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陳大老從餘局長的辦公室出來後,立即電話聯繫了杜海濤和湖州市的嘿老大蔣耀東,他迫切的要對這件事進行徹底的調查。
人要是連命都沒了,還談什麼仕途前途爲民服務?
面對突如其來的爆炸案件,陳大龍心裡想不通,“自己這幾年雖然平步青雲,卻從來都是一心爲公處處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多辦實事,多做些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到底是什麼人居然會對自己這樣的官員如此恨之入骨?恨不得早日處之而後快?”
此時的陳大龍顧不上多想,要想平安保住一條小命,眼下第一步自然是要找出幾個犯罪嫌疑人,順藤磨瓜斬草除根!
官場如戰場,生死對決防不勝防,要想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重要必須先鎮定,靜下心來統籌全局!
電話接通後,杜海濤和蔣耀東都答應的非常爽快,對於混嘿的人來說,找人算得上是平常事,只要這幾個人的確是道上的,就一定能找到。
又是一週的時間過去了,在這段時間裡,陳大龍並沒有因爲受到爆炸案的影響情緒明顯波動,正常坐在自己的書記辦公室裡聽彙報,看文件。
他還特意騰出大部分時間在黨政辦主任金海濤的陪同下,親自下基層弄清了很多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的一線情況。
陳大龍的這種工作風格很快爲他在經濟開發區幹羣中樹立起了一個很好的正面形象,大家都說,“新來的陳書記應該是個能幹實事的領導,起碼不像前任領導那樣,整天坐在辦公室裡開會,聽彙報,官僚主義作風嚴重。”
這世道,人情薄如紙。
以前韋光榮在經濟開發區當一把手的時候,聽到的也是一片讚揚聲,開發區底下部委辦局的領導只要是提到了韋書記,都能說出他一大堆的優點來,睿智也好,有眼光也好,總之領導做出的決策總是最合適的。
現在,韋光榮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普安市經濟開發區裡,陳大龍書記的時代已經開啓。
於是,太多順勢而流的幹部又開始把衆多的溢美之詞放到了新任書記陳大龍的身上,在他們的讚揚聲中,陳大龍幾乎成了一個完美領導的化身,年輕有爲,工作有魄力,有創新,能吃苦耐勞,處理公務考慮問題相當的周全.......
陳大龍其實對身邊的一些虛套讚美之詞一向很少真正往心裡去。
在官場混了這些年,他心裡明白有所爲有所不爲的道理,身邊再多的閒言碎語也不過是浮雲,真正需要作出決定的時候,還得靠自己睿智的判斷力和對各種情況的瞭解程度。
在此次調研中,陳大龍看到上次被自己勒令停止建設的安置小區依舊靜悄悄的矗立在那裡,跟周圍的一片繁華景象顯得特別不搭配。
當天,他回到開發區辦公大樓後,立即召開了一次經濟開發區領導班子會議,在各項工作進行部署的同時,對於安置小區項目重新換一家資質合格的建築公司開工建設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陳大龍沒想到,第一次在經濟開發區召開領導班子會議,居然就會讓他添堵?
會議正式開始後,陳大龍提出讓分管經濟開發建設工作的姜東海副主任拿出針對安置小區項目重新換一家建築公司爭取儘快完工的問題拿出處理意見,卻沒想到,姜東海的態度卻根本不跟他在一條線上。
後來才知道,副主任姜東海原本就是韋光榮一手提攜起來的心腹,他對韋光榮跟陳大龍之間的爭鬥是心知肚明的,並旗幟鮮明站在韋光榮一邊堅決支持。
自從韋光榮出事後,姜東海一直希望跟自己同一圈內的賈正春主任能坐到工委書記一把手的位置上來,只可惜結果卻是那麼的不盡如人意。
賈正春沒能順利競爭上工委書記的位置,卻讓陳大龍給佔據了位置?姜東海心裡對陳大龍先入爲主充滿敵意。
姜東海副主任心裡清楚,自己跟賈正春主任關係一向很鐵,又是韋光榮的親信,即便是自己現在主動貼近陳大龍,只怕陳大龍也不敢把自己納爲己用。
這樣分析下來,他心裡得出的結論是,自己只能繼續跟賈正春鐵下去,只要兩人抱成一團,在經濟開發區領導班子中的力量也是絕對不容小覷,就算陳大龍看自己不順眼也奈何不了自己,心裡有這樣的想法後,姜東海對陳大龍的態度就有些不夠恭敬。
姜東海當着衆多領導班子成員的面反駁陳大龍的意見:
“陳書記,原本安置小區的項目也是按照您的意思在停工整頓,既然是要求整頓,那就意味着,只要原先的建築公司能完善自身的一些缺點,這工程就還能在他們手裡做下去,爲什麼現在卻又提出要中途換建築公司呢?這說法是不是有些前後矛盾,不能讓底下人信服呢?”
明眼人一看就能猜到,既然陳大龍當上了經濟開發區的一把手,這開發區裡的一些重大項目,自然很快就會鳥槍換炮,最終都會成爲他的一些關係戶來幹。
可是姜東海卻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一樣,非要把一些事情在領導班子會議上擺在桌面上談清楚,說到底,就是不給陳大龍面子。
陳大龍從姜東海看向自己的眼神中感覺到數支冷箭正“嗖嗖嗖”發射過來,他心裡頗有不爽,冷臉對姜東海道:
“姜副主任這樣說,是想要建議工程還是交給原先的建築公司來做?”
姜東海之前收下了那家建築公司老闆的諸多好處,自然要盡力的幫建築公司說話,因此站直腰桿衝着陳大龍點頭,理直氣壯說:
“作爲分管區裡建築這塊工作的領導,我想,自己對於這一塊的工作還是有些經驗的,如果某個項目中途突然換掉承包公司的話,只怕會存在幾個問題。
首先是關於賠償原先承包項目公司的損失問題,畢竟區委區政府白紙黑字蓋上了印章跟人家建築公司簽下了合作協議,現在你政府這一方說翻臉就翻臉,法律角度來說,也是該有個說法的。”
姜東海稍稍停頓了一下,瞧見陳大龍的臉色已經變成了鐵青色,心裡不由打了個寒顫,卻還是堅持繼續說道:
“另外,如果換了一家建築公司來繼續承建項目,誰又能保證換上來的這家公司就一定不會在建築過程中出現不和好因素呢?
綜合幾個方面的考慮,我認爲區委區政府現在最要緊的是,趕緊把一個質量合格,通過安全驗收的安置房小區交到老百姓的手裡,而不是在重新挑選建築公司的問題上浪費時間。”
副主任姜東海的一番話已經完全違背了陳大龍之前對這件事做出的決定初衷。
當姜東海把以上一番話說完後,在座的領導班子成員都目不轉睛的盯着新上任的陳書記,想要從陳書記的臉色中判斷出,他對姜東海這番挑釁發言的處理態度。
陳大龍心裡明白,自己在經濟開發區上任後的第一把火要是燒不旺,接下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將會非常明顯,他在心裡暗說,“一個副主任膽敢如此猖狂,真他孃的瞎了他的狗眼!”
陳大龍立馬拍着桌子,當衆聲色俱厲對這位咄咄逼人的姜副主任教訓道:
“姜主任,知錯能改是三歲小孩都瞭解的道理,難道你不明白嗎?明明已經確定原先的哪家建築公司承建質量不過關,爲什麼還要一再的堅持力助那家公司呢?真要是安置房的項目到時候出現了什麼紕漏,是你來負責,還是我來負責?”
陳大龍對姜東海說話的口氣是相當嚴厲的,一副壓根就沒把他剛纔說的那番話考慮在內的意思。
這種時候,明面上是兩個領導人之間爲了工作上的事情在各自據理力爭,其實暗地裡卻是彼此之間的利益之爭。
姜東海之前收下了建築公司老闆的好處,自然處處要維護建築老闆的利益,可是陳大龍心裡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他到經濟開發區當一把手,大半也是因爲手裡有對項目之類的擁有決定權,否則的話,在市裡當常委副市長也是一樣的級別,爲什麼要挖空心思到經濟開發區來呢?
面對陳書記的強勢表態,姜東海有些氣弱的看了賈正春一眼,瞧見賈正春正衝着自己輕輕的點頭,他立即感覺氣壯起來,衝着陳大龍不屑的口氣道:
“陳書記,其實在座的各位心裡都有數,之前承包安置房小區建築的公司就真的建築質量不過關,需要整改嗎?我看未必!有時候,做出有些決定不過是領導人之間的政治鬥爭需要。
我姜東海是個粗人,不喜歡玩那些彎彎套的遊戲,我只知道,既然跟人家建築公司簽訂了合同,就不能中途毀約。這不僅是對一級政府威信有所影響,也是對一些具體負責此事的領導形象的一種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