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

蔡邕近來熱衷於參與政務,太常忙活不算,還時不時進尚書檯議政,可以說是僅次於王允勤政的人。

他對女兒經常外出、找不到人、甚至夜不歸宿有所疑心,但也沒多想,萬萬沒想到,居然是跟當今陛下不知不覺好上了!

蔡邕心頭震驚又激動,激動又慌亂,慌亂又興奮。

笑容藏不住又不得不拘謹,想要開懷大笑又要強自謙抑。

“陛下,”

蔡邕心理素質還是極強的,雖然遭受了一波強大沖擊,還是迅速恢復過來,與劉辯道:“臣對於上次陛下所說的‘經史子集’做過詳細整理,陛下睿智,確實可分爲此四類,臣深爲欽佩陛下之博學……”

蔡文姬在一旁給兩人倒酒,安靜坐着,俏臉絲絲淺笑。

劉辯喝了口酒,微笑着道:“當今之世,世人普遍重經而忽略其他,更有喜好空談,而不重實務者。往繼聖人絕學,不能只停留在經文上,更不能止步於口頭。聖人之學,來自於躬行,浮誇清談,除了獲取清名之外,實則誤國誤民……”

蔡邕深以爲然的躬身,道:“陛下聖明,臣也認爲空談誤國,須當上爲社稷,下爲黎民,方不負一身所學。”

劉辯點頭,給了潘隱一個眼神。

潘隱連忙拿出一副捲紙,遞給蔡邕。

蔡邕一怔,接過來打開,只見上面方方正正的寫着二十幾個小字,待看完,神情立震,雙眼圓睜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蔡邕品味着這幾句話,目露震撼,不由得擡頭看向劉辯,戰慄不已的站起來,擡手道:“陛下這四句話,言簡意宏,立意遠大,非大氣魄不能言,臣深爲欽佩,五體投地!”

蔡文姬好奇,接過來看去,眨着眼,輕輕咬了咬嘴脣,繼而雙眸發光,直直看向劉辯,俏臉充滿了愛慕之色。

‘慚愧慚愧……’

劉辯心裡默唸,嘴上微笑道:“卿家坐。這幾句話,你刻寫在太學、鴻都門學之前,激勵所有學子。”

蔡邕坐下,擡着手道:“臣領旨。”

劉辯瞥了眼蔡文姬,拿起酒杯,心裡暗道:爲了討好老丈人,朕也是拼了。

蔡邕還在盯着這二十幾個字,片刻猶豫着道:“這字……”

劉辯眉頭一挑,咳嗽一聲,道:“朕的字確實不好看,所以要卿家來刻寫。”

蔡邕連忙擡頭,道:“臣並不是說陛下的字不好,而是這字體,臣是第一次見。”

劉辯哦了一聲,自顧喝酒。

他習慣寫楷體,倒是忘了字體這一回事,已經抄了人家的話,他不太好意思再抄別人的字體。

蔡邕琢磨着字體,潘隱悄悄上前,在劉辯耳邊低聲道:“陛下,荀彧到京了。”

劉辯神情微變,忽的起身就要走,又陡然醒悟,擡手又放下,微笑着與蔡邕、蔡文姬道:“朕有急事,今天就不陪你們吃飯了。”

說着,便迫不及待的離開。

蔡邕站起來,不等他行禮,劉辯一行人已急匆匆離去。

蔡邕目送着劉辯的背影,疑惑的道:“什麼事情令陛下這樣慌亂?”

蔡文姬對劉辯突然的舉足失措,言語古怪也很是好奇。

出了蔡府,劉辯上了馬車,道:“人在哪裡?”

潘隱道:“說是在尚書檯。”

劉辯嗯了聲,道:“回宮。”

潘隱應着,招呼典韋上馬。

劉辯趕到宮裡,遠遠便看到嘉德殿前聚集了一羣人,靜靜的在等他。

“這麼大陣仗?”劉辯怔了下。

潘隱神色小心,低聲道:“陛下,或許是爲了董卓那幾封信。”

劉辯一拍腦門,今天高興的事情太多,他都快忘記這茬了,笑着大步來到嘉德殿前,眼見羣臣要行禮,一擺手,道:“進去再說。”

他說着,目光在人羣中掃視,看待了一個貌似年紀很大又很年輕的一個陌生人。

楊彪,王允等欲言又止,只得跟着劉辯進嘉德殿。

到了嘉德殿,一衆人坐好,劉辯沒理會焦急的楊彪,王允等人,目光一直在陌生人身上——荀彧。

這個人應該是二十七八歲年紀,模樣卻十分老成,皮膚褶皺,臉角瘦削,雙眼有些大,高鼻樑,瘦瘦弱弱。

荀攸見着劉辯的目光,擡手道:“陛下,臣舉薦荀彧爲太倉令。”

衆人哪有心思管什麼荀彧、太倉令,王允迫不及待的擡手,就要說話,劉辯卻搶先開口,微笑着與荀彧道:“荀卿家,朝廷裡,不少卿家一而再的舉薦卿家,不知卿家於朝政有何看法?”

荀彧神色平淡,擡起手,道:“回陛下,以臣觀察,朝政駁雜,修修補補,應事而設,既無提綱挈領,亦無長遠謀劃。”

荀彧話音一落,本來躁動的嘉德殿,爲之一靜。

所有人都看向荀彧。

對於朝政,從去年起,劉辯便要求尚書檯擬定了‘施政綱要’,幾經修改,才堪堪讓劉辯同意!

現在,荀彧輕輕鬆鬆一句話,便給抹殺了!

王允知道這個荀彧,荀攸的侄子,也是潁川派系!

對於這個同樣被稱爲‘王佐之才’的人,王允心裡冷笑,漠然着臉道:“荀都尉有什麼良策?”

在所有人矚目中,荀彧看向王允,從容不迫,道:“王公現在是要談論國政,還是董卓附逆一事?”

王允聞言心中大恨,卻不得不強壓怒氣,轉向劉辯,沉聲道:“陛下,臣以爲,董卓不能再爲平亂統帥,請將其押赴京中治罪!”

劉辯見荀彧輕輕鬆鬆的‘擺平’王允的下馬威,雙眼半眯,微笑的道:“荀卿家怎麼看?”

荀彧不動分毫,道:“董卓手握五萬大軍,在西涼時便聽宣不聽調,臣不知,當如何押他回京問罪。”

劉辯眉頭一挑,這荀彧每句話都點在了要害之上。

王允對‘潁川黨’深爲警惕,當即就道:“陛下,臣請以大司馬代董卓,並調集兗、青、徐、冀四州兵力,若是董卓伏罪便罷,若是他抗旨不尊,當與袁術一同剿滅!”

在此的人看了眼王允,沒人出聲,心裡暗自搖頭。

且不說朝廷能否抽調這麼多兵馬,錢糧夠不夠,單說這樣的應對策略便十分愚蠢。

劉辯沒理會王允,目光一直在荀彧身上,道:“荀卿家對朝政有何看法?嗯,一句話來概括。”

衆人都看出來了,劉辯明顯看重這個荀彧,一而再的考校。

楊彪瞥了眼,心裡莫名的生出一種危機感。

王允見劉辯不理他,心裡越發惱怒,雙眼厲色的看向荀彧。

荀彧擡着手,稍作沉吟,道:“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劉辯目光微動,暗自點頭,道:“什麼是本?”

荀彧道:“以農爲本。”

劉辯坐直了身體,餘光掃過其他人,笑着道:“有朝臣上言,朝廷當以士族爲本,朕是與士族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

荀彧面不改色,道:“於陛下而言之,天下皆爲士,也可天下皆爲農。”

楊彪,王允,荀攸,鍾繇,何顒,李儒等人齊齊看着荀彧,或是擰眉,或是思索,或想反駁,或是欲言又止。

荀彧的話,貌似對,又很不對。

劉辯深深的看了眼荀彧,心裡點頭,自語道:果然不簡單。

他瞥了眼楊彪,朗笑一聲,道:“卿家所言有理。加卿家爲太倉令兼任戶曹侍郎,加侍中,可入尚書檯參政。”

“臣領旨、謝恩。”荀彧臉上看不出什麼激動,語氣平靜如常。

劉辯今天非常高興,站起來道:“今天就到這裡。”

王允一見,急急擡手道:“陛下,董卓……”

劉辯擺了擺手,阻止了王允的話。

不止王允不甘心,楊彪,荀攸等人同樣想要繼續諫言,眼睜睜的看着劉辯走了。

一衆十多人相互對視,一肚子話說不出口,只能陸陸續續相繼離開嘉德殿。

剛走出門口,潘隱忽然從裡面追出來,看向荀彧道:“荀侍郎,陛下有請。”

荀彧還跟在荀攸邊上,正在低聲說話,聞言回身,向潘隱走來。

潘隱卻對他一微笑,徑直走向了荀攸、鍾繇、何顒等人。

荀攸對這位大長秋,相對於其他人的敬而遠之,則稍微親近一點,擡着手,疑惑道:“大長秋這是?”

潘隱笑容漸多,走的十分近,抱着手低聲道:“蔡小娘有孕了。”

荀攸,鍾繇,何顒三人聽着一怔,蔡小娘?蔡邕之女?她有孕,與他們有什麼關係?

鍾繇看着潘隱的臉色,陡然雙眼大睜,繼而凝色的上前,同樣低聲道:“是陛下的?”

潘隱含笑不語。

荀攸,何顒等人跟着反應過來,聯想起之前劉辯時不時跑出宮,心頭忍不住的激動起來,相互對視,振奮之情在臉上寫的滿滿當當。

帝王子嗣向來無比重要,堪稱‘國本’,尤其是在這種時候!

如果那蔡琰誕下皇子,朝廷的氣氛將會爲之大變!

潘隱見着幾人的神情,轉身又與荀彧道:“荀侍郎,請隨小人來。”

荀彧面色不動,隨着潘隱走向景福殿。

第112章 清君側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372章 佛與道第193章 長子出439.第439章 烏程侯479.第479章 歸去來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513章 不軌第80章 錯綜複雜第540章 關鍵一刻第517章 發怒第227章 爭風吃醋第262章 召見第311章 打起來了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3章 喝問第392章 透心涼第78章 心機420.第420章 新任小主事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587章 內鬥第589章 大勢已定第347章 量小 惜身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458.第458章 殺紅眼第397章 刀風起第212章 大敗第90章 自投羅網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140章 貪色之人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257章 賈詡毒計第316章 熾盛殺機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346章 抵達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109章 斬盡殺絕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134章 荀彧的話第28章 開始殺人了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23章 沆瀣一氣第345章 董卓撤兵第552章 新勢新人第339章 毒計第192章 豢養第254章 暗潮洶涌第534章 聰明與糊塗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511章 各有謀算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335章 關二爺成名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492.第492章 虎豹騎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19章 治病第579章 祖宗規矩第202章 鍾繇教子第573章 同時第67章 徵撫之爭第594章 在即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218章 盧植病重第57章 驚變(大章求追讀)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388章 帝心第25章 曹操第129章 陰謀味道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401章 龍潭虎穴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244章 勇猛無敵416.第416章 子曰第305章 郭嘉不易與第89章 殺無赦第316章 熾盛殺機第34章 沖淡第164章 郭嘉的猜測 洛陽的沸騰第361章 雷雨第1章 異世交換473.第473章 狼狽第169章 豔名遠播第95章 王佐之才第538章 忠奸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16章 四世三公第134章 荀彧的話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第35章 人來人往第202章 鍾繇教子
第112章 清君側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372章 佛與道第193章 長子出439.第439章 烏程侯479.第479章 歸去來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513章 不軌第80章 錯綜複雜第540章 關鍵一刻第517章 發怒第227章 爭風吃醋第262章 召見第311章 打起來了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3章 喝問第392章 透心涼第78章 心機420.第420章 新任小主事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587章 內鬥第589章 大勢已定第347章 量小 惜身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458.第458章 殺紅眼第397章 刀風起第212章 大敗第90章 自投羅網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140章 貪色之人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257章 賈詡毒計第316章 熾盛殺機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346章 抵達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109章 斬盡殺絕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134章 荀彧的話第28章 開始殺人了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23章 沆瀣一氣第345章 董卓撤兵第552章 新勢新人第339章 毒計第192章 豢養第254章 暗潮洶涌第534章 聰明與糊塗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511章 各有謀算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335章 關二爺成名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492.第492章 虎豹騎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19章 治病第579章 祖宗規矩第202章 鍾繇教子第573章 同時第67章 徵撫之爭第594章 在即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218章 盧植病重第57章 驚變(大章求追讀)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388章 帝心第25章 曹操第129章 陰謀味道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401章 龍潭虎穴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244章 勇猛無敵416.第416章 子曰第305章 郭嘉不易與第89章 殺無赦第316章 熾盛殺機第34章 沖淡第164章 郭嘉的猜測 洛陽的沸騰第361章 雷雨第1章 異世交換473.第473章 狼狽第169章 豔名遠播第95章 王佐之才第538章 忠奸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16章 四世三公第134章 荀彧的話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第35章 人來人往第202章 鍾繇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