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戰爭惡魔

入月份,美軍將提前發動地面進攻的傳聞不攻自

直到5月5日,集結在兩伊邊境地區的美軍地面部隊仍然沒有向伊朗境內推進,除了營救跳傘飛行員的特種作戰行動之外,美伊兩國的地面部隊沒有發生正面戰鬥。

從4月27日到5月5日,美軍一直在轟炸伊朗的戰術類軍事目標。

除27日損失了16架作戰飛機之外;28日美軍出動2322次作戰飛機,損失22,達到開戰以來的最高點,29日美軍調整GPS導航系統,再次大規模使用GPS制導彈藥,出動作戰飛機132次,損失3架;30日,美軍擴大轟炸規模,出動了2432次作戰飛機,達到開戰以來的高峰,最終僅損失4作戰飛機;5月1日,伊朗開始使用改進後的GPS干擾系統,美軍在出動20811架次的情況下損失了19架作戰飛機;2日,美軍縮小轟炸規模,僅出動982次作戰飛機,損失11架,戰損率達到開戰以來的最高點;3日,美軍調整戰術與打擊對象,出動1328次作戰飛機,損失8架;,美軍再次調整打擊戰術,出動1288次作戰飛機,損失9架。

到此,美軍總共出動作戰飛機16328次,損失作戰飛機1,戰損率。

相對於零星的戰果,統計數據更有說服力。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歷次地區戰爭相比,美軍這次的作戰損失率算得上是最高了。越南戰爭中美國空軍(含海軍航空兵,不包括直升機)的作戰損失率不到C4,海灣戰爭的損失率不到。按照美軍制訂的標準,如果作戰損失超5,不但說明戰術與技術有問題,還說明敵人足夠強大。

細看美軍的損失就會發現,美軍地主要問題是“缺乏先進戰鬥機”。

在損失的1作戰飛機中,除了被稱爲“得克薩斯幽靈”的B2外,另外1C1架全是戰鬥機,其中3爲F35、F35C、2F35B,其餘92爲第三代戰鬥機,F22沒有損失一架。

從4月30日開始,F22A就參加了轟炸行動。

損失地9架F35中。至少有2因爲故障被擊落。3在執行近距離打擊任務時被機動式高射炮擊落。只有被防空導彈擊落。

由此可見。美軍地第四代戰鬥機確實非常先進。

用美國空軍後來地總結來說。導致美軍損失慘重地主要原因是民主黨執政間數度削減經費。導致F-22地裝備數量遠遠滿足不了空軍地作戰要求。F35系列戰鬥機地生產進度一拖再拖。

如果F22地總產量不是136架。而是空軍要求地327架。

如果F35地投產日期不是2015年。而是原先確定地20133年。

到美伊戰爭爆發地時候。美國空軍不但有更加充足地F22可以用於執行遠程遮斷打擊任務。還可以用F35鬥機替代大批老舊地F166、F/A18。不至於讓這些老久地第三代戰鬥機去“冒險”。

雖然這一說法有點偏頗,但是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美軍的問題。

美伊戰爭爆發時,美軍投入的F22A只有20,F-35系列戰鬥機不到200。到5月1日前,美軍增派了20F22與120F35系列戰鬥機。即便如此,除掉F/A18E/F之外,擔負主要打擊任務的仍然是在20紀90代參加過海灣戰爭的戰鬥機。

時隔近30年,當初的“空中霸王”已經初現老朽了。

拿F15E來說,在海灣戰爭期間、乃至後來的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期間,沒有1架被敵方地防空系統擊落。而在這場戰爭中,前9天,參戰的24F15E就被打掉了6架!

付出了代價,自然有收穫。

通過8天的全面戰術轟炸,伊朗部署在胡齊斯坦省的5個陸軍師與3個革命衛隊師幾乎被美軍炸成了空架子。

按照美軍公佈的戰果,除去固定目標,美軍在8天內摧毀了673坦克、裝甲車、1輛自行火炮與火箭炮、239門牽引式火炮、以及餘部軍用車輛,基本上達到了癱瘓伊朗地面作戰部隊的目的。

到此,美軍發動地面進攻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此期間,美國國內經濟開始“好轉”。

在軍火股的全面拉動下,道瓊斯指數首先回升,隨後標準普爾與納斯達克指數也跟着回升。以洛馬公司的股票來看,到5月地時候,已經從戰爭爆發前的每股02美元漲到了164美元。

洛馬公司股票“瘋漲”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猜測美軍會擴大F22與F35的採購量。

因爲參與了F35系列戰鬥機的生產工作,所

公司地股票都出現了大幅度上漲。

美軍消耗大量彈藥,導致庫存吃緊,雷聲等專門生產彈藥的軍火公司大大受益。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對地打擊中地“優秀”表現贏得了廣泛認可,美軍很有可能增加採購量,或者在其基礎上開發更適用的“通用驅逐艦”,建造該級驅逐艦地通用電氣(船舶分公司)從中獲益。

就連生產B2的諾思羅普公司也因爲傳言美軍要啓動BX地研製計劃而獲益。

除了大發戰爭財的軍火公司之外,持有大筆在5月份交割的石油期貨的美國石油業巨頭也成爲了最大獲益者。

到5月,紐約交易所6月份交割的石油期貨價格已經上漲到了184美元一桶!

只要戰爭持續下去,埃克森-美孚等美國石油公司將在一個月之內穩賺50的利潤。

隨同石油期貨走高,國際黃金價格也開始走高。

導致黃金“升值”的主要原因不是大宗商品價格走高,而是市場普遍預期美元將在未來大幅度貶值。

戰爭爆發,美國政府將拿出數千億、甚至上萬億美元地軍費。

這些錢,除了在戰場上“燒掉”之外,還會流入金融市場,成爲美國銀行業的“救命錢”。隨着美元大幅度增發,必然大幅度貶值。

在美國發動地面戰爭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美元貶值更是“指日可待”。

按照外界預測,如果美軍發動地面戰爭,美國政府最終會爲此支付高達5萬億美元的戰爭經費。就算美軍能推翻伊朗政府,這筆錢也收不回來,因爲美軍推翻了伊朗政府,美國還得爲伊朗重建投入數萬億美元。最終,流入市場的新增美元肯定會超過3萬億。在此情況下,美元貶值20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除了黃金價位走高之外,很多貴重與稀有金屬也受到了影響。

以鉻爲例,短短9天之內,市價就上漲了21。與戰爭有關的、~、等稀有金屬的價格更是一路猛漲50以上。

相對而言,國際投資家明顯更加“看重”美國。

中日東海戰爭時,除了雙方相互發動金融襲擊之外,國際投資者並沒因此擔心國際金融與經濟受到影響,因爲不管是共和國、還是日本,燒地都是自己的錢,很難通過“鑄幣稅”等形式將損失轉嫁給其他國家。

美國完全不同,美國可以通過增發貨幣的方式,將戰爭消耗轉嫁給其他國家。

由此就不難明白美伊戰爭爲什麼會對國際金融與經濟市場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了。

幾乎所有人都相信,美國在沒有得到任何盟國支持的情況下攻打伊朗、在無法與盟國分擔戰爭費用地情況下,美國只能採用金融掠奪的方式讓全世界的所有國家分擔戰爭開支,將災難轉嫁給其他國家。

從這個角度看,大概很多人都希望美國“戰敗”,戰爭儘快結束。

5月這天,+慕華在北京與代表伊朗政府的伊朗駐共和國大使達成了“軍火換購協議”。“中重公司”以代購的方式向伊朗提供包括防空系統、陸軍彈藥在內的武器彈藥,伊朗在戰後以國有油田開採份額支付軍購費用。在結算方法上雙方都做了妥協,+慕華同意以5月份國際市場石油均價結算,伊朗政府則答應在“中重公司”進行石油開採工作之前每月累加7的利息,且在戰後爲修復油田受損設施支付額外費用。

當天晚點時候,運載着50車皮軍火的列車駛過了黑河口岸,進入俄羅斯境內。

5天之內,“中重公司”緊急提供的第一批軍火就將到達伊朗。

從共和國採購軍火的同時,伊朗也以類似地方式從俄羅斯採購了大批軍火。如同潘雲生預料的一樣,伊朗沒有從俄羅斯採購防空系統,主要購買的是陸軍的輕武器、各類彈藥與通信設備。

只是,伊朗此時才與“中重公司”談妥採購合同,未免晚了一點。

5月3日夜間,潘雲生就讓駐伊朗大使館的情報參贊向伊朗情報機構發出警報,預計美軍將在24到小時之內發動地面戰爭。

5月,北京時間晚上11點左右,軍情局再次發出了警報。

這不是在“恐嚇”伊朗,讓伊朗儘快在軍購合同上簽字,而是明白無誤的警報。偵察衛星不但拍下了美軍地面部隊進入進攻陣地的照片,還發現美軍的通信頻率明顯增加。後者正是發動地面進攻前的徵兆!

按照軍情局的預測,如果伊朗毫無準備,美軍地面部隊將在發動進攻後24小時之內攻佔阿瓦士。即便伊朗做好了地面戰鬥地準備,美軍也能在小時之內將戰線推進到阿瓦士,腰斬部署在胡齊斯坦省的伊朗地面部隊。

結果,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12章 軍事聯盟第28章 貿易大戰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3章 血淚史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23章 說客第4章 秘密接頭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26章 秘密交易第11章 不良感覺第59章 新興名人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26章 關鍵情報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26章 新班子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23章 覆滅第57章 挑戰書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43章 坦誠交流第65章 正式宣戰第30章 直接動因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33章 雄辯第24章 四法案第92章 私下媾和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42章 秘密部隊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序九死裡逃生第85章 靈活戰術第34章 別有用意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62章 十萬火急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83章 造勢第75章 地面戰鬥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26章 最高精神領袖序二插翅飛虎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6章 顛倒是非第7章 借勢第76章 輪盤賭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145章 較勁第74章 情報網絡第74章 情報網絡第45章 雷霆一擊第15章 表態第4章 你情我願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83章 最後席位第64章 穩重見長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66章 多種可能第52章 緊急會議第81章 化危爲機第24章 金融風波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23章 危機四伏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7章 苦口婆心第76章 變味第2章 職責使然第6章 試驗部隊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21章 倒計時的信號第153章 機會第7章 攔截第100章 左鉤拳第40章 天降奇兵第53章 不宣而戰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45章 弱國強兵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9章 針對性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5章 區別對待第27章 統一步調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8章 最終目的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58章 全面爆發第77章 增兵第24章 大事化小第96章 斷臂自救第37章 靜觀其變
第12章 軍事聯盟第28章 貿易大戰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3章 血淚史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23章 說客第4章 秘密接頭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26章 秘密交易第11章 不良感覺第59章 新興名人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26章 關鍵情報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26章 新班子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23章 覆滅第57章 挑戰書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43章 坦誠交流第65章 正式宣戰第30章 直接動因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33章 雄辯第24章 四法案第92章 私下媾和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42章 秘密部隊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序九死裡逃生第85章 靈活戰術第34章 別有用意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62章 十萬火急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83章 造勢第75章 地面戰鬥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26章 最高精神領袖序二插翅飛虎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6章 顛倒是非第7章 借勢第76章 輪盤賭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145章 較勁第74章 情報網絡第74章 情報網絡第45章 雷霆一擊第15章 表態第4章 你情我願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83章 最後席位第64章 穩重見長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66章 多種可能第52章 緊急會議第81章 化危爲機第24章 金融風波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23章 危機四伏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7章 苦口婆心第76章 變味第2章 職責使然第6章 試驗部隊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21章 倒計時的信號第153章 機會第7章 攔截第100章 左鉤拳第40章 天降奇兵第53章 不宣而戰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45章 弱國強兵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9章 針對性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5章 區別對待第27章 統一步調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8章 最終目的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58章 全面爆發第77章 增兵第24章 大事化小第96章 斷臂自救第37章 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