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那只是樑茵的懷疑。
因爲她覺得謝涵有朱泓在,想上達天聽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而且這件事的處置風格也有些像朱泓的手段,快、狠、準,不給對方留餘地。
不過樑茵也只是懷疑而已,她並沒有找謝涵求證。
非但如此,她還叮囑了家裡人等一律不許把鄭氏被逐的真正緣由說出去,爲的就是不想給謝涵惹麻煩。
可這會徐王妃找上門了,樑茵想攔也攔不住了,只得笑道:“我們涵姐兒可能在她自己房裡做針線活,我陪王妃過去看看她吧。”
“也好。”徐氏抿嘴一笑,她正好也有事情想問問樑茵呢。
不過徐氏跟樑茵打過幾次交道,多少了解些她的性格,知道她並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便又轉向了紀氏,“不如宣撫使夫人也一同過去吧。”
“好嘞,正想着有日子沒陪王妃說說話了。”紀氏忙不迭地答應了。
於是,樑茵和紀氏陪着徐氏從後門出去,沿着兩邊的抄手遊廊進了二院,謝涵本來正和司琴、奶孃兩個商量着司琪、司書兩人的嫁妝,聽見外面的動靜,謝涵迎了出來。
“有勞王妃又親跑一趟,謝涵給王妃道乏了。”
“這孩子,都要成一家人了,還這麼客氣。”徐氏上前扶起了謝涵,並攜了她的手一同進屋上了炕。
奶孃和司琴兩個忙退了下去,喚了司畫和司寶進來伺候。
“纔剛你祖母還說你一個人在家沒意思,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本妃想着可不是如此,自從澘兒出閣後,瀅兒這孩子也成天嚷着沒意思,成天就盼着你進門,說你能和她玩到一塊去。”徐氏一邊撫摸着謝涵的手一邊掃了一眼屋子裡的擺設,說道。
這話倒是令謝涵有幾分不解了。
以她的理解,成親後朱泓還得在京城做人質,那麼她肯定是要在京城陪朱泓的,怎麼可能會留在幽州?
不說別人,沈嵐和朱浵成親後不也跟着朱浵留在京城了?
莫非說徐氏打算把她一個人留在府城?
正疑惑時,只見紀氏陪笑道:“我們涵姐兒可真是有一個福氣的人,還沒進門呢,就有這麼多人惦記着,尤其是王妃,每次見到我們姐兒都喜歡得不行,看你們這親熱的樣子,不知情的還以爲你們是一對母女呢。”
“可不是母女,最早本妃是打算認養謝姑娘的,可惜謝姑娘沒答應,沒想到倒成全了我們泓兒,要不然我們泓兒上哪找這麼一個賢內助去?”
“這說明啊,我們涵姐兒就該是和王妃成一家人的。”樑茵也湊趣了一句。
“是啊,兜兜轉轉的沒想到我們都成了親戚。對了,說到親戚,本妃倒是想起一件事來,涵姐兒,這些日子你可去看過知府夫人?”
“胡夫人?”謝涵擡頭來看着徐氏,“年前去送過一次節禮,正月裡請吃年酒時見過一次,後來便沒再見過,怎麼啦?”
“沒什麼,這事你表姨娘應該清楚吧,本妃也只是聽說胡知府好像牽扯進了一樁什麼案子,可能麻煩還不小。”
謝涵聽了這話看向樑茵,樑茵忙擺手,“回王妃的話,這事我可真不清楚,公務上的事情外子很少和我提及,我也只是聽聞他那天親自帶人去查封了好幾家錢莊和當鋪,覺得蹊蹺特地問了他幾句,他說他就是奉命行事,其他的一律不管,也不讓我打聽。”
“王妃問的是放印子錢一事吧?我倒是聽了幾句傳言,也不知真假,聽說好些官員牽扯進來了,嘖嘖,還不知會如何處置呢。唉,好容易捱到戰事結束了,想着過兩年太平好日子,哪知又出了這樣的事情?”紀氏拍手道。
“王妃的意思是胡知府也牽扯進來了?”這事謝涵還真不清楚。
“本妃也只是聽聞。說起來他在知府的位置上也坐了這麼多年,早該動動了,哪知又出了這樣的事情?”徐氏一臉的可惜。
“不能吧?難不成他家也缺銀子?”謝涵睜大了眼睛,滿臉的無辜外加無知,“退一步說,即便他缺銀子想入股,他幹嘛要用自己的真名去入股,幹嘛不用一個假名?”
“真是個孩子。”樑茵笑着搖了搖頭。
“可不是個孩子,這種事情誰會用真名?可假名也架不住審啊,那些主家和掌櫃的,哪個擱得住幾下板子?更別說這次是皇上親自下旨嚴查,誰敢隱瞞?稍有不慎就是一家子全下大牢。”紀氏說道。
謝涵見紀氏不知輕重地賣弄起她知道的內情來,心下不由得有點着急起來,她是怕顧鏨忘了她的囑託把實情告訴了紀氏,萬一紀氏不知輕重說了出來,這事豈不麻煩了?
正忐忑時,只見徐氏問道:“帶頭抓人的是李守備,怎麼反倒顧太太比李太太還清楚內情?”
紀氏聽了一笑,“我這個表姐不好出門打聽這些,我不一樣,我這個人閒的沒事就愛出去和朋友聚聚。”
“原來如此。”徐氏點點頭,“不知顧太太還聽到了什麼?”
“就這些,我們聽到的也就是一點外圍的消息,哪裡有王妃的消息靈通,不知王妃可是聽到了什麼內幕?”紀氏說完湊了過去。
謝涵見她眼睛亮亮的,忽地莞爾一笑。
她差點忘了,紀氏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喜歡打探這些市井新聞,也喜歡傳播這些市井新聞,並不是真的從顧鏨那得知了實情。
而徐氏見了紀氏的神情,也明白她其實並不清楚什麼內幕,不過就是好打探好顯擺,知道個一鱗半爪便賣弄起來。
想到這,徐氏有些興致缺缺的,誰知她正要起身告辭時,只見司寶在門外喊道:“小姐,阿金回來了,說是杜姑爺中了。”
“中了?真中了?”謝涵的第一反應是驚喜,只是驚喜過後她很快想到了鄭氏。
倘若鄭氏知道這個消息只怕又鬧着要回來了,到時爲難的是小月和謝澤,她不後悔攆走了鄭氏,但對小月多少還有點姐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