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屯田

常年的戰亂,使得中原地區元氣大傷,老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易子而食,這絕不是臆測。正是因爲沒有了活路,老百姓纔會爲了一口糧食,就跟着李自成造反,像是韭菜一般,割了一茬還有一茬,無窮無盡。

顯然如何解決饑民,就成了顧振華最要緊的任務,不然他也像崇禎一樣,陷入死亡的泥淖之中,抽不出身!

“困難有兩個,第一就是糧食的問題,目前從許定國手中繳獲的糧食只夠十天使用,而且聞訊而來的饑民越來越多,必須有充足的糧食供應。”

“沒有問題,十天時間足夠了!”顧振華笑着說道:“許定國出賣給滿清的糧食已經開始運回了,另外還有一批糧食正在籌備,兩個月之內,就能有五十萬擔到位。除了供應軍隊需要之外,還能拿出三十萬擔救濟百姓。”

“有三十萬擔糧食,我這心裡就有譜了。”徐方笑着說道:“以工代賑,雖然不錯,可是小小的歸德,工程有限,而且也不能光幹活,不想着吃飯。說到底最重要的還是糧食,所有饑民當中,兩成用來幹工程,八成用來屯田,這個比例差不多合適。手裡有糧,心中不慌啊!”

徐方笑着說道:“眼下已經錯過了稻子的播種期,種水稻來不及了,我準備種番薯和土豆,成熟快,雖然不好吃,但至少頂餓。只要撐到明年開春,等到新糧種下去,一切就有轉機了!”

番薯!地瓜!

顧振華原本還想充當神棍,指點一下徐方呢,沒想到這位竟然先想到了,顧振華也有點小鬱悶。

“徐先生,聽說番薯不擇土地,產量不俗,是渡過饑荒年景的寶貝,你準不準備多種一些?”

徐方搖了搖頭:“國公爺。番薯和地瓜在大明早有種植,萬曆二十二年的時候,福建巡撫金學增就曾大力推廣,幫着福建百姓渡過了災年,因此這番薯又被成爲金薯。其後各地都有種植,不過番薯需要種在地勢較高的坡地上面,在平地上產量反而不高。而且即便以最高產量計算,還不到麥子的三分之一。”

顧振華一聽這話,頓時就皺起了眉頭,地瓜土豆不是公認的高產作物嗎。康乾盛世不就是紅薯盛世麼。怎麼在明末。產量反而這麼低了呢?

“徐先生,按理說這平地土更肥沃,怎麼產量反而上不去了呢?”

徐方苦笑了一聲:“道理如此,不過在京的時候。我聽傳教士說過,這番薯的原產地就是山地高原,想必到了平地,反而不適應了。福建多山地,這也是金學增引種成功的原因。作物和人也一樣,都有一個水土不服,我想要是培育一段時間,或許能成,只是天下煩擾。朝廷早就沒有這個心思了。”

看來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啊!顧振華心裡也暗暗感嘆。要是番薯真的像後世的產量,大明朝拼了命也會種的。農作物引種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放在農業社會,更是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的摸索實驗。

明末引入的作物。結果到了康乾結出了果子,白白讓韃子撿了名聲!

當然對此顧振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說道:“既然如此,什麼合適,就種什麼吧。當然改進良種的工作也要做,徐先生,我看就聘請幾位農學家過來,再加上經驗豐富的老農,一起努力,爭取找到番薯高產的方法。”

“說到農學家,我還真有一位朋友,他叫沈君山,是一位偏才,他向大學士徐光啓請教過雜學,還跟着徐先生的弟子孫元化學過西人的歷法算學。他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道德文章,敵不過柴米油鹽。就因爲這句話,引來了不少非議,早早的被趕出了京城,他的家就在河南南陽府的葉縣,離歸德不遠。”

顧振華頓時來了興趣,笑道:“我不管別的,誰能幫我種出更多的糧食,造出更好的武器,誰就是大才。徐先生,你馬上修書,請這位沈君山先生過來,另外這樣的雜學人才,有多少要多少!”

徐方笑着點頭:“國公爺,我有把握把沈君山請過來,只是眼前還有一個大麻煩沒解決,不然什麼都幹不了啊。”

“哦,說說看。”

“就是土地的問題。”徐方說道:“歸德府良田衆多,可是全都集中在大戶手裡。中原歷來就是兼併嚴重的地方,尤其是萬曆以來,災害不斷,每一場大災,都有無數老百姓破產,不得不將土地賣給大戶,變成佃農。到了崇禎年間,甚至中小地主全都破產,只有最強悍,最兇厲的,最有權勢的,才能守住土地。”

徐方說的一點都不錯,顧振華早就深有感觸,任何危機,都是普通老百姓受影響最大,也最先破產。就像他這種玩地產的,關係密如蛛網,一般的危機根本傷不到,相反還能借助危機,大發橫財!

當然地位轉換之後,顧振華就更加深刻的清楚這些豪強大戶對國家的損害。他們欺凌剝奪老百姓,同時又千方百計的躲避稅收,躲避責任。利益佔盡,卻把罪過都歸咎到了朝廷的身上。

所謂官逼民反,其實這些大戶的逼迫,一點不比官府少,而且來的更狠!

“徐先生,本爵是不會像朝廷一樣,替這些大戶背惡名,相反我還要清理他們,把土地都拿過來,他們敢反抗,本爵不介意讓他們試試我的刀!”

“國公爺,什麼人你都敢砍麼?”

“當然!”

徐方頓時大笑道:“藩王如何?老朱家的子孫如何?”

“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顧振華一字一頓,但是每一個字卻有千斤之重。

聽到了顧振華的話,徐方終於是長出了一口氣,笑着說道:“有了國公爺撐腰,我可就什麼都不怕了。歸德的土地有六成在許定國手裡,這些土地都落到了我們手中,另外還有三成土地是在幾大藩王手裡。包括監國福王,潞王,唐王等人,他們人雖然跑了,可是莊田還在。貿然把這些土地分給老百姓,他們多半會跳出來。”

顧振華冷笑了一聲:“老朱家的江山,就是被他們這幫貪得無厭的肥貓拖垮的,況且他們自己拋棄了封地,要是還有臉討要,本爵自會和他們理論。”

“國公爺,這肥貓一詞用的實在是太妙了。大明的諸多藩王,早就是國家的包袱,只是以往無人敢碰,如今也到了必須改一改的時候了!”

顧振華和徐方商量妥當之後,立刻又完善了新法令,將以工代賑和屯田救民結合起來。所有流民,都可以向安國?軍報名,要是選擇做工,前半年時間,光吃飯,不給工錢。半年之後,每個月三錢銀子,日後不斷增加。

選擇種田的,可以參加到安國?軍的莊園之中,每一百個家庭爲一組,原則是每人分三十畝土地。這三十畝土地的產出,頭三年上繳七成,七年之內上繳五成,隨後降到三成。耕種十年之後,這塊地就歸自己所有。

所謂屯田,說白了就是把農民由原來的自耕農,變成了半農奴。不過只要幹十年,就能擺脫這個身份而已。這也是給了老百姓希望,十年之後,這塊土地就是你的,因此你必須好好照料,悉心經營。

頭三年開出七成的稅率,相比明朝三十稅一的比例,簡直就是高到了珠穆朗瑪峰!不過彆着急,安國?軍的稅率是實打實的,也就是交齊之後,其他雜稅一概全免。

而且對於普通佃農來說,他們的負擔可不是表面稅率的三十稅一。各地田租不同,就河南來講,佃農要把一半以上的所得交給地主,還有承擔各種盤剝和徭役,其實苦不堪言。

乾淨利落的稅率,可能高一點,但是讓人放心,況且還能逐步降低,因此大家都格外的踊躍。說到底顧振華就是把安國?軍變成了最大的地主,將地主吞沒的利益拿到了自己手上而已,在適當的多給老百姓一些湯喝。

就是這點湯,已經讓所有饑民瘋狂了,排隊參加屯田的隊伍,像一條長蛇一般,曲曲折折,一眼都望不到盡頭。

顧振華和徐方原計劃是八二分,八成種田就行,還要兩成做工,結果現在一看,九成五以上的百姓都要種田,熱情幾乎要沸騰了!

看得顧振華直撓頭,種田雖好,但是太熱情了也不成啊,還要人生產軍火,開墾礦山,鍋碗瓢盆,座椅板凳總有有人生產啊。

顧振華和徐方緊急磋商之後,立刻又公佈了幾項補充政策,第一就是廢除匠籍,做工,務農,參軍,全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律享受平等待遇。

鑑於務農人數過多,屯田田莊的百姓每年農閒時,要參加兩個月的義務勞動,青壯接受一個月軍訓,每十戶必須出一名民兵。

政策的槓桿調整,但是也擋不住饑民的熱情,參加屯田田莊的人還是佔了九成以上。不過好在各地涌來的人足夠多,顧振華也不擔心軍隊和工人數量不夠,索性就由着老百姓選擇了。

“國公爺,這兩天涌到歸德的饑民就超過了三萬人,咱們糧食吃緊,恐怖只能堅持五天了。”徐方憂心忡忡的報告。

“放心吧,糧食已經在路上了,馬上就能運到。”

就在顧振華說話之間,一個龐大的船隊正在逆流而上,直奔歸德而來。

第459章 大決戰之王對王第465章 僵局第306章 聲東擊西第32章 大勝第186章 蟻民第364章 狼狽的鰲拜第372章 整編行動第363章 弄巧成拙第238章 要命的天花第181章 大顯身手第97章 秦淮女第442章 搏命的李率泰第107章 醉翁之意第308章 海外基地第133章 決戰序幕第74章 罪惡交易第245章 耳光響亮第198章 神火飛鴉第31章 上鉤了第223章 贏了一半第159章 奴家要參軍第461章 火箭揚威第4章 路在何方第378章 自投羅網第227章 步炮之威第350章 借勢清洗第15章 鉢滿盆滿第254章 戰果豐碩第92章 意外重逢第238章 要命的天花第77章 鋤奸第5章 人和錢第275章 打一個拉一個第456章 大決戰之前哨第464章 大刀揚威第12章 各懷鬼胎第438章 開門紅第14章 發達了第454章 天火第408章 人海第50章 反了第21章 破牢籠第22章 生與死第462章 突破和狙擊第210章 同心同德第44章 顧神醫第378章 自投羅網第297章 臨危受命第277章 擒賊擒王第199章 收回拳頭打人第297章 臨危受命第127章 你搭臺,我唱戲第376章 有毒第121章 酷刑鋤奸第146章 身體真好第38章 座上賓第444章 堅壁清野第132章 嫁給我吧第339章 小試牛刀第116章 血灑黃河第432章 硝煙的味道第338章 薊國公來了第166章 威懾第258章 糧食到手了第381章 倭國使者第223章 贏了一半第14章 發達了第31章 上鉤了第402章 送上門來第199章 收回拳頭打人第28章 分潤 紀律第451章 崩塌第246章 悲情牌第一把四十九章 全城動員第144章 東林覆亡第346章 怎麼能榨出油第426章 新時代的大門第277章 擒賊擒王第130章 負心漢第79章 南撤(中)第81章 天火焚城第385章 顛倒黑白第138章 東林之富第354章 民心鹽價第409章 水師威武第461章 火箭揚威第339章 小試牛刀第356章 送錢來了第10章 瘋狂第373章 轉移矛盾第294章 出奇制勝第401章 西南之亂第364章 狼狽的鰲拜第128章 拿錯了劇本第71章 快速膨脹(中)第226章 決戰吳三桂第285章 大獲全勝第273章 火拼第283章 血濺街頭第313章 銅牆鐵壁
第459章 大決戰之王對王第465章 僵局第306章 聲東擊西第32章 大勝第186章 蟻民第364章 狼狽的鰲拜第372章 整編行動第363章 弄巧成拙第238章 要命的天花第181章 大顯身手第97章 秦淮女第442章 搏命的李率泰第107章 醉翁之意第308章 海外基地第133章 決戰序幕第74章 罪惡交易第245章 耳光響亮第198章 神火飛鴉第31章 上鉤了第223章 贏了一半第159章 奴家要參軍第461章 火箭揚威第4章 路在何方第378章 自投羅網第227章 步炮之威第350章 借勢清洗第15章 鉢滿盆滿第254章 戰果豐碩第92章 意外重逢第238章 要命的天花第77章 鋤奸第5章 人和錢第275章 打一個拉一個第456章 大決戰之前哨第464章 大刀揚威第12章 各懷鬼胎第438章 開門紅第14章 發達了第454章 天火第408章 人海第50章 反了第21章 破牢籠第22章 生與死第462章 突破和狙擊第210章 同心同德第44章 顧神醫第378章 自投羅網第297章 臨危受命第277章 擒賊擒王第199章 收回拳頭打人第297章 臨危受命第127章 你搭臺,我唱戲第376章 有毒第121章 酷刑鋤奸第146章 身體真好第38章 座上賓第444章 堅壁清野第132章 嫁給我吧第339章 小試牛刀第116章 血灑黃河第432章 硝煙的味道第338章 薊國公來了第166章 威懾第258章 糧食到手了第381章 倭國使者第223章 贏了一半第14章 發達了第31章 上鉤了第402章 送上門來第199章 收回拳頭打人第28章 分潤 紀律第451章 崩塌第246章 悲情牌第一把四十九章 全城動員第144章 東林覆亡第346章 怎麼能榨出油第426章 新時代的大門第277章 擒賊擒王第130章 負心漢第79章 南撤(中)第81章 天火焚城第385章 顛倒黑白第138章 東林之富第354章 民心鹽價第409章 水師威武第461章 火箭揚威第339章 小試牛刀第356章 送錢來了第10章 瘋狂第373章 轉移矛盾第294章 出奇制勝第401章 西南之亂第364章 狼狽的鰲拜第128章 拿錯了劇本第71章 快速膨脹(中)第226章 決戰吳三桂第285章 大獲全勝第273章 火拼第283章 血濺街頭第313章 銅牆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