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教化異族

第130章 教化異族

在會議上,衆人提出問題,李泰解決問題,當然對這些人來說,最重要得是李泰拿出了錢糧去發動這件事。

這就讓整個會議的流程進展相當快,畢竟會議本身的就是在說錢從哪裡撥,要花哪裡去。

而在這一點上,李泰的能力是讓他們最放心的。

畢竟,且先不說李泰從各種世家宗室豪門手中拿到了不少錢糧,就單是高陵本身的錢糧便能在短時間內支撐起這個工程來。

而第一件事情,就是選定一個位置建設居住地,這件事則交給了王真儒帶着徭役們去幹。

畢竟當初給難民建立臨時性的房屋就是王真儒去幹的。

同時,還需要修建一條這個建築居住地到高陵,以及這個建築地到工程所在位置的道路。

這些都需要在哪些異族人被安排過來前先搭建起來,等到房屋搭建起來,道路修建起來,那一些配套設施自然而然就修建了起來,衣食住行自然就安排了妥當。

當然,因爲這些是高陵的徭役,所以幹活時不僅是包三餐包洗浴,而且每個月還有額外的糧票作爲工資,畢竟高陵這地方是認可糧票交易的。

這種東西的有效範圍基本上也就只是渭水的幾個碼頭,以及高陵地區,頂多現在長安百姓也明白糧票是能去高陵換取到小麥的,多少也算是收了這小麥糧票。

“語言怎麼溝通?”李泰聽到斐道玄的話道,“總不可能,我們說什麼他們都不知道吧!”

馬周想到這裡對李泰道:“但越王,異族多是畏威而不懷德,您可以對異族施展仁義,但不能對異族過於信任,否則怕是有反噬之害!”

此刻李泰一副我不管,我就是想要五彩斑斕的黑的姿態,着實詮釋了什麼叫甲方爸爸!

約定好時間,這些異族吃飽飯後,就果斷突起造反,想要殺出去。

“給一部分的異族人教授漢語嗎?”斐道玄聽到李泰的話,卻多少帶着幾分爲難。

因爲現在也就頂多高陵附近的百姓親眼看着農業學府種植出三石多的小麥,又有農業學府的一部分學生主動進行指導,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陵周邊種植小麥的農家纔多了起來。

就這一點上來說,實際上大唐能夠成爲封建時代的巔峰,那一種兼收包並的大氣態度,多少也是因爲自身有着異族血統的原因。

面對斐道玄的話,李泰也知道鴻臚寺的支持也就只能到這程度了。

而朝廷也不會在這時候進行徵召徭役的,否則很可能來年就要死一片人了。

畢竟對老百姓來說,自己種植下來的糧食關乎着自己一家老小的生命,不可能輕易更改。

說實話,隨着五胡亂華,大唐朝廷對異族實際上有兩種態度。

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能夠算是工人了,他們可以不靠着耕田活着。

但如果把這件事情放在整個關中,實際上這個時候種植粟米依舊還是主流。

“異族不都是這個樣子嗎!”馬周倒有幾分疑惑李泰的說法,說道,

不過,這一個個傢伙乾飯時倒是精神十足,那一個個包子不斷填入到肚子中就不見停的!

雖然高陵幹活向來是隨意去拿,只要吃得了,那就儘管吃的態度,但這些異族的傢伙是沒有吃過包子嗎,第一天就撐死了十多個人,還有百多人撐得肚子痛。

面對這種匪夷所思的減員,馬周不得不第一次主動限制這些異族人的伙食。

馬周沉默的看着這些異族串聯,因爲串聯的人就是馬周放進去拱火的。

就好像當初南北朝“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一樣,這種晉升的渠道,我不會大開,但也絕對不希望被堵住。

畢竟三千異族,東南西北的都有,突然多出一個來,實際上也不顯眼。

一餐最多隻能拿三個包子,配上一疊鹹菜,不能拿再多的東西了。

這些人蓬頭垢面,身材矮小,衣衫襤褸,一個個的目光中流露出無與倫比的驚慌。

不過,高陵徭役因爲在李泰改造下是包吃包住還有糧票的。

“尊令!”斐道玄不由鬆了一口氣,倒是連忙把這些人先帶下去再說。

鴻臚寺送了十位懂得突厥語言的老師人,你想辦法挑選一批突厥人,先讓鴻臚寺的人把這些突厥人給教會學漢話。

“能交給他們說漢語嗎?”李泰聽到斐道玄的話,果斷提出了要求。

“明白!”馬周聽到李泰的話,倒對李泰點點頭。

想要把這異族人轉化成唐人,需要自己去不斷想辦法了。

此刻他們茫然的看着周圍環境,彷彿他們完全就沒想到,他們爲什麼會來這裡。

很快的,馬周從斐道玄的手上接手了這些異族。

所以士族,寒門,百姓,以及願意漢化的異族,多少希望能夠將心比心,而不是構築起牢固的城牆,那他們隔離起來!”

說實話,馬周有的時候感覺李泰過於無情,很多時候進行計算時都會把人當做單純數據來看待,但有時候李泰又會過於心軟,至少在馬周看來異族真不值得李泰這般對待。

“有這必要嗎?”馬周聽到李泰的堅持,倒有幾分意外。

“這些是異族人嗎?”李泰看着這些傢伙,卻是有幾分的不理解,對着斐道玄問道?

“正是東突厥的百姓!”斐道玄對李泰回答,“我們好不容易弄來的!”

“嗯!”李泰點頭道,“從戰略的角度來說,我們的人口不夠。

但很可惜這需要整個鴻臚寺的全力支持才行,鴻臚寺也不可能會這麼做的。

“另外,讓醫舍定期給這些人檢查,畢竟大規模的使用異族人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至少我可不希望他們的身上有瘟疫什麼的!”李泰倒是對着馬周囑咐道。

最先幹起來的自然是高陵本地的徭役,在這時候,甚至連異族人都還沒有送到。

同時看着徭役們拿着糧票能夠買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對那些異族人,那纔有足夠吸引力。

李泰嘆了一口氣,道,“你去找魏旭領取令牌,然後把那些精通突厥語的侍者,以及那些突厥俘虜送到指定居住處,到了那裡交給王真儒,他會把這些人安頓下來,洗個澡,然後換一身的衣服。”

畢竟在鴻臚寺正常來看,對他們有什麼好說的,皮鞭棍棒甩上,誰還不會好好幹活了。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異族人既然給我們做狗了,那我們至少要給他們一個做人的渠道。

而在唐朝之後的漢人朝代跟其他民族無法做到真正的包容,其中也未必是漢人不夠大氣,只不過後面朝代的漢人王朝血統中沒有胡人的血!

不論怎麼說,有了這些糧票作爲工資,徭役們才能富裕起來,能進行消費。

“越王仁義,周明白了!”馬周聽到李泰的話忍不住的感嘆。

總而言之,接下來的生活,便又是李泰負責鄭白渠的規劃,馬周負責鄭白渠人員調度。

接着就開始幹活了,不得不說這些人看在吃飽飯的情況下,幹活未必有多積極,但多少還是聽指揮的,只不過幹了沒有幾天,這些異族人便開始串聯起來了。

“儒家士子頂多只是教化百姓,想要教化異族,那肯定是要大儒啊!”斐道玄道,“我們鴻臚寺,真拿不出足夠的人手來!”

畢竟種植粟米保證自己家人的口糧,這才穩妥一些。

畢竟,春天正是萬物復甦的時節,雖然冬小麥早在冬天就播種了,但即使如此,耕田裡面偶爾也會有些雜草以及害蟲,在這個時代,到底還是需要人力去把它們給幹掉。

基本上這十個人在鴻臚寺就是那些沒背景的人,也就讓他們過來幹些髒活累活的。

但即使如此,李泰也只是徵調了徭役而已,到了春天的時候,李泰也沒有去徵召高陵百姓,而是讓他們繼續在田間照顧冬小麥。

不過這個時間倒也沒持續太久的時間,很快第一批的異族人就到了,大約有三千多人。

等到他們掌握了漢語,就提升一下他們的地位,在吃穿上可以稍微跟正規徭役齊平,等到登記入戶,甚至能支付他們糧票,讓他們去消費!”

對李泰來說,目的自然是爲了讓他們手中的財富流通起來。

“他們不會說漢話,這纔是正常的事情啊,反正只要他們能夠工作就夠了!”

畢竟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被人拿着鞭子逼着去幹活,換了誰如果有機會都會偷懶的。

面對着李泰的強橫,斐道玄卻也感覺到頭疼,說道:

“越王,真不是鴻臚寺不給,會說突厥語言的人鴻臚寺真不多,但想要讓他們教授突厥人學習漢話,就更不容易了!”

如果只幹活的話,相信這些突厥異族,肯定是能懂的!”斐道玄自信說道。

“當然!”李泰理所當然道,“我又不是單純的要把這些異族人累死,我要得是能夠證實,能通過勞動改造來教化異族,不給我配置會說異族的老師,那我怎麼來!”

而李泰則第一時間把馬周召回來,等到馬周來時,這時候的李泰開口說道:

“這些突厥人基本都不會說漢話,一個個瘦弱的根本就不像是異族人!”

如果能夠多一種吸收外族加入我大唐的渠道,我覺得很有必要。

另外一種則是因爲自身擁有一部分的異族血統的李氏皇族,他們本身就因爲有着一部分鮮卑血統,並不是那種純粹漢人,所以相對其他朝代也更容易信任異族。

所以,一開始還真就只有高陵的徭役隊伍在馬周的帶領下工作。

但很可惜這種農官開沒有全面的鋪開來,所以縱然關中本地百姓也就是聽到了高陵有個皇子種田不錯的傳聞而已。

當然,要是唐儉全力支持李泰,那多少能給李泰湊出百餘個懂得突厥語,並讓這些突厥人信任的人來。

“我知道了!”李泰點點頭道,

“我只是用他們幹活而已,又有什麼關係!倒是讓他們主動的學會說漢話纔是最重要的。

因爲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哪裡遇到需要人才來。現在鴻臚寺丟了十個人過來,已經是很夠意思了。

而李泰雖然有了讓農業學府的學生畢業後去作爲農官,然後推廣農業種植技術。

而其他地區的徭役,這時候也還沒徵調起來。

“儒家不是最喜歡教化百姓嘛,難道抓幾個儒家學子過來,做不到嗎?”李泰感到疑惑。

一種是世家大族,他們對異族更加警惕,也更加的排斥。

“好吧!”馬周見李泰堅持的樣子,倒也不多說什麼,只是道,

“我會盡量安排他們去學習漢語,畢竟溝通容易些,那也容易幹活一些!”

但更具體一些,哪怕他知道了小麥種植居然能夠到達三石的消息,但在無法確定真假的情況之下,他們卻也不打算改變自己的抉擇。

說實話,對比起中原百姓的溫良,這些異族卻是無良得多了,幹活偷懶那還是正常的。

畢竟對唐朝皇室來說,不論草原上的異族,還是大唐疆域之內的漢族,都是自己的百姓。

“不行!”李泰搖頭說道,“必須要對他們進行培訓,不說能認識漢字,但至少能說漢話,讓他們能跟我們唐人能正常交流才行!”

與之相比,漢人的徭役除了包子是雞肉餡的,還有青菜蛋花湯,爽口鹹菜以外,有的時候甚至還會出現雞腿,那是把這些異族徭役,看得眼睛都直了了啊。

而粟米的種植跟冬小麥不一樣,春天正是進行播種的時候,百姓們全部都在努力種田。

“還請越王放心!我們鴻臚寺給您留了十個懂得突厥語言的侍者。

但這一切都是馬周安排的,所以魏旭帶着退伍老兵,精確屠殺了爲首的十多人,把他們的腦袋掛在木樁上風乾,那鮮血淋漓的場景頓時震懾住了全場。

然後這些又不是士兵的異族很快就投降了,畢竟活着又有什麼不好的。

而馬周完成對這羣異族的震懾後,纔開始派人對他們進行教化。

嗯嗯,這些東突厥人可聽話了,一個個教授漢語的老師教育起來一點都不費勁。

(本章完)

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27章 曲轅犁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391章 結社率的野望第207章 計劃書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298章 跪下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19章 製作手套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40章 旱災將臨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234章 送禮物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193章 杜如晦來訪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6章 請蝗儀式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276章 李淵駕崩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534章 風雪前的準備(繼續一更中)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16章 鄭鳳熾第336章 博彩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56章 玩真的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291章 風雪中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64章 勝利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94章 制約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378章 新的標杆第355章 工匠考覈第418章 警告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72章 集裝箱
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27章 曲轅犁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391章 結社率的野望第207章 計劃書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298章 跪下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19章 製作手套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40章 旱災將臨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234章 送禮物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193章 杜如晦來訪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6章 請蝗儀式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276章 李淵駕崩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534章 風雪前的準備(繼續一更中)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16章 鄭鳳熾第336章 博彩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56章 玩真的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291章 風雪中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64章 勝利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94章 制約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378章 新的標杆第355章 工匠考覈第418章 警告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72章 集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