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

星火燎原!

李泰腦海中的精神天賦點燃了第一朵洶洶的火焰。

平時沉澱在李泰周身的民意祝福,在這一刻開始徹底燃燒起來。

李泰這十幾年來,建立農學,釐定標準,新修水利,推廣工具,一切一切爲百姓的所做所謂,所沉澱下來的點點滴滴的民意祝福開始燃燒釋放。

這種感覺就彷彿在大草原上放了一把火,火焰順着草垛開始瘋狂的蔓延,瘋狂傳遞!

凡受到魏王恩惠,且認同魏王理念的人,這一刻都會閃爍過李泰的求生意念。

根據雙方理念越接近,距離越接近,那這種魏王危險了的感覺就會越強烈。

“守護魏王!”李泰親兵一個個身穿重鎧,不約而同的發出怒吼,此刻他們無所畏懼,咆哮着衝向侯君集的親兵。

侯君集不由感覺到不屑,自己的軍隊到底有着什麼樣的實力他自然知道。

一個個拿起了早就準備好重武器,準備直接砸開這烏龜殼!

畢竟連魏王最爲依靠的牆壁都破碎了,魏王最後的親衛,又算得了什麼!

雙方間的碰撞是力與力的直接碰撞,侯君集已讓士卒們裝備上各種重武器,要得就是把魏王這支銅牆鐵壁般的盾甲親衛徹底敲碎!

類似於三百六十度的白眼,只要對方攻擊到了一定範圍內,那自己就幾乎憑藉直覺能夠掌握這物體襲擊自己的軌跡,從而給自己增加更多的容錯率,某種程度上來說更類似直感!

“又突破了?”侯君集看着這一幕,再看着李泰眼神已經變了。

這不僅是李泰帶着親衛去吐谷渾戰鬥時掌握這天賦,而是他們在學校裡面訓練時,就向着工具掌握這個天賦訓練的。

這天賦掌握後,在工地上搬磚,使用工具的時候能更快掌握,也能更加省力。

“保護魏王!”

這種方式讓自己的禁衛軍變得強大了,但身體基礎素質無法把這股力量徹底發揮出來。

只不過他們突破的方向又跟錦衣衛的溯源掌控不同,他們突破的方向是空間感掌控。

這就是爲什麼李泰的親衛能跟侯君集的親衛抗衡的原因,那就是李泰親衛的兩個天賦屬性都走到了極致。

“爲什麼不來皇宮,而要找青雀!”李世民看着侯君集沉聲道。

但真到關鍵候,這一步突破只要逼一逼,就是水到渠成,因爲大家原來的天賦是統一的。

此刻隨着星火燎原燃燒了萬民沉澱在李泰周身的意志祝福,李泰自身的星火燎原天賦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哪怕侯君集靠着自身實力,先一步的覺察到了箭矢的到來逃過一劫,但是他胯下的馬匹,直接被炸開來,這一幕,讓所有人一愣!

“薛仁貴在此,何人膽敢傷害魏王!”薛仁貴的聲音遠遠傳過來。

而沒多久時間,李世民帶着他的百騎來到了此地。

衆人緩緩讓開,李世民看着侯君集不由沉默道:“真的有你嗎,君集!”

這算某項天賦走到圓滿後得到一種能力細分或者溯源,是那種走極致一天賦軍隊纔會出現的特殊效果。

侯君集的府兵們,先是經歷最初的進攻,後來又經歷了進攻的絕望,接着有着打破城牆的狂喜,接着又因爲李泰爆發的驚愕,更重要得是現在自己彷彿陷入了十面埋伏的驚慌失措。

侯君集清楚,自己唯一能做得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覆滅魏王。

但就憑藉着想保護魏王的信念,靠着默契組織成了軍隊,然後綿連不覺的赴死。

否則繼續讓魏王加持下去,誰知道,魏王還能加持出什麼東西來!

而侯君集的親衛走得又是素質方向的路線,管你有什麼技巧,我就一錘子下去,看看你死不死,不死,不死那就多來幾下!

這就讓李泰的親衛能夠與侯君集的親衛交手,但依舊不佔上麼上風!

更重要得是,隨着城牆拆除,侯君集麾下府兵兵力的優勢開始一點點展現。

他們到底是一天賦實力的軍隊,自己的府兵比之對方因爲殺過人更具有魄力,但在對方信念的加持下,倒是府兵有些堅持不住了。

李泰親衛的天賦是自適應,穿着厚實甲冑,足以跟二天賦的軍隊硬碰硬。

不過,原本戰場上的衝突卻已消失掉了,衆人把侯君集的殘軍給團團圍住,相互僵持。

但他們卻是一天賦的戰部,打起來甚至比比唐軍專業的府兵更加不要命!

“保護魏王!”話語間,又是從角落殺出了一支來保護魏王的軍隊。

至於其他府兵,他們有成爲一天賦的潛力,但卻不成組織。

不是空間能力那麼變態的能力,而是對周身空間的感覺一定程度的掌控。

所以侯君集身邊的親衛沒有因爲拆分所以維持了原本的實力顯得暴強。

如果只是一支部隊突破,那這種殺着殺着就突破的事,對侯君集來說在戰場上又不少見。

一樣人數不多,不過七八百人,但侯君集派遣了府兵上去,雖能跟對方抗衡,但依舊被壓制着打!

“保護魏王!”……

隨着一支支的援軍不斷的加入,尤其是這些徭役的實力還能穩穩壓他們一頭,這讓府兵的士氣顯得極其的動搖。

“臣侯君集謝聖人!”侯君集面對李世民,並沒有多話,直接拔劍自刎。

但這些府兵的心態未必能夠支撐得了這般持續不斷的廝殺。

正是兩者狀態到達二天賦的巔峰,才讓他們與自己的親軍正面抗衡。

當然如果自己抽調自己的親衛,自然能把這些一天賦戰部爆殺。

說實話,這一句話,對普通的將士們來說,完全沒有什麼感覺。

“守護魏王!”

此刻不僅是李泰的親衛,就算李泰事先安排下來的徭役,也發揮出他們真正的實力。

“臣只是不甘心,但也不後悔!”侯君集看着李世民,心中略帶着幾分釋然。

侯君集看着李世民沉默了一會兒道,“當初聖人率領玄甲軍的英姿,臣又怎麼不記得。

如果魏王不在手中以亂聖人心神,那太極殿若無法在一刻鐘內攻破,則毫無勝算!”

但現在兩支完全不同的軍隊全部都完成了突破,那侯君集明白,這就是魏王的君主能力在軍隊上的應用。

像適應力則是細分成了適應被傷害,工具掌握則溯源成了掌握力量本身。

但隨着李君羨把這個消息帶到,對侯君集的親軍來說,只要侯君集還沒有死,他們便是會護衛侯君集,但侯君集帶來的府兵,卻徹底失去了繼續戰鬥下去的意志,或逃或降卻再也支撐不下去了。

尤其王真儒訓練出來的那些徭役,或多或少都是掌握了工具掌握。

有點像玩原神時把技能加滿了,但一看等級還是三十級,完全沒辦法發揮出一個人物應該有的實力。

剛纔他們打魏王不積極是因爲銅牆鐵壁擋着,感覺沒希望了自然不積極。

李世民看了一眼侯君集,不由嘆息道,“自盡吧,這是朕能給伱的最後賞賜!

以後朕想要見卿,怕是要到凌煙閣上才能見卿的模樣了!”

但沒自己親衛步步突破,誰有能動得了魏王身邊的盾衛親軍。

至少在李泰的星火燎原天賦發動後,絕大多數府兵感覺到魏王的意志。

但侯君集卻絕望的閉上了眼睛,因爲薛仁貴是太極門的守將,他過來了,說明皇宮的戰爭結束了。

侯君集的親兵還能夠支撐得主,因爲他們是侯君集一手帶出來的。

因爲自己是造反,哪怕自己聯繫舊部卻也不可能用正常帶兵的方式,把他們重新梳理組織關係,安插自己的親衛成爲核心,從而讓他們誕生出軍團天賦。

轉職成盾衛的到底是少數,掌握工具掌握的纔是絕大多數。

一支,一支又一支,數量不多的部隊衝殺出來,侯君集感覺到說不出的心煩意亂,這些軍隊強嗎?

但李泰盾衛的也就只一千名額,更多人要麼成爲了徭役,要麼補入了府兵,或者加入薛仁貴的軍隊等等。

侯君集說到這裡,目光不由向着李泰看過去道,“只不過臣到底小看了魏王,他如聖人一樣,都是匪夷所思的少年英才啊!衛國公的評價所言非虛!”

而他們原本的天賦是武器掌控或者工具掌控,是他們最初的天賦。

真不強,雖然他們是一天賦的軍隊,但明顯只是新兵,甚至連殺人都未必有幾次。

他們全部都水到渠成的進入到一天賦,工具掌握。

這樣的騷擾,侯君集想對付卻發現自己對付起來還挺棘手。

但雙方間的碰撞卻讓侯君集有幾分的驚訝,自己親衛居然沒有取得勢如破竹的戰果,甚至雙方還有些意外的僵持在了一起,侯君集不由皺眉,“雙天賦!圓滿了?怎麼可能!”

但同時,他所指揮的府兵卻因爲制度,比較起平常的時候會更加弱小。

這兩個在他們身上痕跡最重的天賦直接重新拆分成爲他們新的力量。

只不過,這些人從西海郡那邊退回做自己親衛時,李泰的高爐鍊鐵技術已經發展起來,再加上目的是爲了保護自己,所以李泰對盾衛真香了。

甚至這種突破依舊沒有停止,他們依舊能感受到自己對武器掌控能力的突破。

侯君集心中正思索着應該怎麼對付魏王時,又是一陣聲音傳來,李泰安排在坊市周圍的徭役終於動手了。

頂多就是他們挨更多的打,但對方真拖延得久了,抓住了機會誰死不一定呢!

不過因爲街道上太堵了,侯君集帶着騎兵卻衝不進去。

當然,正常來說這一種加持的軍隊算三天賦了,但讓李泰頭疼的是,自己君主天賦只加持特效不增加基礎屬性。

但此刻在李泰的星火燎原君主天賦上直接展現出來。

在這時候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衝上二天賦,甚至到達二天賦圓滿擁有完整禁衛軍實力。

對比起自適應這種在高原地區適應環境,或者能身穿一百六十斤重甲,甚至以後可以穿一百八十斤重甲的傢伙,李泰需要得不是一羣戰士,而是一羣跟隨自己建設大唐的生產者。

甚至在他們順利完成工具掌握後,他們能清楚感受到自己使用每件武器都有幾分瞭然於心的從容。

他們只是把侯君集包圍保護起來,但要不要投降,卻需要等待侯君集的命令。

“太子被擒,李安嚴伏誅,爾等還不速速投降!”李君羨此刻也跟着喊了幾聲。

李泰親軍所有用的自適應與工具掌握兩樣天賦都得到大幅度加持。

因爲李泰秉承的理念是,他們不僅戰士以後退伍還要轉職農民或者工人的。

就在雙方僵持時,一支箭矢彷彿流行般飛來,直接轟向了正騎着馬匹的侯君集的身上。

衆人也不敢繼續圍攻,畢竟侯君集親軍殺傷力依舊,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壓力越大就越會崩潰,相反現在進攻卻頗是有幾分困獸猶鬥,怕要死上一批人才行。

隨着府兵潰敗,縱然侯君集的親兵戰力驚人,一個個也徹底失去了戰鬥下去的意志。

或者說,這天賦他們早就已掌握,只不過因爲李泰讓王真儒不斷打斷,他們的組織所以讓他們看起來好像雜兵。

在這一刻,他們放下了一切的顧慮,他們想要的只是保護魏王,救出魏王!

侯君集茫然聽着自己四面八方的坊市中,都傳出類似的呼喊聲,更有戰部出現。

侯君集見到這支本來頂多就靠重甲才能與二天賦以上的部隊抗衡的親軍。

而侯君集倒也沒做什麼多餘動作,就在這已被拆掉了圍牆的魏王府等待着什麼似的。

而現在牆壁已經消失,只要把這魏王府最後力量消滅,那魏王府還不是任由自己劫掠。

“這,怎麼回事?”侯君集看着身後陡然出現的軍隊不由皺眉,指揮了一部分的府兵上去,結果被這一支部隊壓着打!

這支部隊人數不多,依舊是五六百人,他們身上既沒穿府兵甲冑,手中拿着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糞叉鋤頭斧頭錘頭真的是應有盡有。

而跟隨者侯君集的親兵,卻也有私數人跟着自殺,鮮血染滿了魏王府,卻也爲這一夜叛亂,劃下了句號!

“報!城外,城外有亂民十數萬,具有天賦精銳,要攻我長安!”一名守軍驚慌失措的過來報信。

“收斂好陳國公屍體!”李世民從容道,“隨朕上城頭,看這天子腳下,誰敢圍攻長安!”

聽到這話的李泰陡然一驚,心中估摸着某種可能,擦擦額頭冷汗,暗道,“應該……應該不會吧!”

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418章 警告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27章 曲轅犁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226章 錦衣衛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196章 吃火鍋第157章 張玄素第1章 貞觀蝗災第485章 分封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204章 八牛犁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4章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281章 閻家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32章 邀請孔家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32章 邀請孔家第65章 戰報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第63章 阻擊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35章 行刺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505章 新神農第12章 撲滅蝗災第66章 重疾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147章 樂聖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11章 煤炭與飼料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484章 占城稻第276章 李淵駕崩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96章 呂才的堅持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63章 阻擊第56章 玩真的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520章 神通難敵天數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475章 尼哈旺德之戰終結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
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418章 警告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27章 曲轅犁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226章 錦衣衛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196章 吃火鍋第157章 張玄素第1章 貞觀蝗災第485章 分封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204章 八牛犁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4章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281章 閻家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32章 邀請孔家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32章 邀請孔家第65章 戰報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第63章 阻擊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35章 行刺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505章 新神農第12章 撲滅蝗災第66章 重疾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147章 樂聖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11章 煤炭與飼料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484章 占城稻第276章 李淵駕崩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96章 呂才的堅持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63章 阻擊第56章 玩真的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520章 神通難敵天數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475章 尼哈旺德之戰終結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