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前開二峰長

江聞說完話,便離開了這處斑駁陸離的石壁,帶着三人繼續走向止止庵。

一路上,衆人都陷入了一種若有所思的沉默,直到一堵飛筆書寫着“武夷山第十六洞天”的院牆於夜色中悄然出現,他們才停下了腳步。

止止庵裡破敗不堪,大殿似乎被雷火焚燬過,幸好房屋還沒倒塌。幾人找來來尚且結實的供桌拼在一起,整理出一間適合過夜的廂房。

道觀院內,有兩株繁茂虯勁的宋桂,經霜許久的枝頭還殘留陣陣桂花幽香,夾着一口被雜物擋住的古井。

“江掌門,你今晚的那番話,是不是故意說給我聽的?”

袁紫衣獨立在院子裡,紫衫於月下漫步恍若神仙中人。江聞回頭看,發現傅凝蝶也還睡不着覺——大概率是吃多了桂花糕撐的。

江聞皺着眉頭看向她,“你們這些江湖俠女,都是這麼自我意識過剩的嗎?”

袁紫衣輕咬着嘴脣,神情嚴峻冷傲。

“師父也常和我說家國大義,可我完全不能理解。明明百姓餓殍無人過問、冤屈無處伸張,憑什麼還要匹夫匹婦去爲國盡節全忠?崇禎以來百姓復明、從順、投清,終究這也反那也反,是誰逼的?誰又能知道該爲哪個國?”

她的母親因美貌被鳳天南玷污產下他,走投無路下來到“甘霖惠七省”的大俠湯沛府上。誰知湯沛爲人表面光鮮內心齷齪,見銀姑美貌,竟使暴力侵犯銀姑害她懸樑自盡。

出身的悽慘,使得袁紫衣的內心充滿了不信任感,五枚師太的教育和現實的對比,更讓她對於紛繁複雜的世道有着一份糾結矛盾。

“袁姑娘,你和嚴姑娘的志趣大有不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如果想找到內心的答案,就不如往民怨困苦北邊走走,直面你內心的恐懼。”

袁紫衣疑惑地看着江聞:“去了北邊……便有答案了嗎?”

江聞篤定地點頭:“江湖上曾有一位韋恩韋大俠,父母盡數喪命宵小手中,他隱姓埋名看盡世間疾苦,終於成爲震懾羣昔邪的‘蝙蝠公子’,或許你也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當真?爲什麼我從未聽過這個名號?”

袁紫衣將信將疑,每次見到江聞這麼一本正經的模樣,直覺就告訴她江聞在忽悠人。

見到對方不信,江聞也不辯解,指着袁紫衣腰間的銀絲軟鞭說道。

“袁姑娘,信與不信自有你決定。江某見你鞭法尋常,就傳你一門行走江湖的武功彌補不足,也算是彌補我亂說話的因果。”

此話一出,袁紫衣的表情接連變幻,從苦惱糾結最終化爲了滿臉驚喜。

教她武功,不是是江聞腦子一熱的決定。

江聞不是覬覦袁紫衣的美色,不是希望她感恩戴德,而是相中了她的特殊身份——金庸江湖入侵此方世界後產生的人物!

用金庸武學測試悟性、根骨兩項屬性,是江聞早已定下的計劃,但是像袁紫衣這樣疑似出身金庸世界的人,是否也能學會金庸武學呢?!

目前江聞能確定的金書人物裡,除了不知身在何處的陳家洛,就只有送到面前的袁紫衣,這個機會他又豈能不把握住?

酒樓動手時江聞就發現袁紫衣攜帶的兵器銀鞭,並沒有什麼高明的武功配套,應該是還沒偷學到九龍鞭法。

江聞身上武學繁雜,能不用內力施展的卻不多。江聞思來想去,終於把目光落在了一門鞭法上。

江聞從她腰間轉瞬取下銀絲軟鞭,

手腕微抖便如游龍出水,抖擻身體舞動了起來。

“看好了,我只演示一遍。”

世上鞭法很多,鞭路也是千變萬化,但是歸根結底就是二種。

第一種是鞭稍與主鞭交叉形成圓,滾動至鞭梢打響,叫做劈鞭;第二種是使鞭如浪起,弧滾至稍頭全然平行不交,也就是點鞭——兩者盡是以遠打遠的辦法。

但是江聞演練的這套鞭法,施展起來卻迂迴纏繞,層層疊疊不離周身五寸,遠遠望去似舞柳迴風、輕雲蔽月。

袁紫衣看着直搖頭,心裡暗道這個武夷派掌門,果然是想拿些中看不中用的粗淺武學敷衍自己。

這門鞭法看着精妙,實際上和行走江湖的把式毫無區別,袁紫衣自幼有賴師父等名家指點,武功低微卻眼界開闊,根本不會上當。

“啪!”

但忽然間一聲脆響,把袁紫衣從鄙夷中驚醒。她睜大了眼睛,發現江聞仍舊孜孜不倦地舞動着銀鞭,看不出手腕有使力發勁的痕跡。

但下一秒,又是一聲脆響凌空響起!

銀絲軟鞭的鞭梢明明還在一側,反方向地磚上卻留下清晰無比的印記!

“這套鞭法看似尋常,卻格外借重巧勁,可禦敵丈外,也可於寸身之間發力!倘若用錯勁力,反而先傷己身!”

江聞解釋着,把層層繞繞的銀鞭猛然一收,鞭梢劇烈抖動着,宛如騰雲昇天的蛟龍般橫空出世,鞭梢是龍尾、鞭弧爲龍爪,鞭杆爲龍角,觸碰到的地方玉石俱碎、瓦礫不存!

袁紫衣瞪大了眼,看出這鞭法的兇險;這種對於力道的精妙掌握,卻也讓袁紫衣不自覺地眼中放光。

這套鞭法既具備鞭梢的凌厲,又將整條鞭子作爲攻擊手段,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控制不到位,必然先抽中自己的身體。

這套《金龍鞭法》是郭靖七個不成氣候的師父之一,「馬王神」韓寶駒的成名絕技。

由於是從御馬的鞭子中領悟,這套鞭法招式格外注重巧勁——畢竟誰家甩動馬鞭,也不是爲了抽死坐騎的。

江聞依靠着經驗值作弊,將這門外功武學推演到極致,終於發現了它的獨特之處。

這門武功一旦大成,便能夠在運氣使勁的法門上有極大突破,完美體現奇門武學“出奇制勝”的精髓——在金庸羣俠系統裡,就是滿級時能+30的奇門屬性。

雙眼放光的袁紫衣勉勵記住動作訣竅,在江聞停下演武的那一刻,就毫不猶豫奪回了銀鞭,緊促着腦海裡冥冥之中的一點靈犀,嘗試掌握這門鞭法的要訣。

見袁紫衣有所習得,江聞也暗暗觀察等候,想看到袁紫衣是否真能打破兩個世界的壁障。

“師父,屋子裡有跳蚤!”

忽然間,傅凝蝶先帶着哭音從屋子裡跑出來,找到了江聞。止止庵荒廢已久,蝨子跳蚤已經成爲了這裡的主人。

“我想回峰頂!那裡能洗熱水澡,還有牀鋪可以睡!我現在就想回去!”

傅凝蝶看着近在止止庵東側的大王峰,委屈不已。

江聞看着滿臉淚痕的傅凝蝶,卻毫無同情之色。

“凝蝶,你記住了。不管什麼事情發生,凡是太陽下山前走不到張仙岩,就絕不能在天黑之後上這座山!”

見到了師父出乎意料的嚴厲,凝蝶也只能不情不願地閉上了嘴,委屈地伸手撓着發癢起包的後背。

發覺有些嚇到小孩,江聞也不禁有些歉意地抱起傅凝蝶。

“師父我不讓你走這條夜路,是有原因的。”

江聞抱着凝蝶緩緩說道。

傅凝蝶粉雕玉砌的小臉淚痕未乾,“爲什麼呀?”

江聞摸了摸她的腦袋,緩緩地說道,“宋祝穆《武夷山記》載,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有人遙見古仙人在山上張幔爲亭,結綵爲屋。山下男女二千多人見到異狀,便循虹橋魚貫而上,悉數到了峰頂。”

傅凝蝶聽得好奇,漸漸忘記了身上的奇癢,繼續追問後事。

“後來只見山間幔亭、彩屋鋪着紅雲茵、紫霞褥,其中金宇氤氳;鼓樂齊鳴,歌聲嘹亮,席間食品全非人世間所有,男女鄉人紛紛入宴暢飲。”

傅凝蝶有些嚮往地聽着,緩緩說道:“還能見到神仙,好羨慕呀……那裡一定有絲被牀榻可以睡吧……”

“羨慕?”

江聞聽完卻冷冷一笑,眼睛裡閃爍着警惕的神采。

“那你可知道後來這些赴宴之人,都不知所蹤了?語焉不詳的古籍《岣嶁昇仙書》記滿神仙洞天異事,提及了後事。時隔在三五年後,纔有鄉民屍骸被發現堆積于山崖懸棺之中,無人敢收殮。其後每至天陰將雨,棺中輒聞呻嘆聲,聒耳如蛙。 ”

“而這些發現的只是部分,這般事情從古至今屢屢發生,以至於大王、縵亭兩峰天黑後無人敢至,幾乎成爲當地荒跡。”

江聞的聲音猛然變冷。

“據說九曲溪的艄公說,半夜時分時常遇到黑龍飲水。可靠近了才發現,盡是些匍匐着腦袋四肢不全的人,于山崖上、小溪邊徘徊不定……”

鬼故事說到一半,傅凝蝶就嚇破了膽跑回屋裡,從江聞懷裡掙開,決定在天亮前不出這個門了。

袁紫衣嗤笑的聲音猛然傳來。

“沒想到江大俠在騙小孩上,也如此得心應手。”

江聞微微笑着,沒有答話。

他固然是藉機會警告傅凝蝶,但他所說的,可不全是危言聳聽的鄉野怪談。

爲了幫江聞查清石壁上詩文的來歷,會仙觀的元化子曾經翻出過道觀典籍,終於找到了白玉蟾、朱熹、辛棄疾同遊武夷山的故事。

在道館典籍記載裡,當三人乘着九曲竹筏來到大王、縵亭兩峰之間時,初來乍到的辛棄疾,卻搶先吟出了“山上風吹笙鶴聲”的詩句。

另外兩人問他何出此言,辛棄疾癡癡望着水畔的縵亭高峰,說那裡傳來了笙管疏寒而聲咽的響動和雲鶴那高昂尖削的唳聲,似乎還有仙人列如麻。

朱熹和白玉蟾面面相覷,艄公的臉色幾乎慘白。

“雲衣君招之,汝其不見乎?(山上穿白衣服的仙人在向我們招手,你們都沒看到嗎?)”

會仙觀的典籍在這裡悄然終結,只留下書寫痕跡裡,那帶着顫抖的尾筆。

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將磨洗認前朝第二百一十六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二百一十七章 風吹山角晦還明一百一十九章 角門深巷少人行更新預告(僞)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處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風吹山角晦還明第七十二章 華堂良宴開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四十章 世系不詳第一百零三章 贈言歸別勤渠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第二百零五章 禪心已作沾泥絮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二百一十七章 風吹山角晦還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靈亦妒鬼蜮災第八十七章 耿耿寒星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第五十章 江湖瑣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八十三章 對客小垂手上架感言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五十二章 曉夢有心驚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須近玉爐煙第三十七章 孰是孰非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七十二章 華堂良宴開第一百九十五章 洪波迷舊國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一百九十四章 霜露豈能摧第一章 青山隱隱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二十章 誤會重重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問寒山道不通第一百二十章 諸天雁塔幾多層第二百一十五章 泥上偶然留指爪第二百零五章 禪心已作沾泥絮第六章 名師高徒第一十四章 三裡亭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皎驚烏棲不定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一百零四章 長風一笑輕九鼎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撲流螢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二百零四章 三載功夫一藏經第二十三章 初戰無果第一百三十六章 計不決者名不成第二百一十九章 滿目山河空念遠第九十四章 詄蕩天門開第一百九十章 兵甲誤蒼生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一百三十三章 休招閒客夜貪棋第二百三十一章 佔得杏樑安穩處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讀二句書第一百五十一章 往往開紅花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涯不遠衡門深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靈鵲多謾語第一百零八章 夜夜流光相皎潔第一百六十章 相逢紅塵內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風置酒宴羣公第一百章下 揮犀者俠客第一百三十九章 若浮海而望碣石第八章 勝負之間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葉亂紛紛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秋古宅空形影第二百一十章 誰念幽寒坐嗚呃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東日暮雲第二百零四章 三載功夫一藏經第七十五章 幽寒坐嗚呃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宮裡併骨寒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皎驚烏棲不定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煙霞第二十五章 手觀音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二百零三章 整駕催歸及未晡第二十二章 武夷真形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二十一章 輕功大師更新預告(僞)第一百二十八章 臥看山急雨來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懷樹更懷人第四十一章 苦海無邊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六十五章 心期到下弦第一百五十五章 風雲解鬥圍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第七十五章 幽寒坐嗚呃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
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將磨洗認前朝第二百一十六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二百一十七章 風吹山角晦還明一百一十九章 角門深巷少人行更新預告(僞)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處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無窮事(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風吹山角晦還明第七十二章 華堂良宴開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四十章 世系不詳第一百零三章 贈言歸別勤渠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第二百零五章 禪心已作沾泥絮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二百一十七章 風吹山角晦還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靈亦妒鬼蜮災第八十七章 耿耿寒星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第五十章 江湖瑣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八十三章 對客小垂手上架感言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五十二章 曉夢有心驚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須近玉爐煙第三十七章 孰是孰非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七十二章 華堂良宴開第一百九十五章 洪波迷舊國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一百九十四章 霜露豈能摧第一章 青山隱隱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二十章 誤會重重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問寒山道不通第一百二十章 諸天雁塔幾多層第二百一十五章 泥上偶然留指爪第二百零五章 禪心已作沾泥絮第六章 名師高徒第一十四章 三裡亭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皎驚烏棲不定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一百零四章 長風一笑輕九鼎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扇撲流螢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二百零四章 三載功夫一藏經第二十三章 初戰無果第一百三十六章 計不決者名不成第二百一十九章 滿目山河空念遠第九十四章 詄蕩天門開第一百九十章 兵甲誤蒼生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一百三十三章 休招閒客夜貪棋第二百三十一章 佔得杏樑安穩處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讀二句書第一百五十一章 往往開紅花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涯不遠衡門深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靈鵲多謾語第一百零八章 夜夜流光相皎潔第一百六十章 相逢紅塵內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風置酒宴羣公第一百章下 揮犀者俠客第一百三十九章 若浮海而望碣石第八章 勝負之間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爲莫知休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葉亂紛紛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秋古宅空形影第二百一十章 誰念幽寒坐嗚呃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東日暮雲第二百零四章 三載功夫一藏經第七十五章 幽寒坐嗚呃第一百九十二章 清耳敬亭猿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宮裡併骨寒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皎驚烏棲不定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煙霞第二十五章 手觀音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二百零三章 整駕催歸及未晡第二十二章 武夷真形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二十一章 輕功大師更新預告(僞)第一百二十八章 臥看山急雨來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懷樹更懷人第四十一章 苦海無邊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六十五章 心期到下弦第一百五十五章 風雲解鬥圍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第七十五章 幽寒坐嗚呃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