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四十九章 全城動員

傾盆暴雨,一刻不停,多少上了年歲的百姓也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雨,簡直就跟天河被捅開了一樣,大水往下灌。

路邊的溝渠滿了,大水橫流,地勢低窪的民居先遭了難,家家戶戶都端着盆子,拼命的往外舀水,不過人的速度永遠比不上下雨的速度,漸漸地城北低窪的地區出現了嚴重的積水現象。

安國軍也算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可是唯獨對水災根本沒有什麼準備。李濟伯,夏守禮,李旭,孫誠等人聚集在了府衙之中,但是大傢伙卻全都沒有什麼好主意。

“常言道水火無情,偏偏這徐州又靠着黃河,老夫記得在隆慶和萬曆年間,黃河都有決口,將整個徐州都給淹沒了啊!”李濟伯嘆口氣說道。

一聽這話,嚇得孫誠倒吸了一口冷氣:“李先生,你是說咱們身邊就有一個火藥庫,隨時都能爆炸?”

“還早着呢。”李濟伯沒好氣的說道:“這雨雖然大,但是一天還不至於就讓黃河決口了,要是連續這麼下雨,老夫可就沒什麼把握了!”

顧振華也嘆口氣,“麻煩的不只是徐州,歸德那邊也傳來了警報,徐方已經報告了,他們在三天之前就開始下雨了,黃河水位暴漲,他已經帶着民夫上河看守。”

“那,那該怎麼辦啊?”李旭忍不住說道:“國公爺,咱們也安排人上河吧,別的我不知道,可是這黃河卻是天大的麻煩,動不動就氾濫成災。”

李濟伯苦笑一聲:“老夫雖然是江南出生,可是這些年都在遼東,如何治水,我是一點注意也沒有。”

老狐狸沒了主意,其他人也抓瞎了,孫誠。李旭等人甚至都是旱鴨子,更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這時候夏守禮突然笑道:“國公爺,我倒是新結實一個人,此人或許能有辦法?”

“快說。是什麼人?”

“此人叫潘岳山,是潘季馴的孫子。”

“潘季馴?你是說那位治河的大家嗎?”

“沒錯,正是那位提出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潘季馴。家學淵源,這位潘岳山也精通治水之術。只是這些年朝廷都在打仗,治人還沒有精力,哪來治水的能耐,各地河道頻頻出現險情,黎民塗炭。潘先生提起來,也是大敢失落!”

說起潘季馴。在中國乃至世界水利史上都是大大有名,他創立的束水衝沙法,一改以往一味分流的錯誤方法。即便是在後世,也被大量運用與治理黃河,潘季馴前後四次治黃。耗時十多年,有效的降低了災害,澤被蒼生。

非常有趣的是到了滿清時代,西方人踏上了這個古老的帝國,他們的水利專家興致勃勃的考察了黃河,並且向清政府提出了利用雙重水壩,淤高堤防。治理水患的方案。並且得意洋洋的寫成了論文,在世界發表。

可是論文剛剛發表不久,他們就發現自己的這套東西不過是拾人牙慧,早在三百年前,中國人就已經找到了這個方法,這個人就是潘季馴!

一想到潘家的後人。顧振華也有了興趣,急忙說道:“既然此人有這個本事,本爵親自去請他。”

“國公爺,您就別去了,還是讓卑職去吧。”

“不行。這大水無情,咱們這點家底要是被大水給泡了,什麼都完了。再說我也想親眼看看這個潘岳山的本事,要是一個草包,也不能把身價性命都交給他。”

顧振華說着就讓夏守禮帶路,他抓起一把油紙傘,緊緊的跟着,李旭等人也都不例外,大家快步出了官署。

剛走出來,大家就發現雨水依舊,地面上的積水更深了,有些地方沒過了腳面,甚至還有沒過膝蓋的地方。家家戶戶都在拼命的舀水,看起來情況已經相當嚴重。也沒法騎馬坐車,只能讓夏守禮帶路,大家靠着兩條腿往南城走去。

到了南城之後,地勢增高,積水也少了。夏守禮帶着大家來到了一個小院的前面,叩打大門。半晌從裡面跑出了一個半大孩子,夏守禮認識他,正是潘岳山的孫子。

“你爺爺,還有你爹他們呢,都哪去了?我有要事找他。”

“夏先生,爺爺他們都出城,去看奎山壩了。”

一聽這話,夏守禮看了一眼顧振華。

“走,我們也去堤壩。”

他們離開了潘家,一路疾行,終於趕到了奎山壩的下面,這時候從不遠處急匆匆的跑過來幾個人,身上的蓑衣都被風吹開,雨水打在了他們的身上。跑了幾步,最前面的人就滑到在地,滿身都是泥水,後面的人還要攙扶。

“別管我,快去告訴官府,奎山堤怕是不成了!”

他們正跑着,和顧振華他們撞在了一起,夏守禮一眼認出了這幾個人,年老的正是潘岳山,另外兩個年輕的是他的兩個兒子。

“潘(夏)先生,你怎麼在這兒?”兩個人都是大吃一驚。

夏守禮先笑道:“潘先生,大雨不斷,我和國公爺說了,你是治水的行家,這不國公爺親自來請您了!”

說着夏守禮用手一指,潘岳山這時候才注意到,在夏守禮的後面還跟着不少人,衆星捧月一般,中間站立一個高大的年輕人。

想必這就是薊國公了!

潘岳山急忙拜倒施禮,“國公爺,求您救救徐州的幾十萬百姓吧!”

顧振華急忙扶住了潘岳山,忍不住問道:“潘先生,不要講這些虛禮了,河堤真的這麼危險嗎?”

“的確如此,老夫剛剛從奎山堤下來,河水距離堤壩已經不足五尺,即便是眼下雨停了,上游來水大漲,都有衝破堤壩的危險,更何況雨水還這麼大,情況太危險了。”

顧振華一把拉住了潘岳山,大步流星的就向一旁的涼亭走去。

“潘先生,有什麼方略你只管說就是,不管人力物力。本爵全都傾力相助,總之徐州百姓不能出危險!”

“多謝國公爺,有了您在,百姓有福了。”

說實話。潘岳山雖然聽說安國軍名聲不錯,但是也沒有想到他們能真心救災,畢竟這其中的危險太大了。可是顧振華親自找上了門,也讓潘岳山感到了希望。

大家在涼亭做好,潘岳山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然後就說道:“國公爺,徐州地勢低窪。北有黃河之水,全城就出在盆底之中,尤其是北城更是危急。遍觀最近幾十年,隆慶。萬曆,天啓年間,一共發生了三次黃河決口,水淹徐州的慘劇。尤其是天啓四年,奎山堤決口。全城被淹,最後不得不重新建城,受災之重,難以想象啊。”

顧振華眉頭緊皺,急忙問道:“潘先生,你有什麼方案沒有?”

“國公爺,當前最要緊的就是守住奎山堤。同時動員全城百姓,低窪的地方要儘快疏散。另外還要調集,沙包,食品,帳篷,柴禾。飲水。”

“好,大家聽到沒有,就按照潘先生說的辦,李旭調集一營老兵,孫誠調集三營新兵。一共兩千人,全都聽潘先生指揮,嚴防死守大堤。你們要把這當成一場戰鬥來打,只許勝不許敗!”

“遵命!”兩個人得到了命令之後,立刻就去調兵。

“夏守禮,一會兒你去找李先生,共同擬定疏散方案,調集物資,準備救災。”顧振華又對着其他人說道:“安國軍所有士兵進入戰備狀態,不管是新兵還是老兵,除了必要巡邏的之外,其他的全都做好上堤救災的準備!”

“是!”

陸勇,薛彪等人全都領命去動員了。

就在這時候,從旁邊的村子跑來了上百的人手,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家都披着蓑衣,拿着鍬鎬,慌慌張張的跑過來。

“你們這是要幹什麼啊?”

這些老百姓正好和守衛的士兵撞在了一起。

“回稟軍爺,我們是來看看大堤怎麼樣了,身家性命都在這上面了,求您快點放我們過去吧。”領頭的老鄉紳忍不住哭拜在地。

這時候顧振華和潘岳山也趕了過來,顧振華忍不住皺着眉頭問道:“老先生,救災可是大事情,靠你們幾個人夠用嗎?”

老鄉紳一聽這話,臉上變顏變色,嘆氣說道:“官爺們都忙,我們有多大勁,使多大勁,老天爺總該給人一條活路,要是真想收人,我們也沒辦法!”

“胡說,人命關天,什麼事還能比救災更重要,老頭你難道不知道麼,這位就是薊國公,他親自來勘察堤壩,剛剛下令,讓幾千名安國軍將士上堤壩駐守了。”潘岳山在一旁皺着眉頭說道。

老鄉紳一聽這話,也是大吃一驚,忍不住脫口而出:“當兵的還能幫着老百姓嗎?”

“當兵的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石頭蹦出來的。本爵部下有七八千新兵都是從徐州招募的,難道讓他們保護自己的父老鄉親,還不應該嗎?”

老鄉紳頓時涕泗橫流,也不管地上的泥水,砰砰磕頭。

“仁義之師啊,老朽總算是見到了,多謝國公爺,多謝國公爺!”

這些年來,朝廷越發的崩壞,有了災害,別說救災了,不趁火打劫就不錯了,尤其是當兵的,更是搶掠無度,在老百姓心中已經留下了刻板的印象。

安國軍能全力救災,實在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老鄉紳從地上爬了起來,對着所有人喊道:“大傢伙聽着,堤壩保護的是咱們大家的命,咱們也該盡力。”

“對,沒錯,一起上堤,嚴防死守。”

第318章 急轉直下第168章 出使李自成第236章 人彘第412章 伏誅第132章 嫁給我吧第233章 天羅地網第470章 大勝 大變第66章 京觀第295章 手上有糧第131章 夫人出馬第278章 漏網之魚第81章 天火焚城第397章 直搗黃龍第186章 蟻民第322章 鞭屍第68章 下天津第377章 山西之叛第282章 不共戴天第208章 真正的強者第14章 發達了第350章 借勢清洗第7章 闖王殺來了第244章 查辦顧振華第373章 轉移矛盾第16章 生死與共第466章 翼騎兵 衝鋒第34章 與虎謀皮第413章 遼王第260章 目標流寇第222章 炮兵沒了第26章 收穫(下)第381章 倭國使者第307章 老夫史可法第185章 下一城第201章 倉皇逃走第321章 刨到祖墳第77章 鋤奸第364章 狼狽的鰲拜第389章 人販子第299章 非常手段第57章 聯手抗敵第323章 衝進瀋陽第72章 快速膨脹(下)第351章 什麼叫富可敵國第276章 出擊第255章 熊皮帽子第148章 天災第446章 下血本第27章 籠絡軍心第337章 封王第226章 決戰吳三桂第370章 結盟第369章 韃子要和談第3章 患難兄弟第408章 人海第380章 滿載而歸第413章 遼王第408章 人海第401章 西南之亂第85章 紛至沓來第381章 倭國使者第353章 樹倒猢猻散第238章 要命的天花第290章 套着狼第258章 糧食到手了第228章 鐵騎遇到鐵板第255章 熊皮帽子第439章 民心可用第398章 多爾袞退了第12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7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32章 登陸作戰第23章 困龍入海第455章 大決戰之序幕第127章 你搭臺,我唱戲第442章 搏命的李率泰第35章 壯哉!忠勇伯(上)第104章 預料之外第224章 娘子領兵第212章 狡詐如狐第259章 土豪的感覺第393章 太原暗涌第408章 人海第473章 走進新時代(完)第239章 嚇死豪格第231章 勝利的味道第51章 戰馬大豐收第165章 坑之第289章 捨得孩子第190章 毒計第406章 告張獻忠書第461章 火箭揚威第186章 蟻民第344章 該叫王爺了第290章 套着狼第114章 糧食保衛戰第27章 籠絡軍心第436章 炮兵天降第46章 賭第15章 鉢滿盆滿
第318章 急轉直下第168章 出使李自成第236章 人彘第412章 伏誅第132章 嫁給我吧第233章 天羅地網第470章 大勝 大變第66章 京觀第295章 手上有糧第131章 夫人出馬第278章 漏網之魚第81章 天火焚城第397章 直搗黃龍第186章 蟻民第322章 鞭屍第68章 下天津第377章 山西之叛第282章 不共戴天第208章 真正的強者第14章 發達了第350章 借勢清洗第7章 闖王殺來了第244章 查辦顧振華第373章 轉移矛盾第16章 生死與共第466章 翼騎兵 衝鋒第34章 與虎謀皮第413章 遼王第260章 目標流寇第222章 炮兵沒了第26章 收穫(下)第381章 倭國使者第307章 老夫史可法第185章 下一城第201章 倉皇逃走第321章 刨到祖墳第77章 鋤奸第364章 狼狽的鰲拜第389章 人販子第299章 非常手段第57章 聯手抗敵第323章 衝進瀋陽第72章 快速膨脹(下)第351章 什麼叫富可敵國第276章 出擊第255章 熊皮帽子第148章 天災第446章 下血本第27章 籠絡軍心第337章 封王第226章 決戰吳三桂第370章 結盟第369章 韃子要和談第3章 患難兄弟第408章 人海第380章 滿載而歸第413章 遼王第408章 人海第401章 西南之亂第85章 紛至沓來第381章 倭國使者第353章 樹倒猢猻散第238章 要命的天花第290章 套着狼第258章 糧食到手了第228章 鐵騎遇到鐵板第255章 熊皮帽子第439章 民心可用第398章 多爾袞退了第12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7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32章 登陸作戰第23章 困龍入海第455章 大決戰之序幕第127章 你搭臺,我唱戲第442章 搏命的李率泰第35章 壯哉!忠勇伯(上)第104章 預料之外第224章 娘子領兵第212章 狡詐如狐第259章 土豪的感覺第393章 太原暗涌第408章 人海第473章 走進新時代(完)第239章 嚇死豪格第231章 勝利的味道第51章 戰馬大豐收第165章 坑之第289章 捨得孩子第190章 毒計第406章 告張獻忠書第461章 火箭揚威第186章 蟻民第344章 該叫王爺了第290章 套着狼第114章 糧食保衛戰第27章 籠絡軍心第436章 炮兵天降第46章 賭第15章 鉢滿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