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老吊爺(下)

說到這我們點的松枝火把漸漸暗了下來,很快就要燃盡了,趕緊又換了兩支鬆燭點上,這鬆燭是山裡的一種土蠟燭,非常簡易,缺點是燃燒得很快,不如正規蠟燭勁燒,出門走夜路的時候倒也對付着能使,總好過沒有光亮。

我對胖子和燕子說,既然這地方只是黃皮子廟,那也沒什麼希奇的,咱們宜將剩勇追窮寇,到後殿去捉了那“黃仙姑”,然後就趁天黑前趕回林場。

“黃仙姑”被胖子用麻瓜塞了嘴,黃蠟了封肛,後腿也給鐵絲扎住了,它現在是既出不了聲,也放不了臭屁,爬也爬不了多快,幾乎只剩下半條小命了,所以我們倒並不擔心它插翅飛了,三人不緊不慢的向石殿深處搜索過去。

黃大仙廟的石殿縱深有限,後山牆依着山壁而建,嚴絲合縫,整座石殿只有我們進來的石門是唯一門戶,並沒有後門,石樑石磚的頂壁有幾處破損,呼呼呼地往下灌着冷風,上面可能是山坡樹洞或者地窟窿一類的地方,但那縫隙都不到一掌寬,“黃仙姑”也不可能從這鑽出去。

殿中有尊一半傾倒着的泥像,就是黃大仙的神位,那泥人身穿長袍,與常人一般的高矮,形象更加擬人,只是獐頭鼠目,嘴邊留着幾根小鬍子,還是很接近黃鼠狼的嘴臉,黃大仙泥像後邊有個地窨子,下面修了石條臺階通往地下更深處,看來“黃仙姑”一準是從這逃了下去,想尋求它老祖宗的保佑。

我看這地窨子好生奇特,地窨子口原本應該鋪着青磚,現在那些青磚都被撬開扔在了一旁,這顯然是一條密道極其隱蔽的入口,看來這被撬開的地窨子,也許正是那夥掘開地下古廟之人所爲,他們這顯然是有所爲而來,他們究竟想找什麼呢?難道就是當地傳說中黃大仙裝寶貝的那青銅匣子?

我和燕子一前一後舉着鬆燭,胖子拿着傢伙走在中間,三人一步步拾階而下,這石頭臺階又陡又窄,地窨子裡陰寒透骨,我邊走邊把剛纔這個疑問對胖子和燕子簡略說了,胖子說:“老胡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剛纔下來的時候你也不是沒看見,地道口上的土有多厚?那都是雨水從山上衝刷下來的泥石再次埋上的,就算是以前有人進山挖寶,那也應該是幾十上百年前的事了,有什麼好東西也早就被他們取走了,還能留給咱們嗎,現在進去黃瓜菜都涼了,隔三差五地抓幾隻小黃皮子,換幾斤水果糖我就滿意了,你也別不知足了,咱那不是還有隻熊掌和金黃豆嗎?這兩天可真是撿了洋落兒發洋財了,咱們春節回家探親的路費和今後的菸酒錢算是都有着落了。”

我跟胖子和燕子說着話往下走,才發現這地窨子比想象中的深多了,心裡打起鼓來,猜不出這究竟是通到什麼地方,越往下走空氣質量越差,但還算尚能呼吸,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那鬆燭的火苗由藍轉綠,光亮忽強忽弱,映得人臉上罩着一層青光,我沒見過鬼,但我估計要是真有鬼的話,臉色跟我們現在比起來,恐怕也差不了多少。

那鬆燭不僅燻人眼睛,火苗也不大,即使沒風的情況下,有時候也會自己熄滅,我一手舉着鬆燭,另一隻手半攏着火苗,以防被自己的呼吸和行走帶動的氣流使它滅掉,可這土蠟燭畢竟工藝水平低劣,就這麼小心,還是突然滅了。

我手中的鬆燭一滅眼前立時一片漆黑,我停下來想重新點燃它再走,可身後的胖子跟得太緊,樓梯又窄,收不住步了,我被他一拱也站不穩了,走在最後的燕子見我們兩個要從臺階上滾下去,急忙伸手去拽胖子的胳膊,可她哪拽得住胖子,跟我們一起連滾帶撞的跌下樓去。

幸好石階幾乎已經到了盡頭,我們穿得也比較厚實,倒沒受什麼傷,只是燕子手中的鬆燭也滅了,眼前伸手不見五指,我揉着撞得生疼的胳膊肘,想從挎包裡摸支鬆燭點上,看看我們這是掉進什麼地方了。

但剛一坐起身,就覺得戴着皮帽子的頭撞到個東西,臉旁有晃晃悠悠的東西在擺來擺去,更高處有繩子摩擦木頭,不斷髮出“吱紐、吱紐”的乾澀摩擦聲,我心想這是什麼東西吊在這?隨手一摸,從手感上來判斷,象是以前東北的那種厚底踢死牛棉鞋,再一摸裡面硬綁綁地竟然還有人腳,再上邊是穿着棉褲的小腿肚子,褲腿還扎着,我頓時一驚,鞋底剛好和我的頭臉高度平行,什麼人兩腳懸空晃來晃去?那肯定是吊死鬼,黑燈瞎火一片漆黑之中,竟然摸到個上吊的死屍,東北山區管吊死鬼叫做“老吊爺”,所有關於“老吊爺”的傳說都極度恐怖,我雖然從來不信,但事到臨頭,不害怕那纔怪呢,我當時就忍不住“啊”地大叫了一聲。

我這一聲把倒在我身旁的燕子和胖子都嚇了一跳,胖子摔得最狠,尾巴骨墊到了石階楞角上,正疼得直吸涼氣,這時候還躺在地上沒爬起來,聽我嚇得一聲驚呼,不免十分擔心,忙問我:“老胡你怎麼了?你……你瞎叫喚什麼?你倒是趕快給個亮兒啊。”

我剛纔確實被嚇得有些呆了,手中兀自抱着懸空的死人雙腳忘了放開,猛聽胖子一問,不知該怎麼解釋,隨口答道:“我……我……這雙腳……嚇死我了。”

燕子大概被我嚇糊塗了,黑暗中就聽她慌里慌張地說:“啊?你咋死了?你可千萬別死啊,回屯子支書罵我的時候,我還指望着你給我背黑鍋呢,你死了我可咋整啊。”

第三十一章 破卵而出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九章 鬼打牆(4)第八章 江城水寨(2)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3)第六章 鬼葵(1)第四章 倒懸第三十八章 銅殿(下)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十六章 屍油河(1)第十七章 白眼翁(1)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1)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十九章 鬼角(4)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1)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3)第四十五章 摘符第二十六章 歸墟第十章 戚繼光墓(5)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3)第四十三章 顛倒乾坤第四十七章 震驚百里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五章 食人蟻(2)第一章 掛號信(2)第三章 五鶴朝天(1)第七章 咬耳第七章 通緝犯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2)第四十三章 酬金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1)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十章 雙面屍(3)第十九章 冥須溝(6)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四十四章 棺山相宅圖第三十三章 碧水之玄第三章 雲深不知處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二十四章 黑塔第六章 五尺道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九章 鐵馬幫(1)第九章 重逢第三章 盜墓往事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四十八章 隱藏在古畫中的幽靈第二十四章 真實的惡羅海城第四章 吞舟之魚(下)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3)第三十五章 磚窯腐屍第四十四章 石精第四章 林家草堂(3)第十五章 鎮陵譜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五章 食人蟻(1)第十七章 甕城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四十七章 動咒第三十一章 恐懼鬥洞第三十三章 祭品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第二十章 地覺(1)第十三章 黃皮子(9)第四十八章 龍穴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四十二章 緊急出口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4)第四十章 水眼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4)第八章 江城水寨(3)第十六章 怪湯(下)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八章 江城水寨(1)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八章 江城水寨(2)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三十九章 射日第二章 酉水墓(2)引子第四十六章 觀湖景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二十八章 白色隧道第三十二章 讀心術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中)第十八章 畫壁(2)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三十一章 恐懼鬥洞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
第三十一章 破卵而出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九章 鬼打牆(4)第八章 江城水寨(2)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3)第六章 鬼葵(1)第四章 倒懸第三十八章 銅殿(下)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十六章 屍油河(1)第十七章 白眼翁(1)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1)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十九章 鬼角(4)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1)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3)第四十五章 摘符第二十六章 歸墟第十章 戚繼光墓(5)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3)第四十三章 顛倒乾坤第四十七章 震驚百里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五章 食人蟻(2)第一章 掛號信(2)第三章 五鶴朝天(1)第七章 咬耳第七章 通緝犯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2)第四十三章 酬金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1)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十章 雙面屍(3)第十九章 冥須溝(6)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四十四章 棺山相宅圖第三十三章 碧水之玄第三章 雲深不知處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二十四章 黑塔第六章 五尺道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九章 鐵馬幫(1)第九章 重逢第三章 盜墓往事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四十八章 隱藏在古畫中的幽靈第二十四章 真實的惡羅海城第四章 吞舟之魚(下)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3)第三十五章 磚窯腐屍第四十四章 石精第四章 林家草堂(3)第十五章 鎮陵譜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五章 食人蟻(1)第十七章 甕城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四十七章 動咒第三十一章 恐懼鬥洞第三十三章 祭品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第二十章 地覺(1)第十三章 黃皮子(9)第四十八章 龍穴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四十二章 緊急出口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4)第四十章 水眼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4)第八章 江城水寨(3)第十六章 怪湯(下)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八章 江城水寨(1)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八章 江城水寨(2)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三十九章 射日第二章 酉水墓(2)引子第四十六章 觀湖景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二十八章 白色隧道第三十二章 讀心術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中)第十八章 畫壁(2)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三十一章 恐懼鬥洞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