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府今天可是熱鬧,可不是熱鬧嘛,老太君的六十大壽,這孫子不僅是侯爺,而且還是上過戰場立過大功的,陛下跟前的紅人。
這來拜壽的人是一批接着一批的,看來看去都是人,人來人往,跟過年似的。
風清城的侯爺府,說起來,也是個多事的地方。
事情還得從哪個老侯爺說起,就是風清城的祖父。
老侯爺空有爵位其實個人私生活混亂,妻子一個小妾一堆的,這其實也不是什麼稀罕事,他們那老一輩的人作風都是這樣的,尤其是那些有什麼先祖傳下來的爵位的什麼富家子弟,那是個裡面起碼九個都是紈絝,剩下一個處於紈絝的邊緣。
老侯爺別的愛好沒有,就是喜歡美人,雖然他的眼光也不是很好,那些小妾長得還沒他的正妻一半好看呢,可是還是一個小妾一個小妾的往家裡面納,最後弄得侯爺府裡的開銷日益增加,最後入不敷出了,老侯爺這才收斂了。
你說男人娶那麼多女人幹什麼,就不嫌吵嗎?一個個花枝招展的,每天不是想着打扮就是想着爭風吃醋惹是生非,這簡直就是給家裡添亂。
當時的侯爺夫人,也就是風清城的祖母,畢竟是個大家閨秀,這主母的氣勢還是有的,管家也是能手,所以那一羣鶯鶯燕燕的也不敢興風作浪。老侯爺雖然人品不怎麼樣,可是好歹也算敬重他的正妻,所以,侯爺夫人對於老侯爺的那套做派經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只要別弄得太亂,基本上就是放手不管的。
最後的最後,就是造成了老侯爺嫡子只有一個庶子卻有好幾個。
據說爲了這個世子的位置,那些小妾姨娘們可是沒少動過心思,可是侯爺夫人多精明的一個人,會讓那些人如意?這世子的位子可是先皇直接下旨封的,雷打不動的,說都改變不了,就是老侯爺都改不了的。
世子,就是風清城的爹,他的婚事其實是由侯爺夫人一手操辦的,在這方面,侯爺夫人可是一點兒都沒讓老侯爺插手,幸虧沒插手,不然就憑着老侯爺的那個眼光,能給自己的嫡子挑到什麼好人啊。
這其實不是侯爺夫人想多了,而是後來的事實證明了侯爺夫人的想法是對的。
老侯爺本來給世子相中了一個什麼舊識的女兒,但是侯爺夫人死活不同意,想給自己兒子選了個書香門第的。老侯爺拗不過侯爺夫人,加之當時的皇后,也就是夜霖的母親,給侯爺夫人推薦了自己的表妹,所以最後世子就娶了後來的世子妃。
世子娶的世子妃確實不錯,知書達理善解人意。世子很是喜歡,兩人琴瑟和鳴相敬如賓的,這生活也算是美滿。
可是那個老侯爺之前相中的那個兒媳婦可不是個省油的燈,聽說嫁給了什麼侍郎的兒子,整天不是吵就是罵的,而且那個女子性子委實潑辣,滿嘴粗話髒話,而且長得壯實,經常動手打自己的夫婿,最後那戶人家實在受不了,只好休妻了,一時間,那個女子成了整個寧城的笑柄。
爲了這事,侯爺夫人還笑話過老侯爺好幾次,說什麼老侯爺的眼光可真是不一般,幸虧那等女子沒進自己家的門,不然真是家無寧日了。老侯爺也很是羞愧,自此以後對於侯爺府中的事情幾乎不再管了,全部交由侯爺夫人和世子妃打理。
世子妃只給世子生了一個兒子,那個兒子就是風清城。
世子的身體就不怎麼好,很多年前就因病去世了,至於世子妃,因爲丈夫死了,她整日悲愁,當時世子妃其實還懷有遺腹子的,最後生產的時候,因爲難產大出血,最後大的小的都沒弄能活下來,於是這侯爺府的嫡孫,就剩下風清城一個了。
風清城的父母去世後,一直是由他的祖母教養的,但是先皇念着去世的皇后的情,特意准許風清城進宮給太子做伴讀,所以風清城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和夜霖太子在一起的,兩人本就是表兄弟,又是自小認識,這感情自然比常人要親厚些。
世子和世子妃都去世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打擊還是老侯爺本來身體被女色掏空不少,所以沒幾年也去了,不過老侯爺死之前唯一正確的事情就是把爵位傳給了嫡孫。
然後風清城就順理成章地成了侯爺。
自從老侯爺去世後,風清城的祖母爲了自己的孫子着想,很是整頓了一下侯府,老侯爺的那些妾室的,有子嗣的都留下,沒子嗣的都給了筆銀子打發了。
雖說是這樣,可是風清城的那些叔叔們可不是什麼省事的,個個都不怎麼安分。
那些叔叔們就看不慣風清城成了侯爺,於是乎就開始下絆子。大亂子不敢找,就找些小亂子,整天爭來爭去的,煩人的不得聊,好在老夫人能幹,威嚴猶在,還能治理,可惜,侯府裡因爲妻妾之爭可是鬧翻了,好幾次都驚動先皇了,先皇雖然喜歡看熱鬧,可是沒那麼好心管你這家裡的瑣事,直接下令把那些鬧事的打了板子,可是也是治標不治本的。
老太君覺着自己年紀大了,這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的,沒準哪天這眼睛一閉就去了。老太君放不下風清城,這府裡面的亂子也還是有很多,所以老太君就想着給風清城這個妻子,讓這新的侯爺夫人幫着管家,趁着自己還算利索的份上,還能指點下幫幫忙,以後也好放心把侯爺府交給風清城和他的妻子。
這老太君一着急,催婚就催得緊,風侯爺可是鬧心。後來夜霖當了皇帝,他乾脆就和自己祖母說了句,自己的婚事由陛下做主,老夫人不敢違背聖意這纔沒說什麼了,可是給風清城張羅婚事的心思可是一點兒都沒淡下來。
因爲夜霖的母后和風清城的孃親是表姐妹,所以,侯爺府裡真正和皇宮沾上親的也只有風清城,那些不安分的人看着現在陛下的面子上,對待風清城不敢怠慢也不敢招惹。
說實話,都是老侯爺弄出來的麻煩,最後給風清城整出那麼一堆討人厭的親戚,這親戚尤其是不講理的親戚多了就是討厭。我要是家裡有這麼些人,我纔不管什麼所謂的親戚情分什麼的,直接趕走。
也不是我背後說閒話,風清城的那些叔叔們着實臉皮也太厚了些,你說那麼大年紀的人,怎麼還賴在人家侯爺府裡呢?難道不會自己出去單過嗎?這待在侯爺府,明明是沾了人家的光,借的是人家的勢,可是壓根就沒把風清城這個真正的主人放在心上,還時不時找亂子,真是無恥。難道這些人以爲風清城得把你們當祖宗似的供起來嗎?還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真是不知羞恥。
要是我,我肯定讓離飛狠狠揍他們一頓。
哎,侯爺府裡面糟心事可真多,也不知道風清城會娶個什麼樣子的女子來給他管這一家的亂七八糟。
你說這家裡的事情這麼糟心,而且自己的祖母整天勸着自己趕緊娶妻的,要是換做我是風清城,我也受不住。這樣的情況,估計就沒有一天的日子能安心過的。
怪不得風小侯爺去邊關,他那種性情的人怎麼會喜歡待在那麼個家裡,自然是能躲開就躲開的。
不過人家家裡的事情,我們這些外人是管不了的,人多可不是件好事,幸好我家沒這麼個情況,我爹爹對娘可是一心一意的,沒那些糟心事。人少了雖然有時候比較冷清,可是總比人多了個個都來找茬的好。
我還記得每次碰到侯府老夫人的時候,老夫人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說她那沒良心的孫子,竟然跑去邊關了,連媳婦都不願意娶,真是讓她操碎了心,哎,他們家幾代人都是從文的,本來孫子文采不錯以爲也能從文,在朝堂上混個一官半職的,哪想到風清城這人竟然是文人的外表武者的心,只想着投身於戰場去殺敵守護國家疆土,這份愛國的熱心也不知道死去的老侯爺知道了可感到慚愧?
風清城去邊關的消息傳開後,可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人人都在猜測原因,說什麼風侯爺想要去邊關是因爲家裡出了事啊,說什麼風清城其實是不想別人說他是紈絝子弟啊,最離譜的事說什麼風清城分明是爲情所困,想找個地方養情傷,所以纔去駐守邊關的,還有的說什麼風清城是喜歡上了什麼武將家的女兒的爲了討人家歡心纔去從軍的。
這原因其實再簡單不過了。
風清城其實是想躲開家裡的那麼烏煙瘴氣亂七八糟的人和事,順便想避開老太君對他的催婚,這纔來邊關尋求自由瀟灑。
這是難爲這麼一個小侯爺了,過得實在是不容易啊,可惜沒多少人能理解,說到底,他們家的事怎麼都是個麻煩,只能順其自然看着辦了。
好吧,閒話說了那麼多,再來說說今天的壽宴好了,怎麼說老太君過壽都是喜慶的事,就不提那些不開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