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這一波騷操作

第410章 這一波騷操作……

大長門崔九來到隴西郡,自然不是專門過問楊川亂花錢的事兒。

“是不是要打仗了?”

將崔九請進太守府,就在一方池塘邊,楊川親手給老賊沏了一壺好茶,笑眯眯的問道。

崔九點頭:“漠北大戰已然開始,大將軍衛青率領八萬北軍出定襄,其他四路大軍配合,估計再有十幾日,即可與伊稚斜主力決戰,皇帝令你爲羽林軍籌備兵械糧秣,隨時待命。”

言畢,老賊從袖中摸出一卷地圖丟過來:“這是羽林軍的進軍路線圖,你熟悉西域那邊的情形,看看有什麼問題。”

楊川展開地圖,只看得一眼就笑了。

朝廷所用西域地圖,都是他當初給博望侯張騫的那一幅,其中大的方面沒問題,就是在一些細節方面,卻是略有錯訛,用來當軍用地圖,自然遠遠不夠。

在原有的歷史劇本里,霍去病的‘第一次河西之戰’發生在元狩二年春,霍去病被任命爲驃騎將軍,獨自率領一萬騎兵出征匈奴。

這一戰,他率軍從隴西郡出發後,越烏戾山,渡黃河,伐遫濮部,速斬遫濮王,涉狐奴水,六天轉戰千餘里,踏破匈奴五王國,有如摧枯拉朽般將河西諸小王紛紛擊潰。

也正是在這一戰中,霍去病的軍事天才再一次展現無遺,將穿插、分割、包圍等元素爲主的‘閃電戰’發揮到了極致,一萬鐵騎縱橫開闔,高速穿插,直接將匈奴人給打懵了。

本來,高速穿插、迂迴、突襲,這些都是匈奴騎兵的拿手好戲,可面對霍去病天馬行空般的戰鬥方式,他們反倒不會了……

“崔九大叔,羽林軍的兵械糧秣方面沒問題,早在三個月前,我便給他們籌備了足夠五個月的軍糧。”

楊川伸出一根手指,在地圖上圈點着,繼續說道:“不過,眼下羽林軍可只有三千人馬,而匈奴右賢王部在整個河西走廊的兵馬,足足有二十三萬左右;

據我所知,西面的羌人部落也蠢蠢欲動,與匈奴人遙相呼應,可能會兵分兩路搞事。”

崔九的眉頭緊鎖,似乎也在思量着戰局:“三千羽林軍的確太少了。”

“問題是,隴西郡兵也只有區區八千多,加上鎮守岷山一線的朝廷大軍,也不過兩三萬人馬。”

шшш✿ ttkan✿ c o

“皇帝的主要目標是漠北,是伊稚斜和他的匈奴主力。”

“要不,就只能讓隴西郡兵配合作戰?”

楊川直接搖頭:“崔九大叔,八千郡兵根本不頂用,我看過他們的訓練,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配合羽林軍作戰,只會成爲拖油瓶,反而成了羽林軍的累贅。”

崔九沉思良久,突然問一句:“你這段時日一直給隴西李氏撈好處,是不是想着要借兵?”

www¸ Tтkā n¸ ¢ Ο

楊川搖頭:“不,就算羽林軍再難,也絕對不能借兵;隴西李氏擁有不下一萬的部曲私兵,手裡還捏着幾十個上百個羌人和氐人部落,實力不容小覷,在與朝廷沒有撕破面皮時,他們是鎮守西北大門的不二人選。

然而,若是有朝一日,他們的勢力更進一步,就很難控制了。

隴西郡的情況,可能比朝廷預想的還要複雜很多……”

有些話,不用說出來,崔九、楊川二人心裡都清楚。

隴西李氏,不可令其借勢坐大。

“我之所以想辦法收回他們手裡的大量田地,給他們弄了一大堆沒什麼屁用的爵位,並花錢給他們修宅邸,其中一個目的,便是讓他們以爲朝廷將要重用他們,給他們一個快速崛起的錯覺。”

楊川繼續說道:“崔九大叔,三千羽林軍鑿穿河西走廊,征戰西域,聽着有點不靠譜,但只要咱們籌謀得好,後勤給養能跟上,相信去病就能打好這一仗。”

“我眼下最爲擔心的,卻終究還是隴西郡的穩定與否。”

“若是抽調一部分邊軍遠征,羌人進攻怎麼辦?那些羊日哈的打仗不行,欺軟怕硬,可腦子好使,比狐狸還狡猾。”

“一旦趁機進入隴西郡,不要說攻佔城池,就算是截斷羽林軍的糧道,那也將是一個十分可怕的後果。”

崔九站起身來,雙手攏於袖中,仰頭看着瓦藍瓦藍的天空,良久都沒有吭聲。

楊川也不急,給自己倒了一碗清茶,慢慢喝着。

就這般,一老一少,在那一方池塘邊沉默了足足大半個時辰。

崔九終於開口:“楊川,我知道伱痛恨羌人,對隴西李氏也略有不滿,多有猜忌,說吧,依你看來,這一仗該如何打?”

“你得說服我,我也好給皇帝一個準確的答覆。”

老賊補充一句。

楊川沉吟幾聲,道:“崔九大叔,以我看來,這一仗咱們其實並不用急着去打匈奴人,反正那些狼日哈的就在那裡,就等着霍去病將其打趴下;咱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眼下,漠北那邊打成了一鍋粥,盤踞在漠南、河西走廊和西域一帶的匈奴右賢王在想什麼、做什麼?

還有,那些羊日哈的羌人在想什麼、做什麼?

當然,還不得不考量一下,隴西李氏如今在想什麼、做什麼?是不是想着要借勢壯大,還想着要通過這一仗,給他們李氏子弟弄幾個關內侯?”

“所以,崔九大叔,咱不妨給隴西李氏一次機會……”

崔九聽着楊川的話,緩緩轉頭,目光幽幽的盯着楊川:“讓隴西李氏派兵攻打羌人部落?”

楊川搖頭:“不,讓他們去打羌人部落,估計遭殃的是氐人和其他部落的人,甚至,隴西漢人說不定都要遭殃;

這段時日,我跟老李家的人多有接觸,從他們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種十分強烈的、建功立業的決心和信心,那些傢伙對爵位、對軍功、對當官的野望太過強烈,強烈得讓你害怕。

所以,讓他們去自己的隱形盟友羌人部落,他們可能會想出一千一萬個法子,用其他部落的人的腦袋換取軍功。”

崔九直接了當的問道:“說重點。”

楊川:“讓他們與羌人聯合,去隴南之地,打那些不服管教的羌人、氐人,最好能打穿秦嶺,貫通漢中、廣元與川蜀平原。”

崔九眼前一亮。

旋即,老賊的眼底泛出一絲微不可查的幽光,面無表情的問道:“第一,隴西李氏會答應?第二,貫通隴西、漢中、廣元與川蜀之地,就不怕他們坐大?”

楊川搖頭,嘿然笑道:“他們眼下的主要任務,是給自己搞錢修宅邸,享用美食,享受美酒與美女。”

崔九默默點頭。

楊川的一番騷操作,看似拿着朝廷的錢糧在胡整,但皇帝猜測應該是在給隴西李氏下套,如今看來,這哈慫果然沒安好心,不知不覺間,就開始讓經營數百年、以耕讀練武爲主業的隴西李氏學會了享樂……

……

隴西郡十一縣的‘政績工程’如火如荼,到處都是搬運木料、石料的部曲和僕役,通往臨洮的道路,也多處開工夯築。

你們最想要的爵位,本侯想辦法給你們搞來。

你們最喜歡的宅邸,本侯撥付錢糧給你們修築。

至於這各縣通往臨洮的道路,總該你們出錢出人出力的夯築吧?

跟聰明人打交道,就是這般簡單、枯燥而無趣,根本就不用楊川開口,隴西李氏十幾支宗親只是碰了一個頭,便將幫助楊川太守修築道路的事情定了下來,還不等太守府批覆,各地狗大戶們便開始修路。

他們打聽得清楚,楊川對道路的要求極高,據說光是路基就要處理三五遍,還要加入一些礦石粉末、炒過的鹽巴什麼的,反正就很複雜。

於是乎,那些人一邊開始挖路基,一邊派人來太守府‘借人’。

自己還沒想着要借人,對方就先向自己借人了?

楊川聽聞後有些哭笑不得。

這些傢伙也太心急火燎了吧?夯築官道,那是多大的工程量,就算跟原來一樣的工藝流程,只是用三和沙土青鹽黃泥蒸土,就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無奈之下,他只好將基建營的幾名‘小包工頭’召來,令他們想辦法抽調一批‘技術員’,先借給隴西李氏,讓他們去修路。

於是,當那些技術員抵達各個施工現場,給那些狗大戶詳細說了一遍夯築官道的基本流程後,那些人都傻眼了。

根據楊川的設計,普通官道的夯築,需要經過開挖路基、防滲漏處理、防水層處理、防翻漿處理、鋪設羊毛氈、鋪設基礎層……

等幾十道工序。

而且,單單修路還不行。

楊川的要求,官道夯築時,必須同時考慮周邊環境,將排洪、護坡等統統考慮進去,該修排洪溝的就修排洪溝,該修壩的修壩,簡直就!

簡直就沒辦法修了好吧。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楊川傳下話來,他已稟奏朝廷,將在隴西郡開設太學院‘分校’——

【首陽書院】

只要年滿七歲,無論男女,皆可入首陽書院讀書,書院包吃包住,每個月還給學生一定數額的錢糧補貼,但前提是必須通過一次入學考試。

考試題目由楊川親自命題,考試完畢後,還要加一項面試。

至於這面試官,自然就只能由太守楊川親自擔任了。

畢竟,考試不過是一道門檻,其主要目的不過是讓首陽書院的‘門檻’不至於太低,免得讓那些狗大戶們心生疑竇,從而壞了楊川的大事。

本來,以楊川的意思,這首陽書院就是要辦成漢帝國第一所免費發福利的‘職業技術學院’,可這免費與不免費之間,卻是大有講究的。

人嘛,趨利避害是其天性。

有時候,你若不設下一道神秘而可操作的門檻,那些吃了免費午餐的人,不僅不會對你感恩戴德,反而會心生輕慢,覺得這麼容易就到手的東西,能是個值錢貨?

用楊川的話說,這便是人心。

就算爲了首陽書院的名聲,楊川也不得不狠心刷掉一大批李姓子弟,讓那些家主們急得都快哭鼻子了。

自然而然的,有些人便會動心思,找門路,一心一意的就想讓自家的孩子上首陽書院。

於是乎。

首陽書院的名聲在隴西郡很快就起來了。

至於那些被考試和麪試‘勸退’的李姓子弟,在其家主們的‘鈔能力’下,肯定不能進入首陽書院唸書。

當然,如果實在想進入首陽書院,也不是不能商量。

得加錢。

而且,光是加錢還不行,你必須老老實實的在首陽書院旁邊的那所書院去念書,等若是給辦了一個‘預科班’……

此外,爲了提高首陽書院的規格和檔次,楊川明確表示,在首陽書院讀書,跟在太學院讀書同等待遇。

也就是說,只要能進入首陽書院讀書,成績合格,到了一定的年齡,即可如太學院學生那般直接進入官場……

這一下,整個隴西郡都被轟動了。

新任太守楊川,這人能處!

有好處,他真給大家撈。

於是乎,短短三五日,便有一千多名‘適齡兒童’被送到了臨洮,都被楊川就地安置在‘首陽書院’的修建工地上,等若多了一些打雜幫閒的‘童工’。

楊川粗略算了一下,這一千多‘適齡兒童’中,姓李的便有九百多,其中,三分之二的學生年齡超過了十六七歲。

老李家的人,還真是很會見縫插針呢。

不過不要緊,這纔是楊川‘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

接下來的幾日,楊川經過與朝廷的‘反覆商榷’,最終敲定下來,在‘首陽書院’裡頭,設立了一門‘建築學’。

大家不是都喜歡修宅邸、修路麼?

好了。

本侯便滿足諸位的需求,直接將十一個縣準備修路的部曲、僕役和民夫全部集中起來,分門別類的,讓基建營的開始教授‘工程技術學’,像什麼修橋補路的,就叫橋樑學,像什麼挖山鑽洞的,就叫隧道學,像什麼蓋房子打地基的,就叫建築學。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楊川憑着記憶中‘西北理工科技大’的辦學模式和學科劃分,輔以漢帝國眼下的實際情況,終於辦成了第一所‘綜合理工大’。

一時間,臨洮新城人滿爲患。

剛開始,大家看了楊川新修的城池,覺得太大了,道路也太寬了,東西南北四片居民區太空曠了……

如今看來,卻只能說有點太小了。

隴西郡滿打滿算也不過三五萬戶人口,讓楊川如此一折騰,光是臨洮城裡的學生,就足足有七八千人,而且,最爲可怕的,還是這些人可都是所謂的‘適齡兒童’,小的七八歲,大的十七八歲,若再加上有些富二代、爵二代隨身所帶的部曲、僕役,閉着眼睛就能知曉,眼下的臨洮新城該是何等的繁華!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一句‘天下英才盡入朕轂中矣’。

如今的楊川,還真有點這般念頭。

想要徹底改變一個家族,最直接的方式是什麼?

自然是從娃娃開始抓起。

兩世爲人的楊川太明白其中因果,故而,從他得知自己就要被派往隴西郡擔任太守一職時,他便開始籌謀、算計,就想着要大幹一場。

隴西李氏想要儘快提升家族的整體實力,對爵位、官職和名望的渴求,已然成爲他們的軟肋和硬傷,楊川若不抓住此次機會,狠狠的……

咳咳,好好的給他們創造機會,那還當什麼太守?

還不如回到竹園頭村去,跟劉滿、織娘、娜仁託婭等幾名小婦人打牌、生娃,混吃等死一輩子算了。

(本章完)

第422章 最毒廚子心第390章 那就別浪費糧食了第399章 第一把火第121章 卓氏的饋贈第367章 論:條件第227章 張安世,你個哈慫……第164章 開胃菜第398章 白馬羌人第153章 我是廚子,你是菜刀……第335章 董仲舒那老不羞的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104章 這嘴開過光啊(求追讀)第376章 長寧侯請自重第323章 暴走的陳阿嬌第93章 變態的曹襄(求追讀)第156章 霍去病:舅母,跟我走!第331章 獄吏 丞相與公孫世家第309章 霍去病果然是楊川家的哈慫!第259章 兩個狗大戶第358章 站隊,是一個技術活兒第9章 兩個小吃貨第182章 人設不能壞第398章 白馬羌人第162章 皇帝要來了第32章 玩笑開大了第351章 一拳打在了空處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352章 論人心:最終卻不過一地雞毛第165章 劉徹的惡趣味第134章 誤入幽谷中第125章 楊氏榨菜第13章 壞蛋 女奴與地圖第343章 本宮就讓他賠個精光第438章 那一夜的雨啊第53章 長安奇少年第226章 三小兒辯日第281章 讀書人的脊樑骨……第251章 再見長安第44章 二逼少年第160章 我只是一個廚子啊……第183章 迷之殺局第153章 我是廚子,你是菜刀……第115章 桃酥與桂花糕第393章 大婚前戲第231章 順手補幾刀第34章 明日有雨第207章 大漢的味道第164章 開胃菜第378章 一條命 兩筆買賣第25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189章 想的美!第379章 難纏的老劉家婦人第433章 重操舊業第98章 天大的禍事第26章 先封個狼居胥山……第136章 莫欺少年瘦第180章 今晚吃烤鴨!第53章 長安奇少年第90章 皇帝這種生物(求追讀)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251章 再見長安第272章 歷史,是一場遊戲第320章 朕丟不起那個人!第150章 有人哭第107章 大漢公主的傳承手藝第159章 張湯的軟肋第444章 亂了,全亂了!第122章 這個只賣你一金第255章 要不起,過!第166章 老劉啊……第41章 這是王炸啊第283章 這便開始敲詐勒索了?第176章 今晚的作業翻倍……第72章 犯病的曹襄第118章 館陶公主第346章 家庭教師的日常:教書育人打公主第203章 無妄之災啊第182章 人設不能壞第269章 督郵 司馬遷?第227章 張安世,你個哈慫……第371章 翻臉比翻書快第311章 楊川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88章 不正經的曹襄第378章 一條命 兩筆買賣第165章 劉徹的惡趣味第104章 這嘴開過光啊(求追讀)第191章 我兒子 被廢了第333章 本侯玩的就是陽謀第72章 犯病的曹襄第39章 用拳頭說話第130章 原來是這貨……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399章 第一把火第279章 普通權臣的日常生活第42章 臭名昭著第440章 背後捅刀子,這個我太有經驗了!第117章 三鹿小奶糕第466章 終究錯付了第86章 鍋盔的誕生(求追讀)第342章 兩隻鹹豬手
第422章 最毒廚子心第390章 那就別浪費糧食了第399章 第一把火第121章 卓氏的饋贈第367章 論:條件第227章 張安世,你個哈慫……第164章 開胃菜第398章 白馬羌人第153章 我是廚子,你是菜刀……第335章 董仲舒那老不羞的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104章 這嘴開過光啊(求追讀)第376章 長寧侯請自重第323章 暴走的陳阿嬌第93章 變態的曹襄(求追讀)第156章 霍去病:舅母,跟我走!第331章 獄吏 丞相與公孫世家第309章 霍去病果然是楊川家的哈慫!第259章 兩個狗大戶第358章 站隊,是一個技術活兒第9章 兩個小吃貨第182章 人設不能壞第398章 白馬羌人第162章 皇帝要來了第32章 玩笑開大了第351章 一拳打在了空處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352章 論人心:最終卻不過一地雞毛第165章 劉徹的惡趣味第134章 誤入幽谷中第125章 楊氏榨菜第13章 壞蛋 女奴與地圖第343章 本宮就讓他賠個精光第438章 那一夜的雨啊第53章 長安奇少年第226章 三小兒辯日第281章 讀書人的脊樑骨……第251章 再見長安第44章 二逼少年第160章 我只是一個廚子啊……第183章 迷之殺局第153章 我是廚子,你是菜刀……第115章 桃酥與桂花糕第393章 大婚前戲第231章 順手補幾刀第34章 明日有雨第207章 大漢的味道第164章 開胃菜第378章 一條命 兩筆買賣第25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189章 想的美!第379章 難纏的老劉家婦人第433章 重操舊業第98章 天大的禍事第26章 先封個狼居胥山……第136章 莫欺少年瘦第180章 今晚吃烤鴨!第53章 長安奇少年第90章 皇帝這種生物(求追讀)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251章 再見長安第272章 歷史,是一場遊戲第320章 朕丟不起那個人!第150章 有人哭第107章 大漢公主的傳承手藝第159章 張湯的軟肋第444章 亂了,全亂了!第122章 這個只賣你一金第255章 要不起,過!第166章 老劉啊……第41章 這是王炸啊第283章 這便開始敲詐勒索了?第176章 今晚的作業翻倍……第72章 犯病的曹襄第118章 館陶公主第346章 家庭教師的日常:教書育人打公主第203章 無妄之災啊第182章 人設不能壞第269章 督郵 司馬遷?第227章 張安世,你個哈慫……第371章 翻臉比翻書快第311章 楊川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88章 不正經的曹襄第378章 一條命 兩筆買賣第165章 劉徹的惡趣味第104章 這嘴開過光啊(求追讀)第191章 我兒子 被廢了第333章 本侯玩的就是陽謀第72章 犯病的曹襄第39章 用拳頭說話第130章 原來是這貨……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399章 第一把火第279章 普通權臣的日常生活第42章 臭名昭著第440章 背後捅刀子,這個我太有經驗了!第117章 三鹿小奶糕第466章 終究錯付了第86章 鍋盔的誕生(求追讀)第342章 兩隻鹹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