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青花枯枝花鳥瓶

康威浩聽了嚴禮強的話,心裡重重的嘆息一聲。於立飛和吳文古在介紹元釉裡紅的時候,他其實也在對照着看自己的釉裡紅蘆雁紋匜。可是他越看越心驚,於立飛和吳文古說的這些無釉裡特徵,幾乎每一樣,都跟自己的釉裡紅蘆雁紋匜有些差異。

“吳老,我也覺得這隻釉裡紅蘆雁紋匜有些不對了。”康威浩重重的嘆了口氣,遺憾的說道。他心想,看來還是應該多跟專家交流。不但能學到知識,而且也能避免在同行面前出醜。捐贈給博物館的古玩,竟然是贗品,這要是傳出去,臉上無光啊。

“應該說是,似是而非。”於立飛爲了驗證自己的判斷,拿起這隻釉裡紅蘆雁紋匜,篤定的說。

“立飛說的很對,康先生,恐怕你這隻釉裡紅蘆雁紋匜有些不對。”吳文古緩緩的說。

“我已經知道了。吳老,再辛苦你對這隻青花枯枝花鳥瓶掌掌眼。”康威浩隨手把釉裡紅蘆雁紋匜放進密碼箱裡,又拿最後一個青花瓶子。現在他對這隻成化的青花瓶,也沒有原來那麼有信心了。

這隻瓶子不大,三十公分高。吳文古等康威浩把瓶子擺在桌子上之後,才把瓶子倒過下。只見下面有兩排落款:“大明成化年制”。看這兩行字的時候,吳文古特意拿出放大鏡和強光手電筒,看了好長一會。

“成化的瓶子,這可是寶貝啊。”嚴禮強看到這幾個字,口中嘖嘖有聲的說。

大明成化的青花瓶子,非常珍貴,放到市場上,品相這麼好的瓶子,至少值好幾百萬。如果上拍賣會的話,上千萬也不稀奇。康威浩能把這麼好的瓶子捐贈給博物館。這樣的境界,他是不可能達到的。

“立飛,你認爲呢?”吳文古放下瓶子,沒有回答嚴禮強的問題。他現在對於立飛期望很高,想聽聽於立飛的意見。

“落款雖是大明成化,可是未必就是成化年間的。所我所知,康熙早期的瓷器,很少寫款。因爲是,康熙認爲瓷器上不能寫款,寫了款。如果打碎了就不吉利,從而不讓寫。但康熙的很多瓷器,特別是早期的瓷器,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寫大量的寄託款。比如說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這三個朝代寫的最多。”於立飛說道。

“吳老,真的?”嚴禮強詫異的問。一般來說,瓷器下面的款不會有錯,如果連這個都有假,那以後憑什麼去斷代?

“當然。其實只要是改朝換代之初,都會有一段時間是仿製前朝的物件,甚至寫上前朝的落款。康熙朝更是如此,這在很多人的想像中。是犯大忌的。

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清朝的文字獄非常厲害,尤其是在康熙一朝。有的人寫一首懷念明朝的詩,都是要殺頭的。爲何瓷器上寫的款。都是前朝的款,卻能網開一面呢?”吳文古說道,他研究的就是歷史。對這樣的事情,自然非常清楚。

“是啊,爲什麼能網開一面呢?”嚴禮強急切的說。他覺得今天晚上來的太值了,學了不少知識不說,而且還見到了難得一見的古玩。

“小嚴,你現在的求知慾,有點像我那些學生了。”吳文古笑吟吟的說。

“吳老,我一直喜歡學習啊。只可惜,你以前沒這麼好的耐心。”嚴禮強苦笑着說。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以爲還是教小學生呢,什麼東西都要靠老師灌輸。你要是像立飛這樣,能主動學習,還會經常打眼?”吳文古說道。

“吳老,咱們還是言歸正傳,說說康熙的事吧。”嚴禮強每天工作繁忙,他能收藏古玩,都要靠擠出時間。至於學習鑑定古玩,既沒有時間,也沒有那個精力。

“好吧。我們研究康熙的歷史,得出一個結論。當時康熙認爲,對知識分子還是應該在某個地方有一個宣泄口。不能把全天下的讀書人逼得太緊。否則,總有一天會出大事。所以康熙允許在瓷器上,寫前朝的款,以寄託漢人的情思。”吳文古說道。

“這麼說這隻青花枯枝花鳥瓶是康熙時期的?”康威浩說道。雖然他心裡不相信,可是吳文古是權威,他無法反駁,也不知道如何去反駁。

“是大明成化,還是康熙早期,我們說了不算,得看這個瓶子的表現。雖然瓶子不會開口,可是我覺得,它會告訴我們,到底是成化的瓶子,還是康熙的瓶子。”吳文古微笑着說。

“吳老,您就直說唄,我都快急死了。”嚴禮強急道。

“立飛,你覺得呢?”吳文古又問道。

“我對康熙早期的青花,並沒有專門研究。可是我覺得這瓶子上的鳥,肚子有些大,不太像是成化的。”於立飛輕輕搖了搖頭。

“哦,立飛,瓶子上的鳥,也能看出年代?”嚴禮強詫異的問。

“我也是在書上看到的,不知道準不準。萬曆時期畫的鳥,都是頭衝前,扇着翅膀,像臨終奔命。有點兒像是:大明不要完了,咱趕緊跑吧。到了天啓、崇禎,鳥就不這麼直飛了,它做自由飛翔狀,上下左右翻騰。這個時候的心態反而輕鬆了,知道大明反正要完了,索性就這樣了,有點徹底解脫的味道。

而到了順治呢,鳥立刻做回頭狀,飛着還要回頭,少有落在枯枝上的。一進入康熙朝,鳥就肥了。或許是因爲這個時期,社會穩定,就有點養尊處優、貪圖安逸的意思。”於立飛說道。

“別看,這隻鳥還真有點肥!我說呢,這麼肥的鳥,能飛得起來嗎?”嚴禮強仔細看着這個青花枯枝花鳥瓶上的鳥,越看越肥,越看越覺得於立飛說的有道理。

“立飛講的這個鳥的神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康熙的青花,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特徵。康熙時期的青花,是最藍的,非常漂亮,我們一般稱之爲:翠毛藍。”吳文古說道。

於立飛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隻能作爲鑑定的輔助手段。要鑑定一件古玩,還需要從各方面來研究,既要看當時的歷史狀態,也要看整個歷史階段。既要橫向看,也要縱向看。

由於康熙早期的原料的不同,工匠技術的提高,導致康熙青花顏色非常清麗,很容易取悅於人。這就使得,康熙的青花釉色,成爲一個斷代的有力依據。

“同樣是青花,康熙青花可以分出層次,稱之爲:墨分五色。《陶雅》中這麼記載: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從中可以看出來,康熙青花甚至有分出九個層次。所以康熙青花在整個清朝,乃至後來到民國和現在,都被認爲是清朝青花裡最好的。

《陶雅》還有記載: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之穠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亦。因爲這兩個因素,所以收藏者,一開始最喜歡的,就是康熙青花。”吳文古緩緩說道。

“嬌翠欲滴,這個瓶子還真有點這樣的意思。”嚴禮強仔細看着這隻青花瓶上的釉色,覺得吳文古說的也很有道理。要是別人不說,他恐怕是永遠也看不出來的。看來這鑑賞古玩,真的需要行家指點。

於立飛聽了吳文古的介紹,也走過去仔細觀察,發現這隻瓶子確實很藍。上面的一層藍釉,就像要離開瓶體似的。於立飛戴上手套,抱起這隻青花枯枝花鳥瓶。瓶子一上手,他就更加確信,這隻瓶子應該是清早期的。雖然他腦海中的立體圖形,並沒有嚴格的分界線,可是於立飛接觸的古玩也不少,慢慢的被他摸索出一套分辨的辦法。

“吳老,這隻瓶子怎麼比一般的青花瓶要重?”於立飛說道,他經常到張建功的店裡去看他的民清瓷器,對這個時期的瓷器,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立飛,你還說沒怎麼玩過瓷器,一上手就有發現嘛。”吳文古微笑着說。

“我不是跟您說過麼,我隔壁有家店,只賣民清瓷器。老闆收了上千件瓷器,我經常去他店裡看瓷器。”於立飛微笑着說。

“怪不得。康熙瓷器在工藝上有很大提高,對胎土的要求特別高,所以分量特別重。過去說:行家一上手,就知有沒有。康熙青花用手一拎,就比較重。它的釉面也顯得非常堅硬,有‘緊皮亮釉’之說。當然,這些感覺,要慢慢體會,畢竟這其中的細微差別,不是馬上就能分辨出來的。”吳文古說道。

“吳老,既然這個瓶子是康熙早期的,博物館還收不收呢?”康威浩有些擔心的說。

“我的意見,當然是要收下的。可是根據我的經驗,你的這個瓶子很難收進來。但從收藏的角度,這個瓶子還是有收藏價值的。”吳文古說道。

東西雖然是真的,可是博物館已經有康熙時期的瓷器,這個青花瓶子,要真是成化的,或許博物館會收下來。但只是康熙早期,肯定是不會要的。

第7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657章 當即第474章 辦公條件第395章 突變第294章 覺悟第28章 古玉功第66章 貨源問題第644章 借錢第269章 一色釉第715章 解決第197章 不能吃虧第593章 契機第721章 穿水第626章 心裡有數第422章 待客第69章 朱漆描金夔鳳管紫毫筆第420章 低調而奢華第259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647章 你多操心第187章 你要發了!第254章 不喜第92章 強賣?第697章 新人事第584章 雪中送炭第171章 玉石顧問?第108章 恰到好處第459章 鎮定劑第663章 六零一第518章 幹勁十足第658章 遲疑第418章 炫耀第159章 於立飛的眼光第162章 匪夷所思第62章 美麗的外衣第54章 皆大歡喜第683章 縣政府的地皮第563章 頂住第185章 玉石顧問第689章 正面接觸第481章 善後第356章 面面俱到第359章 深入交流第646章 精進第361章 堅持原則第257章 傷疤第301章 權衡利弊第84章 雕版砧板第399章 有條不紊第626章 心裡有數第134章 紅翡第394章 哀求第536章 專業手法第591章 兩百萬第700章 報答第414章 暗標第365章 心痛的感覺第643章 重新分配第475章 舊案重提第48章 爭風吃醋?第453章 對手的對手第183章 一舉兩得第540章 嫌疑人第554章 工作問題第401章 撂了第699章 利潤第236章 樹大招風第582章 招商引資第187章 你要發了!第691章 策略第479章 親自出馬第496章 監視第497章 冤枉?第656章 突然到訪第376章 一網打盡第348章 以身作則第460章 死亡第400章 重大進展第685章 催官運第248章 無需見外第163章 感應距離第238章 見好就收第522章 勸慰第381章 過問第239章 獨一無二第478章 打招呼第286章 撬倉庫第65章 最後一次第418章 炫耀第390章 赴宴第408章 哭訴第702章 風傳第379章 雁過拔毛第322章 集 資房第620章 細小的綹裂第535章 上任第451章 皇帝不急第464章 愛好第146章 不起眼的買賣第499章 重視第390章 赴宴
第70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657章 當即第474章 辦公條件第395章 突變第294章 覺悟第28章 古玉功第66章 貨源問題第644章 借錢第269章 一色釉第715章 解決第197章 不能吃虧第593章 契機第721章 穿水第626章 心裡有數第422章 待客第69章 朱漆描金夔鳳管紫毫筆第420章 低調而奢華第259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647章 你多操心第187章 你要發了!第254章 不喜第92章 強賣?第697章 新人事第584章 雪中送炭第171章 玉石顧問?第108章 恰到好處第459章 鎮定劑第663章 六零一第518章 幹勁十足第658章 遲疑第418章 炫耀第159章 於立飛的眼光第162章 匪夷所思第62章 美麗的外衣第54章 皆大歡喜第683章 縣政府的地皮第563章 頂住第185章 玉石顧問第689章 正面接觸第481章 善後第356章 面面俱到第359章 深入交流第646章 精進第361章 堅持原則第257章 傷疤第301章 權衡利弊第84章 雕版砧板第399章 有條不紊第626章 心裡有數第134章 紅翡第394章 哀求第536章 專業手法第591章 兩百萬第700章 報答第414章 暗標第365章 心痛的感覺第643章 重新分配第475章 舊案重提第48章 爭風吃醋?第453章 對手的對手第183章 一舉兩得第540章 嫌疑人第554章 工作問題第401章 撂了第699章 利潤第236章 樹大招風第582章 招商引資第187章 你要發了!第691章 策略第479章 親自出馬第496章 監視第497章 冤枉?第656章 突然到訪第376章 一網打盡第348章 以身作則第460章 死亡第400章 重大進展第685章 催官運第248章 無需見外第163章 感應距離第238章 見好就收第522章 勸慰第381章 過問第239章 獨一無二第478章 打招呼第286章 撬倉庫第65章 最後一次第418章 炫耀第390章 赴宴第408章 哭訴第702章 風傳第379章 雁過拔毛第322章 集 資房第620章 細小的綹裂第535章 上任第451章 皇帝不急第464章 愛好第146章 不起眼的買賣第499章 重視第390章 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