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糾結總是糾結(下)

侯衛東對於嶺西市政府秘書長的職業素養表示了讚賞,他站起身,道:“常秘,你是第二次到我辦公室吧,歡迎、歡迎。”

昨天,熊大偉說了一句侯衛東的腳很金貴,那是基於兩人身份的差異,此時他和嶺西市政府秘書長常青身份基本上接近,且兩人並不太熟悉,他就不能說“常青腳很金貴”等話,而用稍爲正式的歡迎語,如何針對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用語,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掌握了這個基本功,就有了分寸。否則,會被人認爲不成熟不穩重。

晏春平辦公室搬至侯衛東辦公室對面,他兩眼如探照燈一般,時刻觀察着侯衛東辦公室的動靜,見到嶺西市政府秘書長來到了侯衛東辦公室,趕緊起身,過來給客人泡茶。

經過市、省兩個崗位的鍛鍊,晏春平將機關門道摸個門兒清,他笑呵呵地道:“常秘書長,這是我們秘書長從益楊縣上青林帶來的農家茶,是那種高山茶樹,完全沒有過污染,在大自然中野生,上青林老百姓每年都要爲我們秘書長特意準備一些,請常秘書品嚐。”

國內名茶挺多,在嶺西市面流行的名茶有龍井、益洱、碧螺春、大紅袍、毛尖等等,省裡領導不管有意無意總是鍾情於某一種。但是,真正有檔次的領導並不喝市面上的名茶,而是喝特供的茶葉。侯衛東如今喝的是從大山深處特製的土茶,這就是檔次。用這款大山深處來的土茶招待常青,是很高的待遇。

侯衛東看着晏春平的表演,微微含笑,心道:“晏春平就跟他爹一樣,心眼靈活,板眼多,是個可造之材,當初我挑選了他,說明思路正確,眼光還是不錯。”

常青端起茶杯,深深的嗅了一口浮出的熱空氣,很沉醉地道“好香的茶,秘書長,下回出茶葉的時候,幫我弄幾兩,我也帶回去醒醒腦。這秘書長的位置不是人做的,每天紛繁複雜的事情把大腦都攪渾了,喝一杯清茶神清氣爽,辦事效率能提高。”

侯衛東大手一揮,道:“春平,你給秘書長拿幾盒上青林土茶。”

常青笑道:“我到秘書長這裡來,是又喝又包,怎麼好意思。”

侯衛東道:“這纔是一家人嘛。”

晏春平知道侯衛東的心思,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從一個土罐子裡拿了三盒沒有標誌的茶葉,給常青送了過去。

常青拿到茶葉,略有些誇張地把玩了一陣,直誇茶葉清香。

氣氛營造得很好,侯衛東這才進入了主題,道:“常秘,有何指示”

常青將三盒沒有標誌的茶葉放在桌上,端正了坐姿,收斂了笑容,道:“秘書長,怎麼敢做指示,我是來彙報工作的。昨天熊市長特意交代,讓我今天一定到秘書長這邊來彙報工作。”

“是哪方面的事?看我能不能效犬馬之勞。”侯衛東此時還是城中村領導小組的城員,同時協助周昌全管着工業,還是省金融辦的主任,他估計,常青過來肯定與這三個方面有關。

常青笑道:“是有關金融方面的事。秘書長是省金融辦主任,熊市長高度重視這一塊的工作,讓我這個市金融辦主任做好彙報工作。今年熊市長提出了要將嶺西市打造成金融中心,不是省一級的金融中心,而是幅射周邊幾個省的金融中心。今天我過來是向秘書長彙報嶺西市銀行上市的問題。”

在省政府,金融辦主任是由副秘書長兼任,在嶺西市政府,熊大偉特意讓市政府秘書長來任金融辦主任,他這樣的安排,有利於提高嶺西市金融辦的調控能力。

近期,熊大偉提出了嶺西銀行上市的要求,常青因此特意來向侯衛東作溝通此事。

侯衛東也有意促使嶺西銀行上市,能辦成這事,他這個省金融辦臉上也有光,也算是政績之一。他道:“根據朱省長的指示,我同人民銀行、銀監會的領導進行了溝通,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

常青順手拍了個小馬屁,道:“省金融辦協調工作做得好,近一段時間,我感覺各大銀行同政府的關係順得多了。”

侯衛東對這個馬屁沒有感覺,繼續道:“按領導的指示,我們要繼續深化地方法人機構改革,重點支持嶺西銀行在國內市場上市,指導嶺西市農村商業銀行H股上市有關問題,並推動嶺西發展銀行做好引進戰略投資準備爲下一步進軍資本市場奠定基礎。你今天不過來找我,我亦要在近期找你。”

侯衛東所指的三家銀行,其中嶺西銀行是嶺西市的,農村商業銀行和發展銀行屬於嶺西省。

常青舉了舉大指姆,誇道:“秘書長是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遠。對全省的金融行業看得很清楚,有你的支持,嶺西銀行上市的事就有譜了。”

侯衛東道:“從省政府的角度來說,支持嶺西銀行上市,這是一個已經明確的方案。至於具體操作,還是依靠專業部門,得靠銀行系統自身的努力。”

“秘書長,市政府這邊和嶺西銀行已經有所準備,現在得到了您的支持,我更有信心了。”常青將手中的資料取了出來,雙手捧着遞給了侯衛東。

關於此事,雖然熊大偉已經打了招呼,按照常青的經驗,以爲還要費一些口舌,多來幾個回合,才能將嶺西市的意圖完全實現。他沒有想到侯衛東根本沒有囉嗦,一上來就把話題挑明,辦事起來很痛快,沒有絲毫的做作。

他暗道:“都說侯衛東是個幹才,現在看來果然如此。他身上的官僚習氣不重,如果遇到老官僚,明明省裡要重點支持嶺西銀行,他也會推三阻四,故作高深,人爲地增加辦事難度,目的是提高地位。難怪熊市長很看重此人。”

他趁着侯衛東看資料之時,解釋道:“請侯秘書長審審,看還有什麼地方不對。如果缺失資料,我們隨時補充。”

侯衛東大體瀏覽了一遍,道:“材料就先放在這兒,我實話實說,在金融領域我不是專家,這個材料要先給相關業務人員看,在十天之內給你回覆。但是,上市之事省裡明確支持,你回去也別閒着,讓嶺西銀行作好充分準備,隨時啓動上市的程序。”

常青徹底放了心,道:“有了秘書長支持,我相信嶺西銀行上市之事一定能成功。”

侯衛東道:“除了上市以外,我們還有一個率先實現嶺西市轄區銀行網點鄉鎮服務全覆蓋的任務,提高涉農貸款比例,嶺西市條件很好,應該走在周邊幾個地區的前列。”

侯衛東就與常青聊了一會金融方面的事,話題轉到城中村改造,道:“今年嶺西市的城中改造任務很重,嶺西的行動還算不錯,阻力也不小吧。”

常青道:“熊市長態度很明確,城中村要改造就要徹底改造,要打造一個具有全省甚至全國先進的小區,提升嶺西的城市形象。按熊市長的態度,小打小鬧,還不如保持原狀。”

侯衛東道:“熊市長是有大魄力的。”

常青道:“如何打造嶺西市,省裡面領導有不同意見,認爲我們在嶺西省全省城鄉沒有均衡發展的前提下,集中巨資打造嶺西市,是不明智的,還不如將這麼多錢投入到解決民生問題上。”

侯衛東道:“改造城中村是一個涉及千家萬戶的工程,其實也是民心工程。”作爲城中村改造領導小組成員,他從心裡支持熊大偉的做法。

嶺西是嶺西市的省會,人口衆多,地理位置重要,投入巨資搞城中村,形象上來了,能夠拉動周邊地價,政府財政收入會增加。表面上看來影響了民生,但是整個地區開發出來,會大大提高政府財政能力,政府財政能力提高以後,才能增加在教育文化、社會保障、基礎建設、公共醫療等各項民生事業上的投入。

如果政府沒有錢,一切皆是空談。

政府有錢與民生工程實際上是緊密結合的,兩者並不矛盾。

侯衛東看到一些內部資料,中央財政能力提高以後,已經開始醞釀免掉農業稅和提高統籌等費用,收了上千年的皇糧國稅,用空話是免除不了的,必須要政府腰包有錢才能做到。

兩人談了一些具體工作,在常青告辭之時,侯衛東將他送到了電梯口,一邊走,一邊道:“嶺西很多問題都是因爲發展水平不夠造成的,只有經濟發展水平到了一定的階段,很多問題才能迎刃而解。而現代金融是整個經濟發展的核心,朱省長、周省長等領導都很重視這一塊工作,嶺西銀行上市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另外,市裡對農村銀行網點的建設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當然,布點要符合經濟規律,不能蠻幹。希望嶺西市能夠高度重視,進行研究。”

常青握着侯衛東的手,不停地搖擺關,道“請秘書長放心,這事我一定向熊市長回報,請省裡也給予相應的支持。”

送走常青,侯衛東在辦公室喝了幾口茶,正準備離開,手機響了起來,他首先看了號碼,這是一個不熟悉的陌生號碼。他想了想,還是接通了這個電話。

“你好,我有事找你。”

聽到電話裡傳出郭蘭的聲音,侯衛東吃了一驚,道:“你換了手機了?”

第246章 瑕疵(上)第9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一)第504章 失蹤(上)第517章 時機(上)第732章 隔離的時光(下)第17章 跑斷腿(四)第858章 目標(中)第712章 無語(上)第855章 肥肉(中)第151章 入土爲安(一)第147章 曲線建鎮(三)第823章 重訪上青林(下)第860章 麻煩事來了(上)第559章 適應(上)第275章 用人(上)第585章 壓力(下)第188章 撈人(四)第811章 開店(下)第215章 如願(三)第67章 修路的瘋子(二十)第58章 修路的瘋子(十一)第57章 修路的瘋子(十)第449章 垃圾(上)第265章 家務(下)第780章 短暫的時光(中)第820章 調研(下)第180章 學習班(一)第67章 修路的瘋子(二十)第526章 又一春(上)第625章 曲折(上)第230章 水勢無常(三)第56章 修路的瘋子(九)第148章 曲線建鎮(四)第177章 整頓(二)第841章 破計(下)第395章 發展環境(上)第664章 因果(上)第532章 惑(上)第629章 織網(中)第230章 水勢無常(三)第626章 曲折(中)第196章 科員(二)第512章 變(下)第41章 到底爲什麼(三)第795章 污染問題(中)第843章 爲何而去(中)第227章 小紙條事件(四)第800章 糾結總是糾結(上)第636章 是誰(下)第457章 迂迴(下)第93章 誘惑(三)第870章 發展速度(中)第354章 等待(中)第39章 到底爲什麼(一)第206章 夜(二)第10章 河水到渠未成(六)第835章 選擇是人生常態(下)第158章 陰差陽錯(二)第829章 難唸的經(下)第105章 東風和西風(七)第727章 人性的弱點(上)第487章 畫(上)第730章 隔離的時光(上)第204章 水泥廠(五)第638章 選舉(中)第23章 跑斷腿(十)第304章 人和事(下)第424章 陪客(下)第722章 離家五百里(中)第431章 車禍(上)第413章 敏感(上)第387章 檢舉(中)第234章 對陣(上)第650章 枝節(中)第183章 學習班(四)第159章 陰差陽錯(三)第117章 木秀於林(五)第584章 壓力(中)第758章 這就是生活(上)第825章 獵人(中)第791章 鳥事也是事(上)第237章 休假(上)第280章 適應(下)第317章 角逐(上)第405章 新生命(中)第26章 原來是發配(三)第353章 等待(上)第13章 水到渠未成(九)第593章 衝冠(二)第350章 又一村(上)第396章 發展環境(中)第310章 蒼海桑田(下)第382章 年關(下)第116章 木秀於林(四)第691章 新體制(上)第433章 車禍(下)第108章 變局(一)第322章 調查(下)第769章 火災(下)第686章 佈局(中)
第246章 瑕疵(上)第9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一)第504章 失蹤(上)第517章 時機(上)第732章 隔離的時光(下)第17章 跑斷腿(四)第858章 目標(中)第712章 無語(上)第855章 肥肉(中)第151章 入土爲安(一)第147章 曲線建鎮(三)第823章 重訪上青林(下)第860章 麻煩事來了(上)第559章 適應(上)第275章 用人(上)第585章 壓力(下)第188章 撈人(四)第811章 開店(下)第215章 如願(三)第67章 修路的瘋子(二十)第58章 修路的瘋子(十一)第57章 修路的瘋子(十)第449章 垃圾(上)第265章 家務(下)第780章 短暫的時光(中)第820章 調研(下)第180章 學習班(一)第67章 修路的瘋子(二十)第526章 又一春(上)第625章 曲折(上)第230章 水勢無常(三)第56章 修路的瘋子(九)第148章 曲線建鎮(四)第177章 整頓(二)第841章 破計(下)第395章 發展環境(上)第664章 因果(上)第532章 惑(上)第629章 織網(中)第230章 水勢無常(三)第626章 曲折(中)第196章 科員(二)第512章 變(下)第41章 到底爲什麼(三)第795章 污染問題(中)第843章 爲何而去(中)第227章 小紙條事件(四)第800章 糾結總是糾結(上)第636章 是誰(下)第457章 迂迴(下)第93章 誘惑(三)第870章 發展速度(中)第354章 等待(中)第39章 到底爲什麼(一)第206章 夜(二)第10章 河水到渠未成(六)第835章 選擇是人生常態(下)第158章 陰差陽錯(二)第829章 難唸的經(下)第105章 東風和西風(七)第727章 人性的弱點(上)第487章 畫(上)第730章 隔離的時光(上)第204章 水泥廠(五)第638章 選舉(中)第23章 跑斷腿(十)第304章 人和事(下)第424章 陪客(下)第722章 離家五百里(中)第431章 車禍(上)第413章 敏感(上)第387章 檢舉(中)第234章 對陣(上)第650章 枝節(中)第183章 學習班(四)第159章 陰差陽錯(三)第117章 木秀於林(五)第584章 壓力(中)第758章 這就是生活(上)第825章 獵人(中)第791章 鳥事也是事(上)第237章 休假(上)第280章 適應(下)第317章 角逐(上)第405章 新生命(中)第26章 原來是發配(三)第353章 等待(上)第13章 水到渠未成(九)第593章 衝冠(二)第350章 又一村(上)第396章 發展環境(中)第310章 蒼海桑田(下)第382章 年關(下)第116章 木秀於林(四)第691章 新體制(上)第433章 車禍(下)第108章 變局(一)第322章 調查(下)第769章 火災(下)第686章 佈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