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老看着下面沉默不語的衆人緩緩地開口道:“今天我把這件塵封的往事重提並不是對我的好友于則天大師的不敬,而是爲了通過這件事警醒在座的各位,千萬不要把風水當成一件小事,做任何決定前亦要三思而後行。再者也是爲了替楊虢解答他這幾年的疑惑。”
說完這些話,季老和肖老對視了一眼,然後說道:“楊虢,你過來。”
楊虢走到臺前,對着二位施禮道:“二位前輩有何吩咐。”
“我現在問你,知道了這些事情,你可還願意學習這堪輿之術。”肖老問道。
楊虢猶豫了一下說道:“晚輩願意,晚輩不敢妄加評論自己的師傅,但今天不得不說一些自己心裡的想法,我覺得我師傅這種因噎廢食行爲是不可取的。俗話說的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這次吸取了教訓,以後造福更多的人就好了,也算是彌補當日的過失。”
肖老季老和臺下的衆人聽了此話皆是暗暗點頭。
“楊虢,你師父臨終前纔想到這一層,你現在就能想明白正說明了你比他強啊。他臨終前委託我們,如果覺得你是一個可造之材,便讓我二人帶他傳授你堪輿之術,你現在可願意拜我二人爲師。”肖老詢問道。
楊虢頓時愣住了,他大概也沒想到最後會是這樣的結果。驀地擡起來頭,雙膝跪地嘴中說道:“二位師傅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鍾偉風水師和臺下的嘉賓見此情景,可謂是皆大歡喜,全都站起來鼓掌和一片祝賀聲。肖老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說道:“我們兩個老傢伙向大家保證,楊虢的水平要是達不到要求,我們絕不會讓他出師給咱們風水界的同仁抹黑的。”
“好了,這件事情我們就先到此爲止了,繼續說咱們這次比賽的事情。楊虢,你先回去,聽聽其他前輩的分析,多多學習。”季老說道。
楊虢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肖老指着十八號圖片說道:“大
家都是知道這個墓穴的,我就簡單的說下。沒錯這就是三水交合地形。”
此語一畢,衆位風水師皆是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唯獨楊虢和臺下的嘉賓露出疑惑之色。肖老見此情景,便又解釋道:“可能有些人會奇怪,這裡哪有什麼水啊。其實風水學中的水並一定非得是誰,大家看看若將這片樹林遮住,只看山脈走向是不是類似三條水流匯聚一處?”
衆人聽到這裡皆是恍然大悟,全部點頭表示明白了。朱亮看着臺下的嘉賓淡淡的一笑,其實真正明白的又能有幾人,只不過是不懂裝懂罷了。最起碼他知道李學明那個傢伙肯定是不懂得。
“那麼好,咱們再說說第二個佳穴。”肖老說道這裡故作神秘的停頓了一下才說道:
“第二個佳穴便是二十四號圖。”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這次臉上露出笑容的人就比上次的少的多,甚至還有些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肖老笑了笑說道:“大家是不是很驚訝,這張圖爲何能被選座佳穴,那我們就有選中的一個人來給大家解釋一下。朱亮,你來給大家說說。”肖老直接點名道。
朱亮有些愕然,楞了一下,只能站起來說道:“這個地方看似是個很平常的地方,周圍非常空曠沒有任何能被稱作佳穴的地方。但是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周圍的植被狀況就能發現這塊地方的不凡之處。”
衆人一聽這話,頓時盯着那些植被看起來,看了一會,終於有個人驚訝的說道:“離這個地方不遠的地方一定有條河。”
朱亮微笑的點了點頭說道:“對,沒錯,雖然這個圖片上並沒有顯示出來,但根據這裡植被的生長狀況就可以看出來離這裡不遠的地方有條河,而且這條河以包圍之勢滋潤着這個地方。”
“根據《三元地理水法》中記載,未看山,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有水無山料可載。”朱亮說完這個典故,大家瞬間便全都明白了,頓時對
這個年輕的風水師投來了欽佩的目光,這樣一來大家對他的身份就更好奇了。
肖老滿意的點了點頭,笑着說道:“恩,不錯。那你說說你第三副圖選的是多少號?”
這時的朱亮實在是無奈了,很明顯這個肖老是想盡辦法讓他出風頭,爲了自己的面子也可謂是拼了。
朱亮知道自己要是不說的話這個肖老可是絕對不會罷休的,只得說道:“小子不才,也不知道選的對不對,選錯了還望各位前輩莫怪。”
“行了,快說吧。”肖老很明顯有些不耐煩了。
“我選的三十八號圖。”朱亮說道。
朱亮話一說完,下面頓時議論起來:“怎麼能選三十八號呢,這三十八號簡直都堪稱絕地了還選三十八號,唉,還是太年輕。”各種議論聲剎那間紛紛發出,很明顯都不支持三十八號的說法。
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臺上的三位評委皆是面帶微笑,還有和朱亮一桌的四大家族的人也未出聲反對。
“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提出來的?”肖老在臺上朗聲說道。
這時有一個老者站起來說道:“咱們風水界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叫孤峰不葬人,葬必害人。這張圖上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山峰有怎可葬人,若是把人葬在這種地方,豈不是害人全家。”說着還惡狠狠地瞪了朱亮一眼。
臺下的風水師聽到這話頓時紛紛出聲表示贊同,看朱亮的眼神也是變了,似乎又看到一批風水界的害羣之馬活蹦亂跳的溜達了過來。
朱亮無奈的搖了搖頭,這就是現在人的心裡,人云亦云啊。
“大家請下安靜一下。”肖老維持秩序道。繼而轉過頭對朱亮說道:
“你選擇這個一定有你的理由吧,說說。”
ωwш▪ttKan▪¢ O
朱亮站起身來客氣的對剛纔站起來的那老者說道:“前輩說的沒錯,孤峰不葬人,但是前人卻還總結出了一句話叫葬必有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