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章 登頂之路

649章 登頂之路

兩千裡的路程,如果是波瀾壯闊的海洋。剪式船順風航行兩天就到,側風也不過三天而已,但在陸地甩開兩條腿走,就得整整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剪式船最高航速每小時二十海里以上,也即是四十公里,八十華里,僅需半速航行就能日行千里了)

從耶路撒冷通往大不里士的道路,最初的路基還是千餘年前羅馬帝國修築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強悍的羅馬軍團就依靠完備的公路網高速行軍,給予入侵之敵和反叛者快速而致命的打擊。

不過現在這條路早已不是千年以降的破敗不堪了,大漢帝國征服伊兒汗國、擊敗馬木魯克之後,便用服苦役的俘虜組成築路隊,三萬俘虜猶嫌不足,又花錢僱傭五萬民夫,在過去的半年裡將路面修整完備,用粘土和碎石鋪成了堅固平坦的道路。

東干旱地區爲數不多的河流上,也架起了橋樑,從阿巴丹到大不里士再到耶路撒冷,一路坦途,自臨安遠來的信使乘剪式船抵達阿巴丹之後。公便沿着大道用七百里飛騎傳往楚風所在的耶路撒冷或者海法港,批下的聖旨也原路返回,於是這條道路上便隨時可見打馬飛馳的急遞鋪兵。

春夏之交,北方高加索山區傳來了蒙古大軍南下的號角,曾經承載着羅馬軍團征戰步伐的東古道,迎來了北上反擊的華夏兒郎。

第一軍、金剛軍的八萬餘官兵,奉皇帝御旨,在陸軍司令陸猛率領下北進大不里士,攻堅英雄連和血戰淮揚連這兩個英雄連隊,分別作爲兩軍的先鋒,行走在隊列的最前端。

攻堅英雄連的李世貴,軍銜早已破格升到了校,應該獨領一團人馬了,但他離不開自己的連隊,連隊的弟兄也離不開帶領他們從閩廣打到江南,從江南打到遼東,一路走到天之涯海之角的老連長,所以他時至今日仍以校軍銜職任一連之長。

想起這些年的征戰,李世貴臉上也有幾分得意之色,雖然職務僅僅是個連長,可漢軍八個軍、二十四個師有一百多團長,天底下有幾個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倒是攻堅英雄連連長“李世貴”這三個字,時不時的登在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

作爲先鋒部隊,士兵們的負擔是很大的。

身後的各步兵連,將士們早已將盔甲、水壺、飯盒、鋪蓋卷之類的東西扔到了炊事班的糧草車上,或者放在炮班的彈藥車裡,僅攜帶必要的自衛武器徒步行軍——這是漢軍條令允許的。畢竟負重過大的長時間行軍,會帶來戰鬥力的下降。

而攻堅英雄連是選定的先鋒部隊,擔負着爲大軍提供前哨警戒的任務,他們前面就只有在偵察參謀率領下前出四十里的遊騎探馬了,條令規定先鋒部隊必須全副武裝,保持與遊騎探馬的聯繫,隨時做好戰鬥準備,一旦遊騎發出敵襲警報,李世貴就要負責掩護全軍大部隊展開戰鬥隊形。

於是攻堅英雄連的全體官兵,就頂盔貫甲、荷槍實彈,頭盔、板式鋼胸甲、步槍和刺刀、五十發彈五十發雷汞底火,外加腰上帆布套掛着的四枚手榴彈,負載着全重三十斤的戰鬥裝備,行走在東春夏之交燦爛的陽光底下。

時值正午,李世貴擡頭看了看天,那顆永遠燃燒的大火球,在視網膜上留下黑點閃爍的光暈。

老實說,單單是負重行軍也罷了,這樣炎熱的天氣,對身穿鋼鐵盔甲行軍的士兵有多大的影響,不用說也知道。

實際上隨着金屬加工技術的進步。漢軍全鋼板式盔甲已經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是楚風親自研製的鍛壓成型板式甲,當時的水力鍛壓機和模具技術,只能保證盔甲的防護性能,而漢軍士兵的數量較少,從經濟角度也只能批量加工大小三種型號的盔甲,那些體型不太“標準”的老兄,瘦還可以在身體和盔甲之間的空隙加墊棉片,胖就只好努力減肥了。

隨着漢軍規模的擴大、金屬加工的進步,第二代盔甲應運而生。它不僅考慮了貼合人體曲線、將重量平均分擔到腰、肩、背的設計,還增加到五種大小型號,每種還有適、偏胖和偏瘦三個細類。

現在攻堅英雄連官兵身穿的盔甲,則是第三代了,主要的改進是在胸甲的頸部、雙臂、下襬這幾個開口的部位採用了喇叭造形,既能儘量不妨礙士兵的戰鬥動作,又用大開口通風透氣,而頭盔的後腦部位、胸甲的背部,則多了不少直徑一釐米的圓洞,起透氣作用,並且在不降低整體防護水平的前提下,適度減輕了盔甲的重量。

饒是如此,這套盔甲也只能說比之前的要好,但總不會穿起來像棉衣、絲袍那樣舒服,尤其是在東炎熱的氣候下,陽光把金屬盔甲曬得燙人,通風透氣的圓洞和喇叭口僅僅聊勝於無,官兵們還是熱得出了滿身大汗。

要是不穿盔甲就好了……李世貴笑笑,把這個離經叛道的念頭甩出自己的腦海,士兵作戰怎麼可能不穿盔甲呢?那不是把自己的性命不當回事嗎?

殊不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着擊發式線膛槍的大量裝備。漢軍步兵的火力範圍增加到四百米以上,大大超越了絕大多數冷兵器,連珠槍也得以改進,板式鋼甲真的從步兵裝備消失了,僅有火槍騎兵繼續使用。

現在的李世貴,自然不可能知道今後的事情,他不斷給士兵們鼓着勁兒:“弟兄們,加把勁兒,咱們這是打到了天盡頭,比霍嫖姚、班定遠都走得遠啦!將來回了家鄉,父老兄弟們都要朝咱豎大拇哥的!”

血戰淮揚連的姜良材就在旁邊,兩個先鋒連分單雙日互爲正副,今天攻堅英雄連爲正先鋒,披甲持槍全副武裝,血戰淮揚連副先鋒,持槍而不披甲,比起李世貴那邊,他的弟兄們要輕鬆得多。

“猴崽們,咱們來一曲,給攻堅英雄連的弟兄們打打氣!”姜良材揚起臉,挑釁的看了看李世貴,士兵們立刻扯着嗓嚎了起來:“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熊羆威盛霍嫖姚……”

李世貴眼精光一閃,誰是天下第一連,咱們還得比比看!

他起了個頭,弟兄們早就憋不住了,當下就放開了喉嚨大唱:“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兩個連隊的官兵,都想從氣勢上壓倒對方,聲音也越放越大,到頭來已經不是唱歌,而是聲嘶力竭的嚎叫、嘶吼了。

但這毫無韻律可言的歌聲。卻好像攜帶着一往無前的力量,沙啞的嗓音,也彷彿夾帶着洞石裂金的力道,比黃鐘大呂還要直入人心!

“官兵們精神不錯錒!”齊靖遠笑着對陳吊眼和陸猛說。

一向沉毅穩重的陸猛,非常難得的笑了笑,心道若是放到強漢盛唐,揮兵征伐萬里之外。“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可憐無定河邊骨,尤是春閨夢裡人”的諷諫詩句,只怕是舉國流傳了吧?

大漢皇帝徵東伐西平南討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用人頂骨建京觀震懾不臣,十萬大軍轉戰萬里,可謂歷朝歷代君王武功極盛,不知是否後無來者,至少可謂前無古人了。

偏生連最迂腐的儒生,也堂皇詩篇的讚頌皇帝乃是有道明君、仁慈之主,將士們離家三載遠征萬里,仍舊士氣如虹,真真神奇得毫無道理可言了。

要說士氣如此高漲,人人奮勇爭先的情形,大約也只有實行軍功授田的秦朝可以與之相比了吧?

但人人皆說秦王焚書坑儒,“刑棄灰於道者”,嚴刑峻法,乃是大大的暴君;到了大漢皇帝這兒,沒有焚書坑儒卻把舊儒經典改得面目全非,自己搞了套新儒學,論嚴刑峻法連隨地吐痰都要罰款,猶勝“刑棄灰於道者”的暴秦……

陸猛撓了撓腦袋百思不得其解,同樣的問題換做執掌朝綱持正柄衡的趙筠,精通儒墨法諸百家和帝王術的李鶴軒,或者居朝堂之上又瞭解基層情況的兵部長侯德富,都會對此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或許不能全面概括楚風的作爲,也能管窺豹見其一斑。

換做被皇帝譽爲最純粹軍人的陸猛,這位以戰勝敵人爲終極目標的陸軍司令。他就難以弄清了。

燦爛的陽光,曬到士兵軍服胸前掛着的勳章,閃爍着點點金光,陸猛似有所悟,再看看士兵們充足的給養供應和優質的武器,他從純軍事角度得出了自己的見解。

不要管那麼多,打好皇帝交給的最後一戰吧!

也許……陸猛眼精光大盛:也許這將是大漢帝國遠征軍,與蒙古帝國之間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了!

好好在這最後的舞臺上,做好謝幕的演出吧!寶貴的和平或許很快就要降臨,但對軍人而言,那是多麼平淡乏味的生涯錒……(

835章 雙子帝國484章 北伐or西進333章 猴子稱霸七十二章 刺殺463章 塵埃落定372章 漢奸末日257章 三別抄809章 餘波君士坦丁堡650章 改變582章 授命於天既壽永昌474章 怯薛軍出擊262章 泡菜的想法七十五章 兩岸第9章 刺桐港六十九章 軍事體制149章 援漳州537章 收官一王立的疑問795章 父親的勇氣374章 童軍655章 騎戰696章 救人333章 猴子稱霸178章 莫拉克五十四章 契約精神489章 風起阿巴丹167章 醫療改革215章 雲積一零五章 炮打泉州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3章 暴風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1章 玉樹流光照後庭870章 宙斯之力258章 人才312章 新政落實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2章 殘酷的現實391章 計中計355章 盧世榮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4章 八風吹不動578章 萬里乘雲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586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251章 炮對炮860章 規則之力455章 波斯胡姬249章 雪與血832章 總統先生799章 東方寓言243章 智慧之王830章 幸與不幸341章 以德服人856章 東線的暗流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3章 暴風686章 下注第二次288章 臨戰214章 合圍820章 深入瀉湖800章 羅馬假日643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五538章 收官二技窮859章 西方長弓vs東方火藥九十六章 鄭發子想納妾220章 破軍590章 叱吒萬戰場匈奴盡奔逃三十一章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243章 智慧之王159章 宰割日本505章 高利貸242章 瓊州五十八章 粒狀火藥的誕生509章 輕描淡寫726章 分裂794章 新的聯盟752章 風雨欲來403章 氈房奏對802章 教父584章 工業與壟斷貿易777章 皆大歡喜300章 豺狼十一章 徽商794章 新的聯盟543章 收官七殉425章 三寸不爛之舌768章 熱那亞總督211章 路轉512章 土司五十八章 粒狀火藥的誕生488章 傳檄731章 跡象751章 交還聖城六十八章 破戒594章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343章 苦肉計594章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556章 決勝五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327章 單刀會620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一291章 鵝車洞子293章 祭奠527章 決戰前一刻331章 新與舊643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五296章 鏖兵
835章 雙子帝國484章 北伐or西進333章 猴子稱霸七十二章 刺殺463章 塵埃落定372章 漢奸末日257章 三別抄809章 餘波君士坦丁堡650章 改變582章 授命於天既壽永昌474章 怯薛軍出擊262章 泡菜的想法七十五章 兩岸第9章 刺桐港六十九章 軍事體制149章 援漳州537章 收官一王立的疑問795章 父親的勇氣374章 童軍655章 騎戰696章 救人333章 猴子稱霸178章 莫拉克五十四章 契約精神489章 風起阿巴丹167章 醫療改革215章 雲積一零五章 炮打泉州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3章 暴風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1章 玉樹流光照後庭870章 宙斯之力258章 人才312章 新政落實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2章 殘酷的現實391章 計中計355章 盧世榮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4章 八風吹不動578章 萬里乘雲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586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251章 炮對炮860章 規則之力455章 波斯胡姬249章 雪與血832章 總統先生799章 東方寓言243章 智慧之王830章 幸與不幸341章 以德服人856章 東線的暗流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3章 暴風686章 下注第二次288章 臨戰214章 合圍820章 深入瀉湖800章 羅馬假日643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五538章 收官二技窮859章 西方長弓vs東方火藥九十六章 鄭發子想納妾220章 破軍590章 叱吒萬戰場匈奴盡奔逃三十一章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243章 智慧之王159章 宰割日本505章 高利貸242章 瓊州五十八章 粒狀火藥的誕生509章 輕描淡寫726章 分裂794章 新的聯盟752章 風雨欲來403章 氈房奏對802章 教父584章 工業與壟斷貿易777章 皆大歡喜300章 豺狼十一章 徽商794章 新的聯盟543章 收官七殉425章 三寸不爛之舌768章 熱那亞總督211章 路轉512章 土司五十八章 粒狀火藥的誕生488章 傳檄731章 跡象751章 交還聖城六十八章 破戒594章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343章 苦肉計594章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556章 決勝五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327章 單刀會620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一291章 鵝車洞子293章 祭奠527章 決戰前一刻331章 新與舊643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五296章 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