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4章 送別

整個天空灰濛濛的,秋露將碼頭的地面打溼,四周的空氣透着一股冷颯颯的寒意,但送行的百姓達到了數千人之多。

雖然林晧然並不是以主政官的身份凌駕揚州城,但他卻是極大影響着揚州的格局。

在揚州城平反了張無盡的冤獄,又推行了瘦西湖的開發,更在揚州花魁大賽爲災民募捐,最重要是推動了兩級衙門的廉政建設,故而贏得了揚州城百姓的愛戴。

現在得知林晧然要回京出任禮部左侍郎,亦是紛紛自發地前來碼頭相送,表達着對這位欽差大人的感激之情。

“請欽差大人喝下我等百家酒!”

在人頭攢動的人羣中,一個老者捧着酒碗飽含深情地爲着林晧然踐行道。

跟着官員的繁文縟節不同,百姓則通常都是用最實在的吃和喝爲所愛戴的官員踐行,以此來表達對這位官員的崇高敬意。

楊州知府曹騰飛和江都知縣馬出圓看着這一幕,眼睛充滿着嫉妒之色,但旋即又是釋然,心知這是林晧然應得的待遇。

只是他們二個人的思緒隨之飛越,卻不知自己在離任之時,會不會有這種場面呢?

“多謝!”

林晧然伸手接過那碗水酒,卻是不由得想起了昔日爲他送行的雷州府百姓和廣州府百姓,便是飲下了這一碗略顯辛辣的酒水,接受了這一個情份。

這個時代的百姓無疑是樸素的,只要自己能夠真心爲他們的利益着想,那他們亦會真心待自己,拿出最好的食物爲自己送行。

百姓看着林晧然沒有嫌棄水酒,而是一滴不剩地喝掉,心裡顯得非常激動,那位接回酒碗的老者的眼眶亦是已經溼了。

林晧然來到曹孟等綱鹽面前,做臨行前的叮囑道:“本官回到京城,定是不遺餘力地守護綱法,令汝等綱商身份能夠傳於子孫。然,汝等既爲綱商,當爲大明儒商,在兩淮行鹽之時,當童叟無欺平價售之,切勿居奇囤積禍害於百姓!”

雖然他這個人功利心頗重,但他心裡始終是裝着百姓的。一旦這些人當真是想要壟斷謀利,卻不用朝廷出手,他亦不會對這些人進行清洗。

“林大人且放心,吾等定會守法經營,絕對不令林大人失望!”曹孟等人心知這是一句忠言,當即認真地表態道。

兩淮都轉運使尹尚、揚州知府曹騰飛、揚州同知陳鳳鳴、揚州推官餘長慶、江都知縣馬出圓,揚州衛新任指揮使許三安等官員已經是深情款款地站在碼頭上。

眼前的年輕人不僅是位高權重的禮部左侍郎,更是他們在朝中的最大靠山和依仗,現在已然是強龍歸海,回到皇城繼續爭奪權勢。

林晧然望着這幫已經打上他烙印的地方官員,做臨行前的最後叮囑道:“諸公,功名發軔青雲路,長願存心在澤民。”

這詩句引用了唐伯虎《顧君滿考張西溪索詩餞之故爲賦此》的詩句,意思是因爲考取功名而走上了官途,卻是不要忘記施恩惠於民的初心。

雖然官場令很多人迷失,讓到嚴嵩那種看不慣官場退官回家的憤青淪爲大奸臣,致使仗義直言的徐階成爲甘草閣老,但能夠從千軍萬馬奪得進士功名的官員,其初心絕對不會太壞。

現如今,他借用這句詩告誡於在場的所有官員,卻是比唐伯虎還要有底氣一些,同時再次申明對他們造福於民的期許。

“下官定會謹記少宗伯的教誨!”衆官員已然明白林晧然的苦心,紛紛對着林晧然長長地施了一禮表態道。

林晧然環視在場的衆人,跟着相熟的人輕輕地點了點頭,卻是意外地發現泰興知縣石松亦是趕了過來,便是轉身登船離開。

從四月離京南下,到現在十月回京,在這半年的時間裡,卻是發生了很多的事情,甚至還第一次遇到了殺手行刺。

不過他算是超預期地完成當初南下的目標,當時是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身份離京,現在卻是以禮部左侍郎的身份回京。

雖然品階沒有變化,但兩者的地位已然有着極大的差距,而他更是六部侍郎中的佼佼者。只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雖然他榮升禮部左侍郎,但京城的形勢只會更加的惡劣。

先前,各方勢力主要針對的對象可能是他那位擔任吏部尚書的岳父,但現在他必定無法倖免,已經無法躲在背後了。

禮部左侍郎已然是貨真價實的朝廷的大佬,下一步已經有機會出任六部尚書,對很多勢力的頭目已經產生了直接威脅。

揚州衆官員在前,數千百姓在後,又是紛紛朝着林晧然行禮,很多百姓對着林晧然直接跪拜,目送着身穿三品官服的林晧然登上船梯。

蒙紹、王時舉等門生在甲板上目睹着這一切,此次的南下之行得到了歷練,現如今亦是感慨良多。他們對這座城似乎頗爲不捨,在臨行之前,深情地注視一眼這座千年古城。

“行船!”

隨着林晧然登上甲板,這艘高大的官船從河底收起了船錨,正式踏上了回京的路途,而那面明黃的騰龍旗迎面招展。

畫舫乘春破曉煙,滿城絲管拂榆錢。

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

雨過隋堤原不溼,風吹紅袖欲登仙。

……

在官船徐徐離開碼頭向北航行之時,城頭突然傳來了一陣悅耳的琴聲,旋即有一個年輕的男聲伴隨着江風傳了開來。

曹孟的兒子曹雪芹卻是另闢蹊徑,正是手持一把紙扇,迎風站立在城頭之上,傳唱着這一首驚豔於揚州花魁大賽的詩篇。

卻彷彿就在昨日一般,這首已經名揚於大明的揚州詩在花魁賽上問世,令到揚州的名聲再度鵲起於大明,令到這座千年古城隱隱有了復甦之象。

別了,揚州!

林晧然亦是注意到了城頭的動靜,擡頭眺望着這一座千年古城,想起揚州的種種人與物,心裡亦是生起了一絲的不捨。

第1434章 多事之夏第181章 白鳥島(月票加更)第698章 論功行賞第383章 知府第1344章 謙謙君子第446章 執念第1653章 暗涌第465章 一南一北第947章 危機公關第600章 新長老第92章 大貧?第407章 花兒有刺第1095章 開堂第1778章 三步一算第424章 案中大案第429章 收糧第358章 得與失第897章 離奇的離開第1229章 巧合?陰謀?第123章 海航第416章 樵夫第367章 又是秋閨時第415章 紙條第1454章 一團和氣第921章 銘文第338章 提親第1119章 信口開河?第299章 謎底第438章 甕中之鱉第331章 義氣第1123章 首輔的指點第1147章 吳山的新官職第113章 近在眼前第1126章 暗流第16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451章 細作?第961章 趙富貴的麻煩第1651章 平常之諾第1503章 流放之路第1246章 召見第1688章 伏筆第1701章 二月京城第51章 無趣的虎妞第1210章 命案?第893章 赴京第375章 轉身後第517章 京城第1284章 新年第817章 收穫第1641章 廷推結果第753章 應對之策第841章 下南洋(兩章合一)第1746章 林晧然的對策第1181章 罪臣徐階第1461章 火藥味?第283章 困境第302章 謀利第55章 徭役與風水第59章 長林當興第5章 莫名憂傷第1692章 延議結果第1153章 票鹽法第1076章 衝擊波5第794章 晃動和震動第1680章 順天鄉試第1704章 官字卷第1334章 揭曉第789章 虎妞的自辯第750章 虎妞的決斷第590章 侗族人第245章 尊與卑第207章 起因第562章 江夫人的彷徨第282章 又生波瀾第1063章 冷箭第300章 改觀第947章 危機公關第1320章 離別第3章 吃飯不易第327章 瞬息萬變第1282章 離京第1381章 林二夫人第1112章 嘉靖的反應第629章 冤家路窄第544章 入獄待遇第384章 魚市第1667章 禮部新貌第1191章 扶乩之言第340章 翰林侍講第1169章 風雨歇?第867章 聖旨第1148章 師生間第1328章 來意第1065章 白靈芝第695章 客運線第1406章 無名之言第384章 魚市第1574章 上任第778章 新波第981章 父子的代溝
第1434章 多事之夏第181章 白鳥島(月票加更)第698章 論功行賞第383章 知府第1344章 謙謙君子第446章 執念第1653章 暗涌第465章 一南一北第947章 危機公關第600章 新長老第92章 大貧?第407章 花兒有刺第1095章 開堂第1778章 三步一算第424章 案中大案第429章 收糧第358章 得與失第897章 離奇的離開第1229章 巧合?陰謀?第123章 海航第416章 樵夫第367章 又是秋閨時第415章 紙條第1454章 一團和氣第921章 銘文第338章 提親第1119章 信口開河?第299章 謎底第438章 甕中之鱉第331章 義氣第1123章 首輔的指點第1147章 吳山的新官職第113章 近在眼前第1126章 暗流第16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451章 細作?第961章 趙富貴的麻煩第1651章 平常之諾第1503章 流放之路第1246章 召見第1688章 伏筆第1701章 二月京城第51章 無趣的虎妞第1210章 命案?第893章 赴京第375章 轉身後第517章 京城第1284章 新年第817章 收穫第1641章 廷推結果第753章 應對之策第841章 下南洋(兩章合一)第1746章 林晧然的對策第1181章 罪臣徐階第1461章 火藥味?第283章 困境第302章 謀利第55章 徭役與風水第59章 長林當興第5章 莫名憂傷第1692章 延議結果第1153章 票鹽法第1076章 衝擊波5第794章 晃動和震動第1680章 順天鄉試第1704章 官字卷第1334章 揭曉第789章 虎妞的自辯第750章 虎妞的決斷第590章 侗族人第245章 尊與卑第207章 起因第562章 江夫人的彷徨第282章 又生波瀾第1063章 冷箭第300章 改觀第947章 危機公關第1320章 離別第3章 吃飯不易第327章 瞬息萬變第1282章 離京第1381章 林二夫人第1112章 嘉靖的反應第629章 冤家路窄第544章 入獄待遇第384章 魚市第1667章 禮部新貌第1191章 扶乩之言第340章 翰林侍講第1169章 風雨歇?第867章 聖旨第1148章 師生間第1328章 來意第1065章 白靈芝第695章 客運線第1406章 無名之言第384章 魚市第1574章 上任第778章 新波第981章 父子的代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