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路上

由於夏季是晝長夜短,且夏汛致使京杭大運河水位上漲,歸途明顯比冬天的枯水季節要快上很多,一路亦很是順暢。

途經南京的時候,林晧然選擇在此停留,一是想要帶着虎妞領略舊都的風采,二是想要拜訪鄉試的恩師尹臺。

南京城,居住人口數量高居世界第一,巍峨、雄壯的城門,蜿蜒約七十里的城牆,歷時三十年修建而成,氣勢並不弱於北京城。

這座巨大的古城如同一塊磁石般,四面八方的百姓朝着這裡涌來,從四個城門洞口進入。

人羣有普通百姓、有衣着光鮮的富商、有前來遊學的學子、有赴考的生員,亦有踏青歸來的富家千金或公子等等,這裡排着一條長長的隊伍。

身穿着士子服飾的林晧然帶着虎妞等人排着隊,只是他身上少了朝廷官員的威嚴,多了年輕書生的風流倜儻,手裡還持着紙扇驅趕着夏日的炎熱。

看着從旁邊呼嘯而過的官轎,他並不着急,如同一個赴考的生員般。

雖然他亦能享受直接進城的特權,但不想大過於招搖,畢竟他是在前往雷州府赴任的途中,南京城並不在赴任線路上。

六朝古都,金陵形勝地。

林晧然對南京有些期待,亦打算到秦淮河走一趟。聽着周圍人的談話,他發現南京城的人更熱衷於花魁大會、詩會等話題,對當今時政話題卻不怎麼關注。

前面有兩個書生在竊竊私語,一個眉飛色舞的書生將話本塞到另一個書生懷裡,那書生如同做賊一般,極是心虛都望着左右,跟着林晧然目光相觸時,臉上紅若豬肝一般。

林晧然是何等人物,眼睛是何其毒辣,前世早就修得了“片中有碼心中無碼”的境界,自然知道那是一本怎麼樣的書。

不得不說,由於印刷成本的降低,現在是小說的黃金時期,更是性文學的鑽石時期,像《如意君傳》就誕生在這個時期。

書生市場對《如意君傳》這類作品無疑是極度飢渴的,潛在的購買慾望必定要高於《談古論今》,甚至要高於四書五經。

林晧然當初亦看到了這個潛市場,但他最終卻不敢動手。不說事情暴露後,真會毀掉他在士子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亦很難帶給他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名氣。

由於沒有版權保護,市場必然會出現大量的盜版書籍。至於名氣,這個就更不可能存在了,爲何直至現在都找不着《金瓶梅》的作者?

其實不僅是性文學,哪怕是傳統的小說,小說作者在這個時期根本就不被主流所認可,甚至還得到衛道士們的瘋狂打擊。

林晧然創立的刊物《談古論今》能夠取得成功,一方面是翰林院在士子中的超然地位,另一方面則是他的內容能登大雅之堂,推出的時事策又符合上層士子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底層士子的基礎數雖然大,但“話語權”卻掌握在上層士子的手中,越是上層的士子的話語權亦會越大,這一點跟市場需求相悖。

正是如此,《談古論今》能夠成爲士子們的聖書,而新興的小說則很難登上大雅之堂,除非林晧然冒險甩出驚世之作纔有一點可能打破這種現狀。

只可惜,林晧然在短期內,還不打算“玩火”,或許等《談古論今》打下牢固的渠道基礎再行動。

隊伍正慢慢向前,眼看就要輪到他們這幫人進城了。

“這位兄臺,我是松江府的鄧永謙!”幾個身穿生員裝的士子走過來觀察一下前面隊伍的人,爲首的一名士子朝着林晧然拱手道。

“幸會!”林晧然回禮,竟然覺得這人有幾分眼熟,但卻想不起在哪裡見過。

“這是一點心意,兄臺能否給我們讓出三個位置呢?”鄧永謙掃了他身後幾人,將一兩銀子遞給林晧然微笑道。

“不讓!”林晧然沒有接過銀子,直接板着臉道。

聽着他如此不識擡舉,一個書生忍不住大聲道:“你小子別不識好歹,鄧兄是我們應天有名的大才子,他爹更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鄧長生!”

此言一出,鄧永謙的腰桿挺起,臉上分明露出了得意勁。卻不知是爲着他“大才子”的名頭得意,還是爲着他父親而驕傲,或是兩者皆有。

林晧然擡頭打量着鄧永謙,恍然大悟地道:“你就是鄧大壽的兒子!”

怎麼回事?

大家原以爲林晧然是會一臉敬仰,然後急忙吩咐他三個隨從讓出位置,但卻沒有想到,竟然是如此淡然的反應。

“你認識我父親?”鄧永謙並沒有當即發怒,而是陰睛不定地打量着眼前這個年輕的書生,發現這年輕書生似乎不一般。

林晧然不想造成過多的誤會,何況他對徐長生還是尊敬的,便是拱手微笑道:“我跟你父親是翰林院的同僚,他還時常提及你,說你們五兄弟就數你最爭氣,而你跟你父親倒是挺相像的!”

同僚?

跟鄧永謙一起的幾個書生都是愣了,一時亦轉不過彎來。

鄧永謙認真地打量着林晧然,卻知道這“同僚”代表着什麼,然後彎腰拱手問道:“敢問你可是大明文魁林晧然林若愚?”

“正是!”林晧然並不隱瞞,當即承認了自己的身份,卻亦沒有想到,在這裡竟然遇到翰林修撰鄧長生的兒子,說來亦是有些緣分。

鄧永謙亦不再懷疑,當即行禮道:“見……見過世叔!”這時哪是先前那高高在上的大才子形象,活脫脫的後輩模樣。

大明是一個講究輩份的國度,林晧然跟鄧長生是同僚,鄧永謙這個稱呼並無不妥。其實他算是一個精明人,他的老父年事已高,而林晧然如此年輕,若能攀上關係,對他的仕途大有益處。

啊?

跟鄧永謙一起的幾個書生嘴角張得大大的,無比震驚地望着林晧然,怎麼都想不到,他們的偶像“考神”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

“剛纔誰說大明文魁,林文魁在哪?”

“陳兄,快快過來,林文魁在此!”

……

後面的隊伍有個大嗓門的大聲詢問,結果一個書生回過神後,眼睛閃着淚花地傳遞了這個好消息。

呼啦一聲,一幫人“陳兄”從隊伍中走出,向着這裡直撲而來。當看到林晧然的時候,充滿着敬意和親近的慾望,活生生的腦殘粉形象。

“排好隊!”

一個軍官看着城門前發生騷亂,當即跑過來怒斥道。

以文制武的大明不僅讓文官高高在上,連同士子都瞧不起當兵的,對這名軍官的話置若罔聞,繼續向着林晧然這邊涌來,竟然跑過來數十人之多。

好在幾十個士兵趕來,攔住這些不安分的士子。

這時亦輪到了林晧然,他從懷中掏出官牒,那個城門衛打量着林晧然一眼,然後拿着官牒向那名軍官走去,詢問這官牒是不是假的,他守一輩子城門都沒見過這麼年輕的五品官。

那個軍官心裡亦犯嘀咕,但聽着這些士子的稱呼,亦是猜到了林晧然的身份,便親自將官牒還給林晧然,並自報了家門。

林晧然朝着那位官員拱手,然後帶着虎妞等人匆忙入城,離開這幫突然變得瘋狂的學子,他不保證這幫人會不會在他英俊的臉蛋狂親一口。

只是就在當晚,一批批士子走在街道上,打着燈籠尋找着大明文魁林晧然。

這些士子亦是神通廣大,已經得知林晧然被外放雷州知府兼廣東市舶司提舉的最新任命,所以猜到他是路經此地,身份並沒有作劣。

他們之所以這般積極尋找林晧然,除了追星後,還有就是離鄉試只剩下一個多月。跟着後世的讀書人不同,這時代的讀書人還是“迷信”的,認爲這時若能見過林文魁,就能沾上一點文氣,從而在鄉試高中。

不管是任何企圖,在林晧然進到這座古城時,這座古城亦是沸騰了。

就在當晚,秦淮河邊的青樓亮點盞盞燈光,照亮了整條河畔,而《木蘭詞》不絕於耳,似乎是在召喚着林晧然前去一敘。

林晧然其實是想去的,但最後作罷,怕他睡不着花魁,反給一羣書生給睡了。

第二天上午,林晧然直接到南京禮部衙門拜見尹臺。

尹臺並沒有受到去年鄉試舞弊大案的牽連,反而是由禍得福,接替了王用賓禮部尚書的位置,成爲了朝廷的二品大員。

這能夠再進一步,其實有着林晧然的一點功勞,畢竟他親點的解元郎,最後連奪會元、狀元,不僅洗清他的嫌疑,更因此有了識才之功。

林晧然帶着虎妞一同前往,打算讓這虎妞在尹檯面前亦是露露臉,同時讓這丫頭多長一些見識,讓她成爲大明朝最有見識的小丫頭。

虎妞卻不領情,不情不願地跟着,責怪林晧然壞了她買漁具的計劃。

南京禮部衙門明顯破落,門前顯得寂寥,連看門的士兵都很散漫,進到裡面則是一些無所事事的官員圍着下棋。

跟着北京的禮部衙門相比,這裡確實瀰漫着一股敗落、頹廢的氣息。

其實亦不能怪責這些官員懶散,他們太多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這裡基本上已經是他們最後一站。在迴歸京師無望的沮喪中,他們就只能在此消磨最後的政治時光了。

卻不知道是得知林晧然到來,還是一貫如此,身穿二品官袍的尹臺端坐在書桌前,臉色顯得紅潤,拿着一份卷宗在看着。

尹臺雖然貴爲禮部尚書,但他卻是有職無權,想要被調回京城擔任尚書,怕是難於登天。反觀林晧然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爲朝廷有實權的五品大員,前途不可限量。

兩人坐在一起,尹臺並沒有擺着上下級官員的姿態,而是更多以師徒關係相處。

“你昨天剛到,整個應天都轟動了啊!”尹臺一邊泡着茶水招待林晧然,一邊揶揄地笑道。

“學生慚愧!”林晧然坐在茶桌的對面,裝着謙虛地拱手道。

“連中六元,古往今來第一人,你註定要留名青史,爲師亦有榮焉!”尹臺看着騰騰而起的沸氣,臉上亦是閃着紅光道。

“這多得老師的慧眼,讓學生中得解元!”林晧然恭維道。

“呵呵……亦是天意如此,不然你不在十卷之列,皇上何以能點你爲狀元呢!”尹臺給林晧然倒茶,越看他越是順眼。

“這事說來真是僥倖!”林晧然亦是心有餘悸,當初確實差點跟連六元失之交臂。

“你亦不用過於謙虛,能有如此佳績,亦證明了你的能力,不過你被外放!”尹臺將茶壺放下,話亦是戛然而止。

“請老師教誨!”林晧然自然知道這時代的談話方式,當即表明自己正虛心請教,讓老師可打可罵、暢所欲言。

“此次外放!是機會但亦是泥澤,你可清楚乎?”尹臺端起茶杯吹了吹熱氣,然後才正色地道。

“弟子明白!”林晧然點了點頭,亦是將心得說了出來:“只是弟子的年紀太輕了,翰林院到禮部的路子未必適合我,倒不如外放索性做個事務官,爭取能爲百姓做些實事!”

“嗯,你能看透這一點,很不錯!”尹臺輕啐一口茶水,然後推心置腹地接着道:“年輕是你的優勢,但亦是你的短處,特別你已經是翰林侍講,短期很難再得寸進,倒不如現在就跳出來!只是地方弊病重重,你打算從何處着手呢?”

“除奸!”林晧然投其所好地道。

“不妥!”尹臺放下茶杯,卻是直接搖頭。

“請老師指點!”林晧然略感到意外,當即拱手道。

“你上任之後,先要進行肅清!府衙耳目衆多,當小心爲上!然後先看,再打,這樣才能一擊致勝,亦不容易出錯!”尹臺指了指眼睛,認真地教導地道。

“學生受教!”林晧然施禮道。

關於入主雷州府後,他確實是缺乏經驗。雖然他將成爲“土皇帝”,但地方勢力未必就會乖乖臣服於他,這裡必然會陷入於利益之爭。

他若只是貪圖錢財,則可以跟地方勢力狼狽爲奸,跟他們和睦相處。只是想要做到政令必行,那就得想辦法將地方勢力打掉,或者將他們收爲小弟。

尹臺很是熱情,已經通知家中設宴,帶着他跟虎妞回到家裡一起享用午餐,師徒又繼續談論了很多話題。

林晧然發現尹臺對《談古論今》很有興趣,卻不知道尹臺是不是亦想在南京創刊,並沒有保留。亦是將最初的構想、接下來如何做,都一一說出。

僅在南京城停留兩天,林晧然帶着衆人直接乘船繼續南下蘇州城。

到達蘇州城已經進入七月,他們沒有在蘇州城停留,但不敢再乘坐海船,選擇走內陸官道。

從處州府進入福建境內,他們直接到延平府,然後經沙縣、永安,進入汀州府境內,乘船南下直達廣東潮州府。

第1737章 一黨獨大第1349章 衝突第1551章 瞭然於胸第1694章 正月第841章 下南洋(兩章合一)第1022章 虎妞的辦法第716章 玩火自焚第435章 皆大歡喜第663章 琵琶仙·中秋第1211章 剛正和民心第659章 災情第1553章 漕弊?第737章 身份第1540章 天意第79章 憤怒的江月白第1226章 詔獄中第610章 林晧然的獠牙第182章 怪罪?第47章 報喜官差第15章 妖狐雲竹第1743章 吳閣老第870章 鋼鐵產業第504章 各有其職第1266章 交鋒第1033章 新證人第73章 閉門羹第877章 啞迷第1289章 不悅第587章 道歉第1654章 財大氣粗第316章 牢籠之困第1619章 介入第1426章 擒龍第1427章 林晧然之憂第1012章 林晧然的路第1504章 原罪與命運第848章 菲律賓羣島第1193章 都察院瘟神?第725章 升堂第1522章 心扉第1469章 道路第440章 癡人說夢第642章 大比落幕第1006章 奏事第427章 抱負第1269章 心事第254章 司直有缺第642章 大比落幕第1615章 蘇州第1670章 高拱的心思第64章 護法第109章 山村如墨第1366章 蒙詔之能第244章 又見竹詩第805章 呂宋第1757章 尚書之家第257章 主謀?第545章 小官難鬥第1359章 東南形勝第1280章 聖旨第511章 政治秀?第1339章 從去年開始的爭鬥!第1121章 喜憂參半第574章 虎妞的拳頭第1107章 嚴嵩的善第1125章 賬本的秘密第566章 生辰禮物第1488章 不冤第835章 軍戶的窮因第1002章 搶人第124章 廣州府第1715章 隱憂第423章 真相第1605章 北京後海第158章 喜事第1628章 聯合錢莊的新鮮玩兒第805章 呂宋第181章 白鳥島(月票加更)第1254章 徐階的決定第698章 論功行賞第1412章 落幕第353章 論開海第1690章 火字第1527章 去留第956章 聖旨(月票加更)第1569章 宿命第1551章 瞭然於胸第750章 虎妞的決斷第891章 安排第1116章 戰事停歇?第109章 山村如墨第191章 深秋雨第350章 工地伙食第146章 高薦第1323章 君臣情第482章 憤怒第142章 玩不下去第506章 減刑第970章 嚴世蕃的企圖第1401章 瘦西湖
第1737章 一黨獨大第1349章 衝突第1551章 瞭然於胸第1694章 正月第841章 下南洋(兩章合一)第1022章 虎妞的辦法第716章 玩火自焚第435章 皆大歡喜第663章 琵琶仙·中秋第1211章 剛正和民心第659章 災情第1553章 漕弊?第737章 身份第1540章 天意第79章 憤怒的江月白第1226章 詔獄中第610章 林晧然的獠牙第182章 怪罪?第47章 報喜官差第15章 妖狐雲竹第1743章 吳閣老第870章 鋼鐵產業第504章 各有其職第1266章 交鋒第1033章 新證人第73章 閉門羹第877章 啞迷第1289章 不悅第587章 道歉第1654章 財大氣粗第316章 牢籠之困第1619章 介入第1426章 擒龍第1427章 林晧然之憂第1012章 林晧然的路第1504章 原罪與命運第848章 菲律賓羣島第1193章 都察院瘟神?第725章 升堂第1522章 心扉第1469章 道路第440章 癡人說夢第642章 大比落幕第1006章 奏事第427章 抱負第1269章 心事第254章 司直有缺第642章 大比落幕第1615章 蘇州第1670章 高拱的心思第64章 護法第109章 山村如墨第1366章 蒙詔之能第244章 又見竹詩第805章 呂宋第1757章 尚書之家第257章 主謀?第545章 小官難鬥第1359章 東南形勝第1280章 聖旨第511章 政治秀?第1339章 從去年開始的爭鬥!第1121章 喜憂參半第574章 虎妞的拳頭第1107章 嚴嵩的善第1125章 賬本的秘密第566章 生辰禮物第1488章 不冤第835章 軍戶的窮因第1002章 搶人第124章 廣州府第1715章 隱憂第423章 真相第1605章 北京後海第158章 喜事第1628章 聯合錢莊的新鮮玩兒第805章 呂宋第181章 白鳥島(月票加更)第1254章 徐階的決定第698章 論功行賞第1412章 落幕第353章 論開海第1690章 火字第1527章 去留第956章 聖旨(月票加更)第1569章 宿命第1551章 瞭然於胸第750章 虎妞的決斷第891章 安排第1116章 戰事停歇?第109章 山村如墨第191章 深秋雨第350章 工地伙食第146章 高薦第1323章 君臣情第482章 憤怒第142章 玩不下去第506章 減刑第970章 嚴世蕃的企圖第1401章 瘦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