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漢軍信用(修)

讓項它和許多的西楚官員長鬆一口氣的是,他們出宮之後,漢軍不但沒有逼着他們立即交出項康的老婆孩子,相反還主動送來了此前被俘的西楚大將項聲,還有項康的三叔母,讓項聲、三叔母和項它等人一同出城離開,以實際行動證明漢軍隊伍的言而有信,一諾千金,這點也讓很多西楚官員和將士感激萬分,對漢軍隊伍好感大增。

在此之前,漢軍將士也已經派出人手,逐戶通知即將離開彭城的西楚官員家眷,讓他們的家人自行出城,到彭城南門之外去與他們會合,和他們一起離開彭城。然而讓漢軍將士意外的是,漢軍開恩放人,竟然有很多的西楚官員家眷不是很情願離開彭城,紛紛打聽他們離開彭城後的家產和土地宅院問題,甚至還有人怯生生的表示,願意投降漢軍換取他們繼續留在彭城保全家產土地。

對此,彭越和馮仲等漢軍將領經過商量後,給出的答覆是讓這些西楚官員家眷先出城和西楚官員見面,然後再讓他們自行決定去留,並答應願意留下者可以保全他們的土地宅院,好說歹說才把大部分的西楚官員家眷給哄出了城。

衆目睽睽中,申時即將初刻時,西楚郎中衛隊和西楚衆官終於還是走出了南門,在漢軍將士的監視下在城外暫時集結成隊,也是到了這個時候,馮仲才親自出面,領着一隊將士過來迎接項康的妻小歸隊,項它等人一是毫無還手之力,二是感激漢軍隊伍的言而有信,也沒敢任何的花樣,老實將馮仲領到了坐着虞家姐妹和項康兒子的車前,讓馮仲和項康的妻小見了面。

這也是虞家姐妹在被軟禁一年多後第一次與馮仲見面,看到熟悉的馮仲在車前向自己行禮,虞家姐妹難免是痛哭出聲,馮仲也是淚流滿面,還迫不及待的伸手來抱第一次見面的侄子,哭着說道:“好孩子,快來讓伯叔抱一抱,叫什麼名字?伯叔對不起你,你都這麼大了,伯叔居然都還從來沒有抱過你。”

項康的兒子怕生,躲在母親懷裡不敢讓馮仲抱,只是怯生生的偷看馮仲,虞妙戈見了難免更是心酸,忙對兒子說道:“志兒,快給你伯叔抱一抱,他是你馮伯叔,你阿翁最快的朋友,快給他抱一抱。”

接過了虞妙戈硬是遞來的孩子,將好友兒子抱着懷中,馮仲直接大哭出聲,在侄子臉上親過不停,虞家姐妹也是哭得梨花帶雨,甚至到現在都還懷疑自己身在夢中,旁邊的漢軍將士同樣紛紛落淚,甚至就連項它都忍不住鼻子發酸,心中益發愧疚難當。

很是大哭了一陣,馮仲才抹着眼淚向虞家姐妹說道:“王妃,虞家妹子,快下車吧,我帶你們回漢王的軍隊,以後你們再不用受任何委屈了。”

哭着下了馬車,虞家姐妹又突然想起一事,忙衝到後面的馬車前,一起向着坐在車上的二叔母和三叔母雙膝跪下,連連頓首落淚,卻又傷心得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坐在車上的兩位叔母當然也已經痛哭失聲,許久後二叔母才向虞家姐妹揮手說道:“回去吧,不用擔心我們這兩把老骨頭,它兒會照顧我們的。”

“二叔母,你和我們一起走吧。”虞妙戈懇求道:“夫君他也是你的侄子,你和我們一起回去,他一定不會虧待了你。”

二叔母哭得益發傷心,可是堅決的搖了搖頭,說道:“不必了,叔母不能和你們走,一是你叔父和你大父他們的墳墓都在楚地,不能沒人照料,二是我如果跟你們走了,有人就會在背後說了,說我這個老太婆是牆頭草,隨風倒,看到那個侄子勢大,就跟那個侄子走,你叔母擔不起這個罵名。”

“老夫人,和我們走吧。”馮仲趕緊說道:“我們漢王是你的侄子,還是你親手養育長大的人,我們這些漢王臣子把你接走,誰敢說半句閒話?”

項梁妻子的剛烈相信也就不用複述了,即便心裡又十分思念自己親手撫養長大的侄子項康,可是爲了不至於落下笑柄給項家丟臉,二叔母還是堅定的搖頭拒絕,不管虞家姐妹和馮仲如何懇求,都不願意離開西楚軍隊投奔漢軍,馮仲和虞家姐妹當然也不敢勉強她,只能是在二叔母的催促下灑淚而去,臨走的時候,馮仲也乖乖的向兩位叔母下拜行禮告別。

再接着,當馮仲領着虞家姐妹和項康兒子回到了漢軍隊伍中時,漢軍將士當然是歡聲如雷,還有無數的漢軍將士高聲喊起了漢王萬歲的口號,項它和項聲等人臉色陰鬱,不想再看這樣的場面,很快就開口下令,讓已經解除了武裝的西楚軍隊向西開拔,準備先撤往目前還被西楚軍隊控制的竹邑,然後再設法與項羽率領的西楚軍主力會合。

“慢着!”

意外突生,主持全局彭越只是開口阻攔了一聲,馬上就有漢軍隊伍攔到了西楚軍前方,項它、項聲和西楚軍上下見了無不大吃一驚,還道漢軍是救走了項康的妻小就準備翻臉賴帳,反悔食言,項它還趕緊衝着漢軍旗陣大喊道:“幹什麼?你們要言而無信?”

“誰說我們言而無信了?”

彭越冷笑着大聲反問,又向旁邊的扈輒一努嘴,扈輒會意,立即領着一隊漢軍士卒大步上前,走到了身穿官服的西楚軍官員人羣面前,大聲說道:“要走可以,先把你們的印綬留下!”

再強調一下這個時代印綬的重要性,在這個時代,每個官員乃至每個君王的印綬無疑就是自己的命根子,沒有了印綬,就沒有辦法發號司令,指揮軍隊,發佈的公文也形同廢紙,歷史上劉老三先後兩次分別在修武和定陶親自偷走韓信的印綬,馬上就奪走了韓信的兵權,曾經親如手足的陳餘和張耳反目成仇,也是因爲張耳拿走了陳餘的印綬,奪走了陳餘的兵權。所以這會漢軍突然要求西楚百官交出印綬,西楚衆官當然是一片大譁,個個措手不及。

“將軍,將軍。”看情況不妙,之前出面和漢軍談判的西楚老臣呂青忙站了出來,向扈輒拱手作揖的說道:“將軍,昨天晚上老夫和你們談判的時候,可沒說過要把我們西楚官員的印綬交給你們啊?”

“你們的確沒有說過。”扈輒理直氣壯的回答道:“可你們也沒說過,要我們答應准許你們帶着印綬離開啊?現在我們要求你們交出印綬,難道是違背諾言?言而無信?”

呂青徹底傻眼,也這纔想起昨天晚上自己出面和漢軍談判時,的確沒有談到過關於西楚官員的印綬處置問題,項它和陳嬰等人也是個個呆若木雞,同樣想起自軍在提出談判時,的確是忘記了如何處置西楚官員印綬的重要問題。而再接着,陳嬰、呂青和呂臣等人,又馬上想起了另外一件重要問題——以項康爲首的漢軍確實非常重視信用不假,可是在重視信用的同時,那怕是有半點空子可鑽,項康和漢軍也一定能鑽出一個天大的窟窿!

“沒話說了吧?”扈輒繼續反問,又說道:“沒話說了,就馬上把你們的印綬交出來,然後走人,我們絕不食言。”

“將軍且慢。”呂青趕緊提出請求,說道:“請讓老夫再見一見彭將軍和馮將軍,當面再和他們談一談。”

“行。”扈輒頗好說話,一口就答應了呂青的請求,又說道:“不過要快一些,時間已經不早了。還有,我覺得老先生你也用不着白跑一趟,我們彭將軍和馮將軍不是傻子,絕對不會讓你們帶着印綬離開,讓你們可以用印綬繼續發號司令,又帶着軍隊來打我們。”

呂青當然不肯輕易放棄,向項它和陳嬰等人低聲商議了幾句,然後馬上就跑到漢軍的旗陣面前,向彭越和馮仲點頭哈腰,極力懇求他們手下留情,也許西楚官員帶着各自的印綬離開彭城。但是很可惜,過了片刻後,呂青還是垂頭喪氣的回到了項它和陳嬰等人的面前,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郎中令恕罪,令尹大人恕罪,老夫已經盡力了,但老夫不管提出什麼樣的條件,彭將軍他們就是不肯鬆口,一定要我們把印綬留下。”

項它等人大失所望,扈輒卻是不肯再浪費時間,立即向旁邊的漢軍士卒喝令道:“動手,請這些西楚的臣子交出他們的印綬。”

漢軍士卒唱諾,立即一哄而上,兩人一組的強迫西楚臣子立即交出印綬,結果因爲命懸敵手的緣故,倒是有許多的西楚官員認命的主動解下腰間印綬,老實交到漢軍士卒手中,但也有一些死活不肯放手者,可惜再頑固也沒用,漢軍士卒只要把他們按住,很輕鬆的就強行扯下了他們的腰間印綬。

其中項它反抗得最激烈,死死按住自己的郎中令印綬,說什麼都不肯鬆手,還大喊大叫說如果一定要搶走自己的印綬,自己就馬上自殺向項羽謝罪,扈輒知道他是項康的堂侄,也不敢擅做主張,只能是派人去向彭越和馮仲請令,結果他派去的親兵很快就回報道:“扈將軍,彭將軍說了,念着他是我們堂侄的份上,這次放他一馬,准許他帶走印綬。”

扈輒點點頭,按住項它的漢軍士卒這才鬆手,早就在掙扎中弄得披頭散髮的項它則無比憤怒的瞪了扈輒一眼,然後大喝道:“走,馬上去竹邑!”

“慢着!”

新的喝阻聲傳來,再接着,在幾名漢軍將士的簇擁下,一個骨瘦如柴的老者坐着肩輿(轎子)來到項它等人面前,再次開口喝阻道:“等一等,老夫還有話說。”

“你是誰?”項它憤怒問道:“還有什麼話說?”

“老夫酈食其。”昨天才被漢軍從大牢裡救出來的酈食其冷靜回答,又說道:“項將軍放心,老夫只是說幾句話就走,沒有食言反悔的意思,我們漢王麾下的臣子,就沒有言而無信拘押使者的卑鄙小人。”

話裡有話的回答了項它一句,酈食其擡起頭,向已經被全部奪走印綬的西楚官員說道:“各位西楚國的臣子,老夫現在想問你們一句,事情都到這個地步了,你們還要回去白白送死麼?爲什麼還不趕緊棄暗投明,投降我們漢王殿下?”

西楚衆官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酈食其身上,酈食其則是不緊不慢的說道:“各位大人,別人不清楚,難道你們也不清楚西楚王項羽是個什麼樣的脾氣?現在你們西楚的國都彭城已經被我們漢王軍隊佔了,你們的官符印綬也被我們剿了,就算我們放了你們回去,項羽又怎麼可能輕饒得了你們?你們就算不爲自己着想,難道就不爲你們的父母妻兒想一想?”

“老匹夫,你!”

項它和項聲一起大怒,下意識的一起攥緊拳頭,酈食其懶都懶得看他們一眼,旁邊的漢軍將士也立即向前,用武器指住了他們,讓他們不敢有任何下一步的動作。

“我們的印綬是被你們強繳的。”比較強硬的呂臣開口,陰沉着臉說道:“我們大王知道情況,怎麼可能會和我們計較?”

“呵,這位大人說得倒是輕鬆啊。”酈食其直接笑出聲音,說道:“你們的印綬是被我們強繳的不假,可是有人在西楚王面前一定會說,爲什麼你們的郎中令爲了自己的印綬可以以死相拼,你們爲什麼就不能向他效仿?乖乖交出印綬保命,這難道不是你們貪生怕死的證明?這位大人,還有各位西楚臣子,你們捫心自問,在西楚王的身邊,這樣站着說話不嫌腰痛的無恥鼠輩,難道少了嗎?”

這下子就連呂臣都閉上嘴巴了,西楚衆官也是神色各異,各自打起了自己的算盤,項它則是恍然大悟,這才終於明白漢軍爲什麼好心答應讓自己留下印綬,一時間氣得都有一種想把自己印綬扯下來摔掉的衝動。

“各位大人,其實昨天我們就想對你們說這些話,勸你們迷途知返,儘早棄暗投明的。”酈食其繼續說道:“只不過你們昨天身在宮中,我們沒有辦法對你們推心置腹,你們的身邊又盡是西楚士兵,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所以我們才順水推舟,設下這個局,先把你們給請出來,然後再對你們說這些掏心窩子的話。”

“各位大人,老夫覺得你們沒有任何猶豫的必要了,眼下的形勢你們比誰都清楚,彭城被我們漢王軍隊光復,你們的印綬也被我們收繳,西楚後方已經註定要一片大亂,你們回到了西楚王身邊,西楚王爲了泄憤,必然會拿你們當出氣筒,把火氣灑到你們的頭上,到時候他會怎麼對待你們?他連殺天下共主楚義帝都可以不眨一下眼睛,又更何況你們?”

“退一萬步說,就算西楚王手下留情,饒你們不死,他身邊那些諂媚小人也嘴下留情,沒有進讒陷害你們,西楚國又還有什麼指望?西楚後方大亂,再也沒有辦法爲西楚的前線主力提供糧草軍需的補給,西楚軍崩潰在即,西楚王項羽已經是必敗無疑,你們再回去,將來還不是要再一次向我們漢王屈膝投降?既然如此,反正都是遲早都要歸降我們漢王的,你們爲什麼還不當機立斷,現在就向我們漢王的軍隊投降,從龍乘早?”

侃侃而談了一陣,酈食其又說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各位大人,現在機會給你們了,願意留下者,我們絕對不會虧待了你們,將來我們漢王一統天下,高官厚祿也絕對少不了你們,甚至還可以考慮原職留用你們。不願意留下,想回去給項羽當出氣筒的,可以現在就走,我們絕對不會阻攔。”

言罷,酈食其揮了揮手,向旁邊的扈輒點了點頭,扈輒會意,立即向攔住西楚軍去路的漢軍將士揮揮手,大手喝令讓路,漢軍將士立即依令散開,讓出道路,扈輒也這才向西楚軍大聲說道:“願意走的,現在就可以走了,願意留下投降的,我們歡迎,誰敢硬拉你們走,我們自然會幫你們出頭。”

“走!”

項它怒吼,帶頭就往外走,項聲怒氣衝衝的緊緊跟上,然而西楚衆官跟上者卻寥寥無幾,包括陳嬰、呂青和景嘉等西楚重臣都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其中呂臣想走,也被他的老爸呂青一把拉住,還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呂臣猶豫了一下,還是停下了腳步,老實垂下腦袋站在原地不動。

還是走出了一段距離,項它和項聲才愕然發現竟然只有區區幾名西楚官員跟上他們,項聲憤怒回頭怒喝,要求西楚衆官跟上他們,可是這些西楚官員全都垂着頭裝做沒聽到,扈輒也懶洋洋的說道:“項司馬,別人不想走,你逼他們做什麼?我們可沒有答應過,如果願意投降我們漢王軍隊的人,要逼着他們也跟你們一起走。”

項聲幾乎氣爆胸膛,可是看到絕大部分的西楚官員依然站在原地保持眼觀鼻、鼻觀心的姿態,項聲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是怒氣衝衝的擡步前衝,再不理會這些無恥背叛的西楚官員。

最後,超過八成的西楚官員都選擇了留下向漢軍投降,項它統領的郎中衛隊中,也有好幾百名彭城籍士兵或是故土難離,或是不願去過顛沛流離的生活,選擇了留下向漢軍投降,項它和項聲對此怒不可遏,可是又無可奈何,最後也只好是帶着餘下的軍隊保護着兩位叔母怒氣衝衝的離開。

見此情景,實際上親手導演這一局面的酈食其當然是大喜,項它和項聲等人才剛帶着郎中衛隊走遠,酈食其馬上就向西楚衆官拱手說道:“多謝各位大人擡愛,請各位放心,我們漢王軍隊一諾千金,絕對不會食言,絕不會虧待了你們這些棄暗投明的楚地義士。”

“多謝酈老先生,我等誓死效忠漢王殿下。”

西楚衆官紛紛向酈食其行禮道謝,賭咒發誓今後改爲效忠項康,其中一人還迫不及待搶上前來,向酈食其伏地行禮說道:“酈老先生,罪臣景嘉情願對天發誓,今後一定誓死追隨漢王殿下,如有二心,請上天將罪臣天打雷劈,烈火煅屍!”

“你就是楚國的宗親,景嘉景司徒?”酈食其一聽更是大喜,忙在漢軍士卒的攙扶下站起,親手攙起了景嘉,低聲笑道:“景司徒,不瞞你說,老夫今天最想留下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你啊。”

言罷,酈食其還特意用皮包骨頭的枯瘦老手拍了拍景嘉的手背,笑得無比開心,景嘉隱約明白了酈食其的意思,不由心頭立即一跳,驚喜暗道:“不會吧?難道我真有夢想成真的一天?”

第十四章 化敵爲友第七十九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六十八章 畫蛇添足第一百八十三章 項伯奇謀立大功第一百一十章 迎接沛公南下第二百六十章 有情有義第四百四十八章 韓信失算第一百九十六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無敵第五百一十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百零六章 韓信出手第九十五章 清理垃圾第十三章 欺負上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逼降章邯(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三十一章 就是最大的破綻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去有來第一百九十章 砍手的衝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線關鍵第四百一十一章 漢賊爲何不敢?第十一章 輪流盯着第二十九章 放開那位先生第四百六十六章 內部問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敗章邯第一百四十章 反主爲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盡職責也是弱點第三百六十七章 北線決戰(下)第三百五十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原來合情合理第十六章 糊塗定親第二百五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二十九章 從不白跑第二百七十九章 笑裡藏刀第四百二十四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四十三章 藏龍臥虎第一百二十章 魏國使者第四百八十五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弱點第一百二十四章 機會難得第八十八章 再破趙壯第二百九十七章 保護朋友第三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以刀欺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更狠的還在後面第十三章 欺負上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好人魏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沒有白等第四百零二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作自受第三百零八章 先見之明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勇之夫第二百五十七章 誇誇其談第二百一十一章 拿手好戲大結局 漢當更強第一百八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三十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零五章 一道書信就解決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朐縣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零七章 一味瞎搞第六十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五百四十三章 決戰匈奴(3)第二百六十六章 商山四皓第七十六章 我的十四金第一百九十一章 叔孫先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成功的西征第三十五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零九章 先後順序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獻賀禮第二百五十一章 樹敵齊國第四章 倒驢不倒架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弱點第一百一十五章 救援友軍第十三章 欺負上門第二百二十章 見錢眼開第三百七十三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九十八章 楚漢鬥陣第一百九十三章 理念不合第五十章 目標是我第九十三章 正面硬耗第五十二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四百六十八章 智者多疑第三百一十六章 北線戰場(5)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成功兵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項大師神威第五百二十四章 收網第三百六十八章 汦水大捷第一百五十七章 冒險決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霸王分贓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有隱患第五十五章 有其夫必有其妻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成功兵變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弱點第一百三十章 不用着急第三百六十三章 南下途中第二百零六章 臨時後方第三百二十八章 爭取張耳(修)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陽戰場
第十四章 化敵爲友第七十九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六十八章 畫蛇添足第一百八十三章 項伯奇謀立大功第一百一十章 迎接沛公南下第二百六十章 有情有義第四百四十八章 韓信失算第一百九十六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無敵第五百一十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百零六章 韓信出手第九十五章 清理垃圾第十三章 欺負上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逼降章邯(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三十一章 就是最大的破綻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去有來第一百九十章 砍手的衝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線關鍵第四百一十一章 漢賊爲何不敢?第十一章 輪流盯着第二十九章 放開那位先生第四百六十六章 內部問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敗章邯第一百四十章 反主爲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盡職責也是弱點第三百六十七章 北線決戰(下)第三百五十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原來合情合理第十六章 糊塗定親第二百五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二十九章 從不白跑第二百七十九章 笑裡藏刀第四百二十四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四十三章 藏龍臥虎第一百二十章 魏國使者第四百八十五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弱點第一百二十四章 機會難得第八十八章 再破趙壯第二百九十七章 保護朋友第三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以刀欺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更狠的還在後面第十三章 欺負上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好人魏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沒有白等第四百零二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作自受第三百零八章 先見之明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勇之夫第二百五十七章 誇誇其談第二百一十一章 拿手好戲大結局 漢當更強第一百八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三十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零五章 一道書信就解決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朐縣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零七章 一味瞎搞第六十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五百四十三章 決戰匈奴(3)第二百六十六章 商山四皓第七十六章 我的十四金第一百九十一章 叔孫先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成功的西征第三十五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零九章 先後順序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獻賀禮第二百五十一章 樹敵齊國第四章 倒驢不倒架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弱點第一百一十五章 救援友軍第十三章 欺負上門第二百二十章 見錢眼開第三百七十三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九十八章 楚漢鬥陣第一百九十三章 理念不合第五十章 目標是我第九十三章 正面硬耗第五十二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四百六十八章 智者多疑第三百一十六章 北線戰場(5)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成功兵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項大師神威第五百二十四章 收網第三百六十八章 汦水大捷第一百五十七章 冒險決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霸王分贓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有隱患第五十五章 有其夫必有其妻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成功兵變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弱點第一百三十章 不用着急第三百六十三章 南下途中第二百零六章 臨時後方第三百二十八章 爭取張耳(修)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陽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