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徐階小人

這是一場政治智慧的博弈。

嚴嵩六十餘歲作首輔,如今已經長達十餘年了,別看他老態龍鍾,可是老而愈辣。自從敲打徐階後,這半年來,徐階越發的恭順,尤其是入內閣以來,徐階從來不與自己爭執,一切皆以自己馬首是瞻,這讓內閣成了自己的一言堂,東樓故意對徐階無禮以試探,徐階也不生氣,而且還將他族內侄女嫁與了東樓爲妾,這也讓嚴嵩也越來越放心了,針對徐階的敲打與動作,全都停了下來。

不過儘管如此,嚴嵩心裡面卻對徐階還是有些提防。

原因很簡單。

夏言是徐階的老師,兩人亦師亦友,關係不疏,而且夏言還舉薦過徐階。

而夏言是又被自己和陸炳聯手鬥倒害死的。

所以,嚴嵩接着這次嘉靖帝廷議的機會,又試探了下徐階,看看徐階的反應。

徐階一如既往的恭順,回答也是配合着自己,這讓嚴嵩很滿意,對徐階的提防又放下了幾分。

徐階說的很有道理,國庫空虛,究竟爲什麼空虛,怎麼空虛,這沒有誰比戶部更有發言權了,於是衆人都將視線轉向了戶部尚書孫應奎。

包括龍椅上,閉目養神的嘉靖帝,也是睜開了龍眼,視線落在了孫應奎身上。

面對徐階的提問,處於視線中心的孫應奎一點也不意外,處變不驚、泰然自若的上前一步向龍椅之上的嘉靖帝以及堂下的三位閣老拱手,然後從袖子裡取出來時羅列好的太倉收支條目,有理有據的講述了起來:“啓稟聖上,還有諸位臣公,自我進入京都到現在,太倉年收入合計除正稅、加賦、餘鹽五百餘萬兩銀子外,其他地方徵收雜稅的又有四百餘萬兩,其中今年太倉收銀二百餘萬兩。支出方面,除諸邊年例二百八十萬兩外,新增加二百四十五萬兩有餘,修整邊關振興經濟又要用八百餘萬兩。因爲邊情尤惡,而諸邊費用需增加至六百餘萬,太倉空虛,實乃實情。”

孫應奎說完後,大殿內一陣議論聲,顯然,太倉的實情比大家預想的還要差。

“耗費如此之巨”

“收支逆差這麼大”

“太倉今年收入止二百餘萬兩,入不敷出啊”

朱平安在現代就瞭解了大明的稅賦情況,但是從孫應奎口中聽到更準確的情況後,心裡更是震驚。

當然,孫應奎說的是太倉銀庫,太倉庫是儲銀的,至於徵收的糧食另有糧倉。

龍椅上的嘉靖帝聽了孫應奎的回稟後,也是不由皺起了眉頭,太倉耗費如此之巨,這讓本就多疑的嘉靖帝,心裡更多疑了,懷疑有侵犯假冒,不過嘉靖帝並沒有開口,善於權謀的他,只是微微眯了眯眼睛掃視衆人。

“太倉乃我大明錢袋子,戶部是錢袋子的管家,如今錢袋子癟了,孫尚書可有良策?”嚴嵩目光掃過衆人後落在了孫應奎身上,慢悠悠的問道。

“下官建議加派徵收。按照以往各地賦稅情況來看,北方諸府以及廣西、貴州就算了,這些地方土地產糧不多,其他地方可根據土地貧富加派徵收,尤其是江南一帶,諺語有言‘太湖熟,天下足’,這些產糧重地可多加攤派。據下官初步估算,如此一來,每年可多的銀一百五十萬兩有餘。”孫應奎拱手回道。

加稅?

朱平安聞言,眉頭一緊,對孫應奎的影響一下子就變的不好了。

江南正經受倭寇肆虐呢,你還要多加攤派賦稅!

本來倭寇中就有不少大明人,現在再給江南加徵賦稅的話,豈不是又逼的一些活不下去的農民,鋌而走險加入倭寇行列!

這不是官逼民反嘛。

還嫌江南倭寇不夠亂嗎,你這給江南加徵稅賦,豈不是給江南倭情添油加火嗎。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這是朱平安對孫應奎建議的看法,看來衆人的眼光是雪亮的,雖然孫應奎才情不減當年,但是當初的高風亮節早就沒了,只剩下苟且求安,隨波逐流。

“孫尚書此言,恕下官不敢苟同。”這時一位御史站了出來,慷慨激昂道。

能看出來孫應奎建議的缺點,並且敢於站出來,朱平安在心裡給他點了個贊。

然而下一秒,朱平安就凌亂了,嘴角都有些抖。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北方諸府以及廣西、貴州不加徵,而江南由其太湖一樣多攤派賦稅,如此有何公平可言,天下豈不非議我朝行事。如此,不若均攤,天下各府同等加徵。”站出來的御史如此接着說。

“呵呵,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郭御史家乃江南吳地太湖人氏吧。郭御史說我不公,我看是郭御史所言均攤是假,爲家鄉減徵是真吧”

孫應奎微微笑了笑,一邊爲自己辯解,一邊對郭御史嘲諷道。

“你,血口噴人”郭御史面紅耳赤。

接着兩方交好的官員,也都站出來,爲他們說話,一時間廷議現場衆人各持己見,爭辯了起來。

朱平安聽了會,對於朝廷的撕逼覺的無語,官員們撕逼比現代的網紅然後魂遊太虛,走神了起來。

朱平安屬於廷議的編外旁聽人員,位置很靠邊,走神什麼的,如果不是特別留意的話,根本發現不了。

大約兩分鐘後吧,朱平安走神的目光落在了不遠處的一個大殿柱子上,發現了其上有一行刻字,時間有些久了,如果不仔細看的話,還發現不了。

朱平安眼神比一般人要好的多,微微眯了眯眼睛,便看清了柱子上的刻字:“徐階小人,永不敘用”。

朱平安一下子精神了起來。

這一行字字體,跟嘉靖帝當初傳給自己的紙條上的字體,很相近,稍微青澀了幾分,但基本上如出一轍,顯然,這柱子上的刻字正是嘉靖帝年輕時的手筆。

字體勾連,起伏劇烈。

從字體上,彷彿就能看到嘉靖帝當時氣呼呼,奮筆疾書,刻下這八個字時的情景來。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饒你九千九百九十九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飯桌上的秘密第一百七十三章 占卜第九百五十八章 楊張之談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逢楊繼盛第七百三十章 喪心病狂朱子厚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振武營見聞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我有軍情緊急,可惜無人信(下)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你們辦事我放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台州府水患實情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叫仁狄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胡宗憲的憤怒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逢林莫入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羣起而彈之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放飛自我第三百章 鶴年堂第一千七十三章 平安歸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時運不濟第四百一十一章 胡鬧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上)第一千七十八章 啓程準備第四百章 入職冷遇(三)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再獻建議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釋疑解誤(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不甘的倭寇第一千一百章 倭臨城下(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又見道德綁架第九百四十七章 天子兒尚且金我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興奮的嘉靖帝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吾妄言之,姑妄聽之第七百九十二章 股肱之臣,大明玉璧第八百八十一章 破局(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嘎吱嘎吱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我不服第九百七十一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慶幸不已第二百三十六章 攔路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同興土木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陰鬱的陳東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火銃炸膛,倭寇狂喜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家侄朱平安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終於到了第五百零四章 平安歸來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誰堪大任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因爲他是朱平安啊第九百七十九章 關鍵的歷史節點(下)第六百九十章 野有死麕第六百九十六章 西苑見聞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哈哈,倭寇不跑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我自有妙計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回味第六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同興土木第九百五十章 子厚你來評評理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寬海禁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神入化第一百三十二章 考期牌已懸第九百四十八章 嚴嵩的憤怒第九百四十三章 對比鮮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我們委屈target=_blank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媒第七百二十二章 敗露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肩上重任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推廣炊事班第五百七十八章 後宮三千,未有此款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八百八十九章 乘涼趣事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你聽我狡辯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台州無眠第四百六十七章 敵襲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百年大計,教育第一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發賞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出奇意料的順利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張縣丞的貴客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情往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幸災樂禍第七百零七章 欺朕太甚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如此昂揚少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考試中的意外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渡河的倭寇,返鄉的御史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眼就相中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不一樣的浙軍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秋雨連綿,隱患滋生第六百三十二章 龍紋貫掌第五百二十三章 壞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強倭第五百八十八章 賣瓜(二)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順利募兵第九百七十三章 拙作現世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一張利嘴平苗蠻(中)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看來還得再來蘇州一趟第三百五十六章 傳臚放榜(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三十章 年紀雖小,盡顯梟雄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衆志成城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謙公公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饒你九千九百九十九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飯桌上的秘密第一百七十三章 占卜第九百五十八章 楊張之談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逢楊繼盛第七百三十章 喪心病狂朱子厚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振武營見聞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我有軍情緊急,可惜無人信(下)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你們辦事我放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台州府水患實情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叫仁狄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胡宗憲的憤怒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逢林莫入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羣起而彈之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放飛自我第三百章 鶴年堂第一千七十三章 平安歸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時運不濟第四百一十一章 胡鬧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上)第一千七十八章 啓程準備第四百章 入職冷遇(三)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再獻建議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釋疑解誤(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不甘的倭寇第一千一百章 倭臨城下(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又見道德綁架第九百四十七章 天子兒尚且金我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興奮的嘉靖帝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吾妄言之,姑妄聽之第七百九十二章 股肱之臣,大明玉璧第八百八十一章 破局(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嘎吱嘎吱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我不服第九百七十一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慶幸不已第二百三十六章 攔路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同興土木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陰鬱的陳東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火銃炸膛,倭寇狂喜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家侄朱平安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終於到了第五百零四章 平安歸來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誰堪大任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因爲他是朱平安啊第九百七十九章 關鍵的歷史節點(下)第六百九十章 野有死麕第六百九十六章 西苑見聞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哈哈,倭寇不跑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我自有妙計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回味第六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同興土木第九百五十章 子厚你來評評理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寬海禁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神入化第一百三十二章 考期牌已懸第九百四十八章 嚴嵩的憤怒第九百四十三章 對比鮮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我們委屈target=_blank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媒第七百二十二章 敗露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肩上重任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推廣炊事班第五百七十八章 後宮三千,未有此款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八百八十九章 乘涼趣事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你聽我狡辯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台州無眠第四百六十七章 敵襲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百年大計,教育第一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發賞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出奇意料的順利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張縣丞的貴客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情往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幸災樂禍第七百零七章 欺朕太甚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如此昂揚少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考試中的意外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渡河的倭寇,返鄉的御史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眼就相中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不一樣的浙軍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秋雨連綿,隱患滋生第六百三十二章 龍紋貫掌第五百二十三章 壞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強倭第五百八十八章 賣瓜(二)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順利募兵第九百七十三章 拙作現世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一張利嘴平苗蠻(中)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看來還得再來蘇州一趟第三百五十六章 傳臚放榜(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三十章 年紀雖小,盡顯梟雄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衆志成城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謙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