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圍城戰

得不承認,杜奇威是一位能力出衆,非常有才華的將

如果沒有杜奇威,美軍不但會敗得更快,還會敗得更慘。

美軍表現拙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冷戰後軍事思想變革,軍隊轉型,砍掉了幾乎所有在冷戰期間立項的武器裝備研製計劃;幾場地區戰爭消耗了大筆軍費,導致裝備採購速度減緩,地面部隊嚴重依賴空中支援;反恐戰爭強調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使陸軍裝備向輕型化方向展等等。

這些原因導致了一個結果:美軍地面部隊嚴重缺乏獨立作戰能力。

不管是美國陸軍、還是海軍陸戰隊,在缺乏重型裝備的情況下,沒有空中支援、沒有遠程炮火支援的情況下,用什麼與擅長獨立作戰的共和國陸軍對抗?

美軍沒有迅速潰退,關鍵就是杜奇威。

除了穩住林產裡與赴戰兩地的陸戰隊之外,杜奇威在戰役打響前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命令正在向清津挺進的陸戰隊停止前進,撤到北青組織防禦。

這道命令,幾乎拯救了2個美軍陸戰師。

從這就能看出杜奇威的能力。

第54軍與第37軍攻得越猛,美軍陸戰隊向南縮得越快,壓力終究會傳遞給五老的空降153旅。爲了防止空降153旅被洶涌而來的美軍擊潰、避免五老以南的美軍陸戰隊放棄救援行動,第54軍與第37軍不會以大規模殲滅戰的方式消滅美軍,會在戰役期間進行多次穿插分割,逐步蠶食美軍。因此,殲滅戰需要的時間比較漫長。爲了達到全殲美軍陸戰隊的目的,共和國陸軍必須出動一支主力部隊,以戰略級別的大縱深穿插行動從側翼包抄美軍陸戰隊。空降部隊與空中突擊部隊無法完成這種級別的穿插行動,只有出動擁有強大裝甲力量的地面部隊。

當時能夠出現在戰場上地。只有從東北方向入朝地第38軍。

裴承毅把戰鬥力最強地軍放在最偏遠地角落上。就是想麻痹美軍指揮官。讓第38軍以長途奔襲地方式殺入美軍後方。完成戰略包抄行動。入朝後。第38軍地推進速度非常驚人。除了必須停下來爲電動戰車充電之外。幾乎一直在向前開進。

杜奇威將2000陸戰隊留在北青。就是爲了防止側翼遭到威脅。

現第38軍殺來後。杜奇威既佩服對手地氣魄。又感到慶幸。如果陸戰1師地那支部隊還在向清津推進。恐怕在路上就被第38軍吃掉了。對此時地美軍來說。2000人地作戰部隊關係到最終成敗。

杜奇威並不知道。與他交手地只是一名上校參謀!

隨着第38軍先頭部隊向北青開進。惡戰在所難免。

與朝鮮中部地區的村鎮相比,擁有1萬人口的北青絕對算得上“大城市”。

北青攻防戰,成爲中美軍隊在半島戰爭中打的第一場城市戰。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以往在戰場上攻城略地地美軍變成了城市的守衛!

面對北青,最頭痛的肯定是第3811裝甲旅旅長田翼准將。

入朝後,第3811裝甲旅衝在全軍的最前面。與其他旅長不同,田翼沒有在後方指揮戰鬥,而是伴隨第38111裝甲營前進。爲此,旅部的十幾輛指揮車與上百部後勤保障車輛不得跟隨田翼一同“衝鋒陷陣”。

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作戰命令說得非常明確,第38軍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向咸興推進。

爲了讓“尖刀營”加快速度,必須讓“車載式可控聚變電力供應站”伴隨行動,也就得讓旅部跟隨營部前進。

到達北青前,田翼的主要工作是安排好後勤保障工作。

24日天亮前,第38111營與第3813營機步營從利原出,沿海岸公路向北青進。

隨後趕到地第3812營裝甲營與第3811機步營在利原停留1個小時,沿公路線向三裡推進。

進攻部隊已經展開,攻城戰卻沒有立即打響。

伴隨38111營到達北青東郊後,田翼讓部隊停了下來。

因爲推進得太快,炮兵營還沒到達利原,軍直屬遠程炮兵最快也只能在0點30之後到達端川。沒有空中支援是小事,沒有炮兵支援是大事。田翼再勇猛,也不會在沒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攻打一座由2000敵人守衛的“大城市”。

此時,田翼已經知道美軍將北青變成了“軍事要塞”。

9點55分,從北面包抄的2個營攻佔了三岐裡。隨後,第3815營與第38166營先後趕到北青東郊。

讓部隊展開後,田翼讓第38133營放出了小型無人偵察機。

北青市區內的情況一覽無餘地展現在了田翼的面前。

“儘快標定炮擊區域,把信息給炮兵營。”

參謀沒說什麼,不用旅長下達命令,他們都知道該做什麼。

前線指揮部由幾輛指揮車“拼湊”而成,空間並不寬敞,最多容納0來人。

“旅長,炮兵營進入陣地。”

皺了下眉頭,說道:“遠程炮兵什麼時候到達?”

“還有半個小時。”

“讓炮營在陣地上展開,炮火準備結束之後,爲進攻部隊提供炮火支援。”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消息傳給了剛剛到達端川地遠程炮兵。

0點20,遠程炮兵進入陣地。

因爲規模龐大,所以軍直屬遠程炮兵旅花了15鍾才完全展開。

炮擊從1開始。按照進攻部隊提供的戰場信息,300多門榴彈炮與00多門火箭炮依次向分劃成十二個區域地北青市區進行覆蓋式大規模炮擊。

0點55,第38111營的尖刀部隊與在第3813營地配合下攻入北青市區。

從一開始,戰鬥就打得非常激烈。

爲了爭奪進入北青市區的橋頭堡南人川上的一座公路橋樑,第38111營的坦克連在第3813營步兵連地支持下,與美軍激戰鍾,最終仍然被美軍炸斷了大橋。

幸虧南人江並不寬,也不是很深。

11點25,20多輛DZ211主戰坦克與30多輛DB22步兵戰車“潛水”渡過南人江,衝上西岸河灘。

尖刀部隊控制河灘陣地後,工兵連迅速開進。

坦克與步兵戰車可以潛渡,其他車輛卻無法潛渡,必須架設浮橋,而且越多越好。

美軍在此時動反擊,想把準備渡江的敵人打回去。

部署在利原的炮兵營揮了關鍵作用,在155毫米榴彈炮的支援下,佔領河灘陣地地尖刀部隊連續打退美軍進攻,殲滅美軍300餘人,摧毀坦克戰車30多輛。

努力半個小時,工兵連在南人江上架設了機械式浮橋。

田翼沒再耽擱時間,立即命令第38111營與第3813營向市區動進攻,第3815營與第38166營充當預備隊。

12點30,第3812營與第3814營一部到達北青北面的德城。

因爲暫時無法向德城增派兵力,所以田翼讓南下的部隊轉爲防禦,用機步營地大口徑迫擊炮轟擊北青北城區的制高點,壓制美軍。爲了增強北面作戰部隊的持續火力,田翼還在當天下午向軍部出申請,用直升機向德城運送一批大口徑迫擊炮與炮彈。

如果在別的地方,杜奇威肯定會讓守軍撤退。

北青的守軍不但不能撤退,還必須死守。

13點不到,杜奇威讓駐紮在新浦的1個步兵營前往北青,隨即向北青守軍指揮官蓋茨上校下達死命令,無論如何也要堅持2天以上。

問題是,兵力只及半個旅的美軍能夠在第38軍最強大的裝甲旅面前堅持2天嗎?

北青東面市區地戰鬥持續了一個下午,雙方均沒有退縮,拼死爭奪每一條街道、每一棟建築物。

共和國陸軍在攻城作戰上的缺點暴露了出來。

雖然DZ211主戰坦克足以抵抗美軍單兵反坦克導彈的攻擊,DB22的機關炮足以對付建築物內的敵人,但是裝甲部隊很難在城市內展開,也就難以揮強大的突擊力量。

真正對美軍構成威脅的還是炮兵。

打到16點30,田翼讓進攻部隊就地轉爲防禦。

趕在天黑前,第38115營與第38166營迅速向南穿插,掃蕩了北青郊區的所有美軍據點,最終到達北青西面,切斷了從北青前往新浦地公路與鐵路,完成了對北青的包圍行動。

入夜後,遠程炮兵再次開始炮擊北青。

19點20,跟在第3811裝甲旅後面的第383機步旅到達戰場。

2個旅,上萬名官兵包圍了北青。

按照田翼的安排,進攻部隊在夜間全部轉爲防禦,沒有繼續推進。炮擊斷斷續續的持續了一整夜。

雖然美軍仍然在堅守,但是隨着炮擊深入,供美軍守衛地建築物越來越少。

田翼的想法很簡單,既然美軍縮在城市裡,就將城市變成廢墟,讓美軍無處可守。

比起共和國陸軍官兵地鮮血與生命,用再多的炮彈都值得。

促使田翼選擇“極端”戰術地基本情況是,北青被美軍佔領後,絕大部分居民要麼逃往郊外農村,要麼隨同難民大軍涌向共和國。第38軍包圍北青之前,留在市區內的居民不會超過5000人。

雖然5000人不算少,但是比起原先:

第32章 超級間諜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78章 針鋒相對第60章 協同作戰第37章 戰術規劃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68章 文化第25章 意外失足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32章 差距第100章 左鉤拳第34章 亂局第48章 說服工作第13章 麻煩纏身第26章 殲滅戰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46章 說客第21章 理想化第77章 退守固本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96章 現實利益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29章 開打第35章 絕路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12章 備戰第35章 軍士長第83章 最後席位序九死裡逃生第66章 勢成騎虎第77章 急轉直下第42章 人盡其能第26章 秘密交易序十八神秘物質第20章 決勝時刻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20章 圍殲第12章 平衡外交第9章 頭號盟友第24章 接頭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99章 繳械投降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29章 野外求生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79章 表演時間第38章 定位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70章 窩裡鬥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72章 極限行軍第7章 最強團隊第92章 只缺運氣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84章 海上決戰第70章 窩裡鬥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47章 兔死狗烹第30章 英雄第12章 門檻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13章 頭緒第40章 空天戰機第68章 動員序二插翅飛虎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59章 新興名人第14章 真實身份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25章 差距第48章 小內閣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4章 停戰談判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37章 時過境遷第99章 否極泰來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3章 煙霧彈第25章 變臉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11章 統一進程第58章 風雨來襲第24章 風暴來臨第91章 契機第67章 同盟體系序九死裡逃生第94章 喘口氣第82章 金融保衛戰
第32章 超級間諜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78章 針鋒相對第60章 協同作戰第37章 戰術規劃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68章 文化第25章 意外失足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32章 差距第100章 左鉤拳第34章 亂局第48章 說服工作第13章 麻煩纏身第26章 殲滅戰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46章 說客第21章 理想化第77章 退守固本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96章 現實利益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29章 開打第35章 絕路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12章 備戰第35章 軍士長第83章 最後席位序九死裡逃生第66章 勢成騎虎第77章 急轉直下第42章 人盡其能第26章 秘密交易序十八神秘物質第20章 決勝時刻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20章 圍殲第12章 平衡外交第9章 頭號盟友第24章 接頭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99章 繳械投降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29章 野外求生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79章 表演時間第38章 定位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70章 窩裡鬥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72章 極限行軍第7章 最強團隊第92章 只缺運氣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84章 海上決戰第70章 窩裡鬥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47章 兔死狗烹第30章 英雄第12章 門檻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13章 頭緒第40章 空天戰機第68章 動員序二插翅飛虎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59章 新興名人第14章 真實身份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25章 差距第48章 小內閣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4章 停戰談判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37章 時過境遷第99章 否極泰來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3章 煙霧彈第25章 變臉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11章 統一進程第58章 風雨來襲第24章 風暴來臨第91章 契機第67章 同盟體系序九死裡逃生第94章 喘口氣第82章 金融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