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董後退場

209、董後退場

209、董後退場

而後大漢就將此種情形做爲律例記載了下來,只不過一直以來沒有類似的情況出現,所以也沒有人提及,漸漸地大家也都忘記了。

如今太皇太后董後的情形,與當初景帝之母一模一樣,如果沒有人提及,那麼她居於禁宮之中並無大礙,然而如今太保陳耽提出了此事,那麼她確實不應該再留在皇宮之內了。

“是呀,先朝確實有這樣的例子。”

“你們說的是先朝景帝之母,當時的黃太后嗎?”。

“是呀,而且當時還是黃太后自己提出來的,她兒子爲帝時,她貴爲太后可以留居禁宮,但是當景帝駕崩後新帝即位時,黃太后自己認爲自己不適合再居住在禁宮之中,所以上書新帝提出回到汝南郡國去。”

“那這麼說來的話,太皇太后的情況跟當初的黃太后是一樣的,也不應該留在洛陽居於禁宮之中了。”

“對,按照我們大漢的律例,太皇太后確實應該恢復她河間王妃的身份纔是。”

“真沒想到,大漢還有這樣的先例,恐怕大家都差不多忘了,卻又讓太保陳大人發現了,看來太保大人也是反對太皇太后專權的呀。”

“既然在先例,這一下太皇太后肯定要被送回河間了吧。”

“這可不一定呀,你們沒見到聖上一直都很是維護太皇太后嗎?要是聖上不同意的話,太皇太后應該不用回河間去了。”

一時之間,羣臣議論紛紛,整個千秋萬歲殿中如同集市一般熱鬧了起來,轟然指向了董太后,對她來說極其不利。

董太后身在玉簾之後,大臣們看不清楚她的表情,但是劉辯卻可以,發現她臉色蒼白了起來,渾身顫抖着,嘴脣也在發抖,顯然已經氣得說不出話來了。

但是,太保陳耽確實是根據先朝的律例彈劾的她,她自己也熟知先朝的歷史,對於黃太后的事蹟知之甚詳,因爲她們之間有着許多共同之處,所以她專門瞭解過這段歷史。

此時聽到太保陳耽提起這段歷史,加上太傅蔡邕、後將軍袁隗,司徒王允等大臣的支持,她知道自己已經激怒了這些輔政大臣了,所以四個首輔大臣裡面就有三個一起出面反對她。

突然,董太后發現自己之前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將軍何進今天居然沒有上朝來,按理來說彈劾自己這麼大的事情,他是最應該在場的呀,爲什麼他沒有來呢?

隨後,董太后的臉色大變,因爲她想到了最可怕的後果,那就是她的兄弟國舅爺董重今天居然也沒有來上朝,之前可是並沒有告訴過她有什麼事情的,難道他已經被何進牽制住了嗎?

“哦,先朝還有這樣的律例,朕倒是沒有聽說過,太保大人能不能將這段歷史講給朕聽一聽呢?”

少帝劉辯並沒有做出決定,反倒是對這一段歷史非常感興趣,所以興致勃勃地向太保陳耽問了起來,而朝臣之中大多數人也只是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多,此時聽到少帝問,都非常感興趣地聽了起來。

“聖上,事情是這樣的。”太保陳耽倒是有聲有色地講起了這段歷史,然後感嘆地說道,“至今想起黃太后的事蹟來,老臣仍然覺得敬佩不已。她老人家一心向善,爲了避免大漢天下動亂,爲了避免禁宮混亂,自願離開禁宮回到汝南郡去,最終得到了當世所有人的崇敬,自己也得以安享晚年,直到七十餘歲方纔離世。”

董太后再次聽到這些熟悉的歷史,突然之間有種臉紅的感覺,瞬間想到了自己如今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太過於追逐權力了,這樣做到底有沒有意思呢?

“先祖的精神風貌,果然讓人景仰,看來我大漢能夠綿延數百年,並不是僥倖得來的,完全靠的是先輩們的努力和奉獻,靠的是一代代先輩臣工漚心瀝血,纔有了大漢的今天。如今大漢傳到了我們這些人手中,豈能眼睜睜地看着它在我們手中垮掉?如此又怎麼對得起歷代的先輩們呢?”

少帝劉辯非常地激動,站了起來大聲地說道,他的身上再次出現了久違的威嚴氣勢,隱隱有着龍吟之聲在咆哮,震動得大殿之中所有人,包括了董太后在內,全都被他的氣勢所懾,感受到了他身上充滿的帝王之氣。

董太后此刻突然間對這個孫子有了全新的認識,覺得他將來必定比起他的父親靈帝要強得多,而自己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該參與到朝廷的權力紛爭中來。若是自己能夠安份守已,他還能夠容忍自己在禁宮之中住下去享受榮華尊崇的,但是偏偏自己卻跑出來與他爭權奪利,所以他是必定要讓自己離開禁宮離開洛陽的。

這一刻董太后竟然看懂了少帝劉辯,知道他纔是整個事件幕後的推動者,沒有他的同意這些大臣豈敢在朝廷上彈劾她呢。不過,她並沒有感到難過,自己離開洛陽離開禁宮算不了什麼,大漢找到了一個真正的帝王纔是她感到心中輕鬆的原因。

“各位愛卿,雖然先朝曾經有這樣的例子,但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年事已高,如何能夠洛陽回到河間去呢?這千里迢迢的奔波,朕又於心何忍呢?”這時,劉辯低沉着聲音對大家說道。

“聖上不用爲本宮考慮了,既然先朝已經有了這樣的律例,那麼本宮願意按照規定回到河間郡國去,恢復河間王妃的身份。”董太后終於開口了。

“不可呀,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萬萬不行呀。”

那些舊臣和宦官們紛紛痛苦了起來,他們當然知道董太后一離開,他們就全部都得倒大黴了,所以此時不僅爲董太后難過,更多的是爲了自己以後的遭遇而不安。

“大家不必多說了,我大漢的律例纔是至高無上的,我大漢天子的權威纔是至高無上的。從此時起,本宮就把這大漢的天下完全交給聖上了,希望所有的大臣都要同心同德,共同輔助聖上,開創一個太平盛世,讓我大漢永遠輝煌不倒。”

儘管董太后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了,但是她並沒有多少頹喪之氣,反而是充滿了激情地向衆大臣大聲地說道,衆大臣都能夠從她的聲音中聽出,她是真的在爲大漢的未來着想的。

197 大封文武261 十八路諸侯二得大禮包125 進城133 攤牌181 喪鐘響起179 禁宮之變124 鮑鴻疑惑172 影衛隊長105 陰謀250 曹袁二臣235 封賞賜福203 聖意難測四劉關張到來八十五三套戰陣226 董丁之爭127 蜂影雀234 封禪點將115 宣傳攻勢一千推薦153 貪財的母子八十一董太后刁難216 少帝召見131 反制172 影衛隊長八十三西園禁軍六十原來是她六十三何皇后問話267 各施其計117 救人198 提出辦法253 曹操逃走229 李肅遊說九十四探獄102 大臣反對四十推心置腹二更求收藏143 黑衣劍客三十四向大臣借糧三更八十五三套戰陣六十六奇詞動蔡琰111 汝南來人256 必除李儒268 先鋒人選167 消息來了133 攤牌193 勸說太后244 局面混亂120 大將養成計劃217 諸臣奏請266 連環計二得大禮包220 議殺何進126 灰鷹130 佈置四劉關張到來二十六封王三更求收藏推薦200 董後之謀四十五靈帝的決斷八十六十常侍亂政217 諸臣奏請十五何皇后的手段120 大將養成計劃三十六荀彧終於出山225 董卓入朝157 任務再現186 任務變化五劉備的小心思十四恩威並施151 陳琳125 進城114 趁機奪權239 呂布決裂231 勸說丁原107 發現奸細五十四誓死保護百姓196 威懾羣臣248 董卓施計244 局面混亂121 典韋vs許褚七十九蹇碩六十二意外的任務五十一組建東宮衛隊第三更三十一賑濟災民第三更269 競相爭奪260 馬韓反董132 計劃有變六十七精緻的算盤三更三十三甘寧投效三十五甘寧入禁軍十五何皇后的手段四十九挑選百分之百忠心者急求推薦160 何府收心153 貪財的母子212 董後之死三十三甘寧投效223 安定洛陽105 陰謀175 白袍青年188 領取獎勵154 討虜校尉257 西涼變故
197 大封文武261 十八路諸侯二得大禮包125 進城133 攤牌181 喪鐘響起179 禁宮之變124 鮑鴻疑惑172 影衛隊長105 陰謀250 曹袁二臣235 封賞賜福203 聖意難測四劉關張到來八十五三套戰陣226 董丁之爭127 蜂影雀234 封禪點將115 宣傳攻勢一千推薦153 貪財的母子八十一董太后刁難216 少帝召見131 反制172 影衛隊長八十三西園禁軍六十原來是她六十三何皇后問話267 各施其計117 救人198 提出辦法253 曹操逃走229 李肅遊說九十四探獄102 大臣反對四十推心置腹二更求收藏143 黑衣劍客三十四向大臣借糧三更八十五三套戰陣六十六奇詞動蔡琰111 汝南來人256 必除李儒268 先鋒人選167 消息來了133 攤牌193 勸說太后244 局面混亂120 大將養成計劃217 諸臣奏請266 連環計二得大禮包220 議殺何進126 灰鷹130 佈置四劉關張到來二十六封王三更求收藏推薦200 董後之謀四十五靈帝的決斷八十六十常侍亂政217 諸臣奏請十五何皇后的手段120 大將養成計劃三十六荀彧終於出山225 董卓入朝157 任務再現186 任務變化五劉備的小心思十四恩威並施151 陳琳125 進城114 趁機奪權239 呂布決裂231 勸說丁原107 發現奸細五十四誓死保護百姓196 威懾羣臣248 董卓施計244 局面混亂121 典韋vs許褚七十九蹇碩六十二意外的任務五十一組建東宮衛隊第三更三十一賑濟災民第三更269 競相爭奪260 馬韓反董132 計劃有變六十七精緻的算盤三更三十三甘寧投效三十五甘寧入禁軍十五何皇后的手段四十九挑選百分之百忠心者急求推薦160 何府收心153 貪財的母子212 董後之死三十三甘寧投效223 安定洛陽105 陰謀175 白袍青年188 領取獎勵154 討虜校尉257 西涼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