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紅土崖(二)

郭長風這裡的情況大致差不多,也有不同的地方,紅土崖這個地方在1877年纔開始有人居住和開荒,大多都是從山東逃荒過來的難民,在江浙一帶能抵得上一個縣的地方不過六百餘戶人,就算他們想出去搶劫,那也不知道要搶哪一家的糧食和銀子。

搶女人的事,他們倒是幹過。

郭長風在紅土崖經營的時間不短,只是周邊並無敵人,朝廷也不會來圍剿他們,寨子的防備很是鬆懈,遠不如牛家堡那樣有紮實的城牆,只有一圈高大的木柵欄。

宋彪帶隊進了寨子查閱一遍,眼看這裡的兩百餘號鬍子年齡大小不一,上有五十高齡,下有十四五歲的娃子,心裡也是一番感慨。真看清了郭長風的家底,宋彪才發現自己恐怕是有點太擡舉這位郭四爺了,說實話是真沒有多少實力可言,真要打起來恐怕是機槍一掃就散光了。

郭長風自知他這隊伍說是有兩百餘號人,半數都是打不得硬仗的老弱病殘,立刻就帶着宋彪去庫房查看他們紅土崖寨子壓箱底的貨色,原來是兩箱子的散粒金錁子,大約有二千多兩。

這一把抓起來都是散散的如沙粒一般,其中也不乏指甲大小的金錁子,還有一塊半斤重的狗頭金,也算是很難得一見的大金子,能算是紅土崖寨子裡的壓箱寶貝。

宋彪這一手的碎金粒子圓潤潤,金燦燦,很是耀眼生輝,在手裡捏了片刻,他就將金子都撒回箱子裡,和陪同在旁邊的郭長風道:“所以說,有金礦就是個好事啊,自己就能賺金子花,礦工都是從哪裡找來的?”

郭長風道:“礦工基本是從朝鮮那邊抓過來的荒民,他們那破地方連連鬧饑荒,每年都有人跑咱們這裡開墾荒地,這幾年還有小日本的在後面支持,鬧的太厲害,我這一氣就將他們都給端了,地也佔了,女人搶了做咱家的老婆,男人都扔礦裡採金子。我在那邊有幾十號弟兄看場子,不狠一點不行,可日本人前些日子給我放了話,說是咱們搞的不好,想要和咱合股經營,他們將金子運回去,給咱們賣些洋圓和日圓啥的,我看那日圓就他媽的紙票子,用那玩意換咱的金子,這他們的不是明搶嗎?可咱得罪不起啊,明着我沒有反對,只說是要和弟兄們商量一番,這邊就趕緊找您過來替咱關東人做主啊。”

說到這裡,他又繼續補充道:“彪爺,咱和弟兄們都商量過了,就拿咱這金礦子跟着您入夥了,總也不能便宜小日本,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宋彪微微點頭,也沒有責怪郭長風事先都不和他交代清楚,道:“行,從今天起,你們就打着我的旗號繼續管着這裡的金礦。這個礦子每年能賺多少金子,咱都用在本地。”

郭長風大喜過望,卻道:“彪爺,您這就太客氣了。”

宋彪答道:“客氣啥啊,都咱關東一家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金子也得養咱一方鄉親弟兄。”

郭長風呵呵笑着,心裡特別高興,總覺得自己算是做了一個英明的決定。

在紅土崖的寨子裡走了一遭,大致摸清楚郭四爺的家底,宋彪心裡就有數了,要說這號弟兄的家底,說是有兩百多號人,真正能抽出來打仗的也就一百來人,這裡面還有一小半都是在金礦那邊看家,三十多人的隊伍看守着兩百多名朝鮮礦工。

他們的槍械原本都是用金子買的私貨,不過三十杆的舊槍,居然是傳說中的米涅步槍,去年才從日本人那裡買了些村田18式步槍,都是日本陸軍淘汰的舊貨,最初買了六十杆,日本滿洲軍此後又送了一百來杆。

晚上還要辦一桌宴席,弟兄們在外面張羅着,宋彪和郭長風就在房間裡鬧磕,下面的人送了兩大盆的炒花生,個個粒大飽滿。

郭長風迫不及待的給宋彪端過來,笑道:“彪爺,咱紅土崖這一帶的地不好,都是沙壤地,種別的都不好使,就是種花生和山芋實在。特別是種花生,這一年一收成,提起來抖一抖就掉光了泥,不像渾江口那邊的黑土地,粘性大,粘在花生上面不下來。咱這裡就是隨便拾掇拾掇就行,收的時候一拽一抖就成。咱這地還特別養花生,種出來的都是好粒子,又大又香,您嚐嚐?”

宋彪挺高興的抓一把在手裡,剝了幾個嘗一嘗,果然是味道很香,讚道:“確實不錯,咱還真就好這一口子。”

郭長風笑道:“以後我每年都專門整一塊地給您種上幾擔子,專門給您炒花生,您說中不?”

宋彪嗯了一聲,道:“行啊,咋不行呢,你們這裡的花生確實是很香。其實要說起紅土崖這個地方,我倒是很有想法,我這看一圈,你們這裡的山貨倒是真的不少,地也多,就是沒人種啊,路也不通。話說回來,這一大片的荒林子要全部開墾成田地也很花功夫,咱這樣,先湊點錢將路修好,後面在這裡辦個大馬場,養他幾千匹好馬。有了馬力,咱就能去縣城裡走馬販貨。咱們這裡的野貨和藥材都能賣出去,咱再慢慢開墾荒地,就種花生之類的,用花生換糧食唄。以後多整幾個大屯子,咱就將金礦裡面的錢拿出來,多弄幾個私塾,請些先生來教娃們讀書識字。日子要是這麼個過法,那肯定能紅火。”

郭長風讚道:“還是彪爺見多識廣,咱這地方要是建馬場,那真是好辦啊,山裡山外的都是好馬料子,怎麼養都成啊。”

宋彪道:“那就這麼辦吧。四爺,我原先想讓你去給我當個營長,現在來你們紅土崖一看,我倒覺得您也別去我那邊折騰了,就在紅土崖當個巡防大隊的大隊長,以後整個鎮長啥的,管着整個紅土崖,在這裡好好經營生計。”

郭長風半信半疑,不知該如何回答。

宋彪則安撫他道:“四爺,您信我的話,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紅土崖這地方連朝廷都管不了,那就由您來管唄,以後要是我能在朝廷那邊先混個差事,我就繼續保着您在這裡管事。紅土崖這個地方要是經營好咯,您有的賺,我這也有收成,還能在這裡養馬,給我武裝騎兵部隊,再替我管着一個巡防大隊,看好這片基業,總是一件好事。”

聽了這話,郭長風這才笑道:“行啊,那就都聽您安排了,說真的,您這真要是讓我離開紅土崖,咱心裡還捨不得呢!”

宋彪微微頷首,沉思片刻之後又補充道:“反正您心裡有譜,我心裡也有譜,決計不會虧待您就是了。”

郭長風當即道:“彪爺您放心,我心裡明白,就是我這幫弟兄,您還要不要抽調些炮頭去偵察連?”

宋彪擺了擺手,道:“老人孩子都散了吧,我估摸你這裡稍微整頓一番就只能剩下一百五六十人,基本也就夠一個巡防中隊的水平。你這個巡防大隊要負責幾件事,首先要保留兩個巡防中隊,一個看着紅土崖,一個看着金礦,還要編一個養馬隊,再開墾一些林場,加起來得有一千多號人,新招人都來不及,還抽人做什麼呢?”

郭長風一聽自己能管着一千多號人,這就更滿意了,當即道:“那行,有彪爺您這番話就行了,還是彪爺您見多識廣,想法多,辦法也多啊,咱是真的比不上,佩服,佩服啊!”

宋彪笑了笑,轉了話題繼續談一談紅土崖的情況。

他是真看中了這片地,也確實能幹出一番事業,這個地方翻過去是朝鮮,以後指不定會出大事,得要提前防備,提前經營好,人多才是硬道理。

這天晚上又在紅土崖寨子裡辦了酒席,宋彪將郭四爺這邊的人都大致認識了一遍,次日,在郭長風和這些新弟兄的陪同下,宋彪又去了金礦場查看一番,此後才返回牛家堡繼續親自負責招募新兵的工作。

宋彪計劃是分批三次將滿編制招滿,第一批次增募8500人,將三個主力步兵團的兵力招滿,此外編滿一個師部指揮營、騎兵營、炮兵營,在人員素質上,他的要求相比以前要高了很多。

宋彪眼前實際上只有三千人,薛長慶那邊的人手雖然多,一大半都是在外招募的馬伕,趙庭柱、張亞虎、陳武的步兵團僅各有六百多人。

他的滿洲步兵師採用了類似日軍的編制特點,每個營的兵力滿編應該達到1200人,每個團在三個主力營之外另外設有一個預備營,所以,他的一個步兵團實際滿編應該接近5200人。

按照宋彪的規劃,滿洲步兵師在四個步兵團的基礎上要遍設一個騎兵旅、一個炮兵團、一個輜重團、一個工兵團和師部指揮營,如果真的讓宋彪建成了,他這就是超過3萬人規模的部隊,給他兩年的時間練下去,他完全有把握單挑一個日軍主力師團。

他的兵力空缺極大,增募8500人也只能算是大擴張的前奏。

爲了儘可能的有效招滿更多達到標準的士兵,宋彪親自在渾江和通化負責招募兵力,張亞虎前往遼源、輝南和梅河口一帶徵兵,陳武返回瀋陽、撫順地區招兵,楊鐵生和原暉春馬幫的二當家常萬春回暉春、牡丹江、雙城子一帶招兵,趙庭柱則單獨去哈爾濱和長春徵募新兵,雖然在那一帶幾乎沒有多少影響力,但有俄軍全力配合,也不擔心招不到人。

大家都是要帶着部隊出去的,不僅要招兵,還要沿途配合俄軍打掉那些過於活躍的土匪武裝,在這方面,俄國遠東軍會給予全力的配合,一邊打土匪,一邊招兵。

宋彪考慮過親自帶隊先去打掉最大的幾個匪幫,盤算一番之後還是決定給這些得力部下一些單獨領兵打仗的機會,他們手下的隊伍大體都打過硬仗了,接受過一定程度的軍事訓練,有俄軍的小股部隊配合,武器裝備精良,出去都帶着幾挺機槍,沒有道理打不贏土匪武裝。

何況他的部隊有很多的馬幫弟兄,這些人十六七歲就開始跑馬幫,見多識廣,消息靈通,想要找土匪窩子還是很容易的,不像俄軍都是在關東就是羣瞎子、聾子。

得力的手下都出去了,宋彪就成了孤家寡人,手裡只剩下李富貴、李大運的兩個連、俄軍的一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親自坐鎮在通化縣城裡,在牛家堡、八里川、紅土崖則各留了一個百餘號人的保安隊。

兵荒馬亂的歲月裡,只要手裡有錢有槍有糧食,招兵買馬還不是很容易的事。清政府在光緒二十七年廢除了武舉,光緒三十一年大幅削減了科舉應試的名額,今年要正式廢除科舉也基本是衆所周知的事,各省巡撫都在上書,如此一來,那些想要考科舉和武舉的人也是全無了出路。

宋彪光是在通化、渾江一帶就招募了三個青年秀才,但都是從瀋陽、遼中一帶逃難過來的,正好衣食都不着落,又符合滿洲步兵師招兵的條件,他們就一併前來投靠。

這年月裡能識字就是人才,看他們基本沒有當軍人的料子,宋彪就將他們幾個人都留在師部做文書工作。

五路人馬分開招募,四月底,8500人的第一批徵募名額就已經順利完成,楊鐵生和張亞虎分別擊敗了多個日軍支持的土匪武裝,也算是給俄軍一個體面的交代。

這段時間,宋彪也和日軍完成了第一筆的交易,從日軍手裡換回兩萬多杆莫辛納甘M1896型步槍和十四挺馬克沁機槍,包括大量的彈藥。

日軍對於宋彪手裡的那些三一年式火炮更感興趣,關於火炮的交易也更爲迅速,他們甚至連日軍的飯盒、軍靴、帳篷這些繳獲的二手物資也進行交易,因爲在連續損失第五、第八師團之後,日軍被迫重新在國內進行大動員,緊急增募了超過七萬人的兵力增援日本滿洲軍,很多新增募的士兵雖然也屬於預備役兵力,抵達前線的時候幾乎是身無一物,甚至連步槍都是使用最舊的村田18式。

在整個1905年的4月份,通化城幾乎就是一個日俄戰爭中的秘密中轉站,宋彪在屠格涅爾少校等人的幫助下,將俄軍的日軍戰利品低價買過來,和日本人在通化城進行大量的軍事物資交易。

俄軍的諸多運輸線路中也首先以渾江線最先穩定下來,在整個戰爭期間都從未如此平靜和通暢,從美國和德國買入的大量軍事物資,包括四千支溫徹斯特M1897槓桿式霰彈槍,以及一百餘挺德造馬克沁機槍就從通化縣經過。

出於對宋彪的滿洲步兵師的重視和獎勵,俄國遠東軍承諾的建師物資也在一批批的按計劃到達,當然,如果宋彪不請他的俄軍朋友在中間加緊疏通,這些物資能否在戰爭結束前全部抵達就真的是一個問題。

宋彪也讓楊鐵生和騎兵營營長常萬春在海參崴購入一批槍械彈藥,特別是霰彈槍的彈藥和手榴彈,這些物資和機槍、炮彈一樣,都是俄軍根本無力分配給他,俄軍主力部隊都緊張的一塌糊塗,就算是有馬德尼道夫准將幫忙也搞不到。

日軍雖然交易了一批俄軍76mm榴炮彈給宋彪,數量還是很有限,日軍雖說是將一部分俄軍火炮換給了他,留在日軍服役的那一部分則需要大量炮彈作爲支撐。

宋彪自然想買炮彈,可真心是太貴了,眼下就只能忍一忍,他頑固的相信自己絕對不會再回到正面戰場,所以就不做這方面的準備,有一部分炮彈預防萬一和留作偶爾的訓練即可。

事態的發展總有出人意料的地方,當宋彪“頑固的堅信”十次,這裡面肯定會有一次是錯誤的,因爲這世上本來就沒有一件事是人真的能夠預料和控制的。

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256章 1958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238章 帝國風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22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116章 汪兆銘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262章 赫爾曼.戈林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18章 婉婷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137章 風格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281章 萬達豐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230章 幸運與不幸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209章 漢武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193章 戰略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249章 陳光甫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28章 彪爺好樣的!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304章 戰爭如棋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119章 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198章 中法俄第85章 善意的安排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45章 下南洋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333章 摩薩臺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85章 善意的安排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119章 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302章 父子
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256章 1958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238章 帝國風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22章 千言萬語說不盡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116章 汪兆銘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262章 赫爾曼.戈林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18章 婉婷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137章 風格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281章 萬達豐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230章 幸運與不幸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209章 漢武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193章 戰略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160章 東北騎兵(一)第249章 陳光甫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28章 彪爺好樣的!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304章 戰爭如棋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119章 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198章 中法俄第85章 善意的安排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45章 下南洋第14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333章 摩薩臺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85章 善意的安排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119章 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302章 父子