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七章 軍政

楚歡這幾日的心情很不錯,只因爲連續不斷傳來了一個個好消息。

第一個好消息,是從刑部傳過來,關於公孫楚一案,已經是蓋棺定論,東方信一夥人爲了排除異己,處心積慮,誣陷公孫楚等諸多官員,此案真相大白,公孫楚等人的叛國之罪,也得到了平反昭雪。

對於楚歡來說,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

憑心而論,要治理好西關四州,絕不是輕鬆地事情,楚歡固然可以決定大的方向,但是具體的實施,還是需要一些經驗老道的官員。

公孫楚等官員,那都是西關的老官員,對西關的情況十分的瞭解,實施政策也是駕輕就熟,只因爲此前一直代罪之身,楚歡也不好直接將這幹人拉出來辦差,如今刑部既然下來批文,楚歡自然是當機立斷,立刻頒下了告示,爲公孫楚等人平反昭雪。

公孫楚從沒有想過自己還有一天能夠活着從牢房出來,楚歡從刑場將他們解救下來,而且爲了防止有人暗中加害,一直將他們安頓在禁衛軍營,哪怕是後來兩百禁衛軍調動離開,楚歡也依然給予了他們足夠的安全保證。

刑部發文,楚歡令人將公文送到了公孫楚的手中,連同公文一起送到的,還有一份官復原職的總督批文。

越州知州董世珍已死,知州一位一直空缺下來,公孫楚此前本就是越州知州,如今官復原職,心情卻是大不相同。

不但是公孫楚,此前受牽連的其他官員,也都在總督大人的揮筆之下,盡復原職,這不但讓公孫楚這羣官員心存感激,更是讓朔泉的百姓們歡欣鼓舞。

公孫楚此前任職的時候,兢兢業業,在越州的口碑一直很好,只是遭逢牢獄之災,百姓們心中都是嘀咕,今次真相大白,人們心中不免都覺得,公孫楚能夠死裡逃生,楚歡居功至偉,而且楚歡能夠繼續任用公孫楚,也表明了楚歡是一位好官。

西關當前最緊要的兩件事務,一件自然是操練兵馬,雖說金賀二州在短時間內被平定,可是楚歡也深知平西軍的缺陷。

平西軍的組成頗有些複雜,平時倒也看不出來,在攻打賀州之時,楚歡就已經看出平西軍內部配合出現了嚴重的散亂,一旦遭遇逆境,兵將們就很難保持統一的戰鬥力,這一點對於一支軍團來說,幾乎是致命的弱點。

北山軍在楚歡回到朔泉之後,第一時間便即從邊境撤走,而軒轅勝才也在佈署好甲州的兵馬之後,趕回了朔泉。

對於平西軍的缺陷,軒轅勝才也是一清二楚,他知道裴績對練兵很有一手,爲此特地前去拜訪裴績,也好儘快讓平西軍能夠完全融合成一支強有力的戰鬥力。

裴績的總督禁衛軍日夜操練,風林火山四營,在短時間內也已經基本成型,按照裴績的計劃,四大營的操練,分成兩種方式,一種是單營操練,各營嚴格訓練自己的本職,而另一種訓練方法,則是會固定時間,讓四營組合在一起,訓練四營的配合。

軍隊的訓練,交給裴績和軒轅勝才,倒也不用楚歡花太多的心思。

了訓練兵馬,西關現如今另一樁大事,自然就是均田策。

均田策的頒佈,一開始固然讓許多無田可耕的農民歡欣鼓舞,但是卻也很多人心中懷疑,自古至今,只聽說過官府士紳想盡辦法從老百姓手裡盤剝田產,還真是沒聽說官府會給百姓們分田地,所以許多人只以爲,這是官府的花招而已,目的不過是想讓流落在外的難民回到家鄉,繼續受官府盤剝。

因爲心存狐疑,一開始從外面返回家鄉的百姓其實並不多,而西關目前的形式,就是大批難民流落在外,出現了大片荒蕪的田地無人耕種。

魏無忌向楚歡進獻均田策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了均田策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一個是大量荒蕪的田地,第二個就是能夠與田地匹配的人口,現如今西關人口大量流失,如果難民不能迴歸,均田策也就大大失去了效力。

楚歡也知道許多的難民還在觀望之中,眼見已經是快要入秋,均田也必須在明天春耕之前完全落實下來,一旦春耕之時,均田策還沒有完全實施,老百姓還沒有得到自己的田地,那麼也就等若是白白浪費了一年,對於本就缺乏糧食的西北來說,浪費一年,必然還會因爲缺糧鬧饑荒死去很多人。

時間其實並不算太充足,魏無忌雖然日以繼夜帶人測量田地,統計人口,但是進展速度並不快,等到公孫楚出來之後,瞭解了均田策的具體事務,當即便向楚歡提出,並不需要等到所有的田地都完全檢測之後再行分田,可以首先在朔泉附近的幾個村鎮,開始實施均田,目的就是要讓所有的百姓都清楚,官府所說的均田策,並不是虛張聲勢。

爲此,公孫楚親自選擇了幾個村鎮,親自統計了當地的人口以及田地的畝數,然後按照魏無忌提出的均田策內容,率先向這幾個村鎮的百姓頒發田地,每一個分到田地的百姓,在得到田地的同時,也得到了戶部司簽署的地契。

地契上說的十分清楚,百姓所分得的田地,十五年之內,歸屬權依然在官府手中,如果在這其間,沒有發生什麼特殊情況,卻丟棄田地,任其荒蕪,那麼官府隨時都有權利將田地收回,可是隻要能夠耕地年限滿十五年,那麼田地的所有權,將自動歸屬於百姓所有。

其中更是言明,百姓獲得田地所有權之後,那麼田地可以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任何人都無權收走土地,只是其中也說的很清楚,禁止私田交換買賣,只允許時代耕種,一旦私田買賣,官府不但可以將田地收回,而且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要承擔罪責。

其實許多人也都看得明白,均田策的主旨,就是將老百姓釘死在田地裡,讓他們世代踏踏實實地耕地生活,不能私田買賣,實際上也就稱不上完全的私有化。

不過對於百姓來說,能有一塊自己的田地時代耕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已經是了不得的生活,這是百姓們嚮往的生活,對農民來說,土地就是寶貝,很少人會想將自己賴以爲生的田地賣出,均田令的內容,已經足以讓他們興奮不已。

也幾乎在幾座村鎮分得田地的同時,官

府的第二道命令又已經頒佈下來,這是魏無忌均田策之中的補充內容,攤傜入戶,賦傜互調。

在此之前,許多士紳家族可以避免徭役,正如魏無忌曾經所說,秦國立國之後,曾經下達了一系列政策,許多士紳豪族都有着免除賦稅的特權,這些家族享有着最大的資源,不但免賦稅,甚至連徭役也不用承擔,反倒是賦稅極爲沉重的老百姓,卻承擔着沉重的徭役。

西關重建,這幾年的徭役自然是必不可少,築堤修路,開渠鑿溝,百姓們必須承擔大量的徭役。

爲此,魏無忌在均田策之餘,特地提出了攤傜入戶、賦傜互調的策略,整個西關,不論是普通的貧民百姓還是士紳豪富之家,都將承擔同樣的徭役,一視同仁,只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賦傜互調的手段,那些士紳豪族如果抹不開面子,不情願與平頭百姓一樣去參加勞役,倒是可以用賦稅來抵消自己的徭役,同樣,窮苦的老百姓如果想要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卻可以在自己應該承擔的徭役之外,增加有償徭役。

這些法令頒佈下來之後,百姓們一片歡呼,流落在外的難民們知道已經有人分得了田地,再不猶豫,紛紛迴歸故土,只是短短時間,大批的西關難民拖家帶口,返回故鄉,這是一次龐大的遷徙,軒轅勝才調動兵馬,守住各處關卡,盤查嚴密。

對楚歡來說,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他甚至一度得到消息,一些落草爲寇的土匪,知道這些法令頒佈之後,竟是丟棄了武器,也往戶部司登記入戶,正如魏無忌當初所料,許多落草爲寇的土匪,本就是實在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被逼無奈,如今官府實施新政,這些人想着有田地可種,有哪裡想過着那刀口上舔血的日子。

楚歡實施均田策的本意,就是要讓西關重新恢復生機,讓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那些亂匪能夠棄攜爲民,當然也是楚歡樂意看到的。

西關的均田改革,風風火火,百姓一片歡騰,不過此事畢竟是傷及了西關士紳的利益,楚歡知道西關士紳是以西關七姓爲首,少不得要與西關七姓多做接觸,倒是蘇老太爺看得明白,如果西關一直一潭死水,西關七姓也終究難以恢復曾經的輝煌,只有整個西關興旺發達起來,西關士紳纔有可能恢復往日的輝煌,衆士紳雖然心裡多少對楚歡實施的政策頗有些不滿,好在楚歡此次實施均田策,主要是收歸荒田和無主之田歸官府所有,雖然對佃戶得田對西關七姓也造成了一定的打擊,不過衆士紳心裡也很清楚,楚歡實施新政的目的,其用意倒不是在對付地方士紳,而是激發西關百姓的耕地熱情而已。

北山肖煥章在耕具的問題上,倒是沒有食言,在西關難民絡繹返鄉之時,從北山調運過來的諸多耕具也是連續過來,更讓楚歡歡喜的是,從關內的西山道和安邑道,也是有大批的耕具運送過來。

西關實施均田新政,這樣的消息自然也已經傳到關內,西山總督喬明堂,安邑總督袁崇尚都是與楚歡有些淵源,大忙幫不上,但是調運一些農耕之具前來支援,卻也是盡了情分。

(本章完)

第五九六章 金色大日旗第六八八章 主母第六七零章 七姓第六一二章 蟲子第一三六五章 道人第九八零章 三必除第一二六七章 不要銀子就要糧第一四九六章 賞鹽第六零七章 生死愛第一九二五章 言機鋒第一九三五章 天王對天王第五七五章 翁婿初見第三五五章 封官第一八三八章 佛道難明第一九九二章 意術第六六九章 西關勢危第五二五章 天賜之物第一一四五章 分歧第一八七九章 囂張跋扈第一捌九一章 表白第九十四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五四六章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第三四二章 求和第一八七六章 頹廢第一一三八章 信口雌黃第六一六章 冰心第三四三章 有賞無封第一零四五章 亂舞天下第一零零五章 新鹽入關第五八零章 草原愛第一八五章 齊王出轅第一八三一章 必居其一第一四三零章 攜手第一七六肆章 反常第三二四章 大難將至第一三六五章 道人第六八五章 見色忘道第一九二七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章 購糧之策第三五七章 獵狗,天宮!第兩一一五章 世仇第六五六章 青州首富第兩一二二章 美夢成真第九六一章 天災人禍第三四零章 含苞欲放花正香第一六五一章 屈膝第兩零二六章 陣前亂心第四九七章 偷襲第兩零一零章 兵諫第一三二三章 魚目混珠第一六肆四章 背旨盡忠第七三三章 全軍覆沒第九零二章 包庇第一七一三章 血帕第三九四章 琉璃醉酒第六八二章 明月祭天,星辰彙集!第一二六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六八七章 賢內助第一零九八章 疲軍第一零四零章 胃口第一五七二章 國姬第一一五一章 金蟬第一八一章 天門道第三零六章 休書第一九四一章 探望第兩一一四章 龍毒第十二章 尋物第一七七九章 急行軍第二八三章 刀客第一一九六章 羣匪考場第三七九章 天羅琉璃第五三四章 激將第二十五章 潑辣寡嫂第二一三章 風波又起第九零一章 直殿監第九五九章 竹林孤舍第九九九----一千零三合章 奇貨可居第一零七章 拒禮第一五二一章 金槍第一七五五章 血戰第三六三章 “天算圖”第一二七六章 證詞第一三零八章 蛀蟲第八七四章 林中竹樓第七九二章 黑鍋第三章 江上來匪第一三九零章 馬危第三九五章 巨石落,長槍刺!第四九七章 偷襲第一八二七章 驚變第一四零六章 夜叉第五九七章 局中局,計中計!第一六九六章 真元丹第五七四章 鍛奴古薩第一九二四章 夜淒涼第一三一二章 天閣第八零八章 將道七雄第六一零章 紅燭第一六一六章 喜夜宴第一五一七章 兵庫疑雲
第五九六章 金色大日旗第六八八章 主母第六七零章 七姓第六一二章 蟲子第一三六五章 道人第九八零章 三必除第一二六七章 不要銀子就要糧第一四九六章 賞鹽第六零七章 生死愛第一九二五章 言機鋒第一九三五章 天王對天王第五七五章 翁婿初見第三五五章 封官第一八三八章 佛道難明第一九九二章 意術第六六九章 西關勢危第五二五章 天賜之物第一一四五章 分歧第一八七九章 囂張跋扈第一捌九一章 表白第九十四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五四六章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第三四二章 求和第一八七六章 頹廢第一一三八章 信口雌黃第六一六章 冰心第三四三章 有賞無封第一零四五章 亂舞天下第一零零五章 新鹽入關第五八零章 草原愛第一八五章 齊王出轅第一八三一章 必居其一第一四三零章 攜手第一七六肆章 反常第三二四章 大難將至第一三六五章 道人第六八五章 見色忘道第一九二七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章 購糧之策第三五七章 獵狗,天宮!第兩一一五章 世仇第六五六章 青州首富第兩一二二章 美夢成真第九六一章 天災人禍第三四零章 含苞欲放花正香第一六五一章 屈膝第兩零二六章 陣前亂心第四九七章 偷襲第兩零一零章 兵諫第一三二三章 魚目混珠第一六肆四章 背旨盡忠第七三三章 全軍覆沒第九零二章 包庇第一七一三章 血帕第三九四章 琉璃醉酒第六八二章 明月祭天,星辰彙集!第一二六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六八七章 賢內助第一零九八章 疲軍第一零四零章 胃口第一五七二章 國姬第一一五一章 金蟬第一八一章 天門道第三零六章 休書第一九四一章 探望第兩一一四章 龍毒第十二章 尋物第一七七九章 急行軍第二八三章 刀客第一一九六章 羣匪考場第三七九章 天羅琉璃第五三四章 激將第二十五章 潑辣寡嫂第二一三章 風波又起第九零一章 直殿監第九五九章 竹林孤舍第九九九----一千零三合章 奇貨可居第一零七章 拒禮第一五二一章 金槍第一七五五章 血戰第三六三章 “天算圖”第一二七六章 證詞第一三零八章 蛀蟲第八七四章 林中竹樓第七九二章 黑鍋第三章 江上來匪第一三九零章 馬危第三九五章 巨石落,長槍刺!第四九七章 偷襲第一八二七章 驚變第一四零六章 夜叉第五九七章 局中局,計中計!第一六九六章 真元丹第五七四章 鍛奴古薩第一九二四章 夜淒涼第一三一二章 天閣第八零八章 將道七雄第六一零章 紅燭第一六一六章 喜夜宴第一五一七章 兵庫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