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斬將(七)

“將軍,闖賊兵伐青州,恐怕要有一場惡戰。

那闖賊自雄踞幽州以來,手下猛將如雲,戰力強橫。此次統兵寇境之人是太史慈,想來將軍也不陌生。這太史慈乃闖賊元從老將,驍勇異常,兵法出衆。闖賊這次命他前來,必然對平原郡勢在必得。將軍不可不防,還需有大將駐守高唐,以免那闖賊兵分兩路,截斷退路。”

說話之人,名叫孫觀,表字仲臺,也是臧霸心腹愛將。

想當年臧霸爲泰山賊的時候,手下有四員大將,號四大寇。孫觀爲四大寇之首,依次是吳敦、尹禮和昌豨。不過,在臧霸歸降曹操之後,四大寇之一的昌豨和臧霸反目,離開琅琊。

他跑去東海,後來又和劉備勾結,在東海郡作亂。

建安五年初,曹操興兵征討劉備,將昌豨斬殺……昔日四大寇也就剩下了孫觀、吳敦和尹禮三人。

臧霸從琅琊到青州之後,把孫觀三人也帶在身邊。

而今聽孫觀這麼一說,臧霸卻眉頭一蹙。

他的確是有些畏懼,可未戰便先言退,在這個時候說出這種話語來,只怕會傷了衆人士氣。

“仲臺所言有些道理,不過也無需太過擔心。

如今闖賊在涼州、冀州皆有戰事,而遼東方有大亂,闖賊手中恐怕也無太多兵馬。他此次寇境,恐怕更多是想要攪亂時局。其兵馬必不會太多,所以不必太過擔心。我投曹公以來,至今寸功未立。今日那太史慈來犯。正是我報效主公。建功立業的好機會。焉能言退?”

孫觀的眉毛一動,“闖賊用兵,速來詭譎。

今雖有涼州和冀州之戰牽累,卻別忘了他而今坐擁四州,更新得了張燕百萬黑山,不可以不防。”

臧霸有些不高興了!

若不是知道孫觀的脾氣,臧霸說不得就要以爲孫觀是故意拆他的臺。

“那以仲臺所言,難不成便棄守平原?”

“平原當然不可以棄。不過後路還需保留……若將軍信我,觀願前往高唐坐鎮,以保證將軍無後顧之憂。”

“莫非仲臺是怕了不成?”

“將軍此話怎說來?觀自歸附將軍以來,每戰必爭先,何曾有過畏懼?”

“可是仲臺現在,便有些畏懼。”

孫觀聞聽大怒,剛要站起來爭辯,卻感覺到身邊有人拉扯他的衣服。

扭頭看,是尹禮在拉扯他。孫觀心中正有些疑惑,卻見尹禮站起身道:“將軍息怒。仲臺絕無畏戰之意,他也是爲將軍着想。不如這樣。由子厚前往高唐坐鎮,末將與仲臺願往安德,阻擋賊軍兵馬。”

子厚,便是吳敦。

此人是四大寇之一,曾爲利城太守,與臧霸素來交好。

更重要的是,吳敦和臧霸是兒女親家,臧霸的女兒便嫁給了吳敦之子,兩人的關係極爲親近。

論才幹,吳敦比不得孫觀。

但是論關係,臧霸無疑會更信任吳敦一些。

臧霸聽了這話,目光隨之一緩。

他倒不是不同意增兵高唐,而是希望派一個他更相信的人坐鎮高唐。

相比之下,吳敦無疑更讓他放心一些。只是這話有孫觀挑起,臧霸就無法排遣吳敦前往。而且他也知道自家這個親家的脾氣,不喜歡爭執。所以讓吳敦跳起來說話,顯然不太可能。所以,臧霸唯有逼迫孫觀,讓孫觀改變主意,然後他纔好排遣吳敦。只是孫觀顯然沒有領會他的意思,險些和臧霸爭執起來。也幸虧尹禮看出了端倪,否則臧霸還真不知如何是好。

“仲臺,你善於用兵,是我最爲信賴的人。

你與公直鎮守安德,我才能更加放心……至於高唐,正如公直所言,由子厚前往最爲合適。”

孫觀皺了皺眉,心裡有些不快。

不過既然話說到了這個地步,他也不好再開口拒絕。

只是這心裡好像有一根刺似地,令他感到非常難受……當下,他和尹禮躬身領命,轉身離去。孫觀和尹禮走後,吳敦才慢慢站起身來,走到臧霸身邊低聲道:“宣高,你心思亂了。”

“啊?”

“未戰而心先亂,可是兵家大忌。

仲臺和公直對你都是忠心耿耿,你今天這個做法,的確是有些傷人。

不過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這件事情,你最好還是和仲臺解釋一下。多年老兄弟,莫鬧得不愉快纔是。高唐那邊,你只管放心就是。闖賊而今恐怕是兵力不足,估計也無力渡河而擊。”

臧霸點點頭,嘆了口氣。

“還是子厚知我,請子厚放心,這件事我一定會妥善解決。”

吳敦呵呵一笑,便不再贅言。

曾經爲朝中官員,做過太守的職務,吳敦從某種程度上也是臧霸的智囊。不過,畢竟是當過官的人,這眼力價不同於孫觀等人。他很清楚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絕不會激怒臧霸。

只是這心裡面,也有一些些的憂慮。

劉闖這次命太史慈攻佔平原,可是來勢洶洶,顯然是衝着臧霸而來。

對於臧霸和劉闖之間的恩怨,吳敦也是心知肚明。想當初,臧霸臨陣倒戈的時候,吳敦也曾經勸說過臧霸。你造反就造反,你背叛就背叛,卻何故衝在最前面?這簡直就是遭人恨。

劉闖和呂布如果不死的話,肯定不會放過你。

你何不固守開陽,任由他們去打生打死?左右這功勞,少不了你的就是。

可是臧霸當時不肯聽,執意要從背後攻打劉闖。結果就是,雖然擊敗了劉闖,卻也激怒了劉闖。

只是這些話。現在卻不能說。

臧霸心裡是什麼想法?吳敦更心知肚明。

讓自己守住高唐。還不是想留一條退路?目的……哼哼。讓孫觀和尹禮去安德送死而已。

出平原王都大門,吳敦上馬回家。

才一進家門,就見他的夫人迎上來,輕聲道:“老爺,家裡有客人。”

“客人?”

吳敦心裡一動。

老妻隨他多年,最知吳敦的心思。

如果是普通人前來拜訪,老妻絕不會親自過來告知,更不會是這副神神秘秘的樣子。老妻這樣做。也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來人身份不尋常。這個時候的不尋常,那隻可能是……

吳敦面無表情,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

他和老妻回到後宅,便在老妻的帶領下來到一座偏僻的跨院裡。

只見跨院裡站着一名男子,看年齡大約在三十左右,相貌清癯,頜下短髯,頗有幾分書卷氣。

“先生從何而來?”

吳敦也不客套。便開門見山問道。

那男子微微一笑,“在下劉廣。平原國高唐人氏,特來拜見吳將軍。”

平原國高唐?

吳敦上下打量來人,突然道:“我倒是記得平原王有一旁支,似乎就在高唐,卻不知閣下與平原王是何關係?”

劉廣道:“在下和平原王並無關係,乃濟北惠王之後。”

說着話,劉廣朝着吳敦又是一揖,“六年前在下曾爲斥丘令。

然斥丘匪禍,在下也因此受到牽累,故而一直在家休養。今日前來拜訪將軍,確是受同宗所請,與將軍轉告一句話。”

同宗?

那也就是漢室宗親嘍?

吳敦猶豫了一下,擺手道:“請先生屋裡說話。”

兩人走進屋中,吳敦向老妻使了個眼色,老妻便告辭離去。

不過在屋外,卻暗中派人守護,以免被人偷聽。而這位夫人則徑自走到了旁邊的廂房裡,一邊操着紡機,一邊思索對方來意。

“敢問先生,是受何人所請?”

劉廣道:“我是受大漢皇叔所請,與將軍一句話。”

濟北惠王劉壽,早已沒落。

但算起來,此人也算是濟北貞王的後人。而劉闖也正是濟北貞王之後,說起來和這個劉廣還是同宗。

吳敦臉色微微一變,猶豫半晌後道:“卻不知皇叔有何吩咐?”

劉廣笑道:“族叔讓我轉告將軍,漢室中興乃大勢所趨,無人能夠阻擋。

將軍也曾爲我漢室臣子,爲何要幫助一介反賊?平原郡,本無需受戰火之類,族叔所爲者,也只臧宣高一人耳。將軍何苦要爲一介反賊,而使平原爲戰火所擾,令百姓生靈塗炭?

當然,族叔還有一句話,將軍欲爲我漢室逆賊嗎?”

吳敦的臉色,頓時變得格外難看。

他倒不是因爲劉廣這些話而感到不快,只是劉廣這一席話,恰好戳中了他的軟肋。

要知道,在內心而言,吳敦還是對漢室頗有感情。當年他之所以雖臧霸造反,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的事情。那個時候,諸侯紛紛崛起,而天子蒙塵,爲董卓所控制,他又怎甘願爲賊人效力?加之臧霸那個時候,的確是頗有名氣,所以吳敦才舍了家業,跟隨臧霸做了山賊。

後曹操迎奉天子,吳敦也非常高興。

在臧霸歸降這一件事情上,吳敦也出了不少的力氣……

哪知道,如今局勢在起變化。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引起許多人的不滿。而劉闖以大漢皇叔之名崛起北疆,更開疆擴土,也是自光武中興以來,從未有過的大事。事實上,在許多人的眼中,劉闖而今正在逐漸代替許都,成爲漢室中興的希望。對此,吳敦心中何嘗不知?

他深吸一口氣,冷笑道:“先生這話,未免有些過了。

今天子尚在許都,我奉天子之命,又有何不妥?”

劉廣哈哈大笑,“將軍何必自欺欺人,天子在許都不假,可這天子之命卻怕難出那皇城吧。”

吳敦臉色陰沉,半晌不語。

許久,他擡起頭看着劉廣,“卻不知先生要我,做些什麼?”

第72章 行路難(二)第186章 許都,許都(一)第375章 虎牢(六)第308章 獅子大開口第353章 涼州之變(二)第204章 睚眥必報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294章 伯言可願助我?第1章 你是何方神聖(上)第238章 海賊(一)第116章 誰讓誰好看?第194章 射鹿(四)第384章 單刀赴會(二)第383章 敢不敢來(一)第255章 黎大隱和風馳第240章 海賊(三)第133章 情敵(一)第141章 飛熊一身是膽第356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九)第243章 動盪第47章 何謂順勢而爲(下)第244章 蛛絲馬跡第114章 警示第376章 虎牢(八)第66章 袁術也來湊熱鬧?第136章 欲王天下乎?第396章 蘄春策(下)第339章 矯詔(三)第344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九)第193章 射鹿(三)第132章 拜見老大人第251章 遼東亂(三)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二)第334章 冀州之戰第84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二)第32章 賭一回(下)第177章 飛熊橫行,貂子豈能阻攔?(上)第315章 新格局(下)第307章 可以坐下來談一談第369章 銅雀深閨鎖大喬(一)第207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285章 洛神(二)第394章 皇城旁門司馬第202章 雞肋第40章 陰差陽錯(上)第207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44章 江表虎臣(上)第18章 汝南風雲起(下)第262章 狼子野心第360章 斬將(一)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一)第68章 聲名鵲起第49章 借道淮陰城(下)第194章 射鹿(四)第36章 殺機四伏之火焚里閭(下)第339章 矯詔(一)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五)第77章 三英戰呂布(一)第345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十)第145章 初會(一)第4章 麋繯,麋夫人?第259章 聯合第150章 羣英會(三)第73章 行路難(三)第3章 老羆出囚籠(下)第424章 君臨第209章 從此天高任鳥飛(二)第325章 飛燕(上)第271章 重返遼西第205章 對峙第258章 建安五年第35章 麋繯夜奔(下)第257章 遼東風波定第347章 老羌(一)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二)第46章 薛州的饋贈(上)第372章 槍王登門(一)第338章 觀滄海(三)第99章 有古怪!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四)第4章 麋繯,麋夫人(下)第364章 斬將(十四)第75章 因爲我高興!第218章 ‘仁’就是讓大家吃飽肚子!第84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二)第132章 拜見老大人第410章 鏖戰江東(五)第72章 行路難(二)第3章 老羆出囚籠(上)第396章 蘄春策(上)第400章 遷都(一)第94章 大家都在觀望!第131章 世態炎涼,冷暖自知第366章 雞肋(二)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130章 袁氏之邀(下)第43章 快意恩仇大丈夫(下)第387章 清君側第59章 神亭嶺(三)
第72章 行路難(二)第186章 許都,許都(一)第375章 虎牢(六)第308章 獅子大開口第353章 涼州之變(二)第204章 睚眥必報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294章 伯言可願助我?第1章 你是何方神聖(上)第238章 海賊(一)第116章 誰讓誰好看?第194章 射鹿(四)第384章 單刀赴會(二)第383章 敢不敢來(一)第255章 黎大隱和風馳第240章 海賊(三)第133章 情敵(一)第141章 飛熊一身是膽第356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九)第243章 動盪第47章 何謂順勢而爲(下)第244章 蛛絲馬跡第114章 警示第376章 虎牢(八)第66章 袁術也來湊熱鬧?第136章 欲王天下乎?第396章 蘄春策(下)第339章 矯詔(三)第344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九)第193章 射鹿(三)第132章 拜見老大人第251章 遼東亂(三)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二)第334章 冀州之戰第84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二)第32章 賭一回(下)第177章 飛熊橫行,貂子豈能阻攔?(上)第315章 新格局(下)第307章 可以坐下來談一談第369章 銅雀深閨鎖大喬(一)第207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285章 洛神(二)第394章 皇城旁門司馬第202章 雞肋第40章 陰差陽錯(上)第207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44章 江表虎臣(上)第18章 汝南風雲起(下)第262章 狼子野心第360章 斬將(一)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一)第68章 聲名鵲起第49章 借道淮陰城(下)第194章 射鹿(四)第36章 殺機四伏之火焚里閭(下)第339章 矯詔(一)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五)第77章 三英戰呂布(一)第345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十)第145章 初會(一)第4章 麋繯,麋夫人?第259章 聯合第150章 羣英會(三)第73章 行路難(三)第3章 老羆出囚籠(下)第424章 君臨第209章 從此天高任鳥飛(二)第325章 飛燕(上)第271章 重返遼西第205章 對峙第258章 建安五年第35章 麋繯夜奔(下)第257章 遼東風波定第347章 老羌(一)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二)第46章 薛州的饋贈(上)第372章 槍王登門(一)第338章 觀滄海(三)第99章 有古怪!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四)第4章 麋繯,麋夫人(下)第364章 斬將(十四)第75章 因爲我高興!第218章 ‘仁’就是讓大家吃飽肚子!第84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二)第132章 拜見老大人第410章 鏖戰江東(五)第72章 行路難(二)第3章 老羆出囚籠(上)第396章 蘄春策(上)第400章 遷都(一)第94章 大家都在觀望!第131章 世態炎涼,冷暖自知第366章 雞肋(二)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130章 袁氏之邀(下)第43章 快意恩仇大丈夫(下)第387章 清君側第59章 神亭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