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考究

聽到於立飛對雍正時期的釉裡紅了解得很清楚,吳文古欣慰的點了點頭。康威浩也覺得今天長了見識,他萬萬沒想到,於立飛這麼年輕,竟然對釉裡紅這麼瞭解。這完全顛覆了他對保安的看法!

“立飛,看來你對釉裡紅的瞭解很深,那你能詳細說說清朝各個時期的釉裡紅嗎?”吳文古搬了把椅子,坐了下來。既想考究一下於立飛,也想知道他到底知道多少。

“雍正皇帝對瓷器的要求非常高,雍正釉裡紅畫得非常精細,主要特徵就是:輕描淡定。畫的筆道非常細,一點也都不暈散。而康熙時期的釉裡紅,經常發黑。因爲那個時候,對溫度控制不好。一旦溫度高,顏色就飛了。所以工匠們,寧願溫度低一些,至少不會燒成一個白瓶。

而且康熙時期的釉裡紅,甚至包括康熙早期的一些瓷器,都不會寫款。就算要寫,一般也會寫明朝的款。如果一個顏色偏黑的釉裡紅,上面還落有‘康熙年制’,肯定就不真。可越是這樣,反而價值非常高。民國時期,很多收藏愛好都知道,康熙的釉裡紅可是了不得的收藏。”於立飛也沒有藏拙。

他知道,自己只是多看了幾本書,跟吳文古是沒辦法比的。甚至跟康威浩,也有一定的距離。在他們面前,可以盡情發揮,就算說錯了,也不會被他們恥笑。而且,如果自己理解錯了,還可以得到他們的指正,這可是千金難求的學習機會啊。

“那乾隆時期的釉裡紅呢?”吳文古又問,於立飛對康熙和雍正的釉裡紅,理解的還是比較深的。整個釉裡紅的歷史。主要就是元朝、明初和康乾,只要把握了各個時期的特點,就不怕被人騙。

“乾隆則繼承和發揚了雍正和康熙的態度,據《清檔?唐英奏摺六十二號》記載:乾隆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唐英在北京。太監胡世傑奉乾隆皇帝之命,交給唐英釉裡紅掛瓶一件,畫樣一張。並傳旨:‘看明瓷器釉色,照紙樣花紋燒造幾件送來,務要花紋清真。並將古瓷樣式好者挑選幾種,亦燒造釉裡紅顏色。俱寫乾隆年款,送來呈覽’。”於立飛說道,他在看這些資料的時候,就好像在聽故事,既覺得好玩,又能豐富自己的知識。自然就記憶深刻。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唐英,但只要是對乾隆時期的瓷器有研究的人,肯定就知道唐英是何許人也。他是乾隆皇帝任命的督陶官,由朝廷親自派到景德鎮坐陣,專事管理和監督燒瓷。雖然這個督陶官的品級不高,可是權力非常大。

唐英也不負聖恩,他從四十七歲到景德鎮。幹了二十八年,一直到七十五歲。實在幹不動了,才請旨退休。唐英在退休之後,才幾個月的時間,就去世了。可見,他確實是幹到了油枯燈滅。

當時唐英是直接可以跟乾隆對話的,可見乾隆對燒瓷的重視。現在很多博物館裡,都有落款“瀋陽唐英”的國寶級瓷器。甚至唐英在景德鎮時期所燒造的瓷器,行內人都稱之爲“唐窯”,可見唐英在瓷器史上的地位。

“唐英當時把掛瓶看了許久。把樣子和顏色仔細記在腦子裡,拿着紙樣回去,親自督促窯工。一定要把釉裡紅的顏色充分表現出來,釉水要肥潤、顏色要鮮明。這件事發生在乾隆初年,說明當時對釉裡紅的重視程序非常高。釉裡紅的地位也顯得很高。”於立飛緩緩的說道。其實不管什麼事情,只要是一把手重視,效率就會非常快,質量也會特別好。

所謂的掛瓶,就是掛在牆壁上的瓶子。瓶子一般都是圓的或是方的,那怎麼掛呢?其實掛並只是半個瓷器的狀態,前面有個弧度,後面是平的,可以掛在牆上裝飾。當時的乾隆皇帝,很喜歡掛瓶。

當然,論價值的話,雍正時期或者乾隆時期的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還是不如宣德時期的。雖然雍正期的釉裡紅質量好,技術水平高。可是保有量也大啊,什麼東西都是這樣,物以稀爲貴,越是稀少的東西,價格自然就越貴。雍正和乾隆時期,由於已經掌握了全面的技術,不管燒多少,都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那好,我再問你,釉裡紅爲什麼會衰敗?”吳文古又問,現在他不是給康威浩鑑定這個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了,而是專門教授於立飛。

康威浩本來只是想讓吳文古鑑定一下自己的幾件古玩,可是現在看吳文古的做法,恐怕今天下午,是不可能全部鑑定完了。可是吳文古這樣的做法,他也不會反對。

作爲一位民間收藏家,也經常邀請三五幾個藏友,一起邊喝茶,邊交流古玩。古玩的很多知識,和一些最新的信息,不就是這麼來的麼?如果一位收藏愛好者,不能跟同行經常交流,是跟不上時代的。

“吳老,這個題目可就有些大。我要是說的不對,你再批評指正。釉裡紅到了乾隆後期,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自然就談不上突破,只是陷於一種程式化。隨着乾隆盛世的結束,釉裡紅的黃金時代也跟着結束了。晚清的時候,咸豐一朝曾經燒過一些,咸豐的特點是,畫的很細弱,軟弱無力,以後就再也沒有燒造過了。”於立飛說道。

頓了頓,於立飛又說道:“釉裡紅的衰敗,有很多原因。第一個原因,我覺得是清代其他彩瓷品種的出現。清代有大量體貌瓷在生產,尤其粉彩中的礬紅彩的出現,對釉裡紅產生了強烈的衝擊。釉裡紅瓷器,從清雅角度上講,不及青花。它是暖調子,青花是冷調子。從熱烈角度上講,它不及其他彩瓷。五彩、鬥彩、粉彩、琺琅彩,都顯得比它熱烈。所以從這兩個角度要求,它都顯不出優勢。”於立飛說道,雖然釉裡紅很珍貴,可是當有替代品,或者更好的產品出來之後,自然而然就會被淘汰。

比如說從建國以來,我國很多行業,原本都是手工製造。可慢慢的,都被機械化代替。因爲機械化生產出來的產品,不但成本低,而且質量好,不容易出次品。當然,也有些行業,因爲機械化,反而失去了傳統文化。

“立飛,你這番話,很像是一個收藏大家講出來的嘛。康先生,你認爲他講的對麼?”吳文古笑着說。

“於先生對清代瓷器研究得很透徹。”康威浩不知不覺用上了“先生”這個詞。

“其實也說不上啦,我隔壁有家專做清朝瓷器的店子,我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到他店裡去偷師。”於立飛謙遜的說道。

“立飛,剛纔你只說了第一個原因,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吳文古問,於立飛的表現讓他很驚訝。他甚至懷疑,現在的於立飛是不是換了個人,這哪裡是剛到潭州幾個月,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古玩的小夥子?

“是的。第二個原因,康熙時期不僅僅只有釉裡紅,還有其他品種。比如說朗窯紅、豇豆紅,雍正時期的祭紅,乾隆時期的珊瑚紅、礬紅等等。各種紅釉的出現,導致對釉裡紅逐漸喪失興趣。第三,儘管當時釉裡紅的工藝比較成熟,但燒造的難度和成本依然很大,導致它在市場上缺乏相應的競爭力。”於立飛說道,很多紅釉,他都只見過仿品,這讓他很是遺憾。

“是啊。清代有一個很喜歡寫陶瓷詩歌的詩人叫龔鉽。他在《景德鎮陶歌》中寫道:‘市上今傳釉裡紅,唐窯獨著百年中。闇然淡簡溫而理,都識先生尚古風。’龔鉽提到了‘唐窯’,就是唐英時期的瓷器。詩裡說:乾隆時期,市面上還很流行釉裡紅,唐英時期釉裡紅的生產,能夠獨領一百年。但這種瓷器還是顯得比較暗淡溫和,也許只有唐英先生才能夠理解,古代的這種風尚。”吳文古感慨萬端的說,其實他也很喜歡這種暗淡溫和的古代風尚。

“於先生,你說這麼多,是不是上上手?”康威浩問。這次他來博物館,可以說是大開眼界。一個保衛科的副科長,竟然對釉裡紅如此瞭解,他要是回去說給藏友聽,想必沒人會相信。

“好。”於立飛輕輕拿起這隻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剛一上手,他的腦海裡,馬上就浮現出這隻高足碗的立體圖形。而且這隻碗若隱若現,就好像有血有肉似的。於立飛知道,越是清晰的圖形,代表年代越久。如果是康乾時期的,應該不會這麼清晰纔對。

“吳老,雍正時期跟宣德時期的三果紋,畫法好像也有一些差異吧?”於立飛問。

“確實是的,宣德器三果爲蘋果、石榴、桃。雍正仿品把蘋果畫成兩隻連在一起的形狀,而宣德的蘋果,是一整隻。”吳文古說道。於立飛能注意到這兩者的細微區別,可見的功課還是做的很深。

第676章 浮出水面第564章 險峻第129章 隨手挑了一塊第307章 受歡迎的指導員第13章 一諾千金第711章 搬石頭第73章 我等着第402章 年終獎第699章 利潤第587章 自投羅網第679章 內部第606章 困難重重第506章 公審第39章 加值晚班第597章 六神無主第111章 先倨後恭第344章 說話的技巧第240章 情有獨鍾第14章 古玩行的暗示第379章 雁過拔毛第585章 一舉兩得第572章 今非昔比第447章 簡單表達第180章 綠蓋藍第548章 反攻倒算第557章 無處可逃第52章 花錢如流水第314章 牀是財產第338章 彙報第662章 兩份明標第312章 榻第538章 瞎指揮?第385章 熱火朝天第407章 放人第225章 半山半水石第655章 不歡而散第39章 加值晚班第489章 幸福從天而降第106章 兩眼一抹黑第516章 變通第56章 搭頭第319章 卡住了第156章 最好的毛料第380章 安全大檢查第220章 科長第594章 押寶第459章 鎮定劑第213章 一件東西第467章 運動第47章 古玉功失靈?第698章 權威第214章 借據第619章 看望第722章 潛力第452章 目的達到第514章 調動第402章 年終獎第134章 紅翡第458章 意外第496章 監視第183章 一舉兩得第696章 一起吃飯第22章 友誼的見證第308章 迅速成長第287章 人比人得扔第198章 敬而遠之第424章 固執己見第479章 親自出馬第658章 遲疑第375章 開門紅第329章 領導動動嘴第597章 六神無主第414章 暗標第421章 揚眉吐氣第25章 腦海的變化第687章 過問第230章 借調?第684章 牛大師第398章 軍令狀第53章 請吳老掌眼第220章 科長第702章 風傳第466章 消息第94章 新的員工第501章 火藥味第447章 簡單表達第392章 解決之道第27章 崗前培訓第200章 理所當然?第708章 責任第13章 古玩行裡的規矩第451章 皇帝不急第282章 拉攏第725章 緩解第473章 團結合作第507章 機會是要創造的第357章 堅定不移第417章 準備第239章 獨一無二第290章 一貧如洗
第676章 浮出水面第564章 險峻第129章 隨手挑了一塊第307章 受歡迎的指導員第13章 一諾千金第711章 搬石頭第73章 我等着第402章 年終獎第699章 利潤第587章 自投羅網第679章 內部第606章 困難重重第506章 公審第39章 加值晚班第597章 六神無主第111章 先倨後恭第344章 說話的技巧第240章 情有獨鍾第14章 古玩行的暗示第379章 雁過拔毛第585章 一舉兩得第572章 今非昔比第447章 簡單表達第180章 綠蓋藍第548章 反攻倒算第557章 無處可逃第52章 花錢如流水第314章 牀是財產第338章 彙報第662章 兩份明標第312章 榻第538章 瞎指揮?第385章 熱火朝天第407章 放人第225章 半山半水石第655章 不歡而散第39章 加值晚班第489章 幸福從天而降第106章 兩眼一抹黑第516章 變通第56章 搭頭第319章 卡住了第156章 最好的毛料第380章 安全大檢查第220章 科長第594章 押寶第459章 鎮定劑第213章 一件東西第467章 運動第47章 古玉功失靈?第698章 權威第214章 借據第619章 看望第722章 潛力第452章 目的達到第514章 調動第402章 年終獎第134章 紅翡第458章 意外第496章 監視第183章 一舉兩得第696章 一起吃飯第22章 友誼的見證第308章 迅速成長第287章 人比人得扔第198章 敬而遠之第424章 固執己見第479章 親自出馬第658章 遲疑第375章 開門紅第329章 領導動動嘴第597章 六神無主第414章 暗標第421章 揚眉吐氣第25章 腦海的變化第687章 過問第230章 借調?第684章 牛大師第398章 軍令狀第53章 請吳老掌眼第220章 科長第702章 風傳第466章 消息第94章 新的員工第501章 火藥味第447章 簡單表達第392章 解決之道第27章 崗前培訓第200章 理所當然?第708章 責任第13章 古玩行裡的規矩第451章 皇帝不急第282章 拉攏第725章 緩解第473章 團結合作第507章 機會是要創造的第357章 堅定不移第417章 準備第239章 獨一無二第290章 一貧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