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在這裡休息到太陽升起,到這裡也就是爲了看日出的。
鄭秀晶和楊墨並排坐在雪地上,面朝着太陽即將升起的方向,兩人一人手裡抱着一臺單反,一邊休息一邊等待着即將到來的日出,他們在期待着,乞力馬紮羅的日出有多麼美麗。
太陽按時升起,當天邊出現第一抹魚肚白時,所有人都知道,日出到來!
楊墨拍下了這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隨着太陽緩緩升起,黛藍消退,魚肚白逐漸向外擴散,中間呈現出金色的光芒,腳下雲海嫋嫋,那是一種淡薄的白色,一看就知道,那白色屬於雲彩。
東方紅日初升,在遠方的雲海之上露出半圓,一道紅光刺破天空與土地的界限,在地平線蔓延,再遠些的地方也獲得了光明。
楊墨選擇將這一幕記錄下來,他端着相機,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畫面,按下快門。這天,乞力馬扎羅山的太陽照常升起,楊墨和鄭秀晶坐在赤道的雪上,欣賞着這無與倫比的壯美日出。
楊墨轉頭看向鄭秀晶,正對上對方看過來的雙眸,兩人看着對方的雙眼,身體湊近,嘴脣輕觸,金色的陽光照在臉上,從兩人身邊穿過,在後方留下一道戀愛的剪影。
“很美!”楊墨微笑着說道。
“是很美!”鄭秀晶看着有些耀眼的太陽,眯着雙眼笑着。
“你也是。”
鄭秀晶看着他,燦爛一笑:“我很喜歡這裡,楊墨謝謝你!”
楊墨眉頭一挑:“多餘的話我就不多說了,這裡需要合影留念啊。”
兩人在峰頂拍了很多照片,也和同行的嚮導隊伍合影,接下來就要去乞力馬扎羅山的最高峰——烏呼魯峰。
早上絕美的日出似乎治癒了登山人,鄭秀晶也重新恢復了精力,看起來登上最高峰也不是太大問題了。
一行人在嚮導的帶領下繼續向烏呼魯峰前進,大概兩個多小時後,鄭秀晶又扶着膝蓋劇烈喘息,這次她沒有再拒絕氧氣,因爲她已經登上了非洲的最高峰,望着山下綿延的雨林雲海和草地。這座乞力馬扎羅山就像是一位戴着白髮的老者,穿着華麗而又神奇的大氅,大氅延延而下,尾部繡着翠綠的雨林。
吸了幾口氧,鄭秀晶重新恢復活力,激動的都快跳起來了,可是等氧氣一拿開,立刻就呼吸困難,估計在山上是離不開了,好在等一會兒就會下山,倒也不在乎這些。
八個小時後,衆人下到了馬維卡營地,上去匆匆,下來倒是不慌不忙的,楊墨和鄭秀晶一邊下山一邊拍攝着路上的風景。
到了營地,鄭秀晶一聽說可以進行簡單的洗漱,開心的都快跳了起來,不說還好,一說她就感覺快要被逼瘋了,在出汗的情況下,大概三四天沒有辦法洗澡洗頭,她自己都感覺自己快臭了,至於楊墨,他早就臭了,臭男人就是這麼容易臭,好在後面習慣了。
但是這一對臭臭的情侶結伴登上了非洲最高峰,臭一點又有什麼所謂的,反正心裡已經接納對方了。
在營地享受完最後一頓晚餐,兩人便牽着手在營地內轉悠,他們會微笑着迴應那些向他們打招呼的人,有時候坐在一起聊聊天。都是登頂下來的人,大家都完成了一件看起來很了不得的事情,自然有很多話要說,每個人都說着自己這幾天的登山經歷,一直到夜深了,這纔回去休息。
這場閒聊註定不會長久,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聊聊後又因爲各自的事情散去,這就是旅程。到陌生的環境,結識陌生的人,認識陌生的新鮮事物,一切結束,諸多感悟縈繞心頭,有萬般話語想要訴說,剩下的時間留給人們互相傾訴;也有人想到什麼,微微一笑,便翻開了下一頁。
最後一天,離開的隊伍花了四五個小時的時間下降到馬維卡大門。楊墨支付了挑夫剩餘的費用,並且給了一些小費,不僅是因爲這裡需要給小費,也是對大家這些天的幫忙的報答;至於一些用不到的東西,自己帶着佔體積佔重量,帶回去又沒什麼大用,兩人索性就給了大家;剩下還有桑給巴爾島的旅遊,還有開羅亞歷山大,還要去看尼羅河的日出,輕裝上陣更爲方便。
兩人在大門處填寫了一些詳細的信息,然後被給予證書。登上斯特拉峰的人會被授予綠色證書,而他們登上了烏呼魯峰,所以拿到的是黃金證書,鄭秀晶看着自己的證書,咧着嘴就知道傻樂。
午飯是在附近吃的,因爲時間已經到了中午,而酒店離這裡也有兩個多小時,所以先吃飯比較合算,這樣晚上還可以再吃一頓,不然的話,不僅需要捱餓,還會因爲吃飯較晚而少吃了一頓,怎麼算都划不來。
山上的環境和酒店簡直天差地別,室內溫度宜人,鄭秀晶一回來就鑽進了浴室,山上零下二三十度,山下卻是零上三十多度,運動加炎熱讓她渾身都是汗,她不願再回憶起山上無法洗澡的經歷,所以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讓自己舒服的洗個熱水澡。
兩人還沒有逛過阿魯沙,但是也不去想了,鄭秀晶洗了澡便懶得動彈,趴在牀上就打開了電腦看這幾天的相片,楊墨重新清點兩人的行李;至少這麼熱的天,等待晚飯就好了,明天就要去桑給巴爾島了,到時候再好好的玩。
第二天一早,兩人帶着自己的行李前往阿魯沙乞力馬紮羅國際機場,他們將乘飛機前往桑給巴爾島。鄭秀晶一路靠在楊墨身上,讓他幫忙揉腿,她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從健康到報廢的過程,好在現在兩條腿的痠痛減少了不少,當然,這也得益於昨晚楊墨的按摩。
飛機起飛降落,新的旅程開始。楊墨在東海岸預定了酒店,靠着印度洋,可以盡情欣賞着印度洋的美景。
石頭城靠近島的西方,而酒店在東方,時間已經到了下午,剛到這裡,兩人都不太想立刻就出去觀光,反正時間充足,索性就在酒店休息一下,然後去桑島的岩石餐廳。
這座餐廳在2012年開始營業,坐落於海中的礁石上,一旦漲潮,這裡就成了一座孤島,四周環映着蔚藍的大海,現在已經成了桑島的象徵之一;而在此之前,這裡也只是漁夫們出海打漁的落腳地而已。
餐廳共有12張桌子,一共可容納45個人就餐,可以選擇臨海的露臺和室內。可以一邊享受海風的吹拂,欣賞着美景,一邊品嚐當地的美食,可以說是非常有特色了,這也是這座餐廳這麼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看時間差不多了,楊墨開車載着鄭秀晶前往岩石餐廳,當然,開車是到不了的,中間隔着大海,退潮的話還可以踩着岩石過去,如果有海水,會有船隻接送,當然,也可以自己趟水或者游過去。
兩人站在小船前,遠遠看了眼幾十米外的那塊岩石,彷彿一隻矗立在海上,岩石上長滿了茂盛的植被,綠色的植物圍繞着餐廳,彷彿童話裡的景象。在經久的海浪侵蝕下,岩石下部被掏空,像是一朵蘑菇,事實上世界各地很多的岩石類孤島都有這樣的情況,這沒什麼特殊的,真正特殊的是人類的創造。
這時候海水淹沒了岩石與海岸的路,兩人選擇了坐船,因爲眼前的海水看起來並不是太友善,顏色偏深,路程也有些長,遠遠超過了“有趣”的範疇。
時間不久,船隻靠岸,鄭秀晶小心翼翼的站起來,船隻在海水中有些搖晃,楊墨連忙扶着她,順手把她的包接過來挎在肩上,然後扶着她上岸。
CNN把這座餐廳評爲世界十大詭異餐廳之一,隨着它名氣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遊客將這裡當做打卡地點,所以楊墨來之前就預定了兩個位子。
太陽還在海面上,離墜入大海還需要一段時間,天空一片亮白,岩石上的樹葉翠綠油亮,這給它加分不少。
兩人落座,楊墨把鄭秀晶的包還給了她,然後拿起菜單掃了一眼,忽的擡頭看向鄭秀晶,把菜單遞給了她:“看看有沒有喜歡的。”
鄭秀晶端起水杯正準備喝水,見楊墨把菜單遞給自己,索性把水杯放下,接過菜單瀏覽了一遍,指着龍蝦道:“這個。”
“就這個?”
“還有……”
等菜的功夫,兩人四處打量了一下,周圍坐着十幾二十個人,露臺上還有一對白人伴侶,兩人坐在沙發上欣賞着被風吹皺的蔚藍大海。
一直有風吹進來,海風涼爽,讓人舒服的面色輕鬆,餐廳內有着簡約的裝飾,看起來很舒服。
兩人等待時間不久,晚餐端上來,風景什麼的就先放在一邊,先打量着盤子裡的食物。龍蝦沒有湯汁,只是切成兩半,蝦頭內放着些調料配菜,蔬菜上掛着油,旁邊放着一塊焦黃的魚肉,還有些海鮮拼盤類的食物,顏色稍暗,風格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