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6章 當投降遇到投資

站在魏延面前的趙儼,狼狽不堪,可是並沒有因此就低聲下氣,而是有些不卑不亢。

『汝欲降?』

魏延似笑非笑。

『降與否,不決於我,乃決於將軍也。』趙儼拱手說道。

戰到了最後的時候,曹軍近乎是拼殺光了,一些殘兵大多數都有傷,哀哀呻吟着。

趙儼穿着戰袍,外面套着盔甲,兜鍪已經掉落,散亂着頭髮,臉上帶着污垢和血跡,武器麼,自然已經被收繳起來。

其餘殘存活下來,沒有帶傷的曹軍兵卒,也不多,被捆在了一旁。

魏延沒讓兵卒捆趙儼,因爲魏延有這個自信。

就算是再多十個趙儼這樣的,也不是魏延的對手。

更何況魏延現在手中握着戰刀,即便是沒有出鞘,魏延也有把握在趙儼稍微做出一些危險出格的動作之時,就一刀將其砍翻在地。

所以魏延問趙儼話,其實有些像是貓看着老鼠,帶着一種戲耍獵物的心情,不管老鼠做什麼,怎麼跑,都逃不出貓的手掌心。

可是當魏延和趙儼面對面的時候,魏延卻從趙儼的眼神裡面,看到了一種讓魏延覺得有些詫異的神色……

不是畏懼,也不是瘋狂。

似乎還有點蔑視?

嗯?

還有些擔憂?

趙儼看着魏延,像是看着一個文盲。因爲趙儼擔憂自己說的東西,文盲聽不懂。

萬一魏延上來就是要殺,那就真的秀才遇到兵,啥都說不清了。

這種文人看着武人的目光,魏延有一段時間經常見得到。

那時是在荊州。

武人輕賤,文人高貴。

或者說,幹活出力的都低賤,動嘴皮動腦筋的都高貴。

瞧不起泥腿子,不就是因爲泥腿子整天都要和泥土打交道,渾身上下不是臭汗味就是泥腥味,亦或是什麼大糞的味道,和士族子弟們穿着素紗絹衣,夏居於涼亭由美婢揮扇,冬着皮裘坐擁暖香投食,何嘗是天地之別?

武將兵卒也是如此,行軍路上,泥水汗水混雜一起發酵,蝨子跳蚤在身上狂歡,殺戮的時候鮮血腥臭,開腸破腹的時候悽慘哀鳴,哪一個會和舒適這兩個字掛邊,又有哪一個是風雅之態?

就算是後世封建文人傳唱赤壁,依舊是喊着『羽扇綸巾』,誰去管參戰的大頭兵是髒,還是臭?

如果人人都去風雅,髒累的活誰幹?

這個問題,士族子弟就不去思索了,反正他們覺得人多的是,這個不幹,總有人去幹。

當年,魏延也嫉妒過這些文人,這些士族子弟。

在荊襄的時候,魏延毆打楊儀,雖然是一時激憤,但是未必沒有長時間因爲身爲武將而受到的各種不公的累積。那些文人士族,戰功不如他,武藝不如他,軍法不如他,可偏偏就是因爲出身是士族,是大戶,是和誰誰有什麼關係,便是得到了不一樣的對待。

憑什麼?

這些念頭轉過,魏延心中那種不忿感愈發強烈。

魏延當下已是督領一軍的大將,有獨斷的軍事權,但他在心中還是有些不滿。不是對於驃騎不滿,而是對於這種文人重武人輕的不滿,認爲這種重文輕武是對於魏延這樣武將的不公。他想要更大的功業,並以此來證明自己比那些文人有更大的價值。

『汝欲降?』魏延盯着趙儼,『汝有何能,可容苟活?莫非自詡不能死,又相之乎?』

聽了魏延的譏諷,趙儼不僅沒動怒,反而鬆了一口氣。

既然懂得典故嘲諷,那就至少能聽得懂話。趙儼朝着魏延行了一禮,說道:『敗軍之將,不敢言先賢……只想問將軍一句,將軍欲以屠戮之名而譽天下乎?』

『……』魏延沉默了下來,然後眯着眼看着趙儼,『汝是在譏諷於某?』

趙儼搖了搖頭說道:『非譏諷也,乃欲明志也。或許……可譽於天下,你我之志也,或以惡名之,或以善名之……由此可觀驃騎之志也。』

『驃騎之志也是汝可言論之?』魏延哈哈大笑。

『驃騎欲得天下,何天下不可論之?』趙儼說道,『更何況若是連此等心胸都無,便斬了儼就是。』

魏延微微一愣,然後很快的哼了一聲,『不必激將,有事說事。』

趙儼看了看天,『如此天時,將軍依舊緊追不怠,說明將軍渴望功勳之心,大於天時之威脅……也同樣說明了將軍如今聲聞不顯,否則……』

趙儼有意的停頓了一下,然後沒有等魏延追問,或是做什麼其他的舉動,便是接下去說道,『否則也不必行險追殺至此……如果不是將軍有大志向,又何必如此辛勞呢?』

魏延沒有回答,臉色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變化,只有眼眸當中一點底光似乎閃動了一下。

他原本就是很有主見的人,拿定了主意不會輕易變更,所以不論趙儼說什麼,都不會被其言語打動,只不過唯一能打動他的,也就只有他自己。

是他自己的本心。

這些年來,辛辛苦苦,征戰不休,是爲了好玩麼?

還不是因爲曾經聽了一句話?

魏延的手,在刀柄上輕輕摩挲。

刀柄上有幾個字,已經是很模糊了,但是在魏延心中,依舊很清晰。

這是一個非常怪異的場面。

雙方前一秒還在相互砍殺,死去的屍首還橫七豎八的躺倒在山間山道之中,血腥味混雜着人類腹腔的腥臭味道縈繞在四周,而現在魏延卻和趙儼兩個人像是知交一般的在談及『志向』。

『大漢不應該是這樣……三皇五帝以來,蓋無以屠戮而獲天下者……』趙儼沉聲說道,『山東多迂腐不假,可驃騎手下有多少是熟悉山東之人?我去過司隸,冀州,豫州,兗州,知曉各地地形,明達山東習俗……我還知道不少曹丞相軍中秘事……將軍覺得我有沒有這個價值?』

魏延盯着趙儼,『你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趙儼哈哈一笑,『賭一把而已。』

『賭一把?』魏延問道。

趙儼點了點頭,『我答應了文謙將軍,說在此可以拖延三日……結果只有一天半……』

趙儼嘆了口氣,搖了搖頭,『我高看了我自己,也小看了將軍你……但是既然承諾了旁人,就不能輕易就此放棄……所以我想要賭一把……如將軍猶是董賊之輩,只知首級之功,卻不明屠戮之害,那麼儼自死也。將軍儘可先斬我,然後去追文謙將軍……如將軍尚有大志,願大漢復定,而不是天下大亂,止殺於此,放文謙將軍一條生路,我就降了驃騎……驃騎若欲知山東如何,我自當盡言之……畢竟驃騎還是大漢臣子罷?當知殺主殘臣,天地所不祐,人神所同疾……』

魏延哈哈大笑,『我就在此地,將爾等盡數斬之,又有誰知曉什麼?』

趙儼指了指天,指了指地,然後指了指魏延,『天地可知,將軍自知。』

『……』魏延瞄着趙儼,忽然大笑起來,『原來如此!伱就是想要拖延我些時日,好完成你的承諾……有意思,有些意思……』

趙儼玩了心眼,但是又坦白了其中的原由。

趙儼之前都是和軍中將校打交道,所以他明白和這些人打交道的時候應該說什麼不應該說什麼,而最爲關鍵的是趙儼坦誠的講出了他的目的,而不是藏着掖着讓魏延去猜。

當然,趙儼也沒有說全盤托出,什麼都講,比如他就沒有說完全告知什麼,而是想要知道什麼他就說什麼……

魏延笑着,『這樣……既然是打賭,那就打賭……若我在此地等候三天,你就替我主出謀劃策三年……如何?』

趙儼沉默了一會兒,點頭說道:『君子一言。』

魏延伸出手來,和趙儼拍了一下,『駟馬難追!』

說完,魏延便是轉身走開,『留那幾個活命……動作快些,這地方不能待了……』

趙儼一聽,便是急了,『你……你……』

魏延回頭一笑,『放心,我沒說要出發,就是換個地方……這裡血腥味這麼重,晚上定然招來豺狼虎豹……』

見魏延等人走遠,碩果僅存的三四名曹軍兵卒在趙儼的身邊,『趙參軍……就算是三天之後,這些人多半還是會追的……』

趙儼嘆了口氣,『我知道……不過盡人事,聽天命罷。』

『那參軍你真的要去……那邊?』

趙儼斜眼看過去,說道:『你該不會以爲我就是爲了自己活命吧?我是想要能有機會多救幾個山東之人……不讓陽城之屠,再次上演……更何況……拖延幾分驃騎軍腳步,也是好的……』

魏延走到了一旁。

魏延手下的老馬湊到了魏延身邊,『將主,我們……真就不追了?』

魏延一邊走,一邊哈哈笑笑,『誰說的?只不過是……你自己看看,我們的人也很疲憊……不正好找個機會休息一下……而且敵方見我們沒追……人啊,這一口氣鬆下來,想要再提起來……哈哈……』

魏延斜藐着趙儼那邊,然後嗤笑了一聲,想要用降兵來害我手下士氣?

想得美。

一天半,自己的手下可以好好休息,而那些負傷的曹軍麼……

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就算是這一天半能熬得過來,到時候就叫趙儼自己帶曹軍歸河東,到時候那些曹軍撐不住死了,也算不到魏延頭上……

想要計算我魏延文長,哼哼。

……

……

平陽城中,斐潛坐在正廳當中,而這一次擺放在廳堂正中的,不是圖輿,也不是沙盤,而是金銀銅幣。

新式的驃騎錢。

戰爭。

在原始社會,或許只是骨頭棒子和木頭棒子的對抗。

到了封建時代,那麼就是進入了青銅器和鐵器的相互搏殺。

那麼對於一個穿越者來說,戰爭就僅僅是雙方列陣,騎馬砍殺麼?

豈不是太丟穿越者的臉了?

在斐潛這裡,貨幣戰爭也是戰爭。

『夫錢幣者,蓋國之經濟興衰之所顯也。自古以來,國盛則幣興,錢好,肉實,百姓多欲受之,國衰則幣疲,錢惡,皮壞,百姓多摒棄之。』

『貨幣者,交換之媒介也。貨幣之制,乃規範流通之法是也。二者相輔相成,共濟天下之所用。』

斐潛坐在廳堂之中,在他的階下,是閃閃發亮的新出爐的錢幣,甚至有些財神爺的味道。

當然,更多的是散財……

『然貨幣之價非定也。時市坊所需,則價高,時戰亂動盪,則價低,故而古人多迷茫,以爲貨幣之制以多寡爲論,實則謬也。』

『一國之幣,當如刀槍,若不知其弊,便亦受其害。是故,爲政者當審時度勢,以定貨幣之制,以護國家之興盛。』

斐潛緩緩的說着。

對於在平陽之中的很多人,尤其是對於荀諶和司馬懿來說,斐潛都將委以重用。

司馬懿作爲河內人,又是以弟殉道,不管怎麼說都已經證明了自己,將來出任山東之地的官吏之中,必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荀諶作爲較早投奔斐潛的謀士,雖然說犯了錯,可是畢竟這麼多年在平陽之中,勤勤懇懇的負責所有後勤事項,沒有一句怨言,也是到了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的時候。

因此荀諶和司馬懿自然就入圍了可以爲斐潛在山東推動經濟制度變化,改變華夏貨幣歷史的人選之中。

華夏的貨幣,其實是一個隱形的,持續了幾千年,可就是沒能利用好的大殺器。

在整個源遠流長的華夏貨幣歷史上中,華夏從上古到近代被八國聯軍打崩之前,都是在亞洲處於貨幣制定者的身份,漢代就不說了,周邊的國度友邦,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弟弟,連正兒八經的貨幣都沒有。

結果漢五銖錢就這麼白白的給周邊各個國度使用,一點都沒有起到應有的貨幣大砍刀的作用。

到了唐代,華夏銅錢適用範圍更加擴大,東倭市面基本上流通的都是唐錢,大名私鑄的錢都被人嫌棄。至於死鴨子全身上下就剩下嘴硬的棒子,就算是再怎麼否認,也無法抹去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像樣的貨幣制度的事實。

在宋代之後的經濟發展,使得宋代對於貨幣的需求量劇烈增加,對於周邊國家的影響也更加深遠。明朝的白銀貨幣使用率更是居於世界之冠,美洲大量的白銀流入華夏,然後變成絲綢和瓷器流到西洋……

華夏想要擴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沒有貨幣制度的支撐,那是不可想象的。在遼闊的疆土之中,口音肯定有所不同,習慣也是迥異,可是隻要使用的是同一種貨幣,就有溝通和交流的可能。

『錢幣有三。黃金,白金,赤金是也。』斐潛指着面前的貨幣說道,『然此稱謂,民常亂之,不知所謂,故當新名之……黃金稱金,白金稱銀,赤金稱銅,此爲定律,以區分之。』

說文解字之中,就有『銀,白金也』的解釋。

至於後世的白金,按照大漢現在的科技水平來說基本上是提煉不出來的。

白銀一開始是被華夏排除在貨幣之外的……

『農工商交易之路得通,故有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而興焉。此乃民之所需,如高山之流水,擁塞之不能。』斐潛緩緩的說道,『秦兼天下,統六國之幣,以爲二等。黃金以鎰名,爲上幣,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其重如文,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爲器物之飾,不爲幣。』

白銀從不爲幣,到成爲流通巨大的法定貨幣,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可以說是到了明朝之時,白銀才正式的在華夏貨幣化,甚至成爲了銀本位。

這其中原因,其實和華夏大一統相關。

華夏的大一統促進了貨幣的統一,卻在某種層度上妨礙了貨幣制度的發展。

在西洋,因爲封建國度的林立,一國之內的國王可以制定何種爲貨幣,價值幾何,卻無法使得自己的貨幣在他國也得到同等的認可,所以真正能夠被多個國家所接受的貨幣,也就只有貴重金屬。相比較之下,大一統的華夏在貨幣制度上的腳步就遲緩了許多,畢竟大一統的國家制度可以很輕易的決定『當十』、『直百』,甚至『大錢五千』。

如果斐潛不做任何的干預,那麼華夏的後續的封建王朝的貨幣,大概率就只是會在通脹和通縮之間輪迴,朝堂每一次出現貨幣問題的時候都只想着割百姓的韭菜,再苦一苦再勒一勒,而士族大戶也會在這個時候趁火打劫,或是鑄造私錢或是囤積居奇,使得國家經濟迅速崩壞,然後陷入泥潭之中進入惡性循環,直至王朝終結。

斐潛在早期的時候也想要推行紙幣,可是這玩意確實是太過於超前了,所以現在只能退化成爲重金屬貨幣體系,並且也得到了大漢大部分區域的認可,其實這就像是西洋封建邦國時期,因爲各地紛爭不斷,國和國之間的交易只能用大衆都同意的貴重金屬來進行交易。

關中有好東西,各地又想要,拿五銖錢來到了關中卻不認,所以大漢之中的割地諸侯,士族鄉紳便是隻能捏着鼻子認可了徵西錢,驃騎錢,然後便是習慣了當下的貨幣制度。

當然在這個環節之中,最爲重要的一點是斐潛甚至一度是在貼錢推動貨幣的使用。各地諸侯不是沒想過要私鑄,可是成本在那邊,使得私鑄賺不了錢,也就相對來說減少了仿製的可能性。

現在麼,在認可了貴重金屬的大漢當下,斐潛也就等到了徹底推動貨幣這個巨輪的時候。隨着鑄幣技術的進一步提升,進一步確定華夏貨幣體系的時機已經到來了……

斐潛上前一步,抓了一把金銀銅幣,然後叮叮噹噹的丟了回去。

『富民之本,在於食貨。』

『食,農之產也。』

『貨,工之物也。』

『而令食貨相同者,商也。』

『令商轉運天下者,幣也。』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錢財如流水,孰可堵之?』

斐潛站在廳堂之中,腳下都是亮閃閃的貨幣,『如今西域之國約,多半也到了許縣吧?』

斐潛微笑着,『曹氏若敗……友若,仲達,不妨以鄯善之先例,淺議山東之贖金幾何?』

聽聞此言,在廳堂之內,荀諶和司馬懿的神色,都異常慎重了起來……

驃騎大將軍這話,聽起來似乎尋常,但是細細一想,卻不由得心頭一跳,這……

究竟是幾個意思啊?

第2750章 迴心回意回馬一槍第3366章 走樣和變形,稻草的威力第二三七章 再會李儒(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2/3)第2004章我知你知,榮耀華光第1658章 四方居第1864章 君子之道,不好殺人,卻喜誅心第1001章 鮮卑進兵第1573章 鶴鳴第2261章按不按規矩,講不講道理第1590章 一朵黃棉花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1243章 誰的想法纔是對的第1349章 突襲第1716章 不鬥不開心第3367章 無奈的變化,絕妙的機會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3172章 應該歡喜還是應該悲傷第2546章 一欲窺破萬物情第六五八章 蘿蔔章的名號第3389章 法第二七九章 生存的危機第3112章 洶涌攻勢第八一八章 天地之間的迴響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1798章 同衣,同袍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1340章 吃肉第3064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執念第3375章 一點小想法第2016章痛呵之詞,幾於裂眥第四零九章 願立軍令第五九零章 第一次的漢代軍改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九三零章 三輔的震動第3190章 矮人看戲何曾見第2346章人生的夢想(加更)第3095章 三山王第2021章烹煮之前,試水推車第三五五章 你是新來的吧第七一零章 營中的烈火第一六三章 深夜中的方略第六九三章 盛宴背後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2093章守的不好守,走的不好走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1857章 苦難未了,綿延無窮無盡第1625章 戰局的轉變第1013章 鮮卑突襲第四十一章 坑爹的曹操第2903章言行相顧,慎終猶始第一五二章 吃飯吃飯第3248章 陷阱(加更)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1453章 死局第七九三章 騎兵陣的突襲第七十九章 初講(爲cs09書友加更)第3270章 大驚喜第2266章鮮血淋漓的手臂第1220章 追夢總是會付出第2083章秭歸獻城,粗中有細第2830章西域西海西東戰,難辦難做難爲人第3259章 找什麼第2088章援!第2822章兵卒上下三等差,他地山道前後分第1922章鄉老祝願,恩試開考第1927章清剿殘餘,飲水思源第3268章 矛和盾第二九零章 請君入甕第五九六章 黑夜裡的小兵卒第1327章 兄弟第2537章有人吃肉有人喝湯第1257章 山川地理找人量第四七七章 起點第2462章難得的進化第一三六章 試箭第2371章光明在上第2124章拍大腿第1640章 陰影之中第四十四章 廢帝第1617章 一羣蟲的事情第3070章 狼千里爲口肉,郎行萬里爲什麼第八一四章 將對帥(三)第2147章道路第1634章 佳人佳話佳事第2052章獻粱於前,商議在後第三八四章 各自的思量第2488章血和鐵第1932章器具之用,公私之分第2151章效仿第3401章 逼第七零零章 戰亂的開始第八二五章 草原上的風(一)第2476章對不對第2017章莊禾之事,貸令之律第2970章亂於心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3422章 成和敗第2145章一城通達四方第六二二章 硝煙!平定的終戰!第2658章齊齊整整
第2750章 迴心回意回馬一槍第3366章 走樣和變形,稻草的威力第二三七章 再會李儒(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2/3)第2004章我知你知,榮耀華光第1658章 四方居第1864章 君子之道,不好殺人,卻喜誅心第1001章 鮮卑進兵第1573章 鶴鳴第2261章按不按規矩,講不講道理第1590章 一朵黃棉花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1243章 誰的想法纔是對的第1349章 突襲第1716章 不鬥不開心第3367章 無奈的變化,絕妙的機會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3172章 應該歡喜還是應該悲傷第2546章 一欲窺破萬物情第六五八章 蘿蔔章的名號第3389章 法第二七九章 生存的危機第3112章 洶涌攻勢第八一八章 天地之間的迴響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1798章 同衣,同袍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1340章 吃肉第3064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執念第3375章 一點小想法第2016章痛呵之詞,幾於裂眥第四零九章 願立軍令第五九零章 第一次的漢代軍改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九三零章 三輔的震動第3190章 矮人看戲何曾見第2346章人生的夢想(加更)第3095章 三山王第2021章烹煮之前,試水推車第三五五章 你是新來的吧第七一零章 營中的烈火第一六三章 深夜中的方略第六九三章 盛宴背後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2093章守的不好守,走的不好走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1857章 苦難未了,綿延無窮無盡第1625章 戰局的轉變第1013章 鮮卑突襲第四十一章 坑爹的曹操第2903章言行相顧,慎終猶始第一五二章 吃飯吃飯第3248章 陷阱(加更)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1453章 死局第七九三章 騎兵陣的突襲第七十九章 初講(爲cs09書友加更)第3270章 大驚喜第2266章鮮血淋漓的手臂第1220章 追夢總是會付出第2083章秭歸獻城,粗中有細第2830章西域西海西東戰,難辦難做難爲人第3259章 找什麼第2088章援!第2822章兵卒上下三等差,他地山道前後分第1922章鄉老祝願,恩試開考第1927章清剿殘餘,飲水思源第3268章 矛和盾第二九零章 請君入甕第五九六章 黑夜裡的小兵卒第1327章 兄弟第2537章有人吃肉有人喝湯第1257章 山川地理找人量第四七七章 起點第2462章難得的進化第一三六章 試箭第2371章光明在上第2124章拍大腿第1640章 陰影之中第四十四章 廢帝第1617章 一羣蟲的事情第3070章 狼千里爲口肉,郎行萬里爲什麼第八一四章 將對帥(三)第2147章道路第1634章 佳人佳話佳事第2052章獻粱於前,商議在後第三八四章 各自的思量第2488章血和鐵第1932章器具之用,公私之分第2151章效仿第3401章 逼第七零零章 戰亂的開始第八二五章 草原上的風(一)第2476章對不對第2017章莊禾之事,貸令之律第2970章亂於心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3422章 成和敗第2145章一城通達四方第六二二章 硝煙!平定的終戰!第2658章齊齊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