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下)

我遠遠見到海上有云霞籠罩,船到近處卻什麼都看不見了,估計正是海底兩山環合,使得海氣涳濛變幻,這是由於天上雲厚,否則被日光一照,這裡就會出現海市蜃樓,再看兩件司天秘器所指,這裡差不多就是南龍餘脈中陰火潛燃的區域了。

天下龍脈南、北、中,發自崑崙的北龍、中龍雖然穩健凝止,有萬世不拔之象,卻獨屬南龍之勢最大,不過南龍行蹤飄忽,王氣不足,龍脈有首無尾,自峨眉山而起,並江東進由浙江海鹽諸山入海,從朝鮮與日本之間的海峽穿過蜿蜒而去,不知其結局如何,可謂是神龍能現其首,而不現其尾,若非至賢至聖者,絕不宜在南龍中營建壽穴,南海盡頭的珊瑚螺旋,屬南龍支脈,形勢之奇,天下罕有。

不過這只是初步判斷,還需要進一步確認,然後再使用“潛水鐘”入水偵察。我讓明叔停船,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白米和油,紛紛倒入海中,只見白米不沉,油浮不起,正是海底墟域之象。如果海水下有陰火龍燈,應該就在此處,又測了一下海水深淺,船行處不足七十米,當即沉下掛了浮標的鉛錘定位。

接下來,衆人立刻在甲板上開了個碰頭會,討論了一下行動方案,這片海域幾乎就是珊瑚螺旋的核心了,到目靠爲止還算一切順利,但這裡的狀況一切不明,能不能找到沉船還是未知數,從現在開始不得不加上十二分的小心,做到步步爲營。爲了避免在這是非之地停留太久,乾脆趁着現在風浪不大,立刻展開行動。先下水進行偵察,尋找沉船和南珠的位置,掌握了海底地形之後,再因地制宜,部署任務。

船上的“潛水鐘”只有兩口,各能容納一人,最後便決定由我和船老大阮黑二人下水偵察。由於阮黑做過蛋民,親自下水採過蛋,對此道頗爲熟悉,故此讓他下水作爲我的搭擋。安排已畢,胖子帶領古猜等人忙碌着準備“潛水鐘”,檢查裝備是否可靠。

下水前,Shirley楊囑咐我道:“咱們雖是進了珊瑚螺旋,但事情進行得太過順利,反倒是讓我不能放心,聽陳教授說,位於珊瑚螺旋中的海眼是天地間的歸墟,天下所有江河湖海之水,最終都要歸入海眼中的虛無,水流永無休止,歸墟卻始終不滿。這件事在各種古書文獻中反覆出現,就連跑船之人也大多知道有這麼一個海眼,可你看四周一望千里,海面上又哪有什麼巨大的海眼旋渦,當然歸墟畢竟之是傳說,但願是我多慮了,不過你下水之後,仍然要多加小心,不要莽撞行事。”

我點頭答應,反正“潛水鐘”堅固無比,若在海底有什麼不測發生,至少也能保證偵察人員全身而退。在強烈的好奇心趨勢下,我急於潛水觀看海底情形,跟Shirley楊交代了幾句,便匆匆鑽進了胖子等人準備好的“潛水鐘”裡。

銅造的“潛水鐘”完全密封,下潛深度爲水下五十五米,四周設有觀察窗,並裝備了水下專用的強光照明設備“波塞冬之炫”,裡面配備有被稱爲潛水電話的通話管,可與甲板上的指揮員進行聯絡。雖然有換氣管連接船上的氣汞,但我們還是在銅船內攜帶了氧氣瓶以防不測。

我在艙內準備好後,對甲板上的人們打了個手勢,“潛水鐘”便開始慢慢下沉,在海面上還不覺得怎麼樣,但身處銅鐘之內沉進海底之後,立刻有種難以抑制的強烈壓抑感,一股被與世隔絕的恐懼從心底裡生出。我儘量把注意力集中在觀察窗外,試圖分散這種難以驅除的不安與焦慮。

雖然下潛深度僅爲五十餘米,但這過程卻顯得格外漫長,我一邊看着視窗外的海水,一邊暗中數着銅船內排氣閥中帶有間隔的排出氣體之聲,當數到第十五個數的時候,潛水鐘終於被放到了盡頭。在多雲的白晝環境中,海底能見度屬於中下程度,但二十米以下就越來越黑,海水中的雜質顆粒增加,能見度直線下降。銅艙內外都有照明設備,我先找到船老大阮黑所在的那口潛水鐘,對他豎起大拇指,表示我這裡一切正常,阮黑也做出了同樣的迴應。

隨後我們利用“波塞冬之炫”照明,開始對水下地形進行偵察,再通過潛水電話把所見情況反饋回去。這片被傳說有幽靈出沒的神秘水域,慢慢在燈光下露出了真實的面目。海底數十米深的地方,全是密集的海底森林,周圍山脈環繞下,起伏的地形之間有一道深澗般的海溝,裡面的海水不時冒出一股又一股的怪異旋渦,用探照燈照過去也看不見底,其深處似乎有黑物探首探尾,但看不清究竟是什麼東西,海中魚羣皆不敢近前。

在深澗邊緣的珊瑚叢中,有許多鐵樹,其中一株幾十米高的水下鐵樹極爲異常,通體都是半透明狀,如同玳瑁。玳瑁也叫毒瑁,背有主甲一十三片,重疊如覆蓋瓦片,淡黃而微黑,有黑斑,它的外甲經過加工可以熟軟,製造各種名貴的裝飾品。那海底的大樹,顏色和形狀都非常象是疊瓦狀的玳瑁,樹上附滿了老螺巨蚌,最小的也大如磨盤,蚌殼微微開合之際似有月光閃動,引得海中水族爭相圍繞在側。

我吞了吞口水,心想海底果然有蛋,看來此行不虛,但在這附近,卻沒見有那艘瑪麗仙奴號沉船的殘骸。別說這艘沉船沒有,整個海底能見到的地方,連其它沉船的影子也不見。我猜測那傳說中的沉船墓場如果真正存在,唯一的可能就在珊瑚森林中的深淵裡面,如果瑪麗仙奴號沉入其中,一旦超過兩百米深度,憑我們的能力就沒辦法打撈了。

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4)第一章 掛號信(3)第十五章 入寨(2)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下)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三章 夜擒(下)第五章 打神金鞭(3)第三十章 精變第十七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第四章 天下第一店(1)第十九章 鬼角(6)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十九章 猛狗(3)第十四章 失蹤第十三章 吊死鬼(1)第二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第十六章 在蟾之口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七十章 起源第三章 雲深不知處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三十八章 銅殿(上)第四十五章 奪魂第十一章 黑風口野人溝第十八章 畫壁(6)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上)第十三章 黃皮子(8)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三章 屈肢葬(4)第九章 B計劃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4)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七章 穿過高山 越過河流第十章 雙面屍(2)第一章 秦人金龍(3)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3)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二十章 地覺(6)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4)第六章 魚骨廟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三章 屈肢葬(4)第五章 三虎同行(2)第十九章 鬼角(5)第三章 傳說第二十一章 金風寨第十九章 引魂雞(下)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1)引子第十九章 猛狗(5)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第七章 通緝犯第十二章 墳冢(3)第四章 紅白石道(4)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二十一章 逆襲(1)第十八章 神臂牀子弩第四十九章 感染擴大第六章 刀鋒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3)第二章 彩雲客棧第十五章 驚翅第三十六章 死水不藏龍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七章 起死回生(2)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四章 天下第一店(2)第十章 探瓶山第十一章 三清觀(6)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1)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十二章 墳冢(2)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三十四章 妖術第五十章 櫺星門第六章 魚骨廟第十一章 月牙缺口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八章 深海龍頭(3)第十七章 潮汐(上)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七章 荒山老屍(2)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1)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1)第四章 洗塵寺(2)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3)第九章 內藏眢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一章 地仙村古墓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1)
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4)第一章 掛號信(3)第十五章 入寨(2)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下)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三章 夜擒(下)第五章 打神金鞭(3)第三十章 精變第十七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第四章 天下第一店(1)第十九章 鬼角(6)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十九章 猛狗(3)第十四章 失蹤第十三章 吊死鬼(1)第二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第十六章 在蟾之口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七十章 起源第三章 雲深不知處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三十八章 銅殿(上)第四十五章 奪魂第十一章 黑風口野人溝第十八章 畫壁(6)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上)第十三章 黃皮子(8)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三章 屈肢葬(4)第九章 B計劃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4)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七章 穿過高山 越過河流第十章 雙面屍(2)第一章 秦人金龍(3)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3)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二十章 地覺(6)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4)第六章 魚骨廟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三章 屈肢葬(4)第五章 三虎同行(2)第十九章 鬼角(5)第三章 傳說第二十一章 金風寨第十九章 引魂雞(下)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1)引子第十九章 猛狗(5)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第七章 通緝犯第十二章 墳冢(3)第四章 紅白石道(4)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二十一章 逆襲(1)第十八章 神臂牀子弩第四十九章 感染擴大第六章 刀鋒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3)第二章 彩雲客棧第十五章 驚翅第三十六章 死水不藏龍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七章 起死回生(2)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四章 天下第一店(2)第十章 探瓶山第十一章 三清觀(6)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1)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十二章 墳冢(2)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三十四章 妖術第五十章 櫺星門第六章 魚骨廟第十一章 月牙缺口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八章 深海龍頭(3)第十七章 潮汐(上)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七章 荒山老屍(2)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1)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1)第四章 洗塵寺(2)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3)第九章 內藏眢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一章 地仙村古墓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