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陰謀?

南山寺,前院安靜清幽,後院則是熱鬧非凡。

在得知廉州城的米價終於達到四兩一石的時候,呆在這裡的十幾名鄉紳當即是彈冠相慶,人人的臉上都堆出了燦爛的笑容。

實質上,當雷州府出現大風的消息傳來,他們就猜到會有這麼一天。如今期盼以久的目標終於達成,且還得到了老天的眷顧,亦讓到他們信心倍增。

從以往七錢一石到四兩一石,這其中的利潤差距太令人振奮了。特別這場災難是持久的,只要他們能夠達成攻守聯盟,便能從粵西幾十萬百姓身上攫取最豐厚的利潤。

“哈哈……終於等到了!”

鄭門福喜出望外地大笑了一聲,因爲他手裡囤積着足足三千石的米糧,若現在放出去的話,這就是過一萬多兩白銀。

不僅如此,只要他將這批糧放出以後,江員外還會給他送來一萬石糧食,壓根不用擔心他在高州城沒有糧食可賣。

當然,他們這幫人亦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那就是讓名下的田產荒廢着,加劇着糧食緊張的氣氛。

只是糧食從何而來,這無疑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答案實則很是簡單,米糧來自於海外。這實質亦算不得什麼秘密,很多廣東商人都知道暹羅米的價格很便宜,比這裡便宜近一半以上。

近些年,這條進口渠道卻是突然中斷了,市面很難再見到暹羅米。

這裡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海禁政策收緊,打通以廣東巡海道副使汪柏爲首的官員,這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二是南洋西線的海盜猖獗,運輸的風險大大上升,往來的船隻經常遭到洗劫,從而是血本無歸;三是米商通常是由地方勢力把持,他們並不允許這種低廉的暹羅米搶佔市場。

正是這諸多的原因疊加到一起,致使暹羅米流入廣東的渠道堵塞,甚至很多人都忘記了暹羅米。

但這一切難題,卻給神勇廣大的江員外解決了。

現在江員外手上擁有着大量物美廉價的暹羅米,只要廣東的米價市場能夠維持着一個相對較高的價格,屆時就能夠獲取一大筆可觀的利潤。

現如今,江員外等同於總經銷商,而他們是分經銷商,面對着這個需求旺盛、利潤又豐厚的市場,他們又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江員外端坐在首座上,臉上露着含蘊的微笑,品着茶看着兩邊歡慶的鄉紳。很顯然,他纔是那一個真正的大贏家。

只要計劃進行得順利,他手上的米糧能夠順利變現,那他少說亦能攫取二十萬的利潤,將會成爲兩廣最大的富豪。

“將米放出去!”

隨着一聲令下,這些一直呆在南山寺等待機會的鄉紳終於出手了。他們紛紛修書回家,下令家裡將囤積的米糧拋售出去,且都固定在一石四兩的天價。

在這一天,以化州爲中心,周圍的縣城、州城和府城當即出現了大量的囤米。只是掛起的價格卻令人生畏,甚至讓人有砸店的衝動。

這“打個巴掌給個棗”是華夏的智慧結晶,他們雖然掛起了“四兩一石”的高價,但卻明確表現這個價格不會再漲。

米糧的價格不會再漲,這確實能夠安撫了一些百姓的情緒,給一些家底相對殷實的小戶之家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這個時代的百姓確實很樸實,不會講什麼自由和生活質量,只要能讓他們活着,這就已經足夠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以江員外爲首的十幾個人都是鄉紳豪強,在當地都擁有着一定的根基。以石城縣爲例,這些鄉紳是一方的土霸王,動輒能叫來數百號人,哪可能是一個小小的舉人知縣能夠管制的?

正是如此,在朝廷無力賑災和官府羸弱的情況下,各地的米價漸漸失去了約制,由着這些鄉紳通過高價米榨取着當地老百姓的財富。

至於朝廷方面,他們更喜歡從大局看待問題,喜歡採用“抓大放小”的策略。只要粵西不出現流民造反鬧事,朝廷或廣東布政司衙門亦不會管百姓吃的是不是高價糧。

亦或是如此,除卻粵西這裡,兩廣的很多地方都出現了趁機攫取災難財的大商幫,他們囤積米糧推高米價攫取利潤。

只是任何事情,都會有那麼一個例外。

陳大柱是雷州城的一個米商,正打算將囤積的米糧以四兩一石的價格出外銷售,結果牌子剛剛掛出去,府衙的官差即刻上門,當場就關店拿人。

“你們憑什麼抓人?”

“大明那條律法規定我的米不能賣一石四兩了?”

“你們放開我,我要狀告你們,我要到巡按大人那裡狀告你們了!”

……

陳大柱雖然被官差強行帶走,但卻是不甘地大喊大叫,顯得怨氣極大地叫喊道。

“堵住他的嘴將他押走!”

只是不管他如何大喊大叫,縱使搬出了巡按大人,但都沒能改變他被送進大牢的命運,鐵捕頭冷冷地下達命令道。

對於這種虛擡米價的行動,雷州府衙已經做出明確的規定,必須要嚴懲不怠。起碼在雷州城內,誰都沒資格去挑戰林雷公的權威。

“抓得好!這商家真是心黑!”

“這種人真該砍頭,四兩一石是要咱的命啊!”

“哎!現在災民是越來越多,恐怕咱雷州城亦怕支持不了多久了!”

“可不是嗎?現在這麼耗下去,縱使府倉的米糧堆積如山亦得吃空!”

……

圍觀的百姓對着被抓走的陳鐵柱紛紛叫好,只是他們亦是產生了擔憂的情緒,畢竟涌到雷州城的難民實在是太多了。

府衙爲了維持着低價糧,除卻聯合米行那幾千石糧食,一直都是靠着府衙和縣衙的常平倉支持着,而那些奸詐的米商卻一直在惜售。

亦是如此,官府的米糧在慢慢地減少,若不是有着雷州灣的魚獲持續不斷地供應給土雷州城,恐怕米糧早就已經吃空了。

雖然雷州府還維持着一個極低的米糧價格,但擔憂的情緒亦是在慢慢地蔓延起來,大家對未來都不敢再持樂觀態度。

雷州府,海康縣衙簽押房中。

知縣韋國忠和剛升任通判的戴北河圍桌而坐,二人臉上都露出愁容。特別是海康知縣韋國忠的官服失去了原有的光澤,邊角已經磨損嚴重,甚至變得烏黑而邋遢,整個人顯得消瘦而疲憊,眼睛充滿着血絲,嘴脣乾巴巴的,臉容呈現着幾分病態。

這些時日以來,他兢兢業業地操勞着整個縣衙的大小事務。

打從這場災害開始,他就沒睡過幾天好覺,一面安頓着大量涌進雷州城的難民,一面幫助着海康百姓儘快恢復生產。

在情況漸漸好轉的時候,但卻突然遇到了這一場大風。海康縣內大量的房舍被毀,官道亦是受阻,致使他又不得不日以繼夜地忙碌起來。

就在剛纔,他到城外去查看村民房屋的受損情況,當真是一刻都閒不下來。

只是他卻是明白,最惡劣的情況還沒有出現。隨着越來越多難民涌進雷州城,府倉和縣倉的糧食亦是慢慢地消耗殆盡,最艱難的時刻終將會到來。

“戴通判,現在糧食還能支撐幾天?”韋國忠嘴巴乾澀,邊倒着茶水連詢問道。

戴北河已經從雷州府同知升任至通判後,分掌着糧務,先是嘆了一口氣,然後苦澀地答道:“大概還有四五天吧!”

“府尊大人臨走前,可有什麼交待?這米糧一旦耗盡的話,我們該怎麼做,可有什麼章程?”韋國忠喝了一口茶水,又是認真地詢問道。

事情比想象更要糟糕,他剛剛從城外回來,卻被告知府尊大人已經離開雷州城。這位主心骨突然離開,讓到韋國忠的壓力驟升,心裡亦是突然沒有了底。

先前林晧然在的時候,覺得發生什麼事情都有這位林雷公頂着,但現在彷彿一切都壓到了他的身上。

戴北河緩緩地搖頭,然後認真地說道:“他說不管採取什麼辦法,一定要安撫住百姓,要將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米糧的事情他會想辦法!”

“這整個廣東都缺糧,連雷州衛都不夠吃了,還能到哪裡弄糧食去呢?”韋國忠心裡卻是一愣,將心裡頭的擔憂當即說了出來。

這場災情卻不僅僅是雷州這裡,整個粵西乃至兩廣都是如此,到處都缺糧食。現在朝廷根本沒有賑糧,布政司亦沒有舉措,他們根本沒有關點指望。

一想到糧食這件事,他又是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整個人像是老了好幾歲。

戴北河雖然深知是這個理,但對林晧然保持着信任,用平穩的口吻說道:“府尊大人是文魁君,是咱大明百年難得之才,不可以常理度之。沒準他真能想出辦法來,我們還是先想辦法穩住雷州城的百姓吧!”

“希望如此吧!”韋國忠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認真地說道:“只要有糧在,穩住百姓並不難!就怕糧食耗盡,百姓吃不飽了,那纔會出大事情!”

問題又是繞了回來,一切的核心最終還是糧食。

卻是這時,一個書吏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彙報道:“啓稟大人,方纔劉百戶派人來彙報,巡按御史大人已經到朝天門了!”

聽到這個消息,兩人頓時是面面相覷,隱隱間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這巡按御史將趙勇拿下獄,矛頭顯然是直指林晧然。如今林晧然剛剛離開,他就馬上到了雷州城,這事處處充斥着一種陰謀的味道。

大明地方的軍制採用的是宦官和文官的領導模式,其中又以鎮守大監爲尊。

明洪熙元年,以王安爲甘肅鎮守太監,這便拉開了宦官總鎮一方的序幕。到了正統年間,各省各鎮皆有鎮守太監,其掌本限於軍事,後推及地方行政,權益重。

鎮守總兵設立以後,由於俱系公、侯、伯、都督充之,兇此不僅權力廠泛,而且地位尊崇,這就使得總兵很容易失控於中央。爲了控制總兵的權力,明廷派遣監督力量於地方,內臣便是其中的一支,但太監爲爭取出鎮兩廣,約須以銀15萬兩賄買方得。

在廣東這裡,總鎮太監、兩廣總督、鎮守兩廣總兵官這一體制延續時間甚長。其中以總鎮太監居首,在總府議事時坐於正中,總督和總兵官分坐左右。

廣東每年向朝廷進貢的土產日益增多,皆由總鎮兩廣太監經辦。貢物計有:蜜煎果品、藤絲、雕漆器皿、海味、布匹、藥材、銀箱、酒器等“八十餘品”。因進貢而導致的各種弊害,超過明以前各朝代。

只是到了本朝,嘉靖排斥於宦官,在文官的慫恿下進行了栽撤。

廣東於嘉靖十年閏六月,裁撤兩廣等鎮守太監。雖然兩廣總鎮太監一度重設(嘉靖十七年九月至十八年閏七月曾復設)),但不足一年又被裁撤,至此兩廣的軍務多由兩廣總督統籌。

在一些地方上,像海北兵備道和瓊州兵備道,又成爲一個比較獨立的個體。雖然僅是節制一衛或兩衛兵力,但有着特強的自主能力,是一個兵力單元的最高指揮官。

正是如此,這大明重文輕武並不是一句空話,軍隊的實際統帥往往是一位文官。很多武將實際要聽從着文官的調遣,且經常是由文官掛帥,最大的功名往往亦是文官的。

林晧然是雷州知府兼任着海北兵備道,無疑是壓制武將的一名文官,擁有着統兵權,但卻是要受到兩廣總督的統領,受着兩廣總督王鈁的節制。

這場災情無疑是帶去了極不利的影響,瑤民再次蠢蠢欲動,卻不知道是看到機會還是被高價米涉及到了。他們亦是從寨子中走出來,竟然是想要攻佔高州城。

亦是如此,林晧然突然接到了兩廣總督府的指令,要求他這位海北兵備道馳援高州府。雖然他隱隱感到一種陰謀的味道,但卻不得不奉命前往,帶着雷州衛的精稅北上。

第1463章 才藝第1196章 意外之舉第236章 徐階很受傷(月票加更)第1335章 變天了第775章 天降第1361章 微服第857章 黨爭第561章 江夫人的小九九第772章 請戰第415章 紙條第59章 長林當興第881章 破綻第912章 治安第524章 戰功薄第1325章 潮涌第909章 乞丐第1125章 賬本的秘密第1744章 職位安排第377章 野丫頭歸來第254章 司直有缺第40章 蜂與蝶第1259章 八月桂香第402章 亮劍第11章 驚人賭約第588章 小衙門第466章 地主是怎樣煉成的第492章 虎妞的小寶貝第71章 小生意大生意第1005章 以次充好?第1518章 帝心第615章 屠刀第1744章 職位安排第1740章 柳暗花明第360章 家書第1564章 論功第1778章 三步一算第482章 憤怒第1729章 送別第306章 真相第214章 發榜日第164章 航行、海釣第932章 攪局者第623章 看守這座城第369章 誰的鹿鳴宴第950章 萇弘化碧第1290章 延杖第61章 阿麗牙多第1047章 反抗一下?第972章 慧眼識才第882章 師姑第1183章 一潭渾水第1233章 得償所願?第119章 有朋遠來第1291章 香山第1245章 朝堂興波第1737章 一黨獨大第623章 看守這座城第340章 翰林侍講第1125章 賬本的秘密第1698章 京城動第899章 永定門第1495章 醉與不醉第1722章 好夢易醒第827章 序幕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457章 守成更難第495章 分巡道的發難第183章 血書生第1448章 判決第994章 孤家寡人第997章 虎妞懲惡第1287章 造訪第987章 軟柿子第1062章 送別第267章 小白犬(月票加更)第1400章 營救第1320章 離別第1161章 樂極生悲第321章 罕見命格第1231章 木榆腦袋?第795章 壽宴中的意外第1463章 才藝第392章 升堂審案第837章 又一年中秋時第387章 第一把火第161章 喜訊遠來第1278章 動盪第170章 老天會玩第800章 風波起第1476章 醞釀第1625章 救兵第473章 擋我者死!第275章 新家第640章 安南世子第938章 一戰成名3第494章 渴望第441章 依仗第405章 江家有婦第478章 歸來第772章 請戰
第1463章 才藝第1196章 意外之舉第236章 徐階很受傷(月票加更)第1335章 變天了第775章 天降第1361章 微服第857章 黨爭第561章 江夫人的小九九第772章 請戰第415章 紙條第59章 長林當興第881章 破綻第912章 治安第524章 戰功薄第1325章 潮涌第909章 乞丐第1125章 賬本的秘密第1744章 職位安排第377章 野丫頭歸來第254章 司直有缺第40章 蜂與蝶第1259章 八月桂香第402章 亮劍第11章 驚人賭約第588章 小衙門第466章 地主是怎樣煉成的第492章 虎妞的小寶貝第71章 小生意大生意第1005章 以次充好?第1518章 帝心第615章 屠刀第1744章 職位安排第1740章 柳暗花明第360章 家書第1564章 論功第1778章 三步一算第482章 憤怒第1729章 送別第306章 真相第214章 發榜日第164章 航行、海釣第932章 攪局者第623章 看守這座城第369章 誰的鹿鳴宴第950章 萇弘化碧第1290章 延杖第61章 阿麗牙多第1047章 反抗一下?第972章 慧眼識才第882章 師姑第1183章 一潭渾水第1233章 得償所願?第119章 有朋遠來第1291章 香山第1245章 朝堂興波第1737章 一黨獨大第623章 看守這座城第340章 翰林侍講第1125章 賬本的秘密第1698章 京城動第899章 永定門第1495章 醉與不醉第1722章 好夢易醒第827章 序幕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457章 守成更難第495章 分巡道的發難第183章 血書生第1448章 判決第994章 孤家寡人第997章 虎妞懲惡第1287章 造訪第987章 軟柿子第1062章 送別第267章 小白犬(月票加更)第1400章 營救第1320章 離別第1161章 樂極生悲第321章 罕見命格第1231章 木榆腦袋?第795章 壽宴中的意外第1463章 才藝第392章 升堂審案第837章 又一年中秋時第387章 第一把火第161章 喜訊遠來第1278章 動盪第170章 老天會玩第800章 風波起第1476章 醞釀第1625章 救兵第473章 擋我者死!第275章 新家第640章 安南世子第938章 一戰成名3第494章 渴望第441章 依仗第405章 江家有婦第478章 歸來第772章 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