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一步驚心動魄的妙棋

倒不是說宋朝度和陳風不如夏想高瞻遠矚,不如夏想目光長遠,而是兩人當局者迷,還有一點就是,夏想和總理、老古接觸,再和吳老爺子、古秋實會談之後,就讓心中的脈絡越來越清晰了。

或者說,他基本上摸到了總書記的思路。

再有總理隱隱透露出的一絲風聲,說是讓曹永國去東北之地,一個燕省省委書記之位,再加一個政治局委員的空缺,成功地盤活了國內政局之上的一個棋局,讓無數人聞風而動。

整個佈局已經呼之欲出。

不管是總書記的授意,還是總書記和總理已經私下達成了共識,綜合一系列的事件,所有正常或異常的事態都經夏想分析之後,政治局委員的空缺人選,就幾乎可以肯定是誰了。

不管是誰放出的風聲,宋朝度和陳風此來京城,是白忙一場了。

從傳統意義上講,宋朝度算是總理一系的人,而陳風是總書記的人馬,不同陣營的人同時被傳言提名,證明了政治鬥爭的複雜性和多變性。

夏想面對宋朝度和陳風的震驚,在他以前需要高山仰止的兩位老領導面前,第一次感覺自己真的成熟了,至少在政治局委員的人選分析上,他走在了宋朝度和陳風的前面。

“陳書記、宋書記,我只是根據我的推測得出的結論,萬一不對,你們可不要批評我。”夏想不是耍賴,也不是留後路,而是要緩和氣氛。

果然,陳風和宋朝度對視一眼,都笑了,意識到剛纔過於緊張了。也是,就算他們高居省委書記之位,但在事關切身利益的重大抉擇面前,也難免關心則亂。

政治局委員……巨大的權力誘惑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誰不想伸手去搶?

夏想見氣氛大爲緩和,也就以輕鬆的口氣,淡定而從容地吐出了一個名字:“古秋實!”

話音剛落,宋朝度和陳風雙雙臉色一變。

是呀,不是古秋實又是何人?雖然古秋實論資歷、論年齡、論在省部級崗位上的時間,都不如宋朝度和陳風,但問題是,他是隔代接班人,是總書記最器重的團系干將,有如此大好的遞補進政治局的機遇,總書記不力挺古秋實,難道會拱手讓人?

夏想真是一語中的,頓時讓宋朝度和陳風的夢想爲之破滅。

陳風心有不甘:“也未必總書記一言裁決,夏想,你肯定古秋實就能通過總理的認可和委員長的點頭?”

九巨頭中,總書記自然發言權最大,按照排名,第二則是委員長,第三是總理,其他巨頭的態度暫且不論,至少要前三號人都點頭了,才能進入下一輪。

總書記自不用說,肯定是力挺古秋實,委員長的態度夏想不敢猜度,但總理必定會支持古秋實,因爲總理另有謀算。

三大勢力之中,團系和平民兩大勢力同意了,事情就成了一半。雖然還沒有和吳才洋見面,不清楚家族勢力的立場,但昨天吳老爺子和古秋實相談甚歡,就讓夏明更堅定了他的想法。

其實從初來京城的一刻,夏想就已經有了大概眉目,但總理和曹永國的意外出現,打亂了他的思路,等到了吳家,見到古秋實之時,他將思路重新理順之後,又回到了最初的設想。

不是說夏想比宋朝度和陳風都聰明一步,而是他比兩人接觸了更多的勢力。

因爲誰也沒有如夏想一樣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他始終是幾方力量的交匯點。

夏想完全可以理解陳風的失落和不甘,但現實就是現實,不容逃避,必須正視,他也想是陳風和宋朝度二人之一,問題是,以眼下的形勢判斷,二人已經出局了。

夏想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陳風,宋朝度已經從震驚之中恢復過來,他淡然地笑了,臉上的平和讓夏想暗暗佩服。

“陳書記,剛纔我想了一下,認同夏想的推斷。和古秋實相比,我們的光環還是少了一些。”又搖了搖頭,宋朝度地讚賞地看了夏想一眼,“夏想不簡單,能搶在我和陳書記前面推論出結果,你比以前成熟多了,也讓我可以真正放心了。”

宋朝度拿得起放得下的胸懷,還是比陳風更開闊一些。不過夏想也並沒有因此而輕視陳風,能進政治局是每個省委書記的最高願望,官場中人,每一步都要付出無比的艱辛,都難免在面臨重大轉折面前,患得患失。

陳風也緩和了下來,他也不是看不開之人,多年的官場經歷也讓他明白,能抓住的機會固然好,但有些機會即使擺在你的面前,也可能不屬於你,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惑之處:“怎麼會?總理怎麼會同意古秋實?總理更應該讓朝度進政治局才符合利益。”

宋朝度的目光落在夏想沉靜的臉龐之上,心中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在一個政治局委員的遞補鬧得天下震動之際,在一個燕省省委書記驚動各方雲動之時,夏想,不過是一個省紀委書記,還遠離了政治中心的京城,一回京城,就能撥雲見日,透過現象看出本質,一語中的點破了迷局,確實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就連他,直到和夏想見面以前,他一心認爲空缺有可能在他和陳風之中,二選一。

現在終於如夢方醒,不能說他們被人故布迷陣給迷惑了,也是他們心情過於迫切,而缺少冷靜的分析和麪對。

還有一個原因,夏想畢竟也是各方勢力的交匯點,更能瞭解關鍵人物的傾向,所以夏想的結論不能說就是最終結果,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宋朝度十分欣慰,夏想終有一日會以更成熟更奮進的姿態,昂首邁進省部級的行列。

但對陳風的問題,宋朝度也是想知道答案,儘管他也認爲陳風的問題有點對總理不夠尊重,不過實話實說,他心中對總理何嘗沒有一點怨言?

只不過埋藏得夠深罷了。

“總理想讓葉天南擔任燕省省長。”夏想不會對陳風和宋朝度隱瞞關鍵的環節,說出了實情,“據我推測,總理的思路是,讓吳家支持葉天南擔任燕省省長,總理支持高晉周扶正。總書記的思路是,古秋實遞補進政治局,同時進京,古秋實走後的黑遼省委書記職務,由總理提名的曹永國接任。同時西省空缺出的省長位置,說不定是委員長或是別人的提名了。”

如果說剛纔陳風對夏想提出古秋實的遞補還半信半疑的話,那麼等夏想說出上述一番話,他頓時倒吸一口涼氣,內心的震動無以復加。

夏想的結論不但符合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局面,也遠比他對局勢的把握深入,更比他看得長遠,第一次,陳風看向夏想的目光不再是以長輩和領導的身份,而是平視和敬佩。

不錯,還有一絲難言的敬佩。

如果夏想的結論正確的話,那麼此次人事變動之中最大的贏家是總書記,因爲拿下了一名政治局委員的名額,意義重大,甚至……甚至有可能兩年後關遠曲上任之時,就是古秋實坐實政治局常委之日!

而總理也收穫頗豐,一個燕省省長的寶座,一個黑遼省委書記的寶座——雖說曹永國未必是總理的堅定力量,但也正因爲曹永國的身份特殊,既是總理的一系,又是夏想的岳父,他的提名纔好獲得總書記的認可和家族勢力的點頭。

而委員長或另外一人,也能借機撥動西省的局勢,至少也是一個省長的寶座。

不得不說,借一個政治局委員的遞補,盤活了數個省份的人事,果然是一步驚心動魄的妙棋。

但問題是,夏想連正部級都不是,怎麼就能看得如此準確如此長遠?

陳風想通之後,心中一片黯然,他就知道,他的政治局委員之夢,完全破滅了。但又轉念一想,也好,從夏想的嘴中提前得知結果,總比再費盡心機最後一無所獲強。

“也就是說,現在沒我們什麼事兒了?”陳風一攤手,恢復了他慣常的姿態,笑得很淡然,“明天打包回家,安心了。”

“別急,陳書記,夏想還有事情要我們幫忙。”還是宋朝度瞭解夏想,他見夏想將事情交待得十分詳細之後,而且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想起了夏想在湘省的局面,就立刻意識到了什麼。

陳風一愣,隨即也想到了一點,呵呵一笑:“夏想,你想好了?”

夏想很堅定地點頭:“想好了,不後退不後悔。就是隻有一點,不知道兩位老領導是不是肯幫我?”

陳風看向了宋朝度:“我倒沒什麼,和你認識這麼多年了,我的脾氣你也知道,就是不知道宋書記是不是有什麼顧慮?”

宋朝度難得地哈哈大笑:“陳風,你將我的軍可是將錯了,也不用激我的將,夏想是我看着成長起來的,我幫他,就和幫我沒有兩樣。”

陳風也點頭大笑:“幫夏想也和幫我自己一樣。”

夏想就很鄭重地敬了兩人一杯:“感謝兩位老領導的信任!”

三人碰杯,都一飲而盡。

宋朝度就問:“夏想,你想好辦法了?”

陳風也問:“決定了?”

“決定了,辦法也想好了,就等我在湘省敲鑼的時候,兩位老領導配合一下,打打鼓就行。”夏想嘿嘿一笑,笑容雖然陽光,但也透露了一絲淡淡的陰謀味道。

第372章 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第1256章 大雨傾盆,牛鬼蛇神第1183章 愈發複雜,無以復加第132章 拒絕連若菡的誘惑第1184章 突如其來,如此之快第428章 葉石生的決定第692章 曹永國的下一步第1008章 矛盾激化第356章 京城打架事件第1029章 枕戈待旦第1497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422章 另一條可行之路第909章 麻煩,挑戰第593章 水深火熱第506章 心中如畫江山第1276章 南下燕省無故人第1346章 底線第1567章 十年之後的聯手第508章 聚會和重逢第1841章 奉陪第518章 辭舊迎新第551章 路見不平第166章 在壩縣最後的冬天第929章 第一局:先敗第17章 可以插上一手的好處第144章 扼殺南方一建計劃第945章 風雪,風暴第1342章 天大的餡餅第372章 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第1940章 三連發第1347章 到底要怎樣收場第826章 收場,大做文章第65章 實地考察第287章 離別第1199章 江山美人,皆在我心第714章 穩步前進第903章 妥協,條件第1237章 醞釀之中的下一局第2052章 自下而上的動手第989章 四方雲集第1105章 發展隊伍,徐徐圖之第436章 夏想的幸福第1352章 意想不到的轉折第2160章 熱潮第1938章 除草也是爲國爲民第848章 反撲,政治豪賭第623章 支點第723章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第533章 一波未平第1999章 即將啓程第637章 提醒第1472章 有阻力纔是官場常態第911章 小事,大局第236章 和梅書記同行第891章 臨門一腳第1182章 逆流順流,暗中交手第1099章 近景遠景,意外再生第2052章 自下而上的動手第465章 風聲和影響第1869章 波動第831章 棋局,波瀾再起第669章 推心置腹第354章 給省級領導上課第1757章 意外的突破口第1827章 謀劃第1873章 各出一招第272章 京城第一家族第1892章 放虎歸山或馬放南山第464章 急轉直下第1626章 嚴重的判斷失誤第841章 談判,再生事端第1658章 意外之局第188章 誰放長線誰是大魚?第957章 波瀾起伏第1988章 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第1689章 非要大動干戈不成第1247章 人心浮動,妙計可用第236章 和梅書記同行第912章 條件,利益第1871章 兩面手法第610章 既驚且憂第1533章 等待已久的轉折點第1672章 繼續風起第834章 落定,暗流涌動第1043章 政治影響力第845章 變天,一夜之間第1878章 設防之局第456章 再戰第1060章 既可當槍,又可打靶第675章 面對面第1336章 真正的硬仗還沒有到來第309章 各色人等,紛紛亮相第1654章 凡事盡力爲之第1409章 最後的奮力一躍第1720章 正中下懷第363章 最後的反撲第1991章 夏想的長遠第1507章 失控第1086章 意想不到的轉機第1047章 宋朝度的怒火
第372章 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第1256章 大雨傾盆,牛鬼蛇神第1183章 愈發複雜,無以復加第132章 拒絕連若菡的誘惑第1184章 突如其來,如此之快第428章 葉石生的決定第692章 曹永國的下一步第1008章 矛盾激化第356章 京城打架事件第1029章 枕戈待旦第1497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422章 另一條可行之路第909章 麻煩,挑戰第593章 水深火熱第506章 心中如畫江山第1276章 南下燕省無故人第1346章 底線第1567章 十年之後的聯手第508章 聚會和重逢第1841章 奉陪第518章 辭舊迎新第551章 路見不平第166章 在壩縣最後的冬天第929章 第一局:先敗第17章 可以插上一手的好處第144章 扼殺南方一建計劃第945章 風雪,風暴第1342章 天大的餡餅第372章 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第1940章 三連發第1347章 到底要怎樣收場第826章 收場,大做文章第65章 實地考察第287章 離別第1199章 江山美人,皆在我心第714章 穩步前進第903章 妥協,條件第1237章 醞釀之中的下一局第2052章 自下而上的動手第989章 四方雲集第1105章 發展隊伍,徐徐圖之第436章 夏想的幸福第1352章 意想不到的轉折第2160章 熱潮第1938章 除草也是爲國爲民第848章 反撲,政治豪賭第623章 支點第723章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第533章 一波未平第1999章 即將啓程第637章 提醒第1472章 有阻力纔是官場常態第911章 小事,大局第236章 和梅書記同行第891章 臨門一腳第1182章 逆流順流,暗中交手第1099章 近景遠景,意外再生第2052章 自下而上的動手第465章 風聲和影響第1869章 波動第831章 棋局,波瀾再起第669章 推心置腹第354章 給省級領導上課第1757章 意外的突破口第1827章 謀劃第1873章 各出一招第272章 京城第一家族第1892章 放虎歸山或馬放南山第464章 急轉直下第1626章 嚴重的判斷失誤第841章 談判,再生事端第1658章 意外之局第188章 誰放長線誰是大魚?第957章 波瀾起伏第1988章 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第1689章 非要大動干戈不成第1247章 人心浮動,妙計可用第236章 和梅書記同行第912章 條件,利益第1871章 兩面手法第610章 既驚且憂第1533章 等待已久的轉折點第1672章 繼續風起第834章 落定,暗流涌動第1043章 政治影響力第845章 變天,一夜之間第1878章 設防之局第456章 再戰第1060章 既可當槍,又可打靶第675章 面對面第1336章 真正的硬仗還沒有到來第309章 各色人等,紛紛亮相第1654章 凡事盡力爲之第1409章 最後的奮力一躍第1720章 正中下懷第363章 最後的反撲第1991章 夏想的長遠第1507章 失控第1086章 意想不到的轉機第1047章 宋朝度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