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6章 重任

邱仁禮一下沒有跟上夏想的思路,愣了一愣,又想通了其中的環節,哈哈笑了:“真有你的,要是葉天南真的擔任了那個職務,還真有好戲看了。”

“沒好戲看,怎會有他的位子坐?”夏想見時候不早了,說笑間,起身告辭,“還要去梅家看望一下梅老爺子,就先走了。晚上和吳部長見面的時候,我會和他好好談談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邱仁禮含蓄地說道:“要說現在國內哪一個副部級幹部能決定副部級幹部的任命,不是謝信才,而是夏想。”

夏想見邱仁禮果然眼光犀利,就說:“邱書記,謝部長要是去齊省幫你,你可不要不歡迎。”

謝信才雖是中組部副部長,見官大一級,但以他現在在中組部的排名,既不是常務副部長,也不是十分靠前,雖然是吳才洋的嫡系,想要外放直接擔任省長也是很難,不如曲線迂迴,先擔任常務副省長,緩衝一下,再扶正,操作起來難度也會小一些。

齊省也算大省,擔任齊省常務副省長,也不算委屈了謝信才。

謝信纔是吳才洋的人,算是廣義上的家族勢力,李榮升爲團系,所以如果有一個家族勢力的常務副省長,對邱仁禮來說是好事,有利於加強他對政府班子的影響力。

到了梅家,出來迎接的人是梅昇平。

梅昇平已經得知了付老爺子的事情,微微感慨:“再晚上一年,也不會讓付家這麼被動了。付老爺子一走,換屆後,付伯舉又下了,付先鋒再上不去,付家多少年的經營,就有可能很難振作了。”

一邊迎夏想入內,梅昇平一邊又說:“聽說付老爺子臨終託付,你答應了?應該多爲自己留個後路,不能把話說得太死。”

夏想笑問:“怎麼,梅省長還想瓜分了付家?”

梅昇平笑道:“我是哪種人?要我說,至少吳家、梅家和邱家,短時間內都不會打付家的主意,否則會讓外人看輕了家族勢力。但除了我們之外,總有外人會落井下石,要拆分付家的勢力範圍。到時候你就可以挺身而出,以保護付家的名義來討價還價了……”

夏想搖頭:“付老爺子信任我,我就不能讓他失望。既然我答應了他,就會一諾千金。今後,誰敢打付家的主意,就先要過了我這一關!”

夏想的神態堅定,毫不矯揉造作,就讓梅昇平暗暗驚歎。

“如果梅家也託付與你,你是不是一樣挑起大梁?”梅昇平試探夏想。

“梅省長,不要拿我取笑了,說說陳書記的近況。”夏想顧左右而言他。

梅昇平意味深長地笑了:“說來四大家族表面上團結一心,其實在許多事情上也是各自爲政,只不過因爲有四位老爺子在,外人想要挑撥離間四家之間的團結,也不容易。付老爺子一死,就等於開了一個口子。不是我杞人憂天,等有朝一日幾位老爺子都不在的時候,如果四家沒有一個共同維繫的核心人物,早晚會自相殘殺,最終分崩離析,不再成爲國內的一極。”

梅昇平還真不是杞人憂天,他的分析入木三分,和夏想對四大家族的走向的推測,不謀而合。

對於四家目前求同存異的步伐一致,夏想也清楚背後的隱患,幾個老爺子有共同的政治訴求,目光長遠,不計較一時的得失,所以四家可以對外發出同一個聲音。四位老爺子過世之後,繼任者未必會有放眼天下的胸懷和審時度勢的智慧,就容易被一時的眼前利益迷了方向。

再如果出現一名強勢的國家領導人,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必定可以瓦解顯赫一時的家族勢力,甚至可以讓家族勢力不再成爲一極。

就如建國之初,有多少開國領導人和將領,都無法團結一心,最後分別被一人打敗。而現在,國內的高層之中,不管是地方還是軍隊,都有不少開國領導人的後人,還是各自經營自己的一方天地,只有小天地,不成大氣候。

夏想沒接梅昇平的話,對於家族勢力未來的走向,以他目前的級別和資歷,還不具備太大的發言權。

進了房間之後,梅老爺子正在客廳背手而立,面向一幅國畫,似乎沉迷其中。夏想的腳步聲一響,他纔回過身來,一指國畫,問道:“夏想,你來看看這幅畫,表達了什麼心境?”

梅老爺子是四位老爺子之中,最儒雅最含蓄的一人,或許是出身詩書世家的緣故,又因爲從小生長在南方,他說話時就如和風細雨,有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雪白牆壁上掛着一幅淡墨素雅的國畫,畫中有一位老人負手而立,站在高山之巔。周圍是羣山、雲海、林海,有一條羊腸小路從山頂通到山腳之下,整個畫面給人一種滄桑、孤獨和無法言說的淒涼。

遺世而獨立的不是政治家,政治家都太入世了,而是世外高人。但世外高人又不會借世俗之畫來表達什麼意境,尤其是人在山峰,卻還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到山腳之下,可見人在高處,心在世間。

再看畫中老者只有一個背影,而且四周蒼茫雲海,天地悠悠,心境應該是徘徊而無奈。

夏想愣神片刻,答道:“老爺子,畫中人既然已經退下,就該放下許多事情,雲海、林海都是人生美景,美景當前,就該坐下品茶賞景,而不是想着隨時轉身下山。”

梅老爺子先是一愣,隨後激動地向前一步,雙手落在夏想的肩膀之上,驚喜交加:“妙,答得妙。夏想,在我見過的年輕人之中,你是最有悟性的一個。沒想到,沒想到你對國畫還大有研究。”

夏想暗叫慚愧,他對國畫並無研究,只是稍有愛好。古代爲官者都是文人,常以詩畫寓意,夏想多讀史書,自然而然就對詩畫之中蘊含的人生感慨和政治寄託稍有涉獵。

主要也是當他剛進門之時,見到梅老爺子負手而立的姿態和畫中人幾乎相同,再聯想到付老爺子之死對梅老爺子的衝擊,畫中意境即賞畫之人的心境。

梅老爺子又衝梅昇平說道:“我現在算是真的服了老吳,他的眼光看人之準,誰也不及。吳家有夏想之助,可保百年基業。”

“這幅畫,是洪總理送我的。”

洪總理?當年豪情萬丈要趟地雷陣的悲情總理?怪不得畫中的意境有無奈和淒涼之意,當年的洪總理的改革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撲,結果只擔任了一屆總理就黯然下臺,歷史,沒有留給他太多的時間。

梅曉琳端茶出來,低眉順眼,悄然看了夏想一眼,又收回了目光。

梅曉琳坐在下首,夏想在梅老爺子右側,梅昇平居左,坐定之後,梅老爺子端起手中茶杯:“來,同起一杯,敬老付!”

幾人同飲。

“今天,故人辭世,我的心情很沉重,老付先走一步,我和老吳、老邱不用多久也會隨他而去,想想也沒幾年了,是該放手的時候了。”梅老爺子又端起一杯茶,“第二杯茶,從今往後,我放下梅家一切事務,不再過問世事。梅家之事,全權交與昇平和曉琳。”

幾人再飲。

“最後一杯茶,我敬夏想。”梅老爺子親自舉杯敬向夏想,“在此,我爲梅家立下規矩,第一,永不和夏想爲敵。第二,凡有關係到梅家整體走向的大事,昇平和曉琳,務必徵求夏想的意見再做決定。”

夏想爲之一驚!

如果說付老爺子的臨終託付,算是無奈之舉,是爲付家今後的長遠打算,那麼梅老爺子的退位之舉,則是主動進取,是以退爲進的積極之舉。

只不過太厚重了,夏想怕承擔不起,正要推辭幾句,梅老爺子卻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梅昇平微一遲疑,也是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梅曉琳自不用說,眼中閃過喜色,也是一飲而盡。

夏想沒有辦法了,只好也端起了茶杯:“願爲梅家和四家的共同前景,盡微薄之力。”

在梅家吃過晚飯,夏想晚上要回吳家住,梅曉琳送到門外。

“爺爺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其實他早就多次提過,說是四家如果沒有了四個老人,早晚會四分五裂,最後被人各個擊破。你正好身在其中,雖然和吳家走得最近,但爲人處世一向公正,他就決定讓你將梅家的擔子也挑了……”

“我不管你怎麼想,反正……我一直當你是一家人。”

梅曉琳的話猶在耳邊,夏想驅車來到吳家的時候,吳家燈火通明,遠遠就聽見裡面傳來歡聲笑語。

肯定是有客人在,要不也不會如此熱鬧,夏想帶着些許疑問,進門之後聽到笑聲中間雜着吳老爺子朗朗的笑聲,心中還在猜測,誰會驚動老爺子親自出面接待不說,還能讓老爺子開懷大笑,肯定是一個非同一般的人物。

夏想真猜對了,當他邁進房間的一刻,看到坐在吳老爺子下首的方臉大眼、相貌堂堂的非同一般的人物時,一下愣住了。

怎麼是他?

……侯康去!

第946章 人人自危第1108章 腳下有路,身後有眼第807章 初步,艱難之路第661章 老謀深算第1800章 第一齣第2103章 大事件第1967章 三個意外第55章 熱情過度的縣委辦主任第2133章 埋下種子第853章 交易,必勝之局第2023章 兩件事情第331章 再次和高建遠過招第1567章 十年之後的聯手第1872章 底線第1121章 既是機遇,又是難題第1427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1005章 兩面市長第76章 李丁山的政治智慧第73章 鬧劇之外的收穫第586章 恩威並施第2097章 改革不是請客吃飯第702章 迫在眉睫第1664章 夏書記是什麼意思第279章 是非曲直第1930章 逼退一步第534章 一波又起第1488章 契機第393章 錦盒和壽山石第1162章 一場宴會,衆人皆醉第938章 經濟豪賭第1044章 意外收穫第256章 埋藏高家的墳墓第1354章 內幕,老熟人第662章 初會吳才洋第2057章 工作視察第一局第821章 險棋,微妙一局第2048章 最關鍵的時刻來臨了第130章 不期而遇第966章 授意,試探第1525章 第二張底牌第444章 初識易向師第482章 朱紀元的打算第1252章 不除林廣,不寧秦唐第188章 誰放長線誰是大魚?第1153章 一念之間,事關長遠第610章 既驚且憂第1626章 嚴重的判斷失誤第2178章 一如當年第901章 震驚,意外第558章 審時度勢第1622章 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第1684章 再次破局第1586章 一朵薔薇勝牡丹第1653章 齊省大宴,即將開餐第1039章 第三局,連破三城第841章 談判,再生事端第540章 佈局第二步,翻雲覆雨第572章 突變第36章 小規模衝突第1972章 無比慘痛的代價第1820章 妙手高心第1156章 殺伐果斷,絕不手軟第738章 第二階段:招勢用老第611章 謀局第1759章 悄然發生的變化第1216章 初一十五,投石問路第833章 機遇,即將破局第1425章 苦情戲,悲情戲第2010章 不虛此行第420章 奇貨可居第1239章 既是支點,必有長遠第274章 投資和查案第469章 一場別開生面的政治事件第348章 燕省重大人事變動第1473章 在湘省最後的佈局第1820章 妙手高心第1994章 最後一次風雲際會第726章 洗牌第888章 風向要變第1512章 就此上演第441章 陰錯陽差第858章 變化,潛移默化第686章 利益鏈第701章 拉攏和利用第1987章 背後高招第79章 邁出第一步第894章 有恃無恐第460章 順勢而動第1243章 天災人禍,默契配合第209章 偶遇市委二號人物第1650章 漁翁夏想第1212章 一舉三得,各個擊破第286章 風聲鶴唳第633章 底線第342章 收網第494章 決戰第二局,含沙射影第734章 亂中有序第2129章 雷聲滾滾第755章 迎難而上第1956章 京城雲動,各地風聲
第946章 人人自危第1108章 腳下有路,身後有眼第807章 初步,艱難之路第661章 老謀深算第1800章 第一齣第2103章 大事件第1967章 三個意外第55章 熱情過度的縣委辦主任第2133章 埋下種子第853章 交易,必勝之局第2023章 兩件事情第331章 再次和高建遠過招第1567章 十年之後的聯手第1872章 底線第1121章 既是機遇,又是難題第1427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1005章 兩面市長第76章 李丁山的政治智慧第73章 鬧劇之外的收穫第586章 恩威並施第2097章 改革不是請客吃飯第702章 迫在眉睫第1664章 夏書記是什麼意思第279章 是非曲直第1930章 逼退一步第534章 一波又起第1488章 契機第393章 錦盒和壽山石第1162章 一場宴會,衆人皆醉第938章 經濟豪賭第1044章 意外收穫第256章 埋藏高家的墳墓第1354章 內幕,老熟人第662章 初會吳才洋第2057章 工作視察第一局第821章 險棋,微妙一局第2048章 最關鍵的時刻來臨了第130章 不期而遇第966章 授意,試探第1525章 第二張底牌第444章 初識易向師第482章 朱紀元的打算第1252章 不除林廣,不寧秦唐第188章 誰放長線誰是大魚?第1153章 一念之間,事關長遠第610章 既驚且憂第1626章 嚴重的判斷失誤第2178章 一如當年第901章 震驚,意外第558章 審時度勢第1622章 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第1684章 再次破局第1586章 一朵薔薇勝牡丹第1653章 齊省大宴,即將開餐第1039章 第三局,連破三城第841章 談判,再生事端第540章 佈局第二步,翻雲覆雨第572章 突變第36章 小規模衝突第1972章 無比慘痛的代價第1820章 妙手高心第1156章 殺伐果斷,絕不手軟第738章 第二階段:招勢用老第611章 謀局第1759章 悄然發生的變化第1216章 初一十五,投石問路第833章 機遇,即將破局第1425章 苦情戲,悲情戲第2010章 不虛此行第420章 奇貨可居第1239章 既是支點,必有長遠第274章 投資和查案第469章 一場別開生面的政治事件第348章 燕省重大人事變動第1473章 在湘省最後的佈局第1820章 妙手高心第1994章 最後一次風雲際會第726章 洗牌第888章 風向要變第1512章 就此上演第441章 陰錯陽差第858章 變化,潛移默化第686章 利益鏈第701章 拉攏和利用第1987章 背後高招第79章 邁出第一步第894章 有恃無恐第460章 順勢而動第1243章 天災人禍,默契配合第209章 偶遇市委二號人物第1650章 漁翁夏想第1212章 一舉三得,各個擊破第286章 風聲鶴唳第633章 底線第342章 收網第494章 決戰第二局,含沙射影第734章 亂中有序第2129章 雷聲滾滾第755章 迎難而上第1956章 京城雲動,各地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