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左傾

“哎,世邦看來我們父子倆這回是算錯了”唐建軍直言不諱的在家中,對兒子說到。

下午他收到了京城傳來的消息,他知道老爺子和唐世傑當時在書房中的分析,並不是無的放矢。

唐世邦雙手握拳,久久不語。

這麼多年的付出,卻頂不上唐世傑,兩年不到的時間,他有太多不甘;太多委屈。

想想自己,纔是真正的唐家嫡長孫,父親又是大軍區的司令員;可是一切變化太快,變得許多事都不再是他的掌控中。

當年那個被唐老爺子看好的長孫,現如今卻比不上自己的堂弟,而且自己的三叔,根本就沒有什麼政治能力,可是,好吧,一切都沒有可是,這就是政治。

唐世邦沉默了良久,纔對自己的父親唐建軍說道“父親,這次都怪我,看待問題有些走極端了,誒,父親這次的事,就交給我吧!我抽個時間去世傑那裡看看”。

唐建軍點了點頭,起身走了出去,他知道現在兒子需要一個安靜的空間。

而京城的人,在大跌眼鏡中,也再次重新的思考着中央放出如此的信號,意欲何爲,這個問題留給很多人思考。

而唐世傑回到和安後,帶着林琳好好的在鄉下過了一個年。

不過隨着唐世傑開始工作,林琳也只好依依不捨的回了京城。

而唐世傑將林琳送走後,就開始編寫一篇論文,論經濟改革發展的重要性。

此文唐世傑寫完後,首先是送到唐老爺子那裡,唐老看過後,同意發表,然後被送到內參,最後由內參刊登。

此後就一石激起千層浪,唐世傑在文中對計劃經濟,進行了深刻以及認真的分析,他提出:第一,計劃經濟體制把企業置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企業既不能自主經營,又不能自負盈虧。企業的生產數量、生產品種、價格以及企業的生產要素供給與生產成果的銷售都處於政府計劃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機構的控制之下,企業如果想自行決定生產和經營,稍稍擺脫一下計劃的安排,稍稍違背一下行政主管機構的意願,就會受到制裁,直到把企業領導人撤職或給予其他處分。行政權力支撐着整個計劃經濟體制的運轉。因此,一個企業想背離計劃經濟的軌道,是十分困難的。同樣的道理,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居民個人實際上也處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個人作爲勞動者,在什麼工作崗位上就業和擔任什麼工作,都由勞動人事機構按計劃安排好,流動難以如願,抵制這種安排等於自己斷送了繼續工作的機會。

??個人作爲消費者,也要由計劃部門安排,具體表現爲生活必需品是憑票證供應的、住房是由單位提供的、甚至子女的升學就業也無一不同行政主管機構的安排有關。假定居民個人想離開計劃經濟所安排的居住地點或工作單位,他在生活上將遇到很大的困難。這樣,從居民個人的角度來看,同樣可以認爲計劃經濟的運轉得到了行政權力的支撐。

??第二,計劃經濟體制是由若干個次一級的體制組成的。例如,計劃的企業體制、計劃的財稅體制、計劃的金融體制、計劃的價格體制、計劃的勞動用工體制與人事體制等等。它們彼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個次一級的體制依存於另一個次一級的體制,而另一個次一級的體制又依存於第三個次一級的體制,盤根錯節,難解難分,此存則彼存,此損則彼損。於是,要想衝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對任何單個的企業或單個的居民個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就算某個企業或某個居民個人在某種情況下能夠違背計劃經濟體制的規定而使自己的經濟活動有所發展,那也只能被當作偶然的、非常規的事情,而不可能成爲經常性的、別人可以效法的行爲。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企業或單個居民都只好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安排採取默認和順從的態度,企業和個人都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同強大的計劃經濟體制相比是太微不足道了,無法掙脫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

第三,計劃經濟體制有一種被認爲是正確無誤、不容懷疑的計劃經濟理論體系作爲支柱,這種經濟理論爲計劃經濟體制進行辯護,把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說成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唯一選擇,把任何背離計劃經濟體制的經濟行爲都說成是修正主義的。這就是說,通過計劃經濟理論的解釋,選擇計劃經濟體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使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出現了這種或那種問題,但一來這是歷史所註定的選擇,無法更改;二來如果要離開計劃經濟的軌道,那就是滑到了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了,對社會、對企業、對個人的後果都是十分嚴重的,因爲這等於背叛。計劃經濟體制既有行政權力作爲支撐,又有計劃經濟理論體系爲之進行辯護和論證,要想衝破計劃經濟體制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不僅如此,由於長時期內計劃經濟理論在意識形態方面佔據着統治地位,被確定爲正統的經濟理論,任何對計劃經濟提出懷疑,甚至想作出修正的觀點都被打成異端。由於人們從學校裡、從書籍報刊上、從電影電視中所讀到的和看到的都是宣傳計劃經濟的東西,於是人們也就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對各種想擺脫計劃經濟束縛的行爲加以譴責、加以抵制。某個企業或某個居民個人如果在擺脫計劃經濟體制方面有些舉動,就會陷於非常孤立的境地,周圍的人鄙視他、嘲笑他、斥責他,使他不得不屈從於輿論的壓力、周圍的人的壓力。儘管這些壓力往往是無形的,以致於到後來,連最初懷疑過計劃經濟體制的人也會進而懷疑自己可能真的錯了:立場錯了,觀點錯了,於是本來正確而且很有創新意義的改革嘗試,就這樣被扼殺了、消失了。

這是第一篇文章,也是唐世傑在試探中央和一些政治利益集團的反應如何,這也是唐老提出的意見。

這篇文章,談不上好與壞,唐世傑寫的還是比較中規中矩,而且大部分都是按照常鬆同志當年所提的一些意見,整理出來的。

但是不少人的神經卻被刺激的不行,而且中顧委甚至提出,唐世傑有左傾的嫌疑,希望中央一定要將同志們的這種思想遏制住。

最l)新章h節上513z2,i52w

第610章 端倪第298章:辦公會上的爭議第228章:‘我反對’第558章 各方行動第615章 縣委告狀第187章:休息第454章第131章:暴起第八十九章:投資意向第242章:鎖定行蹤第446章第429章第九十四章:初探第536章 通報案情第302章:回報工作第267章:雙規吳大海173章:報告第384章第二十五章:初見何副鄉長第462章第200章:信任?第159章:節前安排第592章 妥協第693章 接觸第577章 變故第179章:遇事第314章:語出驚人第762章 瞭解情況第三十九章:處理意見第286章:借用外力第556章 省廳的考察組第七十章:鬱悶不已第385章第766章 能屈能伸的石軍山第319章:站隊第186章:兄弟小聚第136章:據理力爭第172章:進京任職第404章第510章第194章:籌備第152章:命令第388章第263章:鬱悶的副總隊長第311章:苦逼蕭順平第265章:證據到手第526章 血債血償第440章第467章第857章 心血來潮第541章 一反常態第346章第409章第687章 安排第602章 踢到了鐵板第386章第578章 還擊準備第466章第六十七章:針鋒相對第784章 連環計第737章港島保衛戰3第172章:進京任職第755章 省委書記的自責第582章 悔之晚矣第526章 血債血償第714章 勝利歸來第473章第594章 回京過年第568章 始末(二)第479章第304章:抵達林川第693章 接觸第403章第275章:今後的規劃第388章第546章 向中紀委彙報第606章 服軟第267章:雙規吳大海第194章:籌備第568章 始末(二)第146章:達成一致第189章:接觸變說教第848章 心生不滿第258章:被跟蹤第六十六章:彙報工作第204章:辨別真僞第129章:開導第820章 變化第846章 奮不顧身第395章第674章 鬱悶的車建寧第816章 按兵不動第136章:據理力爭第723章 壓力巨大第835章 歪打正着第628章 意料之外第821章 第835章第696章 憤怒的工友第561章 解局
第610章 端倪第298章:辦公會上的爭議第228章:‘我反對’第558章 各方行動第615章 縣委告狀第187章:休息第454章第131章:暴起第八十九章:投資意向第242章:鎖定行蹤第446章第429章第九十四章:初探第536章 通報案情第302章:回報工作第267章:雙規吳大海173章:報告第384章第二十五章:初見何副鄉長第462章第200章:信任?第159章:節前安排第592章 妥協第693章 接觸第577章 變故第179章:遇事第314章:語出驚人第762章 瞭解情況第三十九章:處理意見第286章:借用外力第556章 省廳的考察組第七十章:鬱悶不已第385章第766章 能屈能伸的石軍山第319章:站隊第186章:兄弟小聚第136章:據理力爭第172章:進京任職第404章第510章第194章:籌備第152章:命令第388章第263章:鬱悶的副總隊長第311章:苦逼蕭順平第265章:證據到手第526章 血債血償第440章第467章第857章 心血來潮第541章 一反常態第346章第409章第687章 安排第602章 踢到了鐵板第386章第578章 還擊準備第466章第六十七章:針鋒相對第784章 連環計第737章港島保衛戰3第172章:進京任職第755章 省委書記的自責第582章 悔之晚矣第526章 血債血償第714章 勝利歸來第473章第594章 回京過年第568章 始末(二)第479章第304章:抵達林川第693章 接觸第403章第275章:今後的規劃第388章第546章 向中紀委彙報第606章 服軟第267章:雙規吳大海第194章:籌備第568章 始末(二)第146章:達成一致第189章:接觸變說教第848章 心生不滿第258章:被跟蹤第六十六章:彙報工作第204章:辨別真僞第129章:開導第820章 變化第846章 奮不顧身第395章第674章 鬱悶的車建寧第816章 按兵不動第136章:據理力爭第723章 壓力巨大第835章 歪打正着第628章 意料之外第821章 第835章第696章 憤怒的工友第561章 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