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總指揮之爭

全文字無廣告 第346章 總指揮之爭

“李毅同志,這都是政府方面的事情,直接在政府那邊討論就可以了,有必要拿到常委會上來談嗎?”張正貴表情嚴肅的說道。【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剛纔他一再受挫,早就想發火了,現在終於逮着李毅的這個防汛抗洪應急預案,開始大做文章。

李毅道:“現在拿都拿來了,大家討論一下,集思廣益,不是更好嗎?”

實則,李毅早就料到了,自己若是在市政府那邊的會議上拿出這個預案,就算通過了,具體實施,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呢!而張正貴近來對自己意見很大,萬一他拿捏起來,不通過這個預案,或是找藉口拖延,那事情就麻煩大了。

所以,李毅就直接跨過了市政府那邊,拿到常委會上來討論。

李毅自信,常委會上的節奏,自己尚能把握個**成。

今天的常委會,雖然有些偏移,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最終都是在李毅的掌握之中,並沒有太大的出入。

江州副書記的人選,順利的推薦了祝文同志,而江州公安局長的人選,秦楷也順利的以最高票數入選,如果不出意外,這兩個人都將獲得這兩個職位。

若果真如此,那李毅在江州的政治佈局,就基本上大功告成了。

不管是在市委,還是在市政府,還是主要部門裡,李毅的話語權都得到了提升,如此經營下去,不出兩三年,可以爲自己順利升級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也是李老爺子把他扔到江州這個大鎔爐裡鍛鍊的原因吧?只有在這等複雜的環境裡,才能更好的磨練一個人的政治能力。

張正貴的反對在李毅的預料之中,但李毅並不會因爲任何人的反對而退縮,這個防汛抗洪應急預案,一定要認真的貫徹落實,卻不能打馬虎眼,因爲今年即將到來的,將是洪水猛獸!

李毅自踏入仕途以來,就斷斷續續的在爲這個事情做着各方面的準備,歷史在李毅的參與之下,或許會有令人驚喜的改變,但那麼大的洪災,靠短短几年的修補,是不可能完全抵抗住的。李毅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可以叫天下的官員都不貪婪了,把全資水利資金一分不少的投入到修繕水利工程中去。

連血的教訓都不能打動某些官員鐵硬的心,何況只是李毅的一個預警?

有多少人會放在心裡?李毅在中紀委那會,辦過的類似案子,就可以做爲參考!這世界,多的是以身試法的官員,多的是不怕死的貪官!

面對張正貴的反對,李毅的表情異乎尋常的堅定,他沉聲說道:“今年的洪水不比往年,我們這套應急預案,是以百年難遇的洪水爲標準進行設定的。”

張正貴再次無禮的打斷了李毅的話,不屑一顧的說道:“李毅,你就吹吧!前段時間天天下雨,你說會發洪水,又是搞城市排水系統,又是加固河堤,又在鄉下搞什麼農田排水系統,哎呀,名堂太多,我都記不住那許多東西。你看看,現在雨季過去了,連着出現好幾個太陽了!這樣下去,我們要防的,只怕不是洪水,而是旱災呢!”

李毅一再被張正貴打斷演講,心裡大不悅,說道:“張正貴同志,你說對了,大洪災之後,極有可能出現大旱災,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充分準備。稍後,我會做出一套抗旱的應急預案來。”

張正貴不氣反笑,指着常委會議室外面的朗朗青天,說道:“你看看,有雨下嗎?大洪災?你開什麼玩笑呢!”

李毅沉聲說道:“張正貴同志,你有沒有看新聞聯播?有沒有看全國天氣預報?你瞭解長江流域各省市最近的天氣動態和降水量嗎?”

張正貴一滯,說道:“我是江州的市長,管那麼寬做什麼?”

李毅道:“吳江是長江的支流,長江水位如果暴漲,吳江也會隨之暴漲,長江如果決堤,那麼我們吳江也將岌岌可危!”

張正貴笑道:“大家聽到沒有?長江決堤?這可能嗎?哈哈,真是笑死人呢!你當長江大堤是小孩子堆的泥巴牆啊?決無可能!”

李毅道:“世事無絕對!張正貴同志,你可以笑我!但你無權拿整個江州人民來開玩笑!根據這些天我對長江流域的降水情況分析,巨大的洪峰,即將席捲而來!事不我待,我們必須儘快啓動防汛抗洪應急預案,一旦出現險情,我們可以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遊圖恩沉思道:“李毅同志,真有這麼嚴重嗎?我最近也常看新聞和天氣預報,雖然雨水有些多,但真的會導致這麼大的洪澇災害?”

李毅道:“未雨綢繆啊,遊書記。如果洪水已經發生了,我們現在討論的,就不是應急預案了,而是抗洪救災了!”

張正貴道:“這長江的洪峰,就跟女人的好事一樣,每年都要來上那麼幾次。有什麼稀奇的,這種事情,叫防汛指揮辦公室處理就行了,你沒必要如臨大敵,當成什麼天大的事情,放到常委會上來說。防汛抗洪應急預案,年年都做,大同小異,直接叫相關部門做好準備就行,沒必要這麼緊張。李毅同志啊,你還是太過年輕啊,等你多經歷幾次長江的洪峰,你就會明白,這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唰的一下,它就過去了。”

呵呵,有人附和着張正貴笑出了聲。

李毅沉着臉,正要說話,遊圖恩開口了:“正貴同志,你先別打斷李毅同志。李毅同志,你把你應急預案中的重點再給我說一遍,我剛纔沒怎麼聽明白。”

李毅點點頭,心知這麼長的預案稿,只怕大部分常委都沒有聽得十分明白吧?便再次闡述了預案稿中的主要幾點。

堅持以“某某某”重要思想爲指導,以人爲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轉變,不斷提高防汛抗洪的現代化水平。

防汛抗洪工作實行市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

防汛抗洪以防洪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農牧業生產安全爲首要目標,實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爲主,防抗結合的原則。

防汛抗洪工作按照統一規劃,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突出重點,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堅持依法防汛抗洪,實行公衆參與,軍民結合,專羣結合,平戰結合。駐地人民解放軍、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主要承擔防汛抗洪的急難險重等攻堅任務。

李毅着重說明了成立市防汛抗洪指揮機構的事情。

江州市人民政府成立的防汛抗旱指揮部以及各部門的主要職責,以下簡稱市防汛指揮部。負責領導、指揮全市的防汛抗洪工作。

指揮部由市委副書記兼常委副市長李毅同志擔任總指揮,指揮部成員單位爲:市政府辦公廳、江州警備區、武警江南省總隊、市水務局、 市計委、市經委、市商貿委、市建管委、市規劃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水務局、市農業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衛生局、市市政管理局、市房地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供電局、省通信公司江州分公司、省移動通信公司江州建設維護中心、市郵政局、市氣象局、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分局、市教育局、市廣播電視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且慢!”張正貴伸手凌空點了點,說道:“李毅同志,成立防汛指揮部,這是肯定要的,可是,這個總指揮,應該由分管副市長宋建平同志來擔任吧?你又不分管這一塊,我怕你應付不來喲!”

李毅傲然說道:“我對抗洪治水,十分在行,這個總指揮,我當仁不讓!宋建平同志可以擔任副總指揮!”

張正貴道:“你還一點都不謙虛啊!問題是,你這麼年輕,又喜歡出風頭,愛越俎代庖,你真的懂防汛抗洪工作?”

李毅不理他的譏笑,說道:“這項工作,我必須親自來抓,我才放心!交給別的任何人,我都不放心!”

“瞧瞧,瞧瞧,大傢伙都來瞧瞧,李毅同志剛纔說什麼?交給任何人他都不放心哪!哈哈,這牛皮吹得太大了吧?李毅同志,你有些本事,也有些能耐,更會耍手段,但是,要說到防汛抗旱這種具體的工作,你就差遠囉!”張正貴嘿嘿一笑,點了支菸,吧唧了幾口。

其它人知道張正貴在跟李毅鬥法,都不好插嘴,得罪了誰都不好。

遊圖恩是會議主持者,他當然有權力也有義務制止這場無謂的口角,便伸手在空中擺了擺,說道:“誰當總指揮,都無所謂嘛!反正我是當不來啦。李毅同志既然有這份心,肯爲江州防汛抗旱工作出一份力,那就讓他當好啦。李毅同志是副書記,又是常務副市長,雖然沒有分管防汛這一塊,但以他的職位,當這個防汛辦的總指揮,還是可以的嘛!”

遊圖恩一錘定音。

張正貴眼珠一轉,又想出刁難李毅的點子出來了。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第十卷 第二百一十三章 作威作福第八卷 第五百零一章 再鬥張曉斌第二十九章 李毅的高招第九十九章 曹系人馬第425章 我爸是張良!第十卷 第六百一十二章 懶雲窩第八卷 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秘的邀請第五百八十九章 官權之外的秩序第五十五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十卷 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人勿近第316章 引君入甕,再將一軍第九十四章 金龜婿第八卷 第四百八十五章 償還第十卷 第二十章 來就來,怕他不成?第六十三章 陰險第十卷 第二百五十四章 取之有道第十卷 第六百零三章 第六員虎將第302章 激戰華欣第九卷 第七十五章 啃硬骨頭第八卷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萬個願意第362章 溫玉溪調任第八卷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黃花香第九卷 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官大聽誰的第六十九章 槍口一致對外第八卷 第五百四十章 秘書長的官威第十卷 第一百七十二章 誰是告密者第110章 賣妹求榮第二十九章 官威 下第九十六章 坐不住的姜書記第218章 領事館的商務秘書第十卷 第二百零五章 這就是科學!第八卷 第六十七章 權力蛋糕的重新分配第十卷 第五百四十七章 原來是他!第八卷 第二百五十五章 李毅,你不老實啊!第十卷 第二百二十九章 神醫第二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十卷 第八十章 從來膽大包天第八卷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91章 仇敵的邀約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生帥氣難自棄第一百九十四章 再遇飆車黨第十卷 第二百零二章 吹牛第一第八卷 第四百六十七章 攤牌的時候到了!第十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走尋常路第五百零六章 你是黨員嗎第七卷 第二百一十一章 官路是一場修行第九卷 第八十章 重要的是人,不是事第八十七章 升官有禮第九卷 第八十二章 和你在一起第三十五章 鬧哄哄的南大第十卷 第十八章 敲打第八卷 第三百章 都是孩子惹的禍第三百六十章 因勢利導,一邊倒!第四章 小李書記第六章 風雨滿城第八卷 第六百零四章 太過天真了!第十卷 第九十六章 該死!該死!第八卷 第六十二章 反對聲起,頓生波折第四十七章 馮芸芸之死第九卷 第八十八章 舉手之勞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動第205章 奇怪的官員評分表第八卷 第二百七十四章 收買人心,定時炸彈第205章 奇怪的官員評分表第八卷 第三百九十一章 該斷則斷,大無畏!第九卷 第二百零七章 熟悉的臉第352章 班底初聚第211章 僅此一次,下不爲例第十卷 第七十四章 你不該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亂情迷,木槿花開第375章 這個驚喜有些大第十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224章 鈍刀子割肉第八卷 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筆賬,不糊塗第392章 童軍的異想天開第八卷 第二百四十七章 遊園不值第131章 大棒槌第八卷 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栩同志第八卷 第六百八十五章 決戰第152章 說服省委首長第十一卷 第四十四章 無事小神仙第八卷 第六百六十章 莫太囂張!第八卷 第五百九十八章 跌宕起伏第298章 兵不厭詐,百戰不殆第八卷 第四百九十五章 伯樂不常有第150章 用你的絕色,傾城!第九卷 第八十四章 絕對威信!第十卷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反對的聲音第六十四章 紅酒的魅惑第四十七章 行動前的風雷涌動第九卷 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高招!第八卷 第四百八十二章 趾高氣揚齊雲社第八卷 第六百四十七章 書記碰頭會第十卷 第四百一十三章 當政客的料子第十卷 第四百零八章 牛逼閃閃第六十六章 任何人都沒有特權!第四百四十一章 毀了一門親第十卷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城緝捕第435章 李書記街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注一擲,如釋重負
第十卷 第二百一十三章 作威作福第八卷 第五百零一章 再鬥張曉斌第二十九章 李毅的高招第九十九章 曹系人馬第425章 我爸是張良!第十卷 第六百一十二章 懶雲窩第八卷 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秘的邀請第五百八十九章 官權之外的秩序第五十五章 人至賤則無敵第十卷 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人勿近第316章 引君入甕,再將一軍第九十四章 金龜婿第八卷 第四百八十五章 償還第十卷 第二十章 來就來,怕他不成?第六十三章 陰險第十卷 第二百五十四章 取之有道第十卷 第六百零三章 第六員虎將第302章 激戰華欣第九卷 第七十五章 啃硬骨頭第八卷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萬個願意第362章 溫玉溪調任第八卷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黃花香第九卷 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官大聽誰的第六十九章 槍口一致對外第八卷 第五百四十章 秘書長的官威第十卷 第一百七十二章 誰是告密者第110章 賣妹求榮第二十九章 官威 下第九十六章 坐不住的姜書記第218章 領事館的商務秘書第十卷 第二百零五章 這就是科學!第八卷 第六十七章 權力蛋糕的重新分配第十卷 第五百四十七章 原來是他!第八卷 第二百五十五章 李毅,你不老實啊!第十卷 第二百二十九章 神醫第二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十卷 第八十章 從來膽大包天第八卷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91章 仇敵的邀約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生帥氣難自棄第一百九十四章 再遇飆車黨第十卷 第二百零二章 吹牛第一第八卷 第四百六十七章 攤牌的時候到了!第十卷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走尋常路第五百零六章 你是黨員嗎第七卷 第二百一十一章 官路是一場修行第九卷 第八十章 重要的是人,不是事第八十七章 升官有禮第九卷 第八十二章 和你在一起第三十五章 鬧哄哄的南大第十卷 第十八章 敲打第八卷 第三百章 都是孩子惹的禍第三百六十章 因勢利導,一邊倒!第四章 小李書記第六章 風雨滿城第八卷 第六百零四章 太過天真了!第十卷 第九十六章 該死!該死!第八卷 第六十二章 反對聲起,頓生波折第四十七章 馮芸芸之死第九卷 第八十八章 舉手之勞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動第205章 奇怪的官員評分表第八卷 第二百七十四章 收買人心,定時炸彈第205章 奇怪的官員評分表第八卷 第三百九十一章 該斷則斷,大無畏!第九卷 第二百零七章 熟悉的臉第352章 班底初聚第211章 僅此一次,下不爲例第十卷 第七十四章 你不該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亂情迷,木槿花開第375章 這個驚喜有些大第十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224章 鈍刀子割肉第八卷 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筆賬,不糊塗第392章 童軍的異想天開第八卷 第二百四十七章 遊園不值第131章 大棒槌第八卷 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栩同志第八卷 第六百八十五章 決戰第152章 說服省委首長第十一卷 第四十四章 無事小神仙第八卷 第六百六十章 莫太囂張!第八卷 第五百九十八章 跌宕起伏第298章 兵不厭詐,百戰不殆第八卷 第四百九十五章 伯樂不常有第150章 用你的絕色,傾城!第九卷 第八十四章 絕對威信!第十卷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反對的聲音第六十四章 紅酒的魅惑第四十七章 行動前的風雷涌動第九卷 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高招!第八卷 第四百八十二章 趾高氣揚齊雲社第八卷 第六百四十七章 書記碰頭會第十卷 第四百一十三章 當政客的料子第十卷 第四百零八章 牛逼閃閃第六十六章 任何人都沒有特權!第四百四十一章 毀了一門親第十卷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城緝捕第435章 李書記街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注一擲,如釋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