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謹慎

其實都是官場應用文寫作,除了往來的公文寫作外,就是根據提供案例來撰寫司法判文。

對於大明這些歷經寒窗的舉人而言,特別很多舉人還出身於官宦之家,這場更像是走個形式,大多數舉人對這些題目都是遊刃有餘。

在考生進行第二場考試的時候,審卷亦是開始了。

跟着鄉試一樣的流程,墨卷經過“糊名”和“謄錄”兩道程序後,“墨卷”留在外簾保存,“硃卷”則送到內簾的飛虹橋上。

主考官吳山、副主考官張磊和十八名同考官卻是等在飛虹橋下等候,將硃卷迎回戒慎堂後,在由錦衣衛擔任的內監官注視下,進行着祭拜孔聖人的儀式,然後便讓同考官抽籤取卷。

跟着鄉試有着不一樣的地方,雖然從外簾送過來的都是“硃卷”,不過硃卷還有着“南”、“北”和“中”字樣。

隨着“南北榜糊塗案”落幕,大明朝便開啓了區域分榜的考試製度。到了宣德年間,又從南北卷中分出中卷,規定南卷取五十五名,北卷取三十五名,中卷取十名。

從這個分榜的比例來看,南卷考生無疑是佔到好處的,但其實則不然。

南卷錄取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五省,南直隸部分士子,而浙江、江西、福建南直隸歷來都是科舉大省,狀元的誕生之地,故而南卷考生的競爭卻更爲慘烈,佔不着便宜。

在取得試卷後,十八名同考官便忙碌起來。平庸的試卷會直接黜落,優秀的卷子推薦上去,特別優秀的卷子則高薦上去。

主考官吳山端坐在大堂上,五十多歲,兩鬢髮白,但氣色尚佳,一張國字臉,濃眉大眼,眼睛炯炯有神,頗有官威。

這是他第一次以主考官的身份主持會試,對於這場會試,他極爲看重。

不僅是因爲他第一次擔此重任,更是因爲他將會成爲三百名新科進士的恩師,這時代的師生關係猶如父母,這將是他的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資源。

其實在這個主考位置上,出現過一場激烈爭奪。畢竟這次是皇上特別召開的恩科,在“規格上”高於往屆亦是正常,故而內閣的閣老都有意於這個位置。

他這個才上任一年多的禮部尚書,以爲只能做旁觀者的份兒,卻是沒有想到,最終這件好事反倒稀裡糊塗地砸在他的頭上。

在欣喜的同時,他亦是小心翼翼。這會試看似獲益良多,但壓力卻一點都不小,還有無數雙眼睛在盯着。稍有不慎,就會給人抓着小辮子往死裡整。

他是嘉靖十四年的進士,翰林出身,於前年接替王用賓的位置,出任禮部尚書一職。無論是“出身”和資歷,都讓他有望成爲閣老,有望成爲大明最有權勢的閣臣之一。

只是美好的背後往往暗藏着殺機,李默的那場教訓,他是真切地看在眼裡。由於他當時擔任的是吏部左待郎,所以比別人看得更清楚。

那時的李尚書深得隆恩,又有陸柄這個得意門生,風頭甚至蓋過了嚴閣老,投奔者如雲而至,都以爲李默會接替老邁嚴閣老的位置。

只是誰能想到,就在李默風頭最盛之時,一場大禍卻悄然來臨。李黨是樹倒猢猻散,李尚書本人更是身首異處,從天堂跌到了地獄。

正是如此,吳山不斷告誡自己。哪怕如今正是得意之時,哪怕即將擁有一份不小的政治資源,但仍得小心翼翼,切勿犯下李默的錯誤。

隨着一份份優秀的考卷送上來,他仔細地審閱着。在定下去留的同時,亦是要從中挑出會元試卷,讓那些盯着他的眼睛挑不出毛病來。

讓他感到慶幸的是,這屆考生的水平高於以爲,短短二天功夫,便呈上了五份高薦的卷子,而他對其中兩份更是愛不釋手。

“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吳山捋着蒼白的鬍子,如同喝了酒一般,發現這個破題精妙無比,故而忍不住又再通讀一遍這一篇文章。

“會元定矣?”張磊看到他的表情,便是好奇地問道。

吳山經過官場磨礪,早就修成了養氣功夫,一副不溫不火的模樣地道:“可惜後面的答卷稍遜,整體不及宋同考的高薦卷,但估計可點爲經魁”。

每經取一魁,即是這份試卷不在第一,但卻能在前五,屬於相當厲害的成績。

“如此說來,宋同考的那份高薦卷是會元矣?呵呵……看來我先前的判斷沒錯啊!”王磊的眼睛閃過一抹喜意,頗爲得意地捋着鬍子道。

吳山啞然失笑,搖着頭道:“言之過早矣!這後面還有數千份試卷,還有兩場卷子沒有送來!”

“呵呵……我話就放在這裡了,那份試卷必是會元矣!”王磊的眼睛充滿着自信,一副就認定那份試卷的模樣。

吳山臉上保持着微笑,又是故意翻閱起其他試卷,只是卻留了一個心眼。

這個王磊是徐黨中人,算是給徐階爭不着主考官的一個“補償”。只是這人在舉行儀式時,神色便有些異情,如今更顯得古怪。

正是如此,他突然懷疑那份宋同考的高薦卷子藏着貓膩,若是沒猜錯的話,極可能是南直隸籍的考生。卻不是他神經過敏,而是這場會試打一開始就透露着詭異。

先是嚴黨主動讓出主考官的位置,雖然他被外界很多人誤以爲是嚴黨,以爲他是代表嚴黨坐上主考官的位置,但他卻很清楚,他跟嚴黨一文錢的關係都沒有。

如今嚴黨不僅沒指染主考官,甚至連副主考官都給了徐黨,這事如何不透露着古怪呢?如何不讓他多留一個心眼呢?

正是這一個原因,他從踏進順天貢院的那一刻開始,便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生怕真就莫名其妙地栽了進來,特別是在會元的人選上,他需要慎之又慎。

第497章 意外第805章 呂宋第1423章 處事哲學第1704章 官字卷第160章 道賀第1703章 安靜的徐階第1360章 驚喜第656章 底氣所在第21章 縣試第1166章 應對第395章 雞湯哪去了第357章 麒麟服第892章 啓程第1780章 林雷公和海青天第123章 海航第1299章 官場真諦第1089章 謀劃第1720章 暗鬥無處不在4第633章 悍將第1678章 宗藩條例第38章 詞一首半第243章 吳山的怒第1499章 暗涌第1487章 偷襲第3章 吃飯不易第775章 天降第1485章 局面第1553章 漕弊?第1586章 元宵第1153章 票鹽法第1527章 去留第1265章 守株待兔第1327章 異常第1437章 何知府的靈光第708章 壞事和好事第802章 土雞瓦狗們第1132章 難題第1686章 介橋村第1081章 寡人無疾第1615章 蘇州第680章 王鈁的企圖第1788章 陰謀現第1810章 半步閣老第1687章 破家知縣?第1037章 證人十三第528章 危局第1364章 路見不平第1470章 憤慨第1584章 新年第430章 菜鳥不菜(月票加更)第1730章 丹毒第1587章 求點評?第1638章 各有謀劃第564章 抓賊第1408章 鴻門宴第873章 又一年鄉試時第1251章 沐猴而冠第1447章 強勢第758章 緊張第16章 圖窮匕見第775章 天降第321章 罕見命格第1006章 奏事第917章 扶乩第962章 林府丞之樂(月票加更)第981章 父子的代溝第569章 關於未來第951章 林算子的謀算第882章 師姑第532章 沮敗與收割第1615章 蘇州第323章 鬧事第66章 染布坊第161章 喜訊遠來第713章 別了,我的城第932章 攪局者第221章 門生帖第758章 緊張第485章 風寒第672章 逃亡第1417章 幕後之人第688章 新的挑戰第783章 非常規操作第1014章 虎妞的貪念第1099章 淮鹽之殤第1517章 風雲動第134章 原來如此第1243章 林晧然的謀算第453章 被動出擊第178章 煙起第285章 情報第443章 喜與憂第465章 一南一北第1523章 構想第46章 府試案首第1356章 一紙定音第416章 樵夫第1139章 府尹到!第1000章 跳樑小醜?第442章 大金礦
第497章 意外第805章 呂宋第1423章 處事哲學第1704章 官字卷第160章 道賀第1703章 安靜的徐階第1360章 驚喜第656章 底氣所在第21章 縣試第1166章 應對第395章 雞湯哪去了第357章 麒麟服第892章 啓程第1780章 林雷公和海青天第123章 海航第1299章 官場真諦第1089章 謀劃第1720章 暗鬥無處不在4第633章 悍將第1678章 宗藩條例第38章 詞一首半第243章 吳山的怒第1499章 暗涌第1487章 偷襲第3章 吃飯不易第775章 天降第1485章 局面第1553章 漕弊?第1586章 元宵第1153章 票鹽法第1527章 去留第1265章 守株待兔第1327章 異常第1437章 何知府的靈光第708章 壞事和好事第802章 土雞瓦狗們第1132章 難題第1686章 介橋村第1081章 寡人無疾第1615章 蘇州第680章 王鈁的企圖第1788章 陰謀現第1810章 半步閣老第1687章 破家知縣?第1037章 證人十三第528章 危局第1364章 路見不平第1470章 憤慨第1584章 新年第430章 菜鳥不菜(月票加更)第1730章 丹毒第1587章 求點評?第1638章 各有謀劃第564章 抓賊第1408章 鴻門宴第873章 又一年鄉試時第1251章 沐猴而冠第1447章 強勢第758章 緊張第16章 圖窮匕見第775章 天降第321章 罕見命格第1006章 奏事第917章 扶乩第962章 林府丞之樂(月票加更)第981章 父子的代溝第569章 關於未來第951章 林算子的謀算第882章 師姑第532章 沮敗與收割第1615章 蘇州第323章 鬧事第66章 染布坊第161章 喜訊遠來第713章 別了,我的城第932章 攪局者第221章 門生帖第758章 緊張第485章 風寒第672章 逃亡第1417章 幕後之人第688章 新的挑戰第783章 非常規操作第1014章 虎妞的貪念第1099章 淮鹽之殤第1517章 風雲動第134章 原來如此第1243章 林晧然的謀算第453章 被動出擊第178章 煙起第285章 情報第443章 喜與憂第465章 一南一北第1523章 構想第46章 府試案首第1356章 一紙定音第416章 樵夫第1139章 府尹到!第1000章 跳樑小醜?第442章 大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