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暗鬥無處不在

紫光閣,清晨的陽光透過天際,灑落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

三百份嶄新的試卷送到紫光閣的偏殿,本場的殿試審批便是拉開序幕。

殿試跟會試的審卷制度有所不同,由於只有區區一道策論題目,且僅有三百份試卷,通常僅需要一日便能完成此次殿試的審閱工作。

殿試的試卷不進行“謄錄”,但會進行“糊名”。雖然在理論上,考官能夠通過考生的筆跡辨別考生,但其中會出現一定的誤差。

十三位閱卷官圍着拼湊到一起的桌子坐下,每審閱完一份試卷,就會遞交給右手邊的閱卷官。

同樣地,右邊的閱卷官審完試卷的審閱和評分,亦會將試卷交給他右邊的閱卷官,這種審閱的方法叫“轉桌”。

審卷官在卷子上面寫下自己姓氏來標示,並各加“○”、“△”、“//”、“1”、“×”五種記號來評分,以“○”爲佳,“×”爲劣,共分爲五等。

爲防止審卷官出現打壓或者作弊等現象,所以允許閱卷官的評級等次存在不一樣,但卻不允許差得太多。

比如“○”與“×”出現在同一份卷子中,那監試官會提卷,一旦發現某位讀卷官存在打擊或作弊行爲,這位閱卷官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只是任何制度都會存在着漏洞,後面的閱卷官批閱卷子時,都會小心提防跟前面的閱卷官出現重大分歧產生。

正是如此,殿試的審卷工作便出現了“圈不見點,尖不見直”的現象,大家默契地將分歧保持在一個可控範圍內。

在審卷之前,徐階帶領着衆讀卷官一起拜祭孔聖人,並當衆發表了一番慷慨陳詞,然後回到拼湊成回形桌坐了下來。

大明對位置的順序是極爲講究。徐階當仁不讓地坐在首位,袁煒則是緊隨其後,再後面則是吏部尚書吳山和戶部尚書嚴訥。

不過在這次的位置安排上,卻是沒有單純地按着一貫以地位和資歷的排序方式,更偏重於“詞臣”的身份。

第五位是詞臣出身的吏部左侍郎董份,其早已經掛了工部尚書銜,現在更已經是輪值於西苑,故而他可謂是當之無愧。

第六位則是禮部左侍郎林晧然,他的資歷和地位自然是不夠的,得益於他是本次會試的主考官,加上禮部左侍郎是最正統的詞臣,卻是直接排在其他人之上。

後面跟着的是工部尚書雷禮、兵部尚書楊博、刑部尚書黃光升、左都御史張永明、侍讀學士王大任、大理寺卿張守直、左通政使劉體乾。

卻不論他們心裡作何種感想,林晧然在朝堂已經佔據了一席之地。現在林晧然因會試主考官的身份排在他們前面,但按照着這種形勢的發展,真正排在他們的上面是早晚的事情。

哪怕兵部尚書楊博亦是不得不重視起林晧然,他的天花板是六部尚書,但這個後輩已然是必定會入閣拜相。

“林大人,你的試卷!”

監試官由錦衣衛指揮使朱孝希擔任,他從木製的卷箱取出了試卷,此次殿試的試卷分成十份,每份三十卷,依次派放給在場的十位讀卷官,對着林晧然顯得友好地微笑道。

“朱指揮使,有勞了!”

林晧然亦是報以微笑,伸手接過遞過來的試卷道。

朱孝希跟林晧然有着交情,只是在這裡不宜作交流,亦是輕輕地點頭,便是給工部尚書雷禮又是進行派發下去。

林晧然打開試卷,便是準備進行審閱。

他今天的心情原本還算不錯,只是打開試卷之時,眉頭不由得蹙了起來,卻是飽含敵意地擡頭望向正笑盈盈地坐在首座之上的徐階。

隨着當今聖上嘉靖越發地癡迷於修玄,今年的殿試題目直接交由內閣擬定,而本次殿試的題目正是出自於徐階之手。

一位嘉靖二年的探花郎,出的題目應該是有相應的水準纔是,只是現實卻非如此。

“論當今聖明天子治下盛世的得失!”

林晧然在看到此次殿試的考題的時候,心裡頓時有一萬匹草鈮馬奔騰而過,對這位面善心狠的甘草閣老恨不得手刃之。

在以往的殿試考題中,通過都會是一段數百字的皇帝感悟,現在卻是簡簡單單的一行字。只是這道題目考的哪是什麼考生的才學,分明就是要從中尋找馬屁文的高手。

當今聖明之主?冶下盛世?

徐階這是昧了多少良心才能說出的這種馬屁話,爲了討好嘉靖連眼睛都瞎了不成?如果當真是盛世,會連區區七十三萬都拿不出,順天府的提編銀搞得高於正稅?

最令到林晧然感到氣憤的是,在這種題目考覈下的選才,只會是讓到他三百名門生“去真存僞”。着重談論嘉靖治世的“失”會得不到高分,而對嘉靖的盛世大唱頌歌的將會贏得高分。

林晧然辛辛苦苦選了三百名有銳氣的考生,爲的正是要這些人能夠幫着他推動改革,結果徐階玩了這麼一手,讓到馬屁文章好的考生地跑到前面搶了好位置,那他還怎麼能帶好這屆學生呢?

先前還一直竊喜得到三百名進士門生,只是徐階給他玩了這麼一手,卻是直接打亂了他的如意算盤。

在這個朝堂中,確確實實是爭鬥無處不在。卻是不得不承認,徐階是大明最陰險的政客,這一手簡直是給他直接餵了一把蒼蠅。

徐階彷彿事不關己般,並沒有注意到林晧然敵視的目光,已然是開始審閱起試卷。

咳!

正是這時,一個咳嗽聲突然傳過來。

林晧然循聲望過來,卻是見到岳父那張臭臉,只好怏怏地陪了一個笑臉,便是開始投入於這一場緊張的工作中。

由於這三百名都是他的門生,心裡不存在太明顯的偏向。哪怕是對於蒙詔和王時舉,同樣會一視同仁,很是公允地審評着每一份試卷。

每人三百份試卷的閱讀量並不是什麼輕鬆,哪怕在場對文章都是經驗老道之人,很多年老的官員難免會吃力。

林晧然的精力旺盛,卻是有足夠的時間間隙觀察其他人。

他發現袁煒明顯削瘦了不少,臉上亦是充斥着不健康的蒼白,且時不時傳來咳嗽的聲音。旁邊的雷禮彷彿受到嚴世藩被問斬事情的影響,整個人顯得有些神不守舍,甚至有一次反過來給他遞卷子。

林晧然伸手接過試卷,又是不動聲色地遞了回去。

雷禮這才如夢初醒,對着林晧然報以感激的微笑,旋即將那份審閱完畢的試卷遞到了旁邊楊博的案頭之上。

楊博雖然給人一種強悍的感覺,但亦是貨真價實的進士出身,對於審閱殿試試卷的事情亦是處理得一絲不苟,此刻正是聚精會神地審閱着試卷。

董份像是突然發現了寶貝一般,顯得得意洋洋地讚歎道:“呵呵……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此文章有狀元之才也!”

殿試的審閱工作不像鄉試和會試那般嚴格,一旦某位讀卷官發現好的試卷,卻是完全可以當衆分享出來。

至於監試官錦衣衛,如果是陸炳還會有一定的震懾力,但現任錦衣衛指揮使朱孝希卻沒能贏得皇上太多的信任。

不說皇上對此次殿試並不重視,現在他的地位其實是位於閣臣之後,甚至都比不上準閣老董份,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徐階不僅沒有進行制止,反而顯得頗有興趣的模樣,便是對着董份直接要過那份試卷道:“用均,老夫瞧上一瞧!”

“元輔大人,請審閱!”董份的臉上洋溢出燦爛的笑容,對着徐階恭敬地呈上了那一份試卷道。

吳山對着二人的舉動,不由得微微地蹙起眉頭,但最終並沒有選擇吭聲。

袁煒和嚴訥看在眼裡,雖然沒有進行反對,但亦是沒有湊熱鬧。

徐階認真地看過試卷,當即便是輕輕點頭道:“呵呵……確實是上上之選!”說着,便是在上面用硃筆畫了一個“○”,然後交給旁邊的袁煒。

董份和徐階竟然都是如此推崇,大理寺卿張守直和左通政使劉體乾不由得交換了一下眼色,便是繼續裝模作樣地繼續審卷。

兩位大佬已經如此表態,下面的人自然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倒不是所有人都怕了這兩位,而是犯不着在這種小事上跟這兩位大佬叫板,特別選誰做狀元跟他們其實一文錢關係都沒有。

狀元跟其他人沒關係,但跟林晧然卻是關係很大。

誰都希望自己的門下是一幫能臣幹吏,而不是一幫平庸之輩,他不想落得徐階那般的窘境,所主持的嘉靖三十二年會試的三百名門生沒有幾個能堪大用的。

當董份將試卷遞過來的時候,他很快便看到了一份畫寫着一連串“○”的試卷,知道這就是董份所說的狀元文章。

這確實是一篇不錯的馬屁文,通篇都是稱頌着當今盛世。

只是這文章的用詞造句,卻並沒過於出衆,在同類的文章中亦是中上等。如果硬說是狀元之卷,那麼就是昧着良心亂說話了。

雖然歷來是文無第一,但總歸有一個相對公平的標準,這個被董份稱頌的狀元文章已經存在着一定的問題。

林晧然不是昔日初入官場的菜鳥,知道這份試卷的背後存在着齷齪的勾當。在思忖片刻,他並沒有選擇將事情鬧大,卻是在上面寫了“林△”

除了左都御史張永明和大理寺卿張守直需要用名字區分,其他十一位讀卷官都只需要寫下自己的姓氏即可。

很快地,三百份考試全部審閱完畢。

此次殿試的審卷工作明顯要比以前要高一點,現在僅是黃昏降臨的時分,卻還有足夠的時候選出最優的前十份試卷,由皇上決定最後的名次。

很是巧合,雖然此次沒有全圈的全優試卷,但十二個“○”和一個“△”的考生剛好十名。

“呵呵……此乃天意,咱們亦不需要花費時間再挑選了,前十名便在此了!”徐階看到這個情況後果,卻是微笑着說道。

林晧然雖是對此次所選的方法有異議,但心知這一切都是按着規矩來處理的,卻是隻能是默默地接受這個不算太好的評選結果。

哪怕所選的一甲三進士差一些,他亦是隻能捏着鼻子認下了。

按着以往的慣例,在選出前十名試卷之後,他們還需要將前十名進行排序,這才上交給皇上做出最後的定奪。

雖然這個排序並不是最終的結果,但若是能夠排在前面一些,其名次亦會相應會好上一些,甚至關乎狀元的最後歸屬。

徐階看着大家都沒有異議,便是當即做出決定地道:“那咱們先打開彌封,看完考生的情況再行商議吧!”

面對着徐階這個決定,大家亦是相視一眼,默默地點頭同意。

隨着話題落下,幾個急性子的讀卷官便逐一撕開了試卷的彌封。

十份試卷的姓名和籍貫紛紛顯露出來,分別是:福建化州府陳經邦、南直隸蘇州府伊在庭、江西南昌府陳棟、北直隸河間府宋諾、南直隸蘇州府周鐸、江西南昌府徐淵、江浙湖州府範應期、北直隸池州府湯希閔、江浙嘉興李自華和廣東高州府李一迪。

如果試卷處於糊名之中,大家都不確定哪份試卷是誰的,但現在已經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卻是紛紛染了一點私念。

像大理寺卿張守直則是希望北直隸河間府宋諾成爲狀元,而刑部尚書黃光升則希望福建化州府陳經邦,工部尚書雷禮則是希望江西南昌府陳棟,已然是生起了一定的私念。

徐階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卻是擺出了賢相的做派,顯得溫和地對着衆官員道:“大家都議一議,應當如此排序?”

衆官員聽到這話,卻是誰都不想冒然站出來,更不想着急地表達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故而都想要靜觀其變。

林晧然正想要站出來說話,結果被董份搶先一步地道:“都說舉賢不避親,老夫推薦範應期爲第一備選!”

第679章 王鈁的意外請求第430章 菜鳥不菜(月票加更)第875章 隱憂第1527章 去留第1688章 伏筆第176章 包圍第174章 岳父第479章 新計劃第1194章 風暴來第384章 魚市第345章 清廉、兇悍第1289章 不悅第1806章 胡宗憲的請求第1660章 童謠起第1110章 民意第197章 恩科會試第212章 青詞第1656章 強龍的資本第261章 我哥哥是翰林第1099章 淮鹽之殤第29章 案首第603章 新想法第607章 香山知縣第1147章 吳山的新官職第891章 安排第618章 花映容第705章 羊與狼第114章 吳道行的無奈第1027章 林家人第667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1114章 較量第1291章 香山第1350章 爭鬥再起第732章 準則第825章 鉅額第805章 呂宋第1408章 鴻門宴第545章 小官難鬥第602章 腹背受敵第803章 瞎操心的人們第1751章 帝心似海第1272章 林晧然的營銷學第853章 遠謀第1763章 步步爲營第1042章 擔憂第659章 災情第1744章 職位安排第1610章 徐階的權術第1754章 六部第一侍郎第399章 又生新案第1508章 楊一刀第146章 高薦第829章 心思第986章 嚴嵩出馬第429章 熟悉的感覺第1433章 雨季第526章 張同知的不滿第1611章 張四維的試探第1047章 反抗一下?第972章 慧眼識才第523章 恐懼第1744章 職位安排第1625章 救兵第592章 長老繼承人第1458章 揚州盛況第705章 虎窩第1000章 跳樑小醜?第1773章 財神爺不好當第1367章 且慢第528章 危局第1024章 官太太們第863章 奏疏第416章 樵夫第201章 似水流年(月票加更)第1357章 新臺階!第1408章 鴻門宴第1380章 驛站第176章 包圍第484章 捕快第1011章 迎親第1366章 蒙詔之能第826章 定調第284章 打擊第761章 開審(兩章合一)第428章 雷州灣第158章 喜事第1755章 官拜尚書第967章 創收計劃第698章 論功行賞第1260章 怪案第1661章 造反?第977章 停刊(盟主加更1/3)第776章 一龍一豬第1225章 翻盤?第1542章 造福於民第589章 自亂陣腳第1401章 瘦西湖第1723章 嚴世蕃的遺念第329章 恍然大悟第86章 雕琢與拳頭
第679章 王鈁的意外請求第430章 菜鳥不菜(月票加更)第875章 隱憂第1527章 去留第1688章 伏筆第176章 包圍第174章 岳父第479章 新計劃第1194章 風暴來第384章 魚市第345章 清廉、兇悍第1289章 不悅第1806章 胡宗憲的請求第1660章 童謠起第1110章 民意第197章 恩科會試第212章 青詞第1656章 強龍的資本第261章 我哥哥是翰林第1099章 淮鹽之殤第29章 案首第603章 新想法第607章 香山知縣第1147章 吳山的新官職第891章 安排第618章 花映容第705章 羊與狼第114章 吳道行的無奈第1027章 林家人第667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1114章 較量第1291章 香山第1350章 爭鬥再起第732章 準則第825章 鉅額第805章 呂宋第1408章 鴻門宴第545章 小官難鬥第602章 腹背受敵第803章 瞎操心的人們第1751章 帝心似海第1272章 林晧然的營銷學第853章 遠謀第1763章 步步爲營第1042章 擔憂第659章 災情第1744章 職位安排第1610章 徐階的權術第1754章 六部第一侍郎第399章 又生新案第1508章 楊一刀第146章 高薦第829章 心思第986章 嚴嵩出馬第429章 熟悉的感覺第1433章 雨季第526章 張同知的不滿第1611章 張四維的試探第1047章 反抗一下?第972章 慧眼識才第523章 恐懼第1744章 職位安排第1625章 救兵第592章 長老繼承人第1458章 揚州盛況第705章 虎窩第1000章 跳樑小醜?第1773章 財神爺不好當第1367章 且慢第528章 危局第1024章 官太太們第863章 奏疏第416章 樵夫第201章 似水流年(月票加更)第1357章 新臺階!第1408章 鴻門宴第1380章 驛站第176章 包圍第484章 捕快第1011章 迎親第1366章 蒙詔之能第826章 定調第284章 打擊第761章 開審(兩章合一)第428章 雷州灣第158章 喜事第1755章 官拜尚書第967章 創收計劃第698章 論功行賞第1260章 怪案第1661章 造反?第977章 停刊(盟主加更1/3)第776章 一龍一豬第1225章 翻盤?第1542章 造福於民第589章 自亂陣腳第1401章 瘦西湖第1723章 嚴世蕃的遺念第329章 恍然大悟第86章 雕琢與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