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來帶着些許苦笑的揚了揚雙手,將找到的資料放在了旁邊的茶几上,然後開始收拾了起來,數次之後隨即長嘆一聲的捂住了額頭。
他從來都是個不拘小節的人,辦公室也經常被弄得亂糟糟的,每次都是由秘書或者工作人員收拾整潔的,所以這會兒要他將這些散落得到處的資料歸類整理好的話,難度不亞於讓他從窗口飛出去。
艾瑪也看到了,這滿屋子亂糟糟的,該怎麼收拾啊。李東來擔心她蹲久了肚子疼,道:“寶貝,別蹲着呢,把你累着了我更擔心。”
“可是總要收拾一下吧,這點小事可以自己做的。”她堅持道。
李東來無奈,只好蹲下來跟她一起收拾。腦海靈光一閃,忽然記起似曾忘記的某些能力。然後眼神悠的變化,一股無形的風突然在室內捲起,“呼呼……”
紙張、書籍、資料頓時隨風飛舞,瀰漫整個房間。
“哎呀,哪來的風,好討厭快關上窗戶……”
正說着擡頭卻瞥見了嚴絲合縫的落地玻璃窗,它正關得緊緊的呢。然後所見的一幕讓她睜大了眼睛,只見剛纔還在四處飛舞的紙張,紛紛長了腿一般,“簌簌簌”的自動疊加起來。眨眼功夫,剛纔還亂糟糟的工作室已經整潔如新。
艾瑪驚訝的回頭看製造這場超出常理畫面的始作俑者,卻只看到一個鼻血不停流的狼狽身影,“啊!你又流鼻血了。師傅說可不能亂用的!”
李東來急忙擼了幾下,卻止不住鼻血長流,腦袋一陣眩暈。“呃,頭有點暈,寶貝快過來扶我一下……碰!”話還未說完,剛纔整理好的文件,又“砰”一下爆散開來,像是驟然遭遇了一次狂風襲擊。
緊接着李東來就倒在地上。
……
再次醒來已經是次日正午,私人醫生剛剛離開。
艾瑪沒好氣得瞪他一眼。紅着眼氣哼哼道:“醫生說你只是小毛病,完全檢查不出狀況來。可師傅明明警告過你不要亂用的,難道爲了當超人。連命都不要了嗎。電影可不是現實!”
李東來尷尬的撐起身,再三保證之後,才讓擔驚受怕的小孕婦安靜下來。
警告只是警告而已,那種掌控一切的玄妙感覺。又豈是說不用就能不用的。“或許哪一天會突然暴斃身亡。那我是不是該先留一份遺囑?”
“先生,斯皮爾伯格和託尼先生來了。”查理提醒道。
李東來匆匆出去迎接客人,而兩人在書房裡正在等他。
“你好,史蒂文、託尼……”李東來提着筆記本進來。
“lee,沒打擾你休息吧。剛纔聽艾瑪說你病倒了。”斯皮爾伯格和託尼關心的看着他。這麼年輕、這麼健壯,若時常生病就不太好了。
“謝謝,只是小毛病。艾瑪懷孕了,有點產前綜合症。就是喜歡大驚小怪!”他隨意將問題推到艾瑪身上,“抱歉。這裡有點亂。”
“有時候我在辦公室裡也會這樣。”兩人笑了笑,走到辦公桌前坐了下來,順手將那些散落在地上的文件撿起來碼整齊再放到辦公桌的另一側上。
斯皮爾伯格看着眼前的年輕人,心裡微微有些複雜,和以前一樣,他給人的第一印象都很不錯。或許是因爲他要挑戰自己的票房紀錄吧,時至今日他還是不太很喜歡他,年輕人的毛病,做事有些急,總想在最短的時間裡做出最好的東西,而且私生活也不怎麼樣。
在好萊塢,有些事情是沒有秘密的,或者說即使當事人沒有說,可根據一些流露出來的信息足夠判斷出發生了什麼事。當然,這些事心裡有數就行,拿出去亂說那是笨蛋纔會做的。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斯皮爾伯格卻很欣賞他,敢做敢想,腦袋裡面充斥着出乎意料的點子,而且每次做得很好,作品既能贏得口碑又能獲得票房。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24歲的時候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大獎的,而且還有那誇張的票房。
“那麼,我們就不寒暄那麼多了,”李東來這時乾咳了聲,打斷了斯皮爾伯格的思緒,“來看看我們的勞動成果。”
“我倒是不急,你身體不舒服的話可以再休息幾天。”斯皮爾伯格微微一笑,道:“你的新電影怎麼樣了?很多人都等着看笑話,尤其是影評人。”
“這個嘛……”
李東來打了個哈哈,神色中帶着些許無奈和自嘲,看起來這段時間沒少人這麼問他。不過他很快就回過神來,明白了斯皮爾伯格想說的話,“這不一樣,史蒂文,喜劇總是很輕鬆的。如果我帶着壓力,是無法拍出讓人笑的電影,而且我每次都將上一部電影製作完成之後纔開始籌備下一部的。”
“嚯嚯,精力旺盛的年輕人!”
斯皮爾伯格羨慕道,一個導演就怕沒了點子。雖然年齡漸長,他本人的電影產量也在急速減少。看到奮起直追的年輕人,更有一種我老了的感覺,心裡頗不是滋味。
託尼笑着點頭道:“我一直認爲讓人笑比讓人哭更難,或許這就是喜劇那麼受歡迎的原因吧。”
“你說的沒錯託尼,笑聲是會傳染的。”
李東來笑了笑,然後展開電腦,開始了正題討論。
斯皮爾伯格點了點頭:“是的,劇本我已經看過了,並沒有意見。作爲好萊塢最爲出色的編劇,你們一起合作寫出的劇本讓人讚歎。今天來,我更想從你這裡得到一些拍攝建議?”
“好萊塢最出色的編劇?這可不敢當。”
李東來笑道,並沒有放在心上。而且表情不似作僞,“如果你是認真想聽我的建議,並且不認爲我不夠格的話。我倒是對拍攝上有一些想法想跟你聊聊。”
他是有點擔心斯皮爾伯格現在的工作狀態。
去年的《戰馬》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文藝片,是商業和藝術相互妥協的產物,但在人文深度上與歐洲電影還有差距。李東來很擔心《林肯》也會拍成那樣,覺得很有必要跟他談一談。
斯皮爾伯格聳聳肩,“我很樂意!隨意些,這就是我今天來的目的,不要有什麼壓力。大家隨意聊。”
李東來看他表情真摯,心中有些佩服。
如今在好萊塢,能夠按照自己想法創作的導演沒有幾個。
因爲一部好萊塢的電影必須要在商業和藝術之間互相博弈。在好萊塢,電影首先是爲觀衆設計的商品,其次纔是藝術家的創作載體。”
而作爲從70年代中期起就家喻戶曉的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如今在商業上的成就以及在美國電影界的地位允許他借力好萊塢去認認真真的拍一部電影。
這個老頑童在好萊塢的商業與藝術之間把玩了40餘載之久。如今。他已經可以越過製片人和投資商,開始嚴肅的拍一部屬於自己的藝術電影了……
“我很喜歡你的《辛德勒名單》,也許這部《林肯》會成爲展現你自93年《辛德勒名單》後最有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的作品最高藝術成就的電影。”
李東來讚歎道,“而相比於《辛德勒名單》用真摯的情感打動觀衆,《林肯》沒有那麼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描述。故事主要線索,都將圍繞黑人奴隸解放運動展開。我認爲通過更加嫺熟的電影技巧和剋制收斂的敘事方式爲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還魂,是很有必要的……”
李東來拉開了話匣子,在一旁說不上話的託尼也並不會顯得煩躁。他很榮幸能聽到兩位偉大的導演一起探討劇情。
斯皮爾伯格很贊同道:“在美國的歷史中,亞伯拉罕-林肯是一個被教科書神話過的人物。他早期豐富的人生經歷以及當選美國總統後的赫赫功勳是無法通過一部電影的容量來涵蓋的。而你們寫的劇本把切入點縮小到了林肯遇刺前的最後四個月裡。卻放棄了南北戰爭這樣一個可以杯大書特書的歷史段落,爲什麼?”
李東來看了一眼託尼,道:“託尼可以幫忙解釋一下嗎?”
“當然。”
託尼道:“我們探討過很多次。這個時期可謂是他畢生最關鍵的時期,也可以直接將觀衆帶入緊張環節之中。就像你說的,如果從商業角度考慮,南北戰爭的確是個大大的賣點,林肯可以在該段落裡被塑造成一個戰時英雄和手腕精明的政治家。但是……”
他頓了頓,看了一眼李東來,笑道:“但是lee拒絕了這種方式,他認爲這種拍攝切入點,是用媚俗的方式來繼續神話這個已經被神話過無數次的歷史人物。”
斯皮爾伯格眼睛陡然亮了,切入點難以尋找,這可不就是困擾他遲遲沒有拍攝《林肯》的主要原因嗎。
李東來接着道:“我們要一邊小心的概括林肯的偉大理想和歷史功勳,一邊又爲觀衆呈現偉人最人性化的一面。而將宏大的背景——第十三修正案的簽署和南北戰爭結束作爲劇本的尾聲,作爲影片的劇情核心和時間背景。”
“還有一點需要看導演你的功力了。”
李東來笑道:“或許我是個外國人吧,總是不希望把你們的總統寫的多麼光正偉大,而更想讓他性格立體豐滿一點。”
“所以劇本里多了許多家室的描寫?”
跟內行聊天就是舒服,斯皮爾伯格能很快抓住你的話題。
李東來道:“對,就是這樣。這樣會使人物形象更加平易近人,讓觀衆在觀影之時有代入感。”
斯皮爾伯格認真的點頭,做下一筆紀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