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區域經濟競爭

大英帝國如今最大的麻煩,毫無疑問就是布爾人了,而布爾聯軍在過去一個半月裡的強勢攻擊,即便是北京軍政部久經戰陣的這些年輕指揮官們,也是大爲驚訝,如今南非的局面,從不斷傳來的各種消息,至少從軍力上來說,英國人已經擁有了優勢。

日不落帝國佔據着全球幾乎最重要的航道、擁有最龐大的海上軍力和全球最大的航運商隊,一個月前,英國在南非的軍隊還以近1萬人的劣勢低於正規軍加民團的布爾人,但是,短短一個月之後,隨着布勒上將在戰列艦“恐怖”號護送下抵達,從本土以及周邊殖民地趕來的英國陸軍,已經迅速在開普敦集結起一支8萬人的軍隊!

兩倍於布爾人……但卻節節敗退!這無疑讓北京軍政部內正閒的身上快發芽的軍官們大感興趣,而出現在總理府的周瑞東、章奎兩個,也正是爲此而來”。

聽了自己這兩個得意學生的提議,秦鎧也是略感驚訝,對於布爾戰爭的結果,他自然比誰都清楚,結局其實不用自己去提示,軍政部這些吃戰爭飯的傢伙可都清楚的很,在強調海權和後勤補給的中**方將軍們,經歷了西伯利亞和南亞的那麼多次協同作戰,可以說早已深諳戰爭的精髓……但是,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尤其是讓優秀的軍官們獲得最重要的戰地經驗,這毫無疑問是很好的機會!

不過,就算自己說出來,估計這些傢伙也要驚掉大牙。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治區自然不能說是彈丸之國。但是。總人數不過數十萬人、缺乏重工業的國力,相對於大英帝國顯然毫無勝利的可能性,唯一的問題,僅僅是英國人的耐心和能承受的壓力而已!

當然,秦鎧對於軍政部和這些年輕軍人表現出來的軍人素質,還是感到十分的滿意,“你們要派遣軍官團到德蘭士瓦前線去……這個計劃很好!我也基本認同你們的觀點,但戰爭的形勢可能正在發生轉變。調查英國人面臨的困難,與調查布爾人的戰術同樣重要,另外,不妨多派幾批,英布戰爭恐怕不是很快能結束的戰爭,這會給我們很大的借鑑!”

原本,秦鎧計劃中對布爾戰爭的參與度,也僅僅限於外交和與英國人、布爾人做些生意而已,根本無意深入插手,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早已不再是國家層面上的安全,而是關乎全體國民的經濟問題。雖然目前看起來進展不錯,但距離自己的目標顯然還有極大的差距。

得到秦鎧的認同後,周瑞東和章奎立刻領會了秦鎧所謂多幾批的建議,就在7天后的9月2o日,第一批中**官教導團12o人就在“洛陽”號戰列艦的護送下登上了駛向非洲的補給船隊,事實上,在9月13日,得到秦鎧認同後的當天,周瑞東已經向馬普托的陸軍非洲第一團拍發了電報,指示他們立刻利用當地建立起來的部族關係,展開對德蘭士瓦的外圍調查,

&nb人的軍官教導團名單,在14日就放到了秦鎧的案頭,不過,這位大總理顯然沒有關心過這檔子事情,否則,他會很意外的在其中看到幾個讓他感興趣的名字……段祺瑞、吳佩孚……不過,他當天正在研究各省關於經濟區的提案,這纔是關乎國運的大事情,其他的事情顯然都放一放。

自9年前秦鎧提出國稅改革之後,經過了整整5年多的時間,纔在4年前的1894年完成了對整個國家稅務體系的構建,而隨着國稅體系建立後,地方稅體系也被同步建立了起來,深諳經濟發展規律的秦鎧,自然不會去做那種由國家大包大攬的傻事情,中央要做的,更像是一個巨型企業的董事會所應做的事情。

至上而下的政府體系,則是將國家大事細化坐實的機構,由於秦鎧幾乎是義無反顧的徹底取消了土地稅,這在使新政府獲得最廣泛民意支持的同時,也意味着地方政府面臨財稅上的巨大壓力,畢竟,數千年來,地方農業稅是支持地方几乎最重要的來源。

爲此,四年來,全國處置了近3o起地方政府違反國家稅的事件,一些大膽官員變相徵收農業稅的行爲遭到了調查,幾乎毫無例外的被地方議會彈劾而下臺,而如今支持地方財稅的,則是最早自福州、廣州的工業園區,甚至秦鎧都沒去推廣這一舉措,報刊媒體就完成了這一經驗的全國性發布。

政府出地皮、出方案甚至於拿出一部分補貼,然後在基礎設施完備的地方建設起大型的工業園區進行招商,這一地方政府自發的舉措,迅速的提升了區域性的工業基礎,在這一點上,中央政府給予了地方政府最大的自主權,而直接激發了在十年後堪稱激烈的區域性經濟競爭。

五六年前,幾乎各地政府都藉助政府手頭的資源,不管是從民間、還是從地方稅中弄錢籌建地方產業,這其中自然免不得有失敗、有成功,甚至從秦鎧目前拿到的數據看來,失敗的數量更勝與成功者,倒是各省都先後成功的建成了一批公私合營的輕重工業,而這些算是國資的產業,成爲了地方財稅的第一塊重要收入。

不過,這些地方工業的產能,幾乎在短短兩三年間,已經被各地雨後春筍般崛起的工業園產業所替代,今年在秦鎧拿到的各省財稅報告上,來自民營的紡織、繅絲、加工、木材加工、玻璃、農產品加工產業,已經迅速取代地方公私合營產業。

這也直接對國家稅、地方稅的收入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過去1o年間,整個國家稅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4%,而近三年間,地方工業園區間競爭更是進入了幾乎算是白熱化的狀態。

地方產業說白了,還是具有極大的相似性,這一點秦鎧更是心知肚明,你讓兩個相鄰不過幾十里路的縣城去建造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工業區,這幾乎是無解的難題……而地方產業急劇擴大的直接影響,就是地方上產業的興衰與區域性的產業競爭。

秦鎧手中正在仔細斟酌的,就是商業部彙集各省行文後準備發佈的新一批產業促進方案,他自然明白,全國性的地方商業促進體系的建立,以及自己倡導、以法律和嚴苛的執法構建的市場規則,使得地方保護主義遭到了滅頂之災,終於造就瞭如今地方產業井噴式爆發的良好局面。

而幾乎完全是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區域性產業競爭,已然成爲了國內經濟崛起背後最強有力的推手,這種幾乎集結官方、民資全部力量投入的產業競爭,完全是全力以赴投入到極其激烈商業競爭,並且快速造就了這時代中國第一批產業階層。

與之對應的是,各地主導的產業園區,在殘酷的市場搏殺中,命運各異,有人得道昇天,有人墜入深淵,商業部如今拿出來的產業促進方案,其實更大程度上是一種來自頂層的地方扶持辦法,希望通過給予地方更多新產業的機會,以維護地方財政的持續增長。

不過,秦鎧考慮再三後,卻還是十分決斷的在9月25日的內閣會議上否決了這一方案,地方政府主導的園區建設競爭,至少目前來看,顯然是行之有效的經濟增長方案,但是,政府過度介入經濟的結果,他清楚的很,滋生**和效率低下,這毫無疑問是最終的結果。

&nb月初,北京政府向各省發佈了新產業促進計劃,原本有地方政府主導的產業推進,變更爲由地方商業投資爲主、地方政府以土地、政策入股的方式,民資獲得了產業的主導權,而地方政府則獲得了穩定財政收入的新渠道。

短短1個月內,來自各省的報告匯聚的信息,讓商業部、工業部都是歡欣鼓舞,新投入包括新型農產品加工、菸草、酒業、金屬加工、標準件生產等產業,幾乎毫不費力的在包括海外17行省在內的45個省,至少獲得了近千個產業投資,而且熱度依然不減!

其中頗有些出乎秦鎧預料的是菸草行業的競爭,由南洋重工主導的技術轉讓,卻沒有掀起自己預料中的大爆發,全國範圍內僅僅籌建了不到3o家菸草產業,對於這份產業的暴利,作爲南洋體系高層無一不瞭解,唯一可能引起這種奇怪現象的,可能就是達到近7o%的菸草消費稅,當然,他毫無改變這一條的設想,這份產業所具備的未來,他絲毫沒有懷疑過。

紛沓而來的國家經濟信息,讓秦鎧心滿意足之餘,他更有興趣的是,新一輪的產業競爭,將會爲這個國家帶來如何驚人的發展,對此,他興致盎然的拭目以待!

第237章 臨機決陣第1336章 背道而馳第1356章 北達科他號的厄運第1236章 軍援第882章 日本的新戰艦第1086章 土地國有的金融之手第397章 穆家妹子有貨第995章 巴達維亞的烽煙第1333章 空襲(二)第148章 德意志工藝第781章 好消息第1279章 施佩艦隊的大餐第471章 北洋定製的魚雷艇第688章 俄國的胖餃子戰艦第1309章 四海輪設計第306章 這地方,我預定了第601章 匪患和徵兵令第715章 復興之黨章第1328章 戰場在那裡第875章 世界第一第578章 東西夾擊第400章 秦總督發飆了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發體系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1084章 中英停戰條約第171章 中日步兵第一戰(二)第587章 慈禧的末日第132章 打水漂的戰利品第1109章 布爾戰爭的序幕第1089章 快速戰列艦第31章 鬥爭、在馬尾第375章 戶籍卡的貓膩第1296章 法國戰場的泥潭第388章 外興安嶺——曾經的國境線第1076章 印緬攻略第655章 軍制改革第52章 鐵甲艦出發……第34章 沈葆楨的遺願第1015章 我們全面接管了第279章 權力的交易第731章 大工業新佈局(二)第541章 南湖島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545章 嫁禍第380章 國家主義的號角第132章 打水漂的戰利品第683章 斯拉夫人需要打臉第511章 南美驚變第378章 危機重現第642章 橫刀立馬的念頭第941章 昂貴的代價第889章 推動的機會第395章 狗官的意第561章 光緒的決心第724章 德國的選擇第470章 廉政司第368章 萬惡的舊社會第971章 進入印度洋的第一步第385章 旗人那點事第277章 腹黑趙烈文第644章 世界工廠的起步第1351章 天寧島突襲第90章 新的基地第112章 越北的控制權第183章 劫掠佐世保第1134章 皇家海軍招標會第1031章 主動決戰第572章 八旗內戰第4章 大炮巡撫第94章 再上天津衛第253章 會戰,我選主場第1063章 接戰第593章 反撲第294章 禍水東流第90章 新的基地第922章 菲律賓大戰略第406章 公平的競技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1043章 史上第一次空戰第17章 拉贊助是必須滴第354章 森有禮的使命第128章 惡魔故事第796章 局勢有變第878章 碧瑤城這顆棋子第953章 新武器出場第1323章 科隆之戰序幕第842章 軍事交流第141章 佔領菲律賓的丫丫第578章 東西夾擊第580章 攪局的淮軍第773章 終結之戰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189章 銀子的問題第266章 等待最後的勝利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949章 突入日本內海第172章 戰爭新模式的誕生第629章 多事之秋第823章 俄國人再行動第331章 華人的權力?
第237章 臨機決陣第1336章 背道而馳第1356章 北達科他號的厄運第1236章 軍援第882章 日本的新戰艦第1086章 土地國有的金融之手第397章 穆家妹子有貨第995章 巴達維亞的烽煙第1333章 空襲(二)第148章 德意志工藝第781章 好消息第1279章 施佩艦隊的大餐第471章 北洋定製的魚雷艇第688章 俄國的胖餃子戰艦第1309章 四海輪設計第306章 這地方,我預定了第601章 匪患和徵兵令第715章 復興之黨章第1328章 戰場在那裡第875章 世界第一第578章 東西夾擊第400章 秦總督發飆了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發體系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1084章 中英停戰條約第171章 中日步兵第一戰(二)第587章 慈禧的末日第132章 打水漂的戰利品第1109章 布爾戰爭的序幕第1089章 快速戰列艦第31章 鬥爭、在馬尾第375章 戶籍卡的貓膩第1296章 法國戰場的泥潭第388章 外興安嶺——曾經的國境線第1076章 印緬攻略第655章 軍制改革第52章 鐵甲艦出發……第34章 沈葆楨的遺願第1015章 我們全面接管了第279章 權力的交易第731章 大工業新佈局(二)第541章 南湖島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545章 嫁禍第380章 國家主義的號角第132章 打水漂的戰利品第683章 斯拉夫人需要打臉第511章 南美驚變第378章 危機重現第642章 橫刀立馬的念頭第941章 昂貴的代價第889章 推動的機會第395章 狗官的意第561章 光緒的決心第724章 德國的選擇第470章 廉政司第368章 萬惡的舊社會第971章 進入印度洋的第一步第385章 旗人那點事第277章 腹黑趙烈文第644章 世界工廠的起步第1351章 天寧島突襲第90章 新的基地第112章 越北的控制權第183章 劫掠佐世保第1134章 皇家海軍招標會第1031章 主動決戰第572章 八旗內戰第4章 大炮巡撫第94章 再上天津衛第253章 會戰,我選主場第1063章 接戰第593章 反撲第294章 禍水東流第90章 新的基地第922章 菲律賓大戰略第406章 公平的競技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1043章 史上第一次空戰第17章 拉贊助是必須滴第354章 森有禮的使命第128章 惡魔故事第796章 局勢有變第878章 碧瑤城這顆棋子第953章 新武器出場第1323章 科隆之戰序幕第842章 軍事交流第141章 佔領菲律賓的丫丫第578章 東西夾擊第580章 攪局的淮軍第773章 終結之戰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189章 銀子的問題第266章 等待最後的勝利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949章 突入日本內海第172章 戰爭新模式的誕生第629章 多事之秋第823章 俄國人再行動第331章 華人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