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這種事也不新鮮了

滕村機牀公司是以原來的滕村機牀廠爲基礎,兼併了滕村市的其他一些中小型機械企業而建立起來的。臨機集團擁有滕機90%的股權,滕村市政府則擁有另外的10%。

與幾年前那個奄奄一息的滕機不同,今天的滕機,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20億元,是滕村市的支柱企業之一,其生產的雕銑機行銷全球,高端銑牀產品在國內市場上也佔據了相當的份額。

唐子風一年起碼要到滕機來視察六七回,所以對於他的到來,滕機的領導層也沒有太過興師動衆,只是召集中層幹部來與唐子風見了一次面,聽取了唐子風的“重要指示”,然後大家就各自回去幹活了。總經理古增超把唐子風和熊凱請到自己的辦公室,連同公司副總經理陳勁鬆和鄭煥一起,開起了閉門會議。

“前年,我們應科工委和機電集團公司的要求,爲軍工82廠開發專用精密銑牀,光是直接的研發經費就投入了4000多萬,間接的投入就不去算了。上上個月,我們的專用精密銑牀研發完成,82廠和國家科工委的專家也來進行了技術鑑定,認爲達到了國外同類設備的水平。

“82廠原來提出要訂購200臺,用於新型裝備的製造。結果,在技術鑑定完成之後,他們只答應訂購20臺,合同總金額還不到1000萬。這種銑牀是爲軍工專門開發的,在民用領域基本沒有市場。這就意味着我們開發這型銑牀,完全是賠本生意。

“82廠帶隊來參加技術鑑定的,是他們的常務副廠長柯國強。他當時說完這話之後,咱們公司的人都氣炸了。老宋當着科工委領導的面,就和柯國強吵起來了,弄得科工委的領導都挺尷尬的。”古增超向唐子風彙報道。

古增超說的老宋,是滕村機牀廠過去的常務副廠長,叫宋大卓,唐子風和他挺熟悉的。滕機改製爲公司後,宋大卓當了一任常務副總理,前幾年已經退休了。這次滕村開發軍用的精密銑牀,公司專門把宋大卓請回來負責,這件事唐子風過去也是知道的。

老爺子興沖沖地接受返聘,回來帶一個重點項目,原本是想幹出點漂亮活,讓人稱讚一聲廉頗不老。要誰曾想,自己牽頭搞出來的產品,性能和質量都沒問題,說好的銷售量被人生生砍掉了九成,從一個盈利項目變成了嚴重虧損的項目,擱在誰身上能不急眼?

“82廠那邊爲什麼減少了採購數量,你們瞭解過沒有?”唐子風問。

古增超說:“這還能不去了解嗎?我們打聽了一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82廠最早打算採購這批精密銑牀的時候,是和德國博泰公司談的,德國人說這種銑牀與高科技武器裝備的製造相關,拒絕向中國出售。”

“這個情況我知道。”唐子風說。

古增超說:“然後,82廠就通過機電集團公司,找到了咱們頭上,還說是國防需要,讓咱們發揚風格,克服困難,務必要用最快的速度把這種銑牀開發出來。”

“我記得,爲這事他們還搬動了謝總來給他們當說客吧?”唐子風點頭說道。

他說的謝總,是原二局局長,現任機電集團公司董事長的謝天成。臨機集團是國家機電集團的下屬子公司,所以謝天成也就是唐子風的頂頭上司,在古增超面前更是有絕對的權威。

這一次82廠想請滕機幫助開發精密銑牀,又擔心滕機方面嫌利潤太低,不願意接這樁業務,便通過科工委的渠道,請出了謝天成來說情,或者也可以理解成請謝天成來向滕機施壓。

82廠採購這批精密銑牀,是用來對某新型號導彈的燃料艙進行精密加工的,的確是涉及到高科技武器裝備。這種軍工訂貨,與純市場化的產品不同,滕機方面無法漫天要價,所以每臺機牀的利潤非常有限。

在此前,滕機曾經覈算過,按82廠訂購200臺機牀計算,攤進研發成本之後,滕機的所得只能算是微利,這還是在沒有計算管理成本的前提下。

滕機是一家老國企,在計劃經濟年代裡,接這種吃苦受累卻沒多少利潤的項目是常事,所以公司對於機電集團的要求,並沒有提出什麼異議,組織起精幹的隊伍就開始攻關了。

攻關取得了成功,可說得好好的200臺訂貨,在技術鑑定完成後,卻變成了20臺,合同總金額不到1000萬,這就是坑人了。滕機爲這型機牀直接投入的研發經費就有4000萬,就算這筆合同的收入全部是利潤,滕機也得虧出去3000多萬了。

“我們瞭解過了,在來滕村參加技術鑑定會之前,82廠通過他們的渠道,把我們發給他們的銑牀技術資料轉給了博泰公司。博泰公司方面看過這些技術資料之後,確定中國已經掌握了這種精密銑牀的製造技術,所以就表示沒必要再向中國限制這種產品了。”古增超冷笑着說道。

“所以,82廠就決定從博泰公司採購這批銑牀了。”唐子風聽明白了。

“可不就是這樣嗎。”陳勁鬆憤憤地說,“我私下裡和82廠的生產處長聊過,他說他們答應採購我們20臺銑牀,還是看在科工委的面子上,怕科工委不好向機電公司交代。如果不是這個原因,他們連這20臺銑牀都不想要。”

“沒有我們拿出國產的精密銑牀,德國人憑什麼會解除限制?當初他們低聲下氣地來求我們給他們救急,現在外國人向他們敞開口子,他們就把我們一腳給踹了,這不特麼就是一羣白眼狼嗎!”鄭煥罵罵咧咧地說道。

“這種事情,也不新鮮了。”唐子風說道。

西方國家對東方陣營的技術出口限制,早在冷戰時期就開始了。冷戰結束後,西方國家解散了臭名昭著的巴黎統籌委員會,但旋即又建立了瓦森納安排。新瓶裝舊酒,依然是試圖用技術限制來卡東方國家的脖子。

西方國家的技術出口限制,有一條原則,那就是僅限於東方國家尚不掌握的技術。如果某項技術已經被東方國家所掌握,則西方國家就會將其從限制名單中取消。

這條原則,用意極其險惡。東方國家要突破這些被限制的技術,需要有高額的投入。技術被突破之後,東方國家必須從這些技術的銷售中收回投資,纔能有錢去進行後續的研發,形成良性循環。

西方國家在東方國家突破一項技術之後,立即解除對該技術的限制,就使得東方國家新突破的技術失去了用武之地,前期的投入難以得到補償,後期的研發也就會受到影響了。

也許有人會說,東方國家既然已經突破了這項技術,爲什麼不用自己的技術,而是要去用西方解鎖的技術呢?

這裡有兩個原因:

其一,西方的技術更爲成熟,東方國家剛剛突破某項技術,在許多技術細節上肯定還是有許多欠缺的。對於用戶來說,如果有更成熟的技術,誰還樂意用粗糙的技術呢?

其二,西方國家手裡擎着一面“自由貿易”的大旗,可以要求世界各國在進行裝備採購的時候,不得采取歧視原則。

東方國家要想參與經濟全球化,就不能違背這條自由貿易原則,不能強制國內企業只採購國產裝備。

要說起來,這件事本身是極其荒唐可笑的。西方國家一面以國家安全爲由,限制向東方陣營出口高科技產品,另一面又標榜自己是自由貿易的旗手,要求大家必須公平交易,不得偏袒本國產品。

說得通俗一點,那就是我不想賣給你的東西,你無論如何也買不到,我想賣給你的東西,你就必須買,否則就是違反貿易原則。

這樣相互矛盾的做法,出自於同一個國家,而且它還能把兩件事都說得冠冕堂皇,這就是紅果果的耍無賴了。

再至於東方陣營裡還有一羣學者言之鑿鑿地聲稱這兩種做法都是對的,都代表着普適價值,那就只能用犯賤二字來描述了。

說到底,人類社會即便已經進入了21世紀,也依然沒掙脫從動物界帶來的弱肉強食的邏輯。所謂文明社會,不過就是在把弱者吃掉的時候,吃相顯得更文雅一些而已。

82廠承擔的是軍工任務,對產品質量要求很高。能夠買到博泰的機牀,82廠當然沒有動力去採購滕機的機牀。之所以最終還是答應要採購20臺滕機機牀,這就是一個面子上的問題了。畢竟當初是他們請滕機幫忙的,現在如果一臺機牀都不買,未免顯得太不講道理了。

可是,採購20臺,就算是講道理了嗎?

這件事剛出來的時候,滕機的領導層覺得自己能夠處理,沒必要麻煩集團總部,於是便依靠自己的力量四處告狀,要討一個說法。折騰了一個多月,滕機把能找的部門都找了一個遍,最終也沒解決問題,這纔不得不把事情彙報到了唐子風這裡。

唐子風這次到滕村來,主要的目的就是了解事情的始末,再決定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十章 經營不善的菜市場第四百零一章 隱形冠軍第四十章 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第四百零六章 他也覺得非常抱歉第二百五十章 資料從哪來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居然是拼起來的第九十章 十年的緣分第四百零八章 帶着誠意來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傳說中的絕密資料第四百一十五章 再組織一次鑑定第二百一十五章 你這是唱的哪一齣啊第三百四十一章 原來不是我的首創第四十八章 機牀和機牀不一樣第二百八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他鄉遇故知第二十一章 失散多年的親師妹第三百一十二章 買點啥吃不香呢第三百七十五章 敲一個警鐘第十八章 這其中有什麼原因第四百二十三章 錯了可不怪我喲第二百二十章 我只是來賺點辛苦費的第二十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三十三章 一個紅顏薄命的承包者第一百五十章 大練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中國人是玩真的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你長能耐了第八十七章 跟他們沒完第一百四十章 紅燒肉管夠第一百八十五章 讓他再鍛鍊鍛鍊第三百七十三章 特大丑聞第一百六十八章 成天就想着吃獨食第三百零二章 坐吃山空第二百七十九章 拿業務當聘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照最低成本報價第四百一十章 有些人盲目樂觀第三百八十九章 依託臨河集團第一百三十章 到臨河街上轉轉第六十三章 賺一筆快錢第二百五十章 資料從哪來的第四百四十一章 這可真是一個死結第二百零一章 買買買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吃嗟來之食第三百四十二章 考克斯報告第二十八章 第三產業是朝陽產業第四十九章 什麼都能夠造出來第三百七十章 根本不是一碼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奔向2000第三百一十二章 買點啥吃不香呢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可能是做錯了一件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臨一機變天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免費勞動力第二百二十八章 船等機,機等軸第一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四章 咱們怎麼能這樣做呢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能夠做到守口如瓶第三百一十三章 當年老韓也是這樣過來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船等機,機等軸第四百三十章 你說的肯定不是我第二百一十二章 下星期來上班行嗎第二百章 看你那沒見過錢的樣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分工第七十九章 問題出在哪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籬笆扎牢第六十一章 工業互聯網第四百零六章 他也覺得非常抱歉第三百七十八章 爲什麼是我呢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們跟我說實話第一百九十六章 聯席會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誰的助理第六章 三資企業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個不錯的選擇第二十九章 另一層含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這事不妥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就是吃水疙瘩嗎第二百七十一章 按技術入股第二百八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十七章 入股承包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傢伙瘋了第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五十五章 超市出問題了第四百零四章 長線投資第二百七十章 獨門技巧第三百九十五章 抱住大腿不放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鳴驚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好自爲之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繪圖板耽誤的營銷大師第四十六章 臨一機也是臨河市的企業第三百六十章 絕對的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第二百零六章 所圖甚大第三百七十五章 敲一個警鐘第三百六十八章 技術鑑定會第三百零六章 賬不是這樣算的第三章 穿越者的先知先覺第十九章 真正的殺招第四百四十五章 文科生套路深第二百七十三章 王梓傑的新方向第三百一十四章 我教你一手吧第三百二十六章 免費勞動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趁虛而入
第三十章 經營不善的菜市場第四百零一章 隱形冠軍第四十章 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第四百零六章 他也覺得非常抱歉第二百五十章 資料從哪來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居然是拼起來的第九十章 十年的緣分第四百零八章 帶着誠意來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傳說中的絕密資料第四百一十五章 再組織一次鑑定第二百一十五章 你這是唱的哪一齣啊第三百四十一章 原來不是我的首創第四十八章 機牀和機牀不一樣第二百八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他鄉遇故知第二十一章 失散多年的親師妹第三百一十二章 買點啥吃不香呢第三百七十五章 敲一個警鐘第十八章 這其中有什麼原因第四百二十三章 錯了可不怪我喲第二百二十章 我只是來賺點辛苦費的第二十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三十三章 一個紅顏薄命的承包者第一百五十章 大練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中國人是玩真的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你長能耐了第八十七章 跟他們沒完第一百四十章 紅燒肉管夠第一百八十五章 讓他再鍛鍊鍛鍊第三百七十三章 特大丑聞第一百六十八章 成天就想着吃獨食第三百零二章 坐吃山空第二百七十九章 拿業務當聘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照最低成本報價第四百一十章 有些人盲目樂觀第三百八十九章 依託臨河集團第一百三十章 到臨河街上轉轉第六十三章 賺一筆快錢第二百五十章 資料從哪來的第四百四十一章 這可真是一個死結第二百零一章 買買買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吃嗟來之食第三百四十二章 考克斯報告第二十八章 第三產業是朝陽產業第四十九章 什麼都能夠造出來第三百七十章 根本不是一碼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奔向2000第三百一十二章 買點啥吃不香呢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可能是做錯了一件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臨一機變天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免費勞動力第二百二十八章 船等機,機等軸第一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四章 咱們怎麼能這樣做呢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能夠做到守口如瓶第三百一十三章 當年老韓也是這樣過來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船等機,機等軸第四百三十章 你說的肯定不是我第二百一十二章 下星期來上班行嗎第二百章 看你那沒見過錢的樣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分工第七十九章 問題出在哪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籬笆扎牢第六十一章 工業互聯網第四百零六章 他也覺得非常抱歉第三百七十八章 爲什麼是我呢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們跟我說實話第一百九十六章 聯席會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誰的助理第六章 三資企業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個不錯的選擇第二十九章 另一層含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這事不妥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就是吃水疙瘩嗎第二百七十一章 按技術入股第二百八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十七章 入股承包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傢伙瘋了第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五十五章 超市出問題了第四百零四章 長線投資第二百七十章 獨門技巧第三百九十五章 抱住大腿不放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鳴驚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好自爲之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繪圖板耽誤的營銷大師第四十六章 臨一機也是臨河市的企業第三百六十章 絕對的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第二百零六章 所圖甚大第三百七十五章 敲一個警鐘第三百六十八章 技術鑑定會第三百零六章 賬不是這樣算的第三章 穿越者的先知先覺第十九章 真正的殺招第四百四十五章 文科生套路深第二百七十三章 王梓傑的新方向第三百一十四章 我教你一手吧第三百二十六章 免費勞動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