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張 宋仿《蘭亭序》。

鬼子六一點都不以爲恥地說:“何必上輩子呢,我這輩子敲寡婦門,呸呸呸,我找一大姑娘好不好,告訴你,老北京,我國慶就結婚,你個老小子別咒我,不然想吃大鯉魚門也沒有啊。”

展開了這卷大軸之後,王海東這一次總算知道爲什麼老北京會說鬼子六點背了,說這傢伙是有點點輩了。

這幅《蘭亭序》一看就是老貨,雖然是未必開門到代,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卻不像是現代人仿製的。

但是,關鍵的印章方面卻被老鼠咬了一個碗口大的洞,上面的印章都沒有了。

鑑定一副字畫,從材質上來鑑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在這樣子的時候研究字畫上的印章也是相當的重要的,比如說要是一副字畫是明代的,怎麼樣也是要有明代的畫家,收藏家,清代的收藏家,民國的收藏家等等這些人的印章提拔什麼的。

這個叫傳承有序。

因爲一般的來講,收藏者收藏了一副不錯的字畫,那就是一定要在上面蓋上子的印章的。乾隆皇帝這老傢伙酒甌特別喜歡蓋章號稱是蓋章專業戶。

現在很多的名貴字畫上都有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充分的說明了這傢伙的興趣是多麼的大。

但是,印章若是被老鼠給咬掉的話,那這樣子的時候事情就不好說了。你說這玩意是明朝的,那你有什麼證據,我還說是清朝的呢。而王海東也終於明白了爲什麼老北京會在一旁說這玩意是王羲之的真跡了。

因爲這上面沒有印章啊。說是王羲之的真跡也不過是隨口一說而已。反正你也沒有證據證明不是。

不過是一句玩笑話而已。這個時候王海東搖搖頭說:“確實有點可惜,看這幅大軸,應該是清代之前的,至於說清代之前的什麼時候,這個很難說了。

如果是有印章的話,那倒是容易查出處,但是現在沒有什麼印章,這事情就變得有點不好說了。

鬼子六你開個價,合適我就拿走。”

其實王海東在看到這副《蘭亭序》的時候就知道這是好東西,手指中的細微的閃電迅速的匯聚在這幅大軸之上,《蘭亭序》,宋代仿品,宮廷作品,作者不詳。

這宮廷作品就很明顯了,是爲皇帝做的,但是至於是誰坐的,宮廷的這些工匠是沒有什麼署名的全力的,像是《蘭亭序》這樣子的寶貝,一個小小的工匠當然是不敢要什麼署名錢了。

鬼子六很高興滴說:“痛快,和你們爺倆做生意就是痛快,你外公就非常喜歡這般做生意,我是九千千塊收上來的的,雖然不知道什麼年代的,但是,總的來講也是明代或者之前的作品了。而且,你看這手藝,絕對的宮廷裱糊,非一般的人能夠擁有的。你給我一個跑腿的錢,一萬一怎麼樣。”

鬼子六這樣子的時候說的是非常的仗義,好像就算是賺錢的話,那也是賺到明處,我就是要你兩千塊的跑腿的錢。

雖然王海東知道這收購價格絕對不是九千塊,像是現在這般沒有章沒款的字畫,五六千頂天了。

因此,在這樣子的時候王海東很是輕鬆地說:“一萬一,你怎麼樣不去搶啊,就這樣子的一副殘卷,你給我要一萬一。一萬,多一點都不給,要不你自己留着吧。”

這個時候鬼子六哭喪着臉說:“這玩意我留着有什麼用啊,馬上就要結婚了,也是需要用錢,一萬就一萬,這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誰讓咱們是老朋友了呢。”

說來鬼子六也不算大,二十八九歲的樣子,倒是顯得分外的老成,討價還價做起來像是六十多歲的一個人了。而且王海東給的這個價格也是特別的讓鬼子六開心,本來他打算王海東還價到六千呢,按照聚寶閣的傳統,王海東這樣子的還價幾乎是必然的。

但是沒有想到王海東居然是給出來了一萬元的高價,這個已經是出乎了鬼子六的預料之外了。他可是也不知道這玩意是什麼年代的。字畫做舊,這在古代已經是相當的流行了。天知道一副沒章沒款的字畫是什麼年代的。

而老北京雖然是聽到這個價認爲王海東給的高了。

但是,他也不能夠戧行啊。開玩笑歸開玩笑,戧行的話那就是老北京不地道了。因此,在這個時候,王海東給錢的時候老北京很識趣的退到了一旁。

錢貨兩清,王海東拿着這幅《蘭亭序》問:“你知道我外公爲什麼會找你踅摸這樣子的一副《蘭亭序》嗎?”

這話還真的把鬼子六給問住了。陳大龍生前託他踅摸這樣子的字畫的時候,也沒有縮什麼啊,不過是委託他給注意一下而已。

這才古董市場也是很正常的,讓同行幫着找一些瓷器字畫一類的東西這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了。

鬼子六搖搖頭說:“這個還真的沒有說過,難道王掌櫃知道緣故嗎?”

王海東笑呵呵的地說:“當然知道了。因爲我外公就有一件宋代的《蘭亭序》。呵呵,其實我外公生前籌錢就是爲了那副字畫,他讓你給踅摸一下,可能就是爲了做一個參考什麼的。”

宋代的《蘭亭序》啊,這也是相當的值錢的。

《蘭亭序》的真跡已經遺失了,因此,唐朝的臨摹本就算是最爲接近原作的了。

尤其是神龍本《蘭亭序》最爲有名,但是宋代,宋代的《蘭亭序》也是相當的有珍貴的。

至少是比較接近唐代的臨摹本的。雖然說不上是價值連城,但是也算得上是一件珍品了。

王海東這話說出來,鬼子六和老北京臉上先是一片茫然,然後才震驚起來。鬼子六說:“陳老手中有宋代的《蘭亭序》?”

這消息要是傳出去的話,那可是轟動整個古董界了。《蘭亭序》的摹本雖然是唐朝爲最,但是那種版本的《蘭亭序》是一般的人能夠接觸到的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宋代的摹本其實也是很吃香的。

本來鬼子六和老北京也是不怎麼樣的相信,但是想想陳大龍在生前確實是很是有一段時間資金緊張,要不也不會借張好古和李子敬他們的錢了。

這事情如果是仔細的推敲起來的話,時間也是剛剛的好的。

算來王海東的話倒是有八分的可信度。這種可信度在古董市場已經是相當的高了。

第627章 樂極生悲第673章 角度不同第312章 回龍觀古董市場第六十八 骨瓷第307章 交鋒第38章 古董地第688章 就是找你第490章 德行第280章 震驚第660章 無法改變第121章 八寶印泥第456章 心中的堅持第222章 等着鑑定第239章 一顧聚寶閣第233章 文物局局長的心思第211章 居心叵測第253章 折中的辦法管用嗎?第169章 汲古齋第308章 不服氣第718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631章 互相利用第110章 林瘋子第65章 請帖第628章 難得糊塗吧第472章 風潮第650章 細節問題第556章 和光同塵第63章 兩件廢品傢俱第683章 底氣第687章 死無對證第97章 殺氣騰騰第107章 你那是鬼面翡翠嗎?第404章 真心與否第267章 江流市王家第114章 抻着古董好漲價第607章 有天賦的商人第616章 必須面對第372章 突然襲擊第699章 不願意被算計第114章 抻着古董好漲價第137章 蘇裱第157章 古三喜第674章 比較複雜第707章 找個靠山第262章 互相抱怨第44章 柳暗花明第21章 抓捕盜墓賊第671章 不瞭解情況第311章 心境變化第486章 利益問題第139章 行有行規第461章 運氣和實力第296章 有價的叫磚家第105章 賭石界的老蘇第54章 指點迷津第352章 預料之外的手段第52章 賠禮道歉第453章 問心無愧第665章 功勞第171章 賺錢之道第133章 慶祝會第556章 和光同塵第695章 不瞭解情況啊第22章 黃腸題湊第403章 基本素質第569章 會反悔嗎?第40章 竹石芭蕉紋梅瓶第54章 指點迷津第7章 古董行的心機第535章 浩然之氣第350章 猶豫不決的山本第5章 聚寶閣的債主第231章 上樑不正第359章 代表了什麼第268章 託關係第508章 全力以赴第13章 乾隆私印第10章 永樂甜白瓷第417章 資格第93章 我爸是李剛第693章 未必理解啊第51章 得寸進尺第36章 水墨硯臺第204章 送禮的學問第76章 十六字鼎第539章 合作基礎第203章 根深蒂固第266章 希望第19章 一碗水端平第34章 真假端硯第406章 不好說第394章 計算第596章 不瞭解情況第384章 疏忽了第544章 誰貪誰廉第298章 金縷玉衣的來歷第464章 特權嗎第372章 突然襲擊第53章 手抄本《論語》第55章 籌建藝術品公司
第627章 樂極生悲第673章 角度不同第312章 回龍觀古董市場第六十八 骨瓷第307章 交鋒第38章 古董地第688章 就是找你第490章 德行第280章 震驚第660章 無法改變第121章 八寶印泥第456章 心中的堅持第222章 等着鑑定第239章 一顧聚寶閣第233章 文物局局長的心思第211章 居心叵測第253章 折中的辦法管用嗎?第169章 汲古齋第308章 不服氣第718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631章 互相利用第110章 林瘋子第65章 請帖第628章 難得糊塗吧第472章 風潮第650章 細節問題第556章 和光同塵第63章 兩件廢品傢俱第683章 底氣第687章 死無對證第97章 殺氣騰騰第107章 你那是鬼面翡翠嗎?第404章 真心與否第267章 江流市王家第114章 抻着古董好漲價第607章 有天賦的商人第616章 必須面對第372章 突然襲擊第699章 不願意被算計第114章 抻着古董好漲價第137章 蘇裱第157章 古三喜第674章 比較複雜第707章 找個靠山第262章 互相抱怨第44章 柳暗花明第21章 抓捕盜墓賊第671章 不瞭解情況第311章 心境變化第486章 利益問題第139章 行有行規第461章 運氣和實力第296章 有價的叫磚家第105章 賭石界的老蘇第54章 指點迷津第352章 預料之外的手段第52章 賠禮道歉第453章 問心無愧第665章 功勞第171章 賺錢之道第133章 慶祝會第556章 和光同塵第695章 不瞭解情況啊第22章 黃腸題湊第403章 基本素質第569章 會反悔嗎?第40章 竹石芭蕉紋梅瓶第54章 指點迷津第7章 古董行的心機第535章 浩然之氣第350章 猶豫不決的山本第5章 聚寶閣的債主第231章 上樑不正第359章 代表了什麼第268章 託關係第508章 全力以赴第13章 乾隆私印第10章 永樂甜白瓷第417章 資格第93章 我爸是李剛第693章 未必理解啊第51章 得寸進尺第36章 水墨硯臺第204章 送禮的學問第76章 十六字鼎第539章 合作基礎第203章 根深蒂固第266章 希望第19章 一碗水端平第34章 真假端硯第406章 不好說第394章 計算第596章 不瞭解情況第384章 疏忽了第544章 誰貪誰廉第298章 金縷玉衣的來歷第464章 特權嗎第372章 突然襲擊第53章 手抄本《論語》第55章 籌建藝術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