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絕對不能出事(3)
這個年,有人歡喜有人愁,至少趙家上下,幾位少爺小姐過的並不好。
正月裡,各家各戶開始串門子,周媚的第一家當然就是安國公府。
給府裡的衆多長輩拜完年,她就被宣清蓉給拉走了。
年前,二房的老爺子也帶着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都回來了,這也算是衆位兄弟姐妹最後一次整齊的聚在一起了,只因爲過完年,宣清玉和宣清佩都要陸續的成親了,而宣紹凌的婚事也定在明年的三月裡,因爲轉眼就要二十二,這在別家,兒子都會打醬油了,國公夫人早就着急了,所以一定世子夫人人選,就趕緊的將婚期定下來,雖說有些緊湊,但是在府裡這羣心急的人面前,哪怕是三日成親,他們也會辦的風風光光的。
“玉姐姐,佩姐姐,你們明年的婚期都定在什麼時候?”周媚問道。
宣清玉撥開蜜桔,給了周媚等人,笑道:“我是在六月,佩姐兒是在十月,不過今年回來,我和佩姐兒不會馬上就走,會等着堂哥的成親,到時候再和祖父一起回去,媚兒今年也要及笄了吧?可有喜歡的人?”
“我?”周媚撇脣笑了笑:“還沒有呢,這件事不着急,我也是想等到十六歲的時候再成親,至少要等兩位姐姐婚事都結束了。”
“也不用這般講究的,你能早點成親也好。”
“現在還能經常聚一聚,等以後各自嫁人,想要聚在一起也不容易了,更何況我們還是在下面的州府,除非是等着以後能考取功名,留在京城,不知道到了那個時候,咱們都多大了。”宣清佩說的很是悵然若失。
“這有何難,有心的話,總是能常見的,別想那麼多了。”宣清玉安慰道。
遠處,一個管事嬤嬤走過來,身後還跟着一位身穿柔黃色錦緞長裙,披着雪白狐裘的清麗少女,見到那人,周媚有些遲疑,而宣清蓉起身就衝着女子跑過去,拉着她就過來坐下,“靈姐姐,今兒來的可是有些晚。”
說着宣清蓉對周媚幾人道:“這是我未來的大嫂,安王府的靈慧郡主,靈姐姐,這是我叔祖父家的三位姐妹,這是我姑母家的媚姐姐。”
葉靈笑着點點頭,笑容不是多麼的熱切,卻也不會讓人覺得討厭,總是是個很是溫暖而重規矩的女子。
周媚等人起身向她見了禮,然後衆人就坐下了。
經過交談,周媚對這位靈慧郡主很是有好感,她是個表情不怎麼豐富的人,笑容很淺,但是卻也很美,那一身柔和的氣質也讓人覺得特別的舒心,表哥能娶到這樣的女子,也是宣家的福氣了。
“周妹妹,可是週記香料鋪子的周家妹妹?”
“郡主也用我家的香料?”周媚笑着問道。
葉靈輕輕的點點頭,聲音很是柔軟,“那裡的香料很好,尤其是一種鬱金香的胭脂,香味雖說很重,卻並不刺鼻,特別的好聞,我和家裡的姐妹都很喜歡。”
“那是家裡的商隊從西域帶回來的,據說西域的皇室很是喜歡,還有蓮花味道的香膏,也是很不錯的,香料鋪也有本土所制,我都是先使用看看,沒有不好的地方纔會在鋪子裡出售,郡主放心用就好。”
“嗯。我明白,前些日子送給了宮裡的太妃姨母,她也是很喜歡。”葉靈笑着點點頭,心裡雖然想說,以後早晚都是一家人了,還是莫要喊郡主的好,但是終究是因爲害羞,沒有糾正。
她今年已經十七歲,去年及笄,比正常女子都晚了一年,以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宮裡陪着當時的賢妃娘娘,如今的賢太妃,她心裡的想法是,寧缺毋濫,她不希望人家看上的是自己的身份,想要求得一個真心人。
後來知道自己被許給了安國公府的世子爺,她心裡是滿意的,只因爲安國公府的規矩,正妻不到四十歲無子,不得納妾。
她不會覺得自己無法生育,若是真的那樣,即使沒有到四十歲,她也會親自幫着丈夫納妾的,但是隻要誕下子嗣,她的一生將會徹底的圓滿,更何況安國公世子長得也是丰神俊朗,京中多少閨門千金都對他惦念着,如今自己能入得國公夫人的眼,她也是很高興。
而且現在他還在御前行走,等以後皇上親政,前途不可限量。
她不知道外界是如何說九堂哥與小皇帝的關係的,但是她心裡明白就好,入得九堂哥青眼的人,未來就算是小皇帝親政,那也絕對是大燕朝的棟樑之才。
“蓉兒這套藍寶石的頭面真漂亮,是哪裡打製的?”葉靈看着未來的小姑子問道。
宣清蓉聽到有人誇獎自己,瞪大眼笑道:“嘻嘻,靈姐姐也覺得很漂亮?本來還有兩隻鳳釵的,只是娘覺得我年紀小,壓不住,所以就只戴了兩支步搖,這是媚表姐送的,我特別的喜歡,若不是正月裡,我還捨不得戴呢。”
“你戴着很漂亮,襯得小臉更加的瑩潤了。”說完,看着周媚問道:“周妹妹家裡還賣首飾頭面嗎?”
周媚看到從進來到現在爲止都眉眼溫潤的葉靈,此時卻雙眸閃動着瀲灩的光彩,就知道她對於首飾也是很喜歡了,畢竟也難怪,很快就是新嫁娘了,夫家也身份不低,至少比起閒散王爺的安王府來說,要好上很多,對於精美首飾的喜歡也是無可厚非的。
其實想想也是,皇帝繼位之後,身邊的兄弟都會在成親之後去往封地,這已經是無可置疑的事情了,而如今的小皇帝是安王的侄孫,他現在還是住在京城,就說明其本身的問題了。
安王是宏元帝的弟弟,母親是元昌帝的淑人,位份不是很高,再加上當時的李淑人外家只是小小的縣令,自然無法幫着安王籌謀大統,所以性子就被養的有些軟弱,平時除了去國子監讀書,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留在宮裡寫字作畫,後來宏元帝繼位,想到這位平時一向存在感很低的弟弟,也就將他留下了,這麼多年,安王以及安王府的子孫一向都是安分守己,至少宏元帝的眼光是不差的,而在宏元帝繼位之後,李淑人也被安王接到了府裡,五年前才病故,一生過得很是舒心,比起那些爲了儲位之爭的皇子以及宮妃,她過得着實是舒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