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帽筒

當時全國的古玩市場都很興盛,貨源充足,好貨比比皆是。而像民國的瓷器、雜件,難入藏家法眼,所以價格很便宜。受此影響,民國的明星招貼廣告畫,雖然是彩色美人圖,印刷精美,可以稱得上是非常有時代意義的東西,可是價格並不高。

民國時期商業招貼廣告才實行,是創造性的新生事物,只有少數大企業使用過。當時那種以招貼畫的營銷方式,代表了最新潮流。而且招貼畫還是五彩印刷的起始之作,其收藏價值獨到。可是注意到人不多,國內鮮有收藏者,少數經營者全部把貨物賣給德國、美國、或日本的外國人。

老張見這東西非常便宜,別人都是三兩塊買來,轉手十幾塊就賣掉。雖然動用錢財不多,利潤卻不低,而且市場需求也多,很容易達到交易。像他一樣的實力弱小者,做這個太適合了。別看只是十幾塊錢的事,可是算起利潤起,那可是百分之五百以上的利潤啊。他試着在地攤上買了幾張,很輕鬆的賺到了錢,這讓他信心大增。

張老闆嚐到甜頭,決心把小買賣做下去。賣廣告畫賺到了小錢,算是找到一個門路,便把秘訣告訴幾個老鄉,可老鄉們都覺得這個買賣不起眼,沒當回事。張老闆在買賣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他就算想做這個小買賣,也是做不到長久的。

無論從那方面說,張建功都覺得,廣告招貼是很有潛力的東西,可是想多買,批量經營並不容易。一般的販子,最多拿了三五張來賣,過十張的就很少,而且有一部分品相很差。所以。想靠這個小買賣支撐店鋪的打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當時京城的古玩市場,店鋪的租金雖然不算很貴,但每天幾十塊錢的差價收入,除了吃喝,也就只能付租金了。

張老闆有些失望,可是他並沒灰心,反倒是多了一個心眼,對此上了心。通過觀察,他發現來賣招貼的販子,大多來自山?東膠東地區。當時他就想。按理說民國時期,上?海的工商業最發達,類似的招貼畫應該使用最廣泛,或許上?海遺留下來的更多。既然山東都有,上?海的招貼畫,自然能隨處可見纔是。

於是張建功專程趕到上?海,去尋找更多的貨源。可惜,上?海之行讓他如墜雲霧中,根本摸不着頭腦。他原本指望能在上?海能找到大量的招貼畫。可是事實與想法卻完全不一樣。他幾乎空手而歸,上海根本沒有此類貨源。

張老闆想不明白了,經濟曾經發達的上?海怎麼找不到大量的招貼畫呢?這是很折磨人的問題,他百思不得其解。便想多住幾天,多走一些地方,多找找。他懷着一絲希望,天天出門去。卻完全失望了。那幾天天天下雨,他打了傘,穿行在各古玩城的店鋪中。有時候淋得像落湯雞,很狼狽,卻沒見到希望的東西。

正在鬱悶的無法排解,卻看到他帶來的吃食長了黴,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心裡頓時明朗起來:上?海陰雨的天氣多,空氣潮溼,是否紙質的東西因存放問題,大多數損毀了呢?完全有可能!這一發現讓張老闆差一點蹦起來。

事實很快證明了他的想法,即使古籍,上?海地區遺留下來的遠比北方地區少。既然如此,民國的明星招貼只有山?東膠東地區是聚集地,有大量留存,他由此斷定:民國的廣告招貼存世量肯定很少!這個發現,太有意義了,精明的宋老闆意識到招貼畫目前賣價太低,而且不久的將來,民國招貼畫將被淘盡,市場上將很難買到!

張老闆興奮之餘,直撲青島並駐紮下來,專門蒐羅招貼畫。他三五元收,六七元收、十元八元收,最後收購價到了三四十元,有些精品甚至上到百元。而他到手的招貼畫近二千幅,可是再也收不到了,貨源幾近枯竭。

張老闆花一萬多塊,買了一大堆招貼畫快快樂樂的回京城,把貨物存放起來,仍舊零星買進,沒出半年時間,民國明星人物招貼畫價格扶搖直上,竟然在兩個月時間裡,品相好的升到了千元一幅。張老闆手裡的二千幅招貼畫全部是上品,他逐漸投放市場,僅此大賺了一筆。

張老闆不顯山不露水的大賺一筆,沒有揀大漏那麼風光,可賺到的是真金白銀,從此有了家底,做生意有了底氣,雖說他的眼力和眼界沒大幅度提高,卻並沒有就此淪落,也沒有太張狂,照樣不賭不嫖,踏踏實實的幹事。

後來他逐漸發現,待在京城,有不小的壓力,他做生意樸實,檔次上不去,不適合高檔精品需求旺盛的大城市,所以決定回潭州發展。他的做法是明智的,潭州古玩市場在全國也有名氣,老貨多,價錢便宜,他手頭寬裕,便打起集藏貨物的主意。

張老闆是有主意的人,對古玩的走勢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眼見清三代的瓷器在市場上行情火爆,異常搶手,他並沒刻意和大家爭,而是把目光投向晚清民國的瓷器——各類大瓶。那時候民國一百五十件的大瓶,完好的一對,才一千多元,三百件的也就三千多元。德州市場二百多家店鋪,周邊各縣的古董商,販子,以經營瓷器的佔多數。張老闆悄沒聲的收購晚清民國的瓶、帽筒、瓷器,選的都是沒毛病的,畫片和瓷質好的,有的貨貴幾百塊,他照單全收,經過三四年的努力,他收購了幾百對大瓶和大量瓷器,卻不爲人所知。

古玩行沒有永遠攀升的行情,也沒有永遠冷落的品種。和老闆低價收購瓷器的幾年時間,民國的大瓶價格從一千多元,狂漲到六七千元,而清三代瓷器價格也是狂漲,精品的沒有破損的品種,市場上幾乎看不到了。

張老闆家裡有糧,心裡不慌。他來來去去,心態平和,不爲生意的冷清而擔憂,所以總是看到他沉着的進進出出,完全沒有普通古玩商人的焦灼。不知內情的人覺得不理解,他們根本想不到其貌不揚,沒有傳奇加身的張老闆,是古玩行裡的梟雄!

“老張,你這裡的帽筒我想挑兩個。”於立飛看到一排排的帽筒,突然心裡一動。

帽筒,俗稱“官帽筒”,是清代官員在上朝之前休息時置放花翎頂戴用的。創制於嘉慶年間,在同治、光緒年間流行得到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由於它同時具有實用和陳設性,後來被民間廣泛接受,隨着清朝的沒落,光緒後期到民國初期,帽筒逐步演變爲普通人家的陳設器。

現在的官員雖然沒有“官帽”一說,可是也還是有人要戴帽子的。比如說公檢法系統,他們還得戴大蓋帽。雖然現在都有掛鉤來掛帽子,但是如果在桌上擺一個帽筒,也是一趣事。只是以任靜天現在的級別,擺這麼一個帽筒,似乎有些太顯眼了。

“東西你可以任挑,絕對保真。”張建功也覺得於立飛有些意思,自己店裡也不去管,盡陪着自己聊天。

“那行,我看看。”於立飛一路的摸過去,最終選了一兩個在他腦海中表現最出色的帽筒。

“老張,你看看,這兩個帽筒還可以不?”於立飛把兩個直口、筒腹的帽筒拿給張建功。

“這是龍泉窯中的精品,於老闆真是好眼光。”張建功讚歎着說。

“不會吧,是不是我隨便拿起哪個帽筒,你都會說是最好的?”於立飛似笑非笑的說。

“這真不是誆你,此帽筒爲傳統樣制。直口,筒腹、口略大於底,中空,外壁上端飾雙線邊紋兩道,兩道邊紋間斜劃網格紋,筒壁飾六個等距、上下相交錯的海棠花式鏤孔,這是爲了便於散去帽裡的汗氣,同時也可用於薰香除臭。

你再看看,這個筒腹花紋一面爲出水芙蓉,刻法細膩,生動活潑,線條舒暢優美,頗有‘風荷正舉’之意境。另一面淺劃折枝牡丹一朵,刀法則較隨意。近底端刻雙線邊紋一道。胎壁上薄下厚,這一處理顯然是爲了增加穩固性,彌補口大底小造成的重心不穩。

此器內外均着青色釉,雖因釉薄而缺乏玉質感,但釉色溫潤亮麗,晶亮剔透,光澤度較好,積釉處尤其青瑩可愛。足底無釉,呈火石紅色。如果參照帽筒這一器型的發展演變過程來看,此帽筒應屬早期帽筒,也是龍泉窯帽筒中的精品。”張建功說道,他對清三代的瓷器,還是頗有研究的。

“這樣吧,這兩個帽筒一共多少錢?”於立飛問。

“你是同行,又是鄰居,自然不會貴你,這樣吧,一對算一萬六。”張建功說道。

“我跟你是第一次交易,咱們又聊得來,我不還價,你再報個實價。”於立飛輕輕搖了搖頭,說道。

“一萬二。”張建功見於立飛說的真誠,沉聲說道。

“好,我馬上去拿錢。”於立飛馬上說道。

第417章 準備第507章 機會是要創造的第366章 玄機第532章 不回市裡第381章 過問第296章 官帽椅第438章 重逢第131章 芙蓉地金絲種第151章 唐代龜鈕鶴紋鏡第471章 鑑賞第326章 一個光點第645章 百貨大樓第100章 好事不留名第509章 副局長人選第479章 親自出馬第491章 真相第209章 我也想收藏第24章 黃魚膠第438章 重逢第332章 橫掃千軍第661章 運氣不太好第529章 去市裡第13章 古玩行裡的規矩第439章 心意第465章 空缺第186章 你自己第66章 貨源問題第221章 懊悔不已第439章 心意第361章 堅持原則第329章 領導動動嘴第433章 北昌第571章 好獵手第714章 新任秘書第60章 又是一計?第397章 不辭而別第248章 無需見外第683章 縣政府的地皮第532章 不回市裡第27章 崗前培訓第434章 地址第309章 斟酌第97章 把戲第112章 等待通知第530章 心動不如行動第117章 買車第247章 綿薄之力第160章 七十五萬的毛料第421章 揚眉吐氣第137章 玩牌第323章 罰沒款返還第369章 疏而不漏第370章 新的職務第648章 變異第163章 感應距離第499章 重視第318章 思路決定出路第326章 一個光點第146章 不起眼的買賣第331章 特殊照顧第517章 彙報第678章 毛料被盜第445章 壯膽第118章 只要一百二十萬第574章 配合第273章 盛菜的古玩第608章 決心很大第252章 天機第690章 自身難保第239章 獨一無二第355章 上級協助下級第321章 歡呼雀躍第60章 又是一計?第546章 下去視察第502章 收網第625章 信任第485章 協商第383章 處理第442章 摸情況第565章 偷雞不成第249章 借錢第656章 突然到訪第94章 新的員工第459章 鎮定劑第618章 毛遂自薦第634章 最低競拍價第46章 請客吃飯第362章 以誠相待第179章 看不太準第36章 我收藏了第643章 重新分配第38章 注意騷擾第608章 決心很大第437章 刻薄第356章 面面俱到第633章 挑釁第362章 以誠相待第52章 花錢如流水第230章 借調?第305章 眼高手低?
第417章 準備第507章 機會是要創造的第366章 玄機第532章 不回市裡第381章 過問第296章 官帽椅第438章 重逢第131章 芙蓉地金絲種第151章 唐代龜鈕鶴紋鏡第471章 鑑賞第326章 一個光點第645章 百貨大樓第100章 好事不留名第509章 副局長人選第479章 親自出馬第491章 真相第209章 我也想收藏第24章 黃魚膠第438章 重逢第332章 橫掃千軍第661章 運氣不太好第529章 去市裡第13章 古玩行裡的規矩第439章 心意第465章 空缺第186章 你自己第66章 貨源問題第221章 懊悔不已第439章 心意第361章 堅持原則第329章 領導動動嘴第433章 北昌第571章 好獵手第714章 新任秘書第60章 又是一計?第397章 不辭而別第248章 無需見外第683章 縣政府的地皮第532章 不回市裡第27章 崗前培訓第434章 地址第309章 斟酌第97章 把戲第112章 等待通知第530章 心動不如行動第117章 買車第247章 綿薄之力第160章 七十五萬的毛料第421章 揚眉吐氣第137章 玩牌第323章 罰沒款返還第369章 疏而不漏第370章 新的職務第648章 變異第163章 感應距離第499章 重視第318章 思路決定出路第326章 一個光點第146章 不起眼的買賣第331章 特殊照顧第517章 彙報第678章 毛料被盜第445章 壯膽第118章 只要一百二十萬第574章 配合第273章 盛菜的古玩第608章 決心很大第252章 天機第690章 自身難保第239章 獨一無二第355章 上級協助下級第321章 歡呼雀躍第60章 又是一計?第546章 下去視察第502章 收網第625章 信任第485章 協商第383章 處理第442章 摸情況第565章 偷雞不成第249章 借錢第656章 突然到訪第94章 新的員工第459章 鎮定劑第618章 毛遂自薦第634章 最低競拍價第46章 請客吃飯第362章 以誠相待第179章 看不太準第36章 我收藏了第643章 重新分配第38章 注意騷擾第608章 決心很大第437章 刻薄第356章 面面俱到第633章 挑釁第362章 以誠相待第52章 花錢如流水第230章 借調?第305章 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