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窘迫的軍轉民企業

紅星鍛造廠,位於平原市平城區紅星鎮。《》.

平原市一共轄有兩個區,平城區是市委市政府駐在地,以前所謂的“首縣”。平城區雖然是市轄區,但轄地面積並不小,有將近八百平方公里,由原先的縣級平原市整體並轉過來,未曾分拆。兩年前,平原市委市政府曾經向省裡和國務院遞交報告,要將平城區一分爲二,市區專門發展工商業,郊區和農村地帶,則以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爲主。

應該說,平原市這個報告,也不是全無道理,很多城市行政區劃的增加,用的就是這個理由。城市的財力有限,好鋼用在刀刃上,集中財力物力,建設好城區,再反過去拉動郊區和農村的經濟發展,貌似是很不錯的思路。

這是檯面上的理由。

至於臺下的理由,那就更加人人心知肚明瞭。新增一個縣級行政區劃,得增加多少幹部?這可都是主要領導手裡的資源啊,不愁沒人上門來求神拜佛。

官場有句俗話,叫“要想富,先修路。”

民間也有句俗話,叫“要想富,動幹部。”

增加幹部編制,比動幹部的“效益”更高,風險卻要低得多。

這也是行政區劃一年比一年增加,幹部編制一年比一年多的主要原因。

不過平原市這個報告,最終沒有批下來。但照劉偉鴻的估計,只要平原市的領導們“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將報告一而再再而三地遞上去,總有獲得批准的一天。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紅星鎮離平原市區大約有十六七公里的路程,都是水泥公路,路況一般。(《》7*三臺小車,奔馳在前往紅星鎮的道路之上。第一臺車,是銀白色的凌志,就是省國資辦孫昌平主任的配車,第二臺車,則是黑色的桑塔納,七成新。劉偉鴻與李強坐在後排。第三臺車上坐着平原市國資辦的張主任。

這已經是督察局的同志到達平原之後的第三天。昨天幾乎是開了一天的會議。平原市委市政府,舉行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座談會,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四套班子的主要負責人都參加了,督察局和省國資辦的同志,自然也是要參加的。賀競強代表平原市政府,向督察局和省國資辦的同志們,通報了平原市近兩年來,國企改制工作的基本情況,客氣地請督察局和省國資辦的領導和同志們加以批評指正。

其實劉偉鴻覺得,沒必要搞這麼大規模的座談會。督察局的工作職責非常的明確,就是督察國企改制情況,與其他工作不搭界,市政府市長和分管副市長,最多再加上分管改制的副書記參加這個座談會就足夠了,連市委書記都不一定要與會。

但陳劍做出了這樣的安排,劉偉鴻自也不好表示異議。地方上的同志,就是這樣的,非常的看重“級別”。似乎任何一個工作,只有市委書記一把手親自參與了,纔算是有足夠的重視。尤其在接待方面,這一點更是要緊。劉偉鴻和孫昌平都到了,第一天開會,陳劍就不來,豈不是刻意怠慢貴客嗎?陳劍纔不至於如此不通人情世故。

孫昌平即興發表了講話,對平原市國企改制工作,給予了“模糊”的肯定。說是即興講話,其實也是對着稿子唸的,作古正經,一絲不苟。估計爲了這個稿子,孫昌平花費了不少的神思。

平原市的情況複雜啊。

既不能過分肯定,也不能過分否定。過分肯定了,那劉偉鴻幹嘛來了?沒事找事?過分否定了,賀競強臉上須不好看。

最終只能是含糊其辭,糊弄過去。

劉偉鴻沒怎麼發言,只是說剛到平原,調研工作尚未開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劉局長這個話,聽上去中規中矩,實則暗藏玄機,聽得好些人心裡頭暗暗高興。

劉家二少就是劉家二少,性格果然犀利,連最基本的形式主義都不願意搞。這話在不少人聽來,其實就是衝着賀競強去的。

你賀大少與平原市政府,自誇自贊,咱劉二少可不奉陪。

等我調查過後再說吧。

下午,又開了較小規模的溝通會,主要是確定督察局和省國資辦的同志,在平原市調研期間,地方黨委政府,應該給予什麼樣的後勤支援。

陳劍提出來,由平原市國資辦的同志爲主,陪同督察局和省國資辦的同志進行調研,調研期間,市裡面調撥給督察局五臺小車,五名司機,隨時待命,由督察局的同志自由支配。

至於省國資辦,倒是沒必要配車了,孫昌平帶了三臺車過來,“自給自足”。

劉偉鴻並未反對。

看得出來,孫昌平略略有點失望。他原以爲劉偉鴻會有不同意見,要求督察局進行獨立調研。說白了,督察局和劉偉鴻此來,名義上是調研,實際上是調查。小道消息說,有人實名舉報了賀競強,要調查清楚真相,當然是獨立調查比較好。如此一來,孫昌平便能以此爲藉口,將自己摘出來,置身事外。

他是真的一點都不願意摻和進去。

不料劉局長卻沒有反對,似乎在劉偉鴻內心,也希望有人陪同。

畢竟調查賀競強這位正宗豪門子弟,紅三代傑出人物,頗犯忌諱,劉偉鴻也不願意落下話柄,硬要拉他孫昌平下水了。

咱們督察局的調研,可是堂堂正正的,不但有平原市的同志陪同,還有省國資辦的領導陪同,公開透明,沒有暗箱操作。

萬一調查結果對賀競強不利,劉偉鴻就等於直接與賀競強對上了,這官司真打起來,劉二少也需要一些“旁證”,以便減輕自己的壓力。

這些世家子弟,敢於踏上政壇,就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會議開過,今天一大早,督察局的同志們,便兵分五路,各自奔赴自己的目的地,開始了調研工作。劉偉鴻今天的目的地,就是紅星鍛造廠。

在平原市近半年內賣掉的十幾家國營企業之中,紅星鍛造廠規模最大,也最有特色。

紅星鍛造廠,顧名思義,原先是一家軍工企業,以前主要是生產鍛造裝甲車輛的外殼,擁有一千多職工,建於三十多年前,五六十年代,大三線工程的產物,但已處於大三線工程的邊緣地帶,在同類軍工廠中,規模談不上多大,技術也談不上多先進,自建成之日起,便有點“雞肋”之意。

計劃經濟時代,紅星鍛造廠是百分之百的鐵飯碗,旱澇保收,直屬兵器工業部,與地方沒有多少瓜葛。但改革開放開始沒多久,紅星鍛造廠就基本沒有了軍工訂單,只能改爲生產民用產品。但由軍工生產向民用生產轉變,當真談何容易。

大三線建設,當時的主旨思想是防戰爭,防空襲,大部分工廠都建在偏僻的山區,選址的首要一條,就是在工廠的周邊地帶,要有利於修建防空陣地。所以很多的工廠,實際上就是建在山溝溝裡,兩邊的山嶺,就是構築防空陣地的天然屏障。

紅星鍛造廠亦不例外。

這樣的工廠,從領導到工人,多年以來,一直都呆在窮鄉僻壤,對於外界的接觸,少之又少,主要信息來源,基本靠報紙和上級文件上獲得。忽然轉行,大多數人都頓感茫然,不知道要生產什麼纔好。

此種情形,在改革開放初期,曾經困擾着幾乎所有軍工企業的領導人。據劉偉鴻所知,遼北省著名的一家飛機制造企業,生產殲五殲六戰機的主力軍工廠,眼下就在生產縫紉機上的零配件。

不是縫紉機整機,而是零配件。

飛機制造廠的境況,尚且如此窘迫,紅星鍛造廠無論在交通便利,工廠規模,技術力量之上,都難以望其項背,軍轉民之後,情況之困難,可想而知。

前幾年,紅星鍛造廠直接劃撥地方,完全退出了軍工企業的行列,歸屬平原市管轄,行政架構倒是沒變,還是正縣團級。

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紅星鍛造廠這幾年一直都在虧損,地方財政年年都要予以補貼,平原市接下了一個燙手的大山芋。

賀競強出任平原代市長,針對國企改制工作的第一刀,便砍在紅星鍛造廠頭上。也沒有搞什麼優化組合,直接就賣掉了。細論起來,也不是整體賣掉,而是資源重組。從越中那邊,引進了一個頗有實力的私企老闆,與紅星鍛造廠合作,紅星鍛造廠作價兩千萬,併入私企,平原市政府是股東,持有合併後新公司股份的百分之四十九,私企老闆則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掌握控股權。

紅星鍛造廠的全體職工,一次性下崗,優化組合,競聘上崗。

與製革廠的情形,倒是如出一轍。

平原市已經賣掉的十幾家國企,有好幾家都是採用類似的合作方式。

作爲老牌軍工企業,紅星鍛造廠的職工是意見最大的,告狀信也最多。鑑於紅星鍛造廠的規模和改制工作造成的巨大影響,劉偉鴻決定親自去紅星鍛造廠瞭解實際情況。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保密的——劉偉東轉交給劉偉鴻的三封實名舉報信,其中一封,便來自紅星鍛造廠,而且舉報者就是紅星鍛造廠的原廠長段弘毅。

第1129章 爲什麼企業都賣給越中的商人?第443章 你欺負人!第294章 針鋒相對 不信天上掉餡餅第1290章 一把手脾氣第639章 解放思想第1316章 魏鳳友其實頗有才能第80章 離婚進行時第180章 挖牆腳第1268章 大幕,已徐徐拉開!第972章 翠柏苑第781章 這就動手了!第257章 世界上真有劉書記這種人第314章 來,抱抱!第762章 浩陽市委書記(下)第679章 初步處理意見第1196章 益東的後續局勢第28章 風雲變幻第633章 劉市長被紀委請去喝茶了?第1326章 龔總,我也等不及了!第418章 雲漢民官升一級第411章 劉二哥得意忘形第497章 閉門家中坐,錢從天上來!第1339章 教改方案(上)第986章 謀定而後發第819章 省委書記再次召見第901章 夜訪第591章 正經事第674章 事故調查結論第1205章 爲朋友之道第292章 艱難抉擇第1145章 塞外江南第684章 反擊開始!第1114章 複雜的隴西局勢第1210章 出大事了!第481章 幹部任免公示第579章 面見最高首長第778章 久安不安第871章 法律不外乎天理人情第114章 省報記者第1252章 日本人莫名其妙的敵意!第1181章 祖宗有靈第1155章 就是要把局面搞亂第494章 彆扭了,再扭要出事了!第1006章 辛明亮老了第773章 劉書記的教導第615章 第一顆祭旗的頭顱!(下)第1013章 久安亂局的尾聲第1200章 王上校第422章 要多開動腦筋第482章 一致通過第485章 大寧和林慶可不一樣第383章 真正的尊重第531章 最高首長髮話了第49章 劉主任,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85章 履新第447章 劉縣長?第735章 睿智人生,俯仰無愧!第1244章 公安分局局長第726章 劉市長客串省委領導第891章 公判大會(下)第771章 那你就跟着我吧!第1311章 又出大事了?第546章 你真是市長?第632章 劉司令員第1329章 禹鼎峰還在擺譜?第506章 小鬼子要倒黴了第881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810章 在大衙門呆膩了第184章 管殺還得管埋第338章 語驚四座第348章 戰爭史詩大片.第1274章 符公子第348章 戰爭史詩大片.第1189章 全總經理被鄙視了第876章 衝突現場第423章 就差錢第1223章 寧陽區第640章 果然有人陽奉陰違第187章 雙贏策略第68章 攔截第718章 方東華書記的愛人第454章 幹部考察結果第933章 省市聯合嚴打工作領導小組第882章 氣滿胸臆第950章 雁峰棋院第539章 人不如故第557章 這不是辯論會第47章 傳言第773章 劉書記的教導第802章 一舉兩得第334章 新生第164章 要做就做一把手!第675章 朱建國很不高興第257章 世界上真有劉書記這種人第1053章 真正的政治博弈第597章 全力以赴第506章 小鬼子要倒黴了第652章 讓孫宏生病吧!第237章 混蛋!
第1129章 爲什麼企業都賣給越中的商人?第443章 你欺負人!第294章 針鋒相對 不信天上掉餡餅第1290章 一把手脾氣第639章 解放思想第1316章 魏鳳友其實頗有才能第80章 離婚進行時第180章 挖牆腳第1268章 大幕,已徐徐拉開!第972章 翠柏苑第781章 這就動手了!第257章 世界上真有劉書記這種人第314章 來,抱抱!第762章 浩陽市委書記(下)第679章 初步處理意見第1196章 益東的後續局勢第28章 風雲變幻第633章 劉市長被紀委請去喝茶了?第1326章 龔總,我也等不及了!第418章 雲漢民官升一級第411章 劉二哥得意忘形第497章 閉門家中坐,錢從天上來!第1339章 教改方案(上)第986章 謀定而後發第819章 省委書記再次召見第901章 夜訪第591章 正經事第674章 事故調查結論第1205章 爲朋友之道第292章 艱難抉擇第1145章 塞外江南第684章 反擊開始!第1114章 複雜的隴西局勢第1210章 出大事了!第481章 幹部任免公示第579章 面見最高首長第778章 久安不安第871章 法律不外乎天理人情第114章 省報記者第1252章 日本人莫名其妙的敵意!第1181章 祖宗有靈第1155章 就是要把局面搞亂第494章 彆扭了,再扭要出事了!第1006章 辛明亮老了第773章 劉書記的教導第615章 第一顆祭旗的頭顱!(下)第1013章 久安亂局的尾聲第1200章 王上校第422章 要多開動腦筋第482章 一致通過第485章 大寧和林慶可不一樣第383章 真正的尊重第531章 最高首長髮話了第49章 劉主任,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85章 履新第447章 劉縣長?第735章 睿智人生,俯仰無愧!第1244章 公安分局局長第726章 劉市長客串省委領導第891章 公判大會(下)第771章 那你就跟着我吧!第1311章 又出大事了?第546章 你真是市長?第632章 劉司令員第1329章 禹鼎峰還在擺譜?第506章 小鬼子要倒黴了第881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810章 在大衙門呆膩了第184章 管殺還得管埋第338章 語驚四座第348章 戰爭史詩大片.第1274章 符公子第348章 戰爭史詩大片.第1189章 全總經理被鄙視了第876章 衝突現場第423章 就差錢第1223章 寧陽區第640章 果然有人陽奉陰違第187章 雙贏策略第68章 攔截第718章 方東華書記的愛人第454章 幹部考察結果第933章 省市聯合嚴打工作領導小組第882章 氣滿胸臆第950章 雁峰棋院第539章 人不如故第557章 這不是辯論會第47章 傳言第773章 劉書記的教導第802章 一舉兩得第334章 新生第164章 要做就做一把手!第675章 朱建國很不高興第257章 世界上真有劉書記這種人第1053章 真正的政治博弈第597章 全力以赴第506章 小鬼子要倒黴了第652章 讓孫宏生病吧!第237章 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