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章 無如我富

萬壽宮中,檀香從銅爐中嫋嫋升起,充斥在殿中的每個角落。

嘉靖對嚴嵩還會念一些舊情,但對嚴世蕃卻全然沒有好感,顯得不以爲然地反問道:“徐愛卿,你以爲當如何處置呢?”

“臣以爲,此案當秉公處置,查明林潤所奏之事是否屬實!”徐階仍然跪在地上,顯得正義凜然地迴應道。

嘉靖知道徐璠的次女嫁給嚴世蕃的兒子嚴紹庭,顯得饒有興致地詢問道:“徐愛卿,你當真以爲嚴世蕃謀逆?”

雖然他並不喜歡嚴世蕃,但說嚴世蕃要在江西舉旗謀反,他其實是不相信的。昔日江西的宸濠之亂,寧王手裡有錢又有兵馬,但僅過四十三天便給贛南巡撫王守仁給平定了。

嚴世藩不過是一個逃軍,實質是一個自身難保之人。現在嚴世蕃有着嚴嵩庇護着,他方能在江西苟延殘喘,又怎麼可能會自尋死路呢?

最爲重要的是,以他對嚴嵩的瞭解,卻不可能任着兒子如此的胡來。

“回稟皇上,事關大明基業,臣不敢輕言妄斷!”徐階沒有正面回答,接着侃侃而談地道:“據南京御史林潤所奏,嚴世蕃其家奴嚴年和謀客彭孔家資億萬,嚴世藩更是放言:朝廷無如我富!雖無兵權,但其財帛怕是已經……富可敵國。林御史之言雖是駭人聽聞,恐怕亦非空穴來風,還請皇上明察!”

家奴嚴年和謀客彭孔家資億萬?朝廷無如我富?

馮保和陳洪暗暗地交換了一下眼色,心裡在驚訝之餘,亦是爲着嚴家感到了一絲擔憂。

昔日的沈萬三爲何而亡,正是沈萬三不懂得收斂財富,致使太祖盯上了沈萬三這一塊肥肉。現在嚴世蕃的家奴和謀客都如此富有,而嚴世蕃還放言“朝廷無如我富”,這財力已然是超乎想象了。

經過徐階如此的分析,事情不僅關乎嚴世蕃是否謀反,亦是涉及到嚴世藩的驚人財富。

嘉靖自然知道嚴世蕃的手並不乾淨,不然當年亦不會執意判處嚴世蕃到雷州戍邊,便是微微地眯着眼睛,顯得玩味地求證道:“一個小小的家奴便身價億萬?”

“此事雖然匪夷所思,但林御史怕亦是經過求證,斷然不會誣衊一個家奴!今嚴世蕃擁有如此財力亦就罷了,偏偏聚集四千江盜于山林,卻是危及大明矣!”徐階循循善誘,顯得痛心地迴應道。

嘉靖的臉上越發的冷漠,隨手抄起一本奏疏,便是冷哼一聲地道:“嚴家的祖上並非大富之家,其錢財從何而來?”

這……

黃錦聽到這個問話,卻不由得暗暗地扭頭望向嘉靖,想要窺視着皇上的所思所想。很顯然,那句“朝廷無如我富”已經刺激到皇上,而皇上對嚴世蕃的財富產生了怒意。

“皇上,當年以嚴世蕃貪墨八百兩判之,八百兩應當不是其貪墨的實數!只是臣今無憑無據,卻萬萬不敢亂說!”徐階做了一個小推測,然後態度中立地迴應道。

馮保聽到徐階這個回答,卻是不由得暗暗地翻一個白眼道:這想要說的話,卻是一句都沒有留着,你還說不敢亂?

至於嚴世蕃當年貪污八百兩,誰都清楚這不可能是實數,哪怕現在徐階給他們這些宮中的頭目,實質都遠遠超過這個數。

不過經徐階這麼一說,皇上怕是往着嚴世蕃貪墨一事上聯想了,且似乎只有這麼一個答案,這“朝廷無如我富”的財富正是來自於嚴世蕃多年的貪墨所得。

嘉靖看到手中爲嚴世蕃求情的奏疏,一股莫名之火當即涌上心頭,便是重重擲下奏疏道:“着三司會審,務必儘快查明真相!”

隨着奏疏落下,包括黃錦在內的太監,紛紛跪倒在地上。

“臣領命!”徐階一直跪在地上,此時恭敬地施予一禮道。

嘉靖吐了一口濁氣,便是大手一揮道:“下去吧!”

“臣告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徐階又是恭恭敬敬地行禮,然後規規矩矩地退了下去,只是他那雙低眉順目的眼睛分明閃過一抹狡黠。

馮保看着離開的徐階,心裡卻是黯然一嘆,深知嚴世蕃此次怕是在劫難逃了。

如果僅僅是因爲被林潤污衊造反,皇上念在他們父子的情份上,很可能還會繼續發配充軍。

只是嚴世蕃現在偏偏說出“朝廷無如我富”這等無腦子的話,這簡直就是要找死,哪怕他嚴世蕃再如何富可敵國,那亦是不能對外亂說。

卻是不得不承認,嚴世蕃這場禍事根本不值得同情,完全是自找的禍事,可謂是“禍從口出”的典範。

徐階走出了萬壽宮,面對着外面的明媚的春光,擡頭望着蔚藍的天空,臉上亦是洋溢出滿意的笑容。

回到無逸殿,原本他想派遣得意門生張四維前去辦差,結果纔想起張四維跟那個小子還被“關”在順天貢院,便是差遣其他人前去。

消息一經傳出,自然引起京城的一片譁然。

不過隨着家奴嚴年和謀客彭孔家資億萬和嚴世蕃所放言的“朝廷無如我富”,純樸的北京百姓對於嚴世蕃是恨之入骨,特別是想到歷年揹負的提編提入了嚴世蕃的口袋,更是恨不得生啖其肉。

三司會審,這是大明最高等級的堂審。

所謂的三司,自然是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只是跟着當年不同,現在的三司長官早已經換了人,其中刑部尚書黃光升、左都御史張永明和大理寺卿張守直。

在得到命令之後,左都御史張永明和大理寺卿張守直來到了刑部衙門,在經過簡單的商議後,便是一起提審嚴世蕃。

身穿一身乾淨囚服的嚴世蕃走上了公堂,面對着這三位高高在上的大佬,他的眼神卻是絲毫不懼,反而似笑非笑地望着在場的三名高官。

一時間,刑堂大堂突然靜止了一般,三位長官面對着一位欽犯卻是大眼瞪小眼,這是刑部大堂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局面。

第797章 鹽梟劫難第1582章 年近第1759章 不期而遇第1777章 稅官海瑞第1570章 暗涌第1490章 紮根第1686章 介橋村第992章 平靜與波瀾第516章 小財出,大財入第1463章 才藝第305章 愕然第89章 歡與悲(加更)第186章 赴京第792章 藩馴季第575章 蠻橫虎妞第581章 小豬的危機第1311章 京城風雲第783章 非常規操作第2章 家徒四壁第1625章 救兵第949章 青銅劍的銘文第1131章 來客第412章 兩難第1608章 京報第80章 銅臭第1003章 迷妹的威力第283章 困境第1545章 北歸第1518章 帝心第86章 雕琢與拳頭第1488章 不冤第1571章 傳聞第1460章 控場?第1438章 證據第1061章 徐階出手第1725章 忍辱負重?第276章 養家壓力第568章 回鄉第133章 震驚第1690章 火字第346章 聽到了第782章 昔日的巧遇第490章 要求第1179章 徐黨之劫第1196章 意外之舉第1714章 權力洗牌?第1029章 興師問罪?第1186章 風波止?第398章 虎妞的正義感第1764章 帝心何方?第761章 開審(兩章合一)第572章 圓木之爭第230章 考題第990章 春雷第1026章 坦誠第1338章 喜與憂第226章 召見第1589章 徐階的反應第949章 青銅劍的銘文第1716章 殿試第705章 羊與狼第1327章 異常第649章 虎妞的底氣第791章 花落林家第1681章 東窗事發?第1382章 風雲動第1472章 廣東舊人第1201章 意外之舉第208章 低落(月票加更)第394章 重審第1669章 官場之中第625章 風雨欲來第1085章 徐階的應對第73章 閉門羹第1462章 風格第530章 佛郎機炮第152章 榜下捉婿第332章 分歧第872章 石家軍第183章 血書生第1657章 隱憂和放糧第1309章 釣魚執法第1530章 京城險第1583章 突發事件第79章 憤怒的江月白第84章 幸運與倒黴第1061章 徐階出手第1084章 坦白第1681章 東窗事發?第654章 匠人院第467章 困擾第1139章 府尹到!第1619章 介入第586章 大話精?第416章 樵夫第1257章 喜憂參半第1668章 林府家風第905章 舊與新第556章 風雨欲來第1496章 密旨
第797章 鹽梟劫難第1582章 年近第1759章 不期而遇第1777章 稅官海瑞第1570章 暗涌第1490章 紮根第1686章 介橋村第992章 平靜與波瀾第516章 小財出,大財入第1463章 才藝第305章 愕然第89章 歡與悲(加更)第186章 赴京第792章 藩馴季第575章 蠻橫虎妞第581章 小豬的危機第1311章 京城風雲第783章 非常規操作第2章 家徒四壁第1625章 救兵第949章 青銅劍的銘文第1131章 來客第412章 兩難第1608章 京報第80章 銅臭第1003章 迷妹的威力第283章 困境第1545章 北歸第1518章 帝心第86章 雕琢與拳頭第1488章 不冤第1571章 傳聞第1460章 控場?第1438章 證據第1061章 徐階出手第1725章 忍辱負重?第276章 養家壓力第568章 回鄉第133章 震驚第1690章 火字第346章 聽到了第782章 昔日的巧遇第490章 要求第1179章 徐黨之劫第1196章 意外之舉第1714章 權力洗牌?第1029章 興師問罪?第1186章 風波止?第398章 虎妞的正義感第1764章 帝心何方?第761章 開審(兩章合一)第572章 圓木之爭第230章 考題第990章 春雷第1026章 坦誠第1338章 喜與憂第226章 召見第1589章 徐階的反應第949章 青銅劍的銘文第1716章 殿試第705章 羊與狼第1327章 異常第649章 虎妞的底氣第791章 花落林家第1681章 東窗事發?第1382章 風雲動第1472章 廣東舊人第1201章 意外之舉第208章 低落(月票加更)第394章 重審第1669章 官場之中第625章 風雨欲來第1085章 徐階的應對第73章 閉門羹第1462章 風格第530章 佛郎機炮第152章 榜下捉婿第332章 分歧第872章 石家軍第183章 血書生第1657章 隱憂和放糧第1309章 釣魚執法第1530章 京城險第1583章 突發事件第79章 憤怒的江月白第84章 幸運與倒黴第1061章 徐階出手第1084章 坦白第1681章 東窗事發?第654章 匠人院第467章 困擾第1139章 府尹到!第1619章 介入第586章 大話精?第416章 樵夫第1257章 喜憂參半第1668章 林府家風第905章 舊與新第556章 風雨欲來第1496章 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