二章 趙佶的眼淚(求月票!)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構:我有百萬大軍!(求月票!)第十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百八十八章 讓朕做你的英雄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存安敢如此欺我?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佶:古一帝ing第一百一十一章 迎接姑爺歸家第四百章 給天下美人一個家第四百一十一章 這個時代的日本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最後的倔強第三百二十章 朕很看好你們(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第二百四十二章 趙佶頭上的又一道綠光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古第一反間計第一十四章 訴苦大會第二百零二章 李存:李清照你好大的膽子第三章 亂世來了第八章 你太保守了第三百零三章 趙佶VS耶律延禧(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今晚我要打十個第一百二十六章 初心未改第八十五章 我不服第八十九章 割地和親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桓覺得自己又行了第八十二章 我幫你插個隊第六十五章 鎖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知朱皇后今宵願與朕同席共枕否(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七章 第一位戰死的皇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四十五章 你是梁紅玉?!第五十二章 今晚我要打十個第一百七十七章 趙佶:南北朝分庭抗禮?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古第一反間計第一百零八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零四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一百九十四章 別怪朕狠第四十四章 解渴纔是最重要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一百三十二章 陳妙真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路向東第二百一十章 趙佶最後的掙扎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皇妃和公主第二百零九章 六賊之首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果第一百七十二章 威震中南半島第二百六十章 如有神助的趙跑跑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會玩了第三十八章 二害相權取其輕第二十一章 吃了?吃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讓朕做你的英雄第三百二十三章 李存最寵愛的女人(求月票!)第三十五章 息坑大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寧殺錯,不放過第一章 造反大會第五十六章 趙佶的應對第五十三章 日日當新郎夜夜換新娘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王后換苟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換代第七十四章 譚稹的忠告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構被閹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戰爭要結束了(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妻憑夫貴第二百零八章 屬於我李存獨領風騷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第三百六十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停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存有子初長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二十三章 李存最寵愛的女人(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皇妃和公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師道:仗,是這麼打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桓“進大觀園”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李存的後宮生活多姿多彩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軍全面壓境第二百零八章 屬於我李存獨領風騷的時代來臨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貫:官家,快做決定吧第三百四十四章 趙構的新妃嬪與李存的初磨合第一百三十章 我錯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第二百三十章 茂德帝姬趙福金第三百六十九章 開始幹金第四十六章 杭州!杭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中原(求月票!)第三十五章 息坑大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改名爲“李構”(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七章 陛下真壞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二百九十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求月票!)第三百四十八章 趙宋亡了!!!第一百章 釣大魚第一百二十五章 糧食的戰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佶、趙桓、趙構三皇相見第三百零二章 趙佶的眼淚(求月票!)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構:我有百萬大軍!(求月票!)第十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百八十八章 讓朕做你的英雄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存安敢如此欺我?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佶:古一帝ing第一百一十一章 迎接姑爺歸家第四百章 給天下美人一個家第四百一十一章 這個時代的日本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最後的倔強第三百二十章 朕很看好你們(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第二百四十二章 趙佶頭上的又一道綠光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古第一反間計第一十四章 訴苦大會第二百零二章 李存:李清照你好大的膽子第三章 亂世來了第八章 你太保守了第三百零三章 趙佶VS耶律延禧(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今晚我要打十個第一百二十六章 初心未改第八十五章 我不服第八十九章 割地和親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桓覺得自己又行了第八十二章 我幫你插個隊第六十五章 鎖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知朱皇后今宵願與朕同席共枕否(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七章 第一位戰死的皇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四十五章 你是梁紅玉?!第五十二章 今晚我要打十個第一百七十七章 趙佶:南北朝分庭抗禮?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古第一反間計第一百零八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零四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一百九十四章 別怪朕狠第四十四章 解渴纔是最重要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一百三十二章 陳妙真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路向東第二百一十章 趙佶最後的掙扎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皇妃和公主第二百零九章 六賊之首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果第一百七十二章 威震中南半島第二百六十章 如有神助的趙跑跑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會玩了第三十八章 二害相權取其輕第二十一章 吃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