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帝崩

姜長寧和兒女們說過話,又叮囑了孫兒孫女幾句,“你們都出去吧,我有話要和陛下說。”

等兒孫們和太醫們都退到外殿去,姜長寧緩緩道:“陛下,我身邊伺候的人,還請陛下把她們交給太子妃。”

“我會讓太子妃妥善安置她們的。”

姜長寧喘了口氣, “陛下,等我走後,陛下再挑個可心的人陪在身邊吧。”

“你還是不信我,除了你,我誰都不要,可心之人唯伱而已。”宣治帝淚流滿面地道。

“陛下, 我沒有不信你,我信你的啊,可是陛下, 我就要走了,我沒法再陪着你了,我不放心你。”姜長寧亦淚流不止。

“你不要走,你陪着我。”

“陛下,爲什麼是我?”姜長寧突然問道。

一介孤女,高居皇后寶座,二十餘年之久,帝之子嗣,皆由她所出,帝王更爲她虛設六宮。

“不知道,在廟中初見,我就知道我想要娶你爲妻,而後費心謀劃,讓你被指婚給我。”宣治帝想起從前, 臉上露溫柔的笑。

姜長寧癡癡地看着他, 良久,緩緩道:“陛下保重,願大秦江山萬年不朽。”說了這麼久的話, 她累了。

“寧兒,寧兒,你別睡,你睜開眼看着我,寧兒。”

可是不管他再怎麼呼喊,姜長寧都沒有再給他任何迴應,一個時辰後,姜長寧氣息全無,駕鶴西去。

內侍尖厲的嗓子喊道:“皇后娘娘薨了!”

“娘娘!”秀蘭等人全都跪下哀聲痛哭。

“母后!”

“皇祖母!”

太子等人也痛苦哀嚎,宣治帝痛失愛妻,他們也失去了庇護他們的母后。

八月初十,姜長寧薨於啓元宮。

皇后的喪儀,按制應略低於太后。

但宣治帝口諭,皇后喪儀與太后相同。

次日,王公貴胄、文武百官着素服行奉慰禮。

喪服則要穿二十七日,地方官員和命婦與京中一樣。

尋常百姓無論男女老少,皆要着喪服三日,素服二十七日。

天下縞素,以示哀悼。

自聞訃之日起, 京中禁屠宰四十九日,外禁屠宰二十七日。

停樂禁祭百日,禁嫁娶,官員一年,民衆三月。

雖有禮部和內侍們在料理姜長寧的後事,宣治帝仍然輟朝了七日守在靈前。

常有忠看着在靈前,快把自己坐成一尊雕像的宣治帝,嘆了口氣,轉身出去找到太子,“太子爺,陛下一天都沒用膳了。”

太子想了下,沒有親自去送膳食,而是把兒子叫來了,“小聲,拿着食盒,去陪你皇祖父用膳。”

隔代親,他在他父皇面前,永遠都是臭小子、壞小子,他兒子那就乖孫。

讓他乖孫去陪着他,想來父皇應該能用點吧。

頌聲提着大大的食盒,走到宣治帝面前,“皇祖父,御膳房送來了膳食,小聲特意拿來和皇祖父一起用,小聲是不是很乖?”

宣治帝沒有什麼胃口,可看着面前長得酷似妻子的孫兒,心一下就軟了,“小聲最乖了。”

在頌聲的陪伴下,宣治帝吃了小半碗飯,喝了半碗湯。

常有忠看在眼中,稍感放心,長吁了口氣。

七日後,宣治帝下旨爲姜長寧上諡號:誠德仁皇后。

他還記得姜長寧曾說過的話,“.日後給我的諡號,不要用賢字,用誠字,誠實的誠。”

擺靈二十七日,誠德仁皇后的梓宮被送去了泰陵的奉安殿,並沒有直接入地宮。

這是宣治帝的意思,“等朕百年後,與皇后一起進地宮。”

姜長寧薨逝,後宮之主缺失,便有人蠢蠢欲動,覬覦那至高的位置。

趙嬪覺得她有機會了,如是去宣治帝面前獻媚,“陛下,您瘦好多喲,妾身瞧着很是心疼呢。”

“常有忠,你膽子不小。”宣治帝冷聲道。

“陛下,奴婢不敢,奴婢不知趙嬪娘娘爲何會在這裡,但奴婢一定會嚴查。”常有忠跪下道。

“拖出去,貶爲庶人,送去長巷。”宣治帝殘酷的話,讓趙嬪面如死灰。

“陛下饒命,妾身只是想關心陛下,妾身唔唔!”趙嬪的嘴被捂住,拖了出去。

這事,後宮其他嬪妃很快就知道了,樸氏冷笑,“真蠢。”

宣治帝第二天就在早朝上言明,“朕的皇后,唯姜氏一人也。”

表明了再無立後的意願,而後宮的宮權,宣治帝交給了太子妃,他讓太子一家搬進重華宮了。

宣治三十二年春,宣治帝病危。

常有忠在他的注視下,宣讀遺詔:“朕疾今不復起,蓋天命也,其命長子皇太子逾明嗣位,諸王宗室悉遵祖訓.爾文武大臣當盡心輔導太子用賢使能,不可怠荒,守護帝業。”

念罷,常有忠將遺詔雙手奉給太子。

太子接過遺詔,磕頭站起,向後退了三步。

“寧兒。”宣治帝恍惚中,似乎眼前多一個光團,而光團中,姜長寧嫋嫋婷婷站在那兒,笑靨如花。

宣治帝嘴角露出一抹笑,“寧兒,寧兒。”

頭一歪,斷了氣息。

太醫膝行上去一摸,面色悲痛,“陛下,駕崩了!”

殿內衆人頓時齊聲慟哭。

帝崩如山倒,舉國縞素。

大行皇帝的梓宮在宮裡停靈二十七日,被送往泰陵。

在泰陵奉安殿裡,擺了整整七年的誠德仁皇后的梓宮,終於和宣治帝的梓宮一起,被葬入了泰陵的地宮中。

伉儷之道,義期同穴。

夫妻生同寢死同穴,不負夫妻之義。

可就在這時,朝中有大臣表明,“應把樸妃的墳遷過去,與先帝合葬。”

新帝憎惡地盯着他,正在訓斥。

白髮蒼蒼的德王出列道:“先帝登基時,對樸氏一事已有了定論,此時你說出這等話來,你是想要抗旨嗎?”

在德王等人的支持下,新帝下旨,抹去樸氏一切痕跡。

史書上記載的是:大秦朝宣治帝,恭儉有制,勤政愛民朝序清寧,民物康阜.崩於宣治三十二年

誠德仁皇后姜氏,坤德既軌,彤管有煒.

帝后結髮以來,琴瑟和鳴.

新帝在次年改元:建安,冊立太子妃孟氏爲皇后,嫡子赫連頌聲爲皇太子。

先皇崩,新帝立,一代一代的傳承,直至千秋萬代。

會有番外。

第103章 東風第352章 廢后第277章 相親第351章 挑刺第3章 婆子第224章 孕傻第36章 奶嫂第278章 隱情第68章 婚宴(二更)第176章 攛掇第145章 吃魚(二更)第245章 藉口第119章 送妾(二更)第287章 後事第61章 妾室第74章 酒杯第372章 選媳第362章 南巡第297章 教子第331章 大典第171章 種子第226章 中毒第372章 選媳第201章 養胎第247章第101章 完禮第334章 才藝第204章 安南(二更)第103章 東風第356章 遣散第86章 第八十六 賠罪(二更)第374章 射箭第98章 提點(二更)第356章 遣散第123章 鑑畫(二更)第370章 了結第119章 送妾(二更)第329章 宮中第132章 分佈第327章 嬌縱第192章 發病第389章 悲喜第233章 參合第159章 定案第375章 玩耍第231章 斷腿第173章 善款第148章 互市第53章 面聖第361章 抓週第245章 藉口第291章 報復第87章 禮物(三更)第35章 人選第24章 初選第272章 踹人第95章 拜年第372章 選媳第199章 名單第2章 金鎖第37章 繡娘第257章 堵人第364章 膘雞第264章 施恩第266章 病死第343章 萬壽第8章 貴妃第290章 審問第17章 公主第319章 科學第355章 效顰第269章 猜謎第62章 回擊(二更)第232章 案子第150章 惱火第208章 名次第186章 金屋第321章 五月第321章 五月第402章 番外十二 定情第241章 逾明第201章 養胎第274章 冷竈第198章 喜訊第201章 養胎第366章 杭州第173章 善款第332章 討封第41章 嚴氏第384章 次媳第1章 見客第20章 端午第33章 指婚第369章 飲茶第161章 求子第332章 討封第73章 求神第283章 鬧劇第195章 懲處第298章 援軍
第103章 東風第352章 廢后第277章 相親第351章 挑刺第3章 婆子第224章 孕傻第36章 奶嫂第278章 隱情第68章 婚宴(二更)第176章 攛掇第145章 吃魚(二更)第245章 藉口第119章 送妾(二更)第287章 後事第61章 妾室第74章 酒杯第372章 選媳第362章 南巡第297章 教子第331章 大典第171章 種子第226章 中毒第372章 選媳第201章 養胎第247章第101章 完禮第334章 才藝第204章 安南(二更)第103章 東風第356章 遣散第86章 第八十六 賠罪(二更)第374章 射箭第98章 提點(二更)第356章 遣散第123章 鑑畫(二更)第370章 了結第119章 送妾(二更)第329章 宮中第132章 分佈第327章 嬌縱第192章 發病第389章 悲喜第233章 參合第159章 定案第375章 玩耍第231章 斷腿第173章 善款第148章 互市第53章 面聖第361章 抓週第245章 藉口第291章 報復第87章 禮物(三更)第35章 人選第24章 初選第272章 踹人第95章 拜年第372章 選媳第199章 名單第2章 金鎖第37章 繡娘第257章 堵人第364章 膘雞第264章 施恩第266章 病死第343章 萬壽第8章 貴妃第290章 審問第17章 公主第319章 科學第355章 效顰第269章 猜謎第62章 回擊(二更)第232章 案子第150章 惱火第208章 名次第186章 金屋第321章 五月第321章 五月第402章 番外十二 定情第241章 逾明第201章 養胎第274章 冷竈第198章 喜訊第201章 養胎第366章 杭州第173章 善款第332章 討封第41章 嚴氏第384章 次媳第1章 見客第20章 端午第33章 指婚第369章 飲茶第161章 求子第332章 討封第73章 求神第283章 鬧劇第195章 懲處第298章 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